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声音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又有三人应声落马。

    队伍越来越混乱,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一声令下,五十多名青年立刻掏出弓来,策马随他上前,准备用拿手的骑射战术扰乱对面的战阵。

    他们向东行了一阵,然后慢慢向南行进,途中强行承受一轮炮击,高呼着骤然加速,准备从方阵东部掠过时放箭。

    不得不说,方阵中的新兵见了这场面,还是有不小的心理压力的,但老兵都习惯了,依然站得稳稳的,新兵们人挤人站在一起,也就动摇不了了。

    “预备”方阵内部的谢光明紧紧盯着来敌,举起了手中的指挥剑,但想了想,又把剑递给旁边的高川:“这次你来指挥吧。”

    高川以前一直在带船,没有指挥步兵作战的经验,但现在被派去掌握陆战队,必须得多练练才行。他也不扭捏,对谢光明一敬礼,便接过了剑,高高举了起来,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然后突然下劈同时喊道:

    “放!”

    与高川一张娃娃脸很不相符的洪亮喊声穿透了马蹄声,在方阵内部爆发出来。火枪兵们听到指令,条件反射般地扣响了扳机,两侧的火炮也同时点火。

    而此时来袭的蒙古骑马人刚行军到阵前大约五十步的地方,正要张弓搭箭,就正正好好吃了这一轮齐射打击。密集的铅弹形成交叉火力,瞬间吞噬了这几十名人马。

    三十多人当场落马,其中直接毙命的并不多,更多的是马匹中弹倒地,或者吃不住痛将人甩了下来。剩下的马匹乍然受惊,驭手控制不住,被带着向东北方逃窜而去。

    北方待命的剩下一百多骑见状,禁不住骚动起来。

    “全体都有,起立!”

    高川趁机下令方阵向前推进,阵中的两个鼓手开始敲起了腰间的小鼓,方阵周边四个连在军官的指挥下,以极缓慢的步速向北推进稍快点就散了。

    但即使缓慢,前面的蒙古人也慌乱起来。他们本来就只是平民,在这里和平生活几十年了,战斗力跟普通人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会骑马射箭,能唬唬人罢了,真正能打的都被大汗抽调去西征了,剩下的人哪见过这种阵势?于是随着方阵越来越近,他们干脆一哄而散,有的下意识回头向营帐躲去,而清醒些的则朝着山口的方向逃命去了。

    高川见状不好,立刻命令长矛手蹲下,给火枪手让出射击空间,然后命令火炮和火枪手对着马群一齐射击。但是敌人已经分散开来,距离又远,打了两轮也没留下多少。

    事已至此,他只能解散方阵,带队向南快速转移,准备先配合山口的守军消灭这股敌军,再慢慢清剿山谷内的残留分子。

    “快,都把工具拿起来,待命!”

    谷口,随着炮长的一声吼,朱阔打了个激灵,握紧了手中的拖把。

    他的眼睛仍紧紧盯着前方向这边冲来的骑兵们,口中发干,却又眼冒金光:“乖乖,这也太威猛了吧?要是老子也能骑上马哎呦看把他们能的!”

    眼看着,就有骑兵冲到了防线前。

    事实证明,第一营布置的两道障碍还是很有用的。蒙古人对第一道他们自己布置的木栅栏很是熟悉,轻松就从低矮和破损处绕了过去,却大部分在铁丝网前被拦了下来。不过仍有几个技艺娴熟的,纵马从铁丝网上跃了过去,结果却重重摔进了壕沟中。

    “哈哈”朱阔差点笑出来,但很快炮长就点燃了身侧的火炮,他不得不低头清膛去了。

    落在后面的蒙古人见前方的先行者失足,不得不在铁丝网前停留下来,而这无疑就成了活靶子在火枪和幼狮炮的密集火力打击下,他们被打得鲜血横流抱头鼠窜。

    这看得朱阔直心急:“哎呀我们的骑兵呢?这时候冲过去,不就把他们全给逮了?”

    实际上骑兵这时候确实也发现了战机,从后方向前压了过来。不过他们的动作还是慢了一筹,此时第一营已经从背后压了回来,适时地喊起了“投降不杀”。这批蒙古人久居汉地,有不少听得懂汉话的,听闻此言如蒙大赦,纷纷下马表示投降。

    谢光明见状,松了口气,将海军陆战队留了下来协助第一营处理俘虏,自己带着步兵和新到的骑兵前往高地中清剿剩余的蒙古人。事实证明人在危急关头确实是能逼出巨大潜力的,不少蒙古人见无路可逃,直接往背后的深山老林躲了进去。这几乎是九死无生的自杀行为,但东海人仍然不敢放心,继续清扫了七天,才宣布彻底完功。

 第120章 中场休息

    1258年,10月19日,平度要塞修建基地。

    高地战役结束后,在落药要塞负责收尾工作的建设部汤桦树也赶到了胶水县,跟军方的人一起选定了平度要塞的修建地址。嗯,这里原本是要叫胶水要塞的,不过高正嫌这个名字听起来太不牢靠,所以就按后世的名字重命名为平度要塞。

    希望它能在这片平原上牢牢守住,帮助东海商社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吧。

    平度要塞位于白沙河西岸,基本就是胶水讨伐队临时驻地的对面。这个地点在旧胶水县城的南边,与落药要塞通过落药河相连,便于互相支援。虽说北边离大泽山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段路其实是死路,再往东走就是一连串的丘陵地带,因为长期无人长满了密集的森林,大军无法通行,只能乖乖绕回平度要塞来。

    至此,在军委会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下,山河防线的三个要塞落药、新河、平度已经全部开建,两个关键城池胶西县和高密也落入东海人的手中,整条防线已经初具雏形。

    目前的平度要塞基址上,附近雇来的村民正在建设部劳工的带领下开挖地基,而工地旁边的一座大营帐中,几名安全部巨头正在商量今后的部署。

    范龙城刚刚入座,高正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老范,清点的如何了?”

    范龙城脸上笑开了花:“哈哈,这下子可发达了,足足三千四百匹马!那些蒙古人还有不少私财,不过商务部没让动,说是要统战用。我看这纯属他们坐办公室坐久了,去他的,都撕破脸了,还统毛的战啊。”

    旁边的尤力摇摇头,说:“不能这么说,毕竟哲布夫妻跟我们合作那么久,总归有些情分的。说到底,一事论一事,这事我们不占理,让商务部处理去吧。”

    哲布就是即墨城的蒙古马商,后来与商务部合作,成为了赌坊的股东之一。东海商社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即墨城所有蒙古人的信息,在决定对胶水部落下手的时候,提前把他们“控制”了起来。高地战役后,讨伐队又得到了三百多蒙古俘虏,大多为妇孺老弱。与之前俘虏的海盗或官兵不同,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平民,商社中不少人觉得自己先发制人有些理亏,并没有一股脑将他们打成长期契约劳工,而是准备找个孤岛,把他们流放过去,留着看以后能不能用上。

    此外,还有近二百牧奴,大都是被虏掠去的本地居民,现在被东海人甄别后解救了出来,其中还有王破虏的两个亲戚。这些人大多精通畜牧,是难得的人才,暂时被劳工部安置了起来,准备吸收成劳工。

    另一边的司徐嗤笑了一声,对范龙城表示了支持:“他们就占理了?当初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来到这里,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在他们手里?就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就能洗白了?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而且看看那些被抓去的牧奴,他们的理由谁来讲!”

    眼看气氛有些紧张,夏有书赶紧咳嗽了一声,说道:“先别说这些了,让管委会操心去吧。这次我们得到了三千多匹马,简直是发了一笔大财啊,大家都说说,这些该怎么用?范大将,这下子好马可以随便挑了吧?”

    听到这句,范龙城眼前一亮,但随即摇摇头,说:“不用,我们这点新兵蛋子,就算有好马,也发挥不出来。我准备跟农业组合作,搞个育马场,把最好的马都挑过去,专门育种用。”

    “育种?”谢光明听到这里,插了一句,“我们有人懂育种的吗?”

    范龙城指了指东南方,说:“农业组的张国庆,虽然是学克隆的,但多少懂一些。他们农业组已经开始试着搞农作物的育种体系,虽说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果,但毕竟已经上正轨了。还有陈医生之前聊起来也一套套的,也可以拉去帮忙。我也没指望太高,只要有个方向,给种马建立档案,控制好繁育,慢慢来就行了。骑兵是百年大计,急不得。

    其实高地上的这群马素质还不错,肩高超过一米四的有不少。我了解了一下,这些蒙古人几十年来,劣马都阉割了卖到周边,好马就留着自己养,无意中起到了一个选育的作用,几代下来,总体水平自然就有所优化了。”

    “哈哈,有些意思,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不过现在都便宜我们了。相信有现代育种技术的加持,我们的马很快就会比蒙古人的马还厉害了!”司徐笑道。

    范龙城摇摇头,说道:“你想多了,也就矮子里拔高个罢了,以这种自然选育的办法,改善速度极慢,至少得持续几十上百年,才能看出明显效果。想要立竿见影,还是得引入优秀马种,比如中亚的汗血马,中东的阿拉伯马。嗯,欧洲的冷血马也不错,虽然笨了些,但是负重够大,是极好的重骑兵用马”

    眼见范龙城如数家珍地报出各种马名,高正连忙打断他,说:“得得得,我们先把育种体系建立起来,其它麻烦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这些事情还太远,我们先说当下,这三千多匹马该怎么处理?”

    范龙城想了想,说:“与其想怎么用,不如先想想怎么让这些马活下去。我们商社里会养马的人可不多,要是给养死了,那就糗大了。我建议一动不如一静,马群先留在白沙河高地上,这里已经储存了大量干草,先按照以前蒙古人的方式养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