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福生说完,扭头看向了海岸的方向。第一舰队的四艘星火级也出现在了海面上,显然已经引起了守军的注意,前方琵琶岛上的烽火台升起了狼烟,那里也正是他们陆军要攻占的地方。
不过还好守军没有强力的远程武器,一艘星火级一马当先,在琵琶岛近岸绕了一圈,引发了两岸数台抛石机和床弩的攻击,自然是全部落空了。胡福生估计了一下防御武器所在的位置,默默记在心里,随后催促士兵继续前行,一直走到西乳山西侧山脚下,才列阵停下。
西乳山和山一西一东,扼守住乳山湾的入口。西乳山就像一个锅盖一样,倒扣在乳山口的西海岸线上,山顶上有一个哨塔,此时已经发现了陆上的东海军,但是之前它跟琵琶岛的烽火台一样燃起了狼烟,现在再点一道也传达不了多少信息。
不久后,各连陆续到达,胡福生让各排长看好队伍,自己去了团部开会。
此时,海军已经示威性地朝琵琶岛上开炮,乳山留守的水营并未迎战,反而在乳山口拉起了一道拦江铁索,阻挡第一舰队进入。高正看各连长都到齐了,也不废话,直接指着地图说道:“计划不变,一连、三连、五连、炮兵连、保障连,跟我走南路,攻占琵琶岛;二连、四连、六连、骑兵排,跟着夏参谋长,走北路,把西乳山口堵住!”
预案早已研讨过,这些连长也都打了几场仗“经验丰富”了,当下没有疑问,立刻回去带兵了。
胡福生所在的南路三个步兵连排出一个“战斗纵队”阵型,即每个连排成三排横队,各个连横队一个接一个前后排列,整体呈“三”字型,以横队为正面前进。这样的队形是综合了战斗灵活性和行军速度的结果,现在还是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这次胡福生的第三连没有排在前面,而是由第一连的火枪手们打头,这样火枪手可以第一时间对遇到的敌人进行打击,等到快要接战的时候再退到背后的长矛手身后。
这样的战斗纵队,以每分钟30米的“高速”向琵琶岛前进,在离琵琶岛还有三百米的时候,遭遇了琵琶岛守军的袭击。守军只有五十人,皆是轻甲的弓箭手,边射边退,羽箭轻飘飘飞过来隔三丈就落在地上,看来他们并不想正面决战,只是试图骚扰一番。
“无胆匪类。”第一连连长不屑地嘲讽了一句,然后转头对士兵们喊道:“准备火枪!”
第一连不愧是纪律性强的劳工出身,在临敌时仍按部就班地吹红火绳,夹持在枪机之上,然后
“齐步走!”
羽箭仍在抛来,但连长却像视而不见一样,继续平举着手中长矛,带着火枪连继续前进。
守军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敌人,但看他们没有还击,干脆继续堵在路上射箭。可惜来人是着甲的,羽箭即使飘过去,也很难造成什么伤害。
海边道路狭窄,双方很快狭路相逢,连长见距离差不多了,把长矛往右一拦,将队伍停下来,然后喊道:“第一排,预备”
当前这个火枪连是每个排都排了一个三行横阵,然后三个排左右连接构成了一个连横阵。连长命令一下,他右边的第一排立刻抬枪上肩,前蹲后架,瞄准了前方的敌人。
“放!”
火光乍现,硝烟升起,27枚铅弹不妙,赶紧派出一条小船,朝着乳山县城的方向去了,显然是去求援的。
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
1258年,11月4日,乳山。
琵琶岛屯堡前,东海军的各炮组陆续装填完毕,然后从左到右开始试射。
这个距离可以说是闭着眼都能命中,但是由于海风的干扰,具体落点相比炮长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一轮试射过后,各炮组好整以暇地调整起炮位来。
但这几十秒内,土围内的守军就像遭遇了一场噩梦一般。几个倒霉被炮弹砸中的士兵立刻血肉模糊,木制箭楼的一角被一枚炮弹砸中,支柱应声而断,摇摇晃晃勉强没有倒下。剩下击中围墙和地面的炮弹也溅起了大片土石烟尘,再加上雷鸣般的巨响,堡内不免人心惶惶。
第一轮炮击停歇之时,大部分守军惊恐地趴在地上,几个胆大的探出头来,试图观察敌军的情况。
然而噩梦并没有过去,短短几十秒后,炮阵又开始了射击。守军惊慌之下,纷纷寻找掩体躲了起来,内部的几间土屋显然不怎么靠谱,大部分人都躲到了西围墙的墙角下。
对于狮吼炮来说,这招还挺有效的,毕竟它们只能直射,想短时间内击垮这段土墙并不现实。但是这里还有四门幼狮炮啊!
退到后方山坡上的高正观察到土围内的情况,命令幼狮炮提高仰角,将炮弹抛射入墙后。
幼狮炮由于炮身短、后坐力小,炮架设计可以比较零活,甚至能够以八十度近乎垂直的角度发射炮弹。王青亲自上前指挥四门幼狮炮,他飞快地翻着射表,指令幼狮炮调整角度,开始抛射。
第一轮射击误差还是挺大的,两发提前落地,一发飞得太远,只有一发勉强落入墙后,况和那时很像,如果是在开阔的海面上,第一舰队自然不怕乳山守军的战船,但若是进了狭窄的乳山湾,那情况可就危险了。
“说不定还真有。”高正看着东北方,那里是v字型的乳山湾的东北端,乳山港就在那里,不过由于地形阻挡,他所在的位置并不能直接看到港内的情况。“你们也别进去太远,就在乳山口这个位置,先用船把我们运到北岸去,如果有情况,就直接趁北风出湾。要是没情况,等我们攻占港口之后,再通知你们进来。”
“行,要陆战队给你们帮忙吗?”
“让高川他们先过去设立一个滩头阵地吧,我把保障连也派过去,把那里守牢了,看住我们的后路。”
“好的,那就这么行动吧。”
于是两军分头行动起来。第一舰队先派小艇进入乳山湾,测量沿途水文,然后带着整支海军陆战队,直奔北岸的乳山口半岛,将陆战队放了下去。与此同时,高正将第三连放在琵琶岛留守,带着剩下的部队沿岸北上,与夏有书汇合。夏有书刚才一直在守住山口以防乳山城的守军过来援救,但守到现在也没等到人来。
他们在这里等了一会儿,立冬号开了过来。由于岸边水浅,又没有码头,只能通过几艘小船多次将士兵转运到大船上。还好短途运输不用考虑舒适度,船上一次可以挤两个连,分三次就把全部士兵渡到了北岸。
高正把骑兵连留在滩头营地等待马匹,又把保障连留在这里配合海军陆战队加固滩头营地,便带着五个步兵连和炮兵连赶赴东北边的港口。由于没有马匹牵引,所以他们没带上狮吼炮,只带了四门幼狮炮。这门小炮连炮架只有几十公斤重,由四个士兵抬着即可,弹药工具再由另外几人分别负担,途中累了还可以换人,拖累不了行军速度。
从登陆地到港口大约有七公里,沿途多是已开发的地块,行军不算困难,两个小时后便到了目的地。
“嚯哟,这还真准备搞火船啊!”
高正看着乳山港内的场景,倒吸了一口凉气。港内密密麻麻停着近百条小船,似乎都是从附近征召来的,上面塞满了干草枯柴之类的易燃物,不知道洒油了没有。不用说,这些火船肯定是为了对付东海人的,还好海军没有头铁冲进来。
乳山港是普通的民用港口,并没有防御设施,港中正在忙碌的民夫见到东海人的队伍,大呼小叫惊慌失措,一支约三百人的守军硬着头皮迎上前来。
“第一连、第二连上前迎战,第四连向左翼展开,第五连去右翼,炮兵连把炮架起来,朝着港里的船打,第六连掩护炮兵连!”
高正下了一连串命令,各连队迅速运动起来。这还是新兵们第一次在野战中面对如此数量的敌人,不由得有些紧张。不过各基层军官都是战胜过上千姜家军的老兵,对这些不过三百人、衣甲还不全的敌兵并不放在眼里。
一开始,敌军还试探性地朝义勇队接近。不过远远的一轮排枪过去,前排倒下十几人之后,敌阵立刻动摇,开始踟蹰不前。
高正见状,知道这又是一群软柿子,立刻命令队伍向前推进。
传统军阵强调厚度,通常排成接近正方形的形状,而野战团四个连则成线列展开,所以双方人数虽然差不多,但野战团的战斗宽度要大得多。
港口守军眼看着对面的红衣军一边发射暗器一边朝这边走来,而两翼的长矛手快速行进,似乎是要包夹过来,一下子就慌了。他们中的一半是新近才募进来的,另一半虽然是老兵,但在安逸的乳山县当了几年兵,战斗力其实也没比新兵强多少。
领军的百户是个真有经验的,知道这时候不能硬顶,于是指令军阵转向,慢慢向乳山县城的方向退过去。这样虽然怂了些,不过方形的军阵还算稳固,红衣军也不好下手,只能围着他们打枪。
不过不巧的是,一轮枪后,四门幼狮炮刚好准备完毕,开火了。火炮的巨响立刻刺激到了恐慌中的新兵,让他们大喊大叫混乱起来。
如此一来,高正立刻下令冲锋。
两翼的长矛连端平长矛,在连长的指挥下,渐渐加快步频,向敌军压过去;而两个火枪连则快速行进到离敌军三十米的位置,射过一轮之后,直接举着刺刀冲了上去。
敌军被密集的铅子直接打懵了,这瞬间就倒下几十人,仗怎么能这么打?于是军官再也弹压不住,士卒们哭爹喊娘溃散开来。
军队一旦溃散,那跟赶猪也没什么区别了。
高正在后面急得大声喊:“别杀得太狠,多抓俘虏!”
两个长矛连见机,也将队列解散,以班为单位,高喊着“投降不杀!”冲了上去。
最终,他们总共抓住了七十多个俘虏,其他的跑得太快又太分散,实在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