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有些话朕就不得不说了。”
赵桓取出了完颜撒改的人头,把苏州城发生的事从头至尾讲述了一遍。
“你们那么多人为难宋江、上联名书弹劾宋江,其实就是做了一回金人的刀,狠狠的捅了朕的心口……”
“这种感觉,可真是疼啊!朕苦心孤诣培养了一批大宋官员,竟然如此轻而易举成了敌国的走狗,真是让朕有些始料未及!”
“虽说你们也是被骗,但你们反抗官学、藐视朕的心腹总是你们有意做出来的事实,不容狡辩。”
“单凭这一条,朕就有了把你们通通赶回老家的心!”
“一群只会读书的蠢材,如何成为我大宋的栋梁?”
赵桓把书案上的联名书扔给宋江。
“太学由你监视,这些人也由你处理!朕不管了!”
说着,竟然毫无征兆地转身便走,刘慧娘、陈丽卿和上百女卫紧紧跟随。
广场上,宋江拿着联名书目瞪口呆。
他看到了联名书里夹着的一张小纸条:烧了!
烧了?
他很快明了:这是官家再给他施恩的机会!
第314章 请为国使
太学广场,宋江取来火炬,看也不看直接把那联名书点燃。
“我宋江,出身卑微,不像各位那么才华横溢,也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但我身负无数人的信赖,又不敢辜负官家的期望,就只能拼尽全力为官家、为我大宋江山虑除不忠不义者,避免我大宋好不容易清明的江山,又重新落入奸佞之手!”
“不!别说是大宋江山,大宋国土上的任何一个村寨,都不能被一个奸佞之人掌控!”
“当然!诸君都是一腔热血的良才,绝不可能变成奸佞,所以诸君就不是我的仇人,而是我宋江无论如何都要保举的人!”
“这联名书上所列的宋江罪状,我全部认可、承担,但我却不会辞去官学里的职务,因为这是官家所授,神圣无比!”
“各位大人,还请尽快还朝处理政务,太学生们则继续你们的学业,从明天开始官学照例开办!”
李纲、闻焕章、赵鼎、胡铨等人陆陆续续向宋江拱手道别,太学生们则有很多向宋江深深鞠躬。
太学生的身份来之不易,若是朝庭真的要治罪,他们绝对不可能继续待在太学里,更不要说日后成为大宋官吏。
可以说,宋江今日对他们的恩德,重如山岳。
很快,广场上只剩下宋江、陈东、欧阳澈等寥寥几人;宋江正要离去,却被陈东、欧阳澈拦住去路。
宋江颇感为难:“二位还不肯罢手放过宋江?一定要让宋江离开官学吗?”
两人连忙道:“岂敢!不二人特来谢罪!”
“不瞒宋大人说,这本联名书就是出自我二人之手,弹劾宋大人虽说是被人怂恿,但我二人在其中却是出力最多,自然也应该罪责最大,虽死不为过!”
“然而官家与宋大人竟然丝毫没有追究我二人,心胸之宽广令我等汗颜,就冲这一点,官学之主非宋大人莫属,官家用人真是神机莫测!”
宋江笑道:“两位严重了!两位之才学不仅历来被宋某赞叹,亦令官家多次当众夸奖!两人若是来谢罪的,大可不必!我大宋能有两位这样的忠良之臣,也是我大宋之幸!”
陈东、欧阳澈相视一眼,陈东又道:“不瞒宋大人,除了谢罪,我二人此来还有一事相求!”
“二位请说!”宋江立刻正色道。
“我大宋的内忧外患总共四件,各占其二!现在看来,无论是苏州的案子,还是太学的事件,这两件内忧背后都是金人在作祟!”
“然而另外两件外患相比内忧来说,我们觉得更容易被金人利用,所以我们猜测草原部落的南侵和辽国发难十有也出自金人之手!”
“我二人情愿:一个出使草原部落,一个出使辽国,晓说厉害,解决这两件外患!”
两人一起拜道:“但我二人毕竟还没有功名在身,没有宋大人的帮助就没有成为使臣的资格,因此特来拜请!”
要当使臣?
宋江被两人的大胆吓了一跳。
这可是随时都可能身死异国的买卖,别人躲都躲不及,这两人竟然要主动揽在身上。
宋江深深的看向他们,但两人眼睛里流露出的坚定之意让他不禁感叹。
这是决心已下、驷马难追呀!
他摇摇头,说道:“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们,而是兹事体大,我做不了主!”
陈东与欧阳澈一听,不仅没有作罢,反而一直保持弓腰拜请的姿势不起。
“好吧!我这就去找官家请命!”宋江苦笑道,“国使任命非同小可,恐怕满朝文武不会答应;除非官家坚定地认可你们二人有成为国使的能力,否则此事难成!”
二人忙道:“只要宋大人肯相助,无论成与不成,我二人皆心存感念!”
宋江无奈,只好让两人先回去继续学业,自己向赵桓追去;好在赵桓正在太学里四处游玩,体验太学中的学习氛围,很容易就追到了他。
“你来得正好,有几处问题你要注意!”
赵桓见到宋江,还没等宋江说话,他就先开始发表不满。
“太学生们的饭食不行!我记得朝廷支出的伙食费用是每人每天十文钱,按照现在外面的小酒馆的菜价,至少能有一荤一素和两个大馒头,而他们却只有一个馒头、一碟腌菜和一小点青菜,他们多数人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这点量怎么能够?再说,这些东西连两文钱都用不了,朕要知道是谁克扣了他们的伙食,是谁要挣这黑心钱!”
“官家,太学里的一应事务,都是礼部尚书吴敏大人选拔的人,臣……并没有权力任免!”
宋江颇感到有些为难,小心翼翼地向赵桓道。
“其实,我也知道下面的人有很多这种克扣的举动,也要求过,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赵桓一愣:“为什么?他们欺下瞒上不配合?”
宋江摇摇头:“那倒不是!只因下面的人全靠这点克扣来得好处,若是掐断了他们的手脚,那就没人愿意来了,到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上……几个月前就发生过这种事,过了好多天才找到人解决。”
赵桓闻听皱起了眉头,不悦道:“难道在太学里做事朝廷不给俸禄?朕以为朝廷给的俸禄并不少,外面大把的人想做!”
“这倒不是俸禄不够的问题!”宋江知道赵桓误会了,向他解释道,“按朝廷给的俸禄,天下的确有大把的人挤破脑袋想做;只是,这想做的人多了,那么给谁不给谁就有了讲究,就容易出一些问题……”
宋江说道这里没再继续说下去,尴尬地看了看赵桓。
“你的意思是,有人借此收取贿赂是吧?”赵桓瞬间有了怒气,“大宋俸禄已经是唐代俸禄的数倍,难道这贪污之事就杀不绝吗?朕给太学生们的福利,到头来还是全都便宜了那些蛀虫,我大宋朝廷要他们何用?查……”
“官家!”宋江打断道,“有权力就有贪墨,这事绝不了啊!朝廷就是杀再多人,也是无用,总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互妥协才是稳定之道……”
第315章 游学建议
听着宋江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赵桓没有愤怒,只有沉思。
宋江的忠诚度不用怀疑,所以他说的一定是心里话。
宋江的能力也不用怀疑,高情商是他最大的优势,所以他此刻所说的一定就是他的心里话,也是他经过事实验证的话,甚至或许就是他的政治准则。
基于这两个原因,赵桓也不会对宋江发火。
但他之所以沉思,则是他此刻终于意识到了他的政治主张要想实现,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期。
原因很简单,连自己的心腹人都这么想,更何况是其他人?
奸党主政使大宋政治成了一张白纸,同时奸党也留下了难以清洗的恶习——贪赃枉法。
想了许久,赵桓终于对宋江道:“此事你不必再管,只管好官学即可;但我必须要警告你,你的说法朕不认同,大宋一定要有公开公平公正,国运才能长久,为此我可以花十年甚至五十年,如果长生经真的能让我活得更久,那么这条路我会走到死为止!”
“像你所说,妥协或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瞬间得到人心;但这样的帝国不过是水中浮萍,很快就会被来自底层百姓的民意形成的洪流而冲溃,瞬间四分五裂!”
“打造这样的帝国,做这样的帝王太简单,不屑为之!”
“要做就做千古一帝!”
“公开公平公正虽然无法消弭人的私心,已知的事件仍旧会有源源不断的矛盾,但却很难再有人造反——因为有人造反就是要推反公开公平公正的天下,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
“你在官学,使命就是涤荡官员和太学生们的灵魂,让他们坚信公开公平公正,因此,你自己首先就要对公开公平公正坚信不疑,你刚才所说的政治法则要慢慢颠覆掉!”
“我会让军统司和六扇门来查,严厉追查,上不封顶!”
赵桓说完,看了一眼脸色不太好的宋江,就要离去。
“官家!是我见识浅薄、自作聪明,今后便不会了,我会认真反省!”宋江急忙拦住赵桓说道。
“但我来找官家还有另外一件事:陈东和欧阳澈想要作为使者出使草原和辽国,让我来替他们二人说说情!”
他把刚才二人所请详细说了一遍,又备说二人的才能与见识。
“我是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即便有学识,日后没了人引导也容易受他人左右、误入歧途,还不如在他们未发启时让他们多一些磨练。”
“如今草原各部被天武军挡在阴山之北,也一直没发生过什么争斗,显然他们对我大宋心怀忌惮,也不敢对我大宋的使者怎么样,他们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