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种情况只要多加训练就可以克服,至少可以证明,能力并不是视觉引起的,而是来自于自己大脑的深处……”
陈晨一边闭着眼,一边低声喃喃。
实验还在继续。
陈晨默默感受着那根悬浮着的记号笔,感受着记号笔的强度、温度、以及形状,不同于用手去触摸,这些感受都以另一种形式传递进陈晨的脑海。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同于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这是一种全新的感触,是一种陈晨二十多年来从未感受过的感知。
甚至随着使力,陈晨眼前的记号笔也发出了轻微的咔咔声,聚丙烯材质的笔身竟然真的发生了轻微的形变反应。
“这就是做功了,通过运转脑海中的某种未知力量,转化为对物体形变的动能?”
当然了,这也只是陈晨的猜测,想要明白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为何能从思想转化为动能?这些都需要大量实验才能找到答案。
接下来,陈晨放下悬浮着的记号笔,开始尝试在闭眼的状态下让感知朝前方延伸,在他的意识中,似乎有大量细丝从自己的脑海中散发出去,不断朝着正前方探索开来……
可是,这些细丝却只延伸了不到一米的距离,便再也无法前进。
“能力只能延伸一米远吗,而且越远控制力越弱。”
陈晨略微总结,随即他再次尝试发散脑海中的那种感觉,让细丝朝着四面八方散开。
而这一次,细丝只散发了半米远便来到了尽头。
单独一个方向能延伸一米,可是如果意识分散到四面八方,却只能延伸半米。
虽然这个数据不高,但陈晨并不气馁,毕竟这种力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的,而且陈晨也可以以不断摄取超能水晶的形式来叠加自己的能力。
“如果这种能力不受视觉限制的话,岂不是可以代替视觉,成为我的另一种感官?”
陈晨默默想道,随后他突然缓缓低头,就好像想要凝视桌面一般,可是唯一的区别是,他的眼睛是闭着的……
在陈晨的感知中,眼前的试验台开始缓缓放大,原本光滑的环氧树脂桌面随着不断放大,竟然变得坑洼不平起来。
可是,这种放大并非随意都能做到,而是需要不断集中精神才可以。
“不行,最多只能放大一百多倍,依然无法看到细菌,更别说分子结构了……”
过了一会儿,陈晨不禁皱了皱眉。
不知道是精度不够还是什么原因,这种能力虽可以将物体在感知中放大近一百倍,可依然无法感应到微观世界。
不过这也是必然,细菌的大小普遍在1微米…5微米之间,人类需要将视觉放大三百倍,才能初步看到到细菌的存在,而想要清楚的观察,更是需要放大一千倍以上。
而想感应物质的分子结构那就夸张了,需要放大二百万倍才能做到。
也不知这种能力除了宏观方面的增强外,可否在微观层面也得到增强?
如果说电影中的增强是量的改变,那么在陈晨看来,对微观层面的增强便是质的改变。
就在陈晨思索的时候,他突然再次鼻尖一热,一股鲜血汩汩冒了出来。
“差不多到极限了……”
陈晨平静的睁开了眼,只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随即他来到水槽前,用冷水拍打着自己的额头和鼻梁上。
实验室引用的是过滤后的地下水,水温只有不到十度,随着拍在脸颊上,一股冰冷的感觉立即传遍四肢百骸,也令陈晨精神一振。
过了好一会儿,鼻子才再次止血。
陈晨直起身,不再继续实验,而是收好u盘,随即转身走出了实验室,让程超将自己送回了海洋交响号。
随着陈晨离开,在小x的运作下,实验室电子锁上的绿灯再次一转,自动变成了红灯,彻底锁死起来……
160…超能力初步测算
两天后,陈晨带着一大堆实验仪器返回了地底实验室。
回到实验室后,陈晨先是将实验记录仪中的sd卡抽出,插在电脑上,然后打开前天的视频默默过了一遍。
视频中,陈晨闭着眼睛坐在镜头前,而他的面前,则不断有一枚黑色的记号笔在半空中旋转着。
“受视觉影响?不,应该不是……”
“这就是做功了,通过运转脑海中的某种未知力量,转化为对物体形变的动能?”
“能力只能延伸一米远吗,而且越远控制力越弱。”
“差不多到极限了……”
随着视频中的陈晨开始流出鼻血,实验记录也随之结束。
前天,程超开车将陈晨送回邮轮,可是在路途中陈晨就有些坚持不住了,随着车辆的颠簸,陈晨的思维也开始恍惚起来,就好像在网吧通宵了一晚,第二天又上了个早机一样。
这种情况在吃了nzt…48后还是头一回,足以可见这种辐射并非像表面那样简单。
一回到海洋交响号,陈晨只来得及反锁配电室的大门,将u盘插回充电槽上,然后便沉沉睡了过去。
陈晨一直从第一天的下午睡到第二天的早上。
第二天一早,陈晨是被饿醒的。
就好像三四天没进食的人,一种发狂的饥饿感席卷了身体和意识,最后陈晨足足吃了半斤巧克力和六块牛排才缓过劲来。
这种情况,似乎便是因为体内发生改变的原因了,如果陈晨没有猜错的话,超能水晶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某些dna结构。
而且这种变化绝非一日而就。
于是,陈晨便从研究中心这边拿了好几大袋能量棒,这些能量棒原本是为了给黑色安全服务部的成员在外执行任务用的,一根能量棒所蕴含的热量便足够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
此时看完那天的实验记录,陈晨再次将实验记录仪摆在自己面前,然后取出了一座测力传感器放在了试验桌的桌面上。
测力传感器就像是一座圆盘状的电子秤一般,不过它计算的并不是重量而是力学,陈晨准备通过这种形式测算出自己此时的力量来。
随着实验开始,陈晨将测力传感器放在试验桌上,同时将胳膊撑在桌面上,双手交叉,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测力传感器。
接着,陈晨脑海中仿佛有无形的细丝出现,这些细丝蔓延开来,在传感器上轻轻一点!
一旁的电子光标上,顿时显现出34的字样,而后面的单位是。
陈晨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再次以更轻的力道在传感器上一点。
15。
陈晨尝试了上百次,其中最低可达到03n,去掉一个最低数据和一个最高数据,陈晨的平均数据为1n便等同于0001n,也就是说,脑海中的力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s2的加速度。
这就是现如今陈晨脑海中那股力量的精度了。
这种精度其实已经很糙了,不过毕竟陈晨并不熟练,只要多加练习,应该可以提升。
接着,陈晨又尝试着以最高的力量直接击打测力感应器,只听一声清脆的“咚”一声,测力感应器似乎被无形的力道所撞击了一下,而一旁的电子光标上,显现出036n的字样!
没错,是n,也就是说,刚才陈晨脑海中爆发出接近03牛的力量来。
接着陈晨又试了几次,也都是这个数据。
做完力量测试后,陈晨从一旁取出一只面包大小的包装箱来。
将包装箱打开,露出里面的事物,这才看到,里面是一盒标准的实验用砝码。
砝码的国标等级有e1、e2、f1、f2、2等几个级别,其中e1属于精度最高的一种,可达到毫克的程度。
“jf…1无磁不锈钢砝码,圆柱形,砝码等级:e1级。”
陈晨对着实验记录仪低声说着,随即拿出实验用手套套在手上,然后拿出包装箱中的镊子,轻轻将里面最小一颗1g的砝码是片状的,就像是一块小小的铁片,被风一吹就能吹走。
陈晨尝试将其抬起,只用了很轻松的功夫,便让这枚1毫克的砝码漂浮起来。
接着,陈晨干脆掠过毫克这个单位,直接拿出一枚1克的砝码,然后依然很轻松的将其抬了起来,不仅如此,还能让砝码轻而易举的绕着自己的脑袋旋转。
然后陈晨又尝试了5克和10克,直到实验50克的砝码时,陈晨这才脸色一变。
脑海中那股能量对于50克砝码的操控,明显要吃力许多,不论是速度,还是灵活性,都不如操控10克的砝码。
于是陈晨干脆暂时停止实验,走到一旁翻出几根能量棒和巧克力啃了起来,等吃完后才回到试验桌前,试了试100克的砝码。
到了这个重量时,陈晨只能做到勉强提起,可是就像是婴儿挥舞铁锤一般,动作都变得十分缓慢和笨拙。
将这些数据默默记在脑海,陈晨干脆将目光移向一旁最大的那枚砝码。
那枚砝码足有半个拳头大小,而上面标注的重量是,500千克。
陈晨直接将500克的砝码摆在眼前,随即眯起眼睛,想象着将其提到半空。
顿时,这颗巨大的砝码一阵摆动,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将它提起来,可是却力道有些不够一样。
就在这种摇摆中,陈晨突然低喝一声,“起!”
顿时,眼前的砝码呼一声被晃动了一下,随即哐当一声再次落在了桌面上。
“呼!”
陈晨仿佛用尽力量般眼前一黑,随即鼻腔再次传来一阵暖意,他轻轻摸了摸,鼻血又一次汹涌而出。
“果然,每次力量超出负荷的时候,就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而究其原因则是大脑运转过度,导致鼻腔毛细血管破裂?”
陈晨一边来到水槽边止血,一边默默思索着。
等彻底止住了血,陈晨也不敢继续实验了,毕竟如果经常这样流下去,迟早也会得贫血,引发身体衰弱。
难怪电影中的主角安德鲁总是一脸苍白,病殃殃的样子,而他表哥就没有这种情况,原来是因为他训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