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场没有标准答案,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考官都会安安静静写下来,然后“下一个”。
这个问题,自然也完全来自于赵桓。
为了提升速度,尽快结束,吴用让人先招募太学生,然后五个太学生一组,放在东华门南侧接状纸、录笔供的三百组,放在北侧招募清风卫的一百组,又让燕青、公孙胜、时迁、石勇等带人暗中监督维持秩序。
看这人数规模,也得到傍晚才能结束。
“快让开!快让开!有刺客要刺杀太子殿下!殿下受伤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两个女兵叫喊着骑马扎进人群,人群见到快马自动让出一条路。
人群中的吴用、宋清、乐和等人都大吃一惊,一齐上前问了那女兵详情,急忙让安道全带齐了东西去城东接应。
吴用拉过女兵的马上去,回头喊了一声“宋清、乐和,你们这里不能停、不能乱,我带人去接应就行!”便急急忙忙向安道全追去。
人群中,从熙熙攘攘到安静,再到沸腾。
“太子殿下又被人刺杀了?”
“听说今天宿老太尉灵枢回乡,想必是殿下暗中相送,被贼人钻了空子!”
“肯定又是奸党!他们害怕太子殿下彻查他们的罪行,因此派人谋刺!”
“没错!一定是这样!太子殿下出城这么好的机会,那帮奸臣怎么会放过?”
“这些奸党也太嚣张了,如今宿太尉已经被他们毒死了,若是再杀了太子殿下,整个大宋可就没人能收拾他们了,那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谁说不是啊!都害怕呢!”
“太子殿下会不会……”
“不会!不可能!绝不可能!听说太子殿下得过太上老君的召见,怎么可能死在宵小之徒手里?不可能!”
“没错!太子殿下是上天派给我们大宋诛除奸党的,奸党越是要杀、要反对,咱们百姓就越要支持、越要保!”
“没错!等交完了状纸,老子也去参加清风卫去!”
“对!大家快一点!老头子我打不动架了,但我可以去宣德门请愿去,只要去的人多了,我就不信官家不管!”
“没错!我也去!”
……
东京城,内城东门,望春门。
急促的马蹄声肃清了街道,陈丽卿、刘慧娘两人一个策马,一个捂着赵桓的伤口,如风如火钻进了城门。
远远望见安道全,陈丽卿带住马,把赵桓接住放在大街上。
“快!快!”
两女大声哭喊,大街两边聚集了两层厚厚的人墙,盯着往中央看。
“小心剥去殿下的外衣!”
“快去找火!在街上搭起营帐,殿下不能再受寒!”
“快!热水!”
安道全一边查看赵桓伤口,一边向众人下令,大街上数百人乱糟糟忙将起来。
刘慧娘哭着向大街两边道:
“各位父老!太子殿下在城外遭遇刺客刺杀,危在旦夕,急需要火盆、棉被、热水之物,小女子拜求各位施展援手,来日必不敢忘……”
“有!小店棉被多的是,快进来取!”
“我店里有火炭、火盆,都搬出来!都搬出来!”
“小店有热水!我立刻再多烧些,管够!”
“我家也有,这就回去拿!”
“天呐!造了什么孽,好不容易有个为民请命的太子,还要遭这罪……”
……
御寒的简易帐篷很快在大街上打好,所用的材料以各家的门板之类最多,上面覆盖棉被、干草之类,御寒效果的确不错。
帐篷里面升了七八个火盆,把整个帐篷烤得热热乎乎。
这怕是大宋境内最暖和的帐篷了。
安道全快速为赵桓止住了血,上了自己最好的金疮药,脸色苍白地拿着一支血箭站了起来。
救死扶伤也是个体力活,赵桓的状况太糟糕,尤其耗费医者的体力。
“安神医,殿下情况怎样?”
吴用和刘慧娘急忙问道。
安道全摇了摇头:“情况不太好,什么时候醒就看殿下自己的造化了!唉!失血太多了,再晚半刻钟,神仙也救不来了!”
他已经说得够隐晦了,但刘慧娘和吴用还是瞬间就听明白了:赵桓能不能醒过来还是两说!
“安神医!你现在就出去,告诉大家殿下的情况!”
吴用冷静地说道。
“告诉大家,太子殿下伤势较重,但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估摸着得养个十天半个月的伤才能开始带领大家诛杀奸党!”
安道全为难道:“这……这骗人……”
“就这么说吧!”刘慧娘也道,“现在撒谎比说真话更对得起东京百姓、对得起天下!”
“也罢!我知道该怎么说了!”
安道全叹了口气离开了大帐。
吴用又道:“今天有早朝,本来是想用东华门的声势震撼官家和满朝文武的内心的,谁知道殿下重伤——咱们得提早预防官家以殿下被刺杀的借口把肃清奸党的差事夺了去。”
刘慧娘还在担心赵桓的伤势,方寸大乱,无心想别的事,默然不语。
吴用又叹息一声,出了帐篷。
大街上,得到了安道全的准信儿,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的命保住了,都松了口气。
吴用找到杨汜中,把刺客的尸体都摆在当街,仔细查看。
箭法高超的那波刺客,背后果然有刺青,与宣德门刺杀赵桓的刺客一模一样。
金国人。
放飞镖的那波蒙面人,把脸上的蒙面巾揭开杨汜中就认了出来。
“他们是梁师成的死士啊!这些狗日的,没有跑路,反而潜伏在东京刺杀!”
吴用问道:“殿下说过,童贯那厮是去找宿家麻烦的?”
“没错!”杨汜中点点头。
“那就奇怪了!童贯找宿家人的麻烦,好像并不知道殿下在其中;这些金国人和梁师成的死士却认出了易过容的殿下,还把时机把握得那么好,这其中必然有人在掌控全局。
难道是王黼吗?
整个东京,也只有他能使唤得动童贯了。
但王黼勾结了金人?好像他有没那么大能量!
到底是谁呢?
既然不知道,不如来个打草惊蛇!
吴用悄悄又对杨汜中说了几句话,杨汜中安排人带着尸体去了。
……
紫宸殿。
王黼正在义正词严地控诉赵桓。
“陛下!太子扰乱禁军规制,违规从各军中抽调精锐,恐怕会对东京城防产生巨大影响!另外太子还干扰百姓正常生活,在东华门外强迫百姓大量聚集,开封府和皇城司都无法驱散这些人,内城东侧整个瘫痪,再不阻止恐怕就要渗入到大内,威胁后宫安稳!臣以为,太子实在不适合审理梁师成一案,臣恳请由郓王殿下审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王黼话一说完,立刻就有几十人附议,声势浩大。
“陛下!臣弹劾王太尉颠倒黑白!”
耿南仲硬着头皮出列。
“东京有八十万禁军,太子殿下只抽调八万人,绝不会对东京城防产生什么影响。而且东华门外百姓都是自发前往递交状纸控诉梁师成的,也从未有人强迫;臣早朝时故意绕了一圈发现百姓们井然有序,也没有混乱!”
王黼大怒:“你一个正四品的小官知道什么?你眼睛里看到的是真相吗?本太尉身为国家支柱,得到禁军和皇城司痛诉,难道还能错了……”
“报!”
殿外有侍者急匆匆打断王黼。
“启禀陛下!童枢密、太子殿下在城东遇刺,童枢密四肢被废,但命已无碍;太子殿下正在抢救、生死不知!”
第132章 昏迷之后
“什么?太子生死不知?”
赵佶猛然站了起来,面现担忧。
“童贯去城外干什么?太子又去城外干什么?”
赵佶问道。
“早朝时刻不到,一个个跑城东去干什么?郑居中,速去查问!”
“是!”
郑居中急忙跑了出去。
赵佶心烦意乱,坐在龙椅上也不再理人,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半晌……
“郓王去哪里了?为何今日也没上朝?”
“臣等不知!”
王黼答道。
他当然不能说赵楷去朱氏酒楼了,两个竞争皇位的皇子同在一个酒楼住着,容易让赵佶起疑。
而且他也不能“知道”赵楷在朱氏酒楼。
“王黼!”
“臣在!”
“你说……彻查梁师成的事,交给郓王更合适?”
“是……”
王黼正要说是,却猛然一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赵桓现在生死不知,这审问梁师成的差事若是不转手,不就能一直拖下去吗?
说不定拖到哪天,这事儿淡了,也就更方便把梁师成放出来了。
他眼睛一转,立刻改变了主意。
“陛下!臣觉得,这事不如缓一缓!”
“为何?”赵佶不解地问。
“陛下!太子殿下已经遭受三次刺杀,如今又生死不明,现在把差事交给郓王,岂不是也要把郓王拖累进去?再说太子刚出事就免了他的差事,天下百姓也会说朝廷凉薄!”
赵佶一皱眉头:“那这事就这么拖着?”
“不如看看太子殿下的情况再说!”
“嗯!所说有些道理……你们先退朝吧,朕也要回宫歇歇,等太子的消息传过来再禀报朕!”
“陛下!陛下!”
又有内侍急急忙忙跑来,还带着大内侍卫。
“陛大事不好了,东京城几十万百姓围住了宣德门,说太子殿下被刺客刺杀,朝廷必须要捉拿凶手,为太子殿下报仇!”
赵佶一时之间没听仔细:“你说什么?多少百姓?”
内侍苦着脸答道:“在城墙上看,怕不有十万,东京城一半百姓都来了,说好不容易出个为民请命的好太子,还三番五次被刺杀,奸……凶手太猖狂,所以来宣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