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蓝村方向做出了反应,他们用一块木板挡住了炉火,又放开,如此闪烁了三次。
“蓝村塔,问询信号!”李大成叫道。
“回复待机信号!”马原听了之后,命令道。
张乐生转动起转轮,一块大木板快速升了起来,挡住了火炉的缺口,又迅速降下,如此同样重复了三次。
不久后,蓝村塔看到这边的信号,又做出了回应,先是闪烁一下,又长亮了一会儿,又闪烁一下。
李大成观察到这个情况,喊道:“蓝村塔,预备信号!”
“准备记录!”马原回复。
张乐生从望台里一个小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又从装满铅笔的左口袋掏出一支铅笔,喊道:“记录准备中!”
fg这就应验了,今天两章都不满三千字,稍后加一更。
第137章 远程通信 下
1258年,12月17日,落药要塞。
李大成紧张地从望远镜中盯着对面的情况,只见他们先把那块木板撤了下去,拨弄了一会儿,又挂了出来。原来这块木板并不是一块单纯的板,而是像麻将牌八饼一样排列着八个大圆孔,每个孔内都有一个可翻转的小木板,可以表示“亮”与“暗”两种状态。此时蓝村镇的木板,上面的小孔就有明有暗,呈现出独特的排列。
蓝村塔距这里十八公里,在三十倍望远镜下也相当于六百米的距离,巨大的信号板看上去只有一小块,还因为镜头质量的原因有些扭曲,只有李大成这样眼力极好的人才能看清楚。他不去考虑图像是颠倒的,直接按看到的顺序,从上往下、先右后左,分别读出了两行信号:“闭开闭闭,开闭开闭。”然后立刻把眼睛移开,开始按标准程序做眼保健操。
在他读数的同时,张乐生也迅速在纸上记录下01001010这一组数据,然后喊道:“第一字节记录完毕!”之后他迅速拉动转轮,让灯光闪烁了一下。
李大成又把眼睛放上去,通过摇晃的画面,看到对面将信号板倒了过来,这是流程的一部分,他又如实读出上面的信号:“闭开闭开,闭闭开闭。”
张乐生也如实记录了一遍,然后喊道:“第一验证字节,记录完毕;第一信组,记录完毕!”
在李大成又开始做起眼保健操的同时,张乐生摇晃转轮,让灯光闪烁了两下,以表示记录完毕。
蓝村那边见状,把板上的信号换了一下,这边又开始记录。
如此这般,一共收发了四组信号,蓝村那边才打出闪烁长暗闪烁的结束发送信号,然后将炉火转向,开始朝胶西方向发信号。
这便是东海商社的跨部门组织通信组折腾出来的远程通信方式。
通信组的主要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包括财政部的马原、工业部的秦晋、齐云、劳工部的田学林等人。这些人在原时空从事的都是通信、计算机、软件工程这些在本时空属于活久见的行业,穿越后难以发挥特长,只能根据兴趣爱好分散到各个部门中。不过因为同病相怜的境遇,所以几人平时多少有些联系。
成立通信组的契机,是当初海军自行捣鼓出来的信号板。海军的信号板由16个信号孔组成,由红绿两块板来传递信息,他们对此沾沾自喜,在全体大会上作为先进经验分享出来。结果引发了专业人士的各种吐槽,什么“可视度低”“夜间没用”“编码太蠢”“冗余不合理”之类的,全招呼了过去。最终,他们这些人决定成立一个专业的通信组,纠正海军信号板的错误路线,建立一套简单、准确、实用性强、可扩展的信号系统出来。
不过最初统合部对他们的工作兴趣不大,只象征性地给了一点支持,他们也只能在业余时间自发研究。直到胶州事变过后,各个据点分散在各地,远程通信的需求凸显,通信组才被统合部想了起来,他们的成果也得以在几个据点上实验性部署起来。
统合部还在两军和劳工中挑选眼力和数学好的精英,组建了一支五十人的通信部队,李大成和张乐生就是这支部队的成员。
李大成是通信中士,而张乐生得益于学宫出身直接升到了少尉,同时他也是落药要塞通信班的班长。这也是军衔系统第一次在军队中试点。
这套通信系统被通信组取名“光报”,版本号031,仍然处于apha测试阶段。与海军使用颜色来记录信号,有“红”“绿”“开”三个状态不同,光报的信号板只有“开”“闭”两种状态,属于纯粹的二进制信号。但它使用火光作为背光,对比性更强,夜间或者轻微的雾天也可以使用。不过出于对比度、传输效率、误码率和习惯的各种考虑,他们把信息板的孔数从16个降低到8个,相应的每个孔都放大了,一次正好传递一个字节的信息。
通信组远期的目标非常宏大,要用两个字节表示大部分的unide字符集,不过当前显然做不到。考虑到现在的条件,他们决定仍然用两个字节来传递一个符号,不过其中只有一个字节含有真正的信息,另一个字节用来校验其实也就是把信号板倒着展示一遍,再正着展示一遍,这样即使观察员有一个字节记录出错,也能根据上下文选择出正确的符号。
这样一来,一个字节最多只能表示256种符号,通信组请文化部帮忙,选出了一百九十七个常用汉字,再加上十个阿拉伯数字和二十六个拉丁字母,组成了本时空首个字符集gb233 信息交换编码字符集。之所以没用满256个位置,是为了给信息传播的损耗留下冗余,以后也有修改的空间。
后来,这套标准不但成了通信标准,还成了文化部的扫盲标准只有认全上面的符号,才算脱离文盲了。再后来甚至还成了各个部门晋升的标准之一,不过这是后话了。
耗尽眼力读完信号,李大成赶紧走到旁边远望养眼。张乐生把记录好的数据双手交给马原。
马原看了一眼,心中迅速把四个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十六进制,然后回忆起对应的汉字,会心笑了一下,又把本子递回给张乐生,说:“你来译一下吧。”
张乐生接过本子,他在崂山学宫学了不少进制转换的数学知识,后来加入通信部队又多次练习,其实此时已经了熟于胸了。但他还是按照流程,先在纸上依次写下四个信组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字,又迅速查表,写下了四个对应的汉字,然后恭恭敬敬递给了马原。
马原接过一看,果然是“你好世界”四个大字。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把本子还给了张乐生,拍拍他的肩膀说:“很好,生火,把我们的你好世界再传给平度要塞!”
山河防线上共设立了高密塔、胶西塔、蓝村塔、落药塔、平度塔、大泽山塔、新河塔七个信号站。其中,蓝村塔是前敌指挥部所在地,大泽山塔是新河塔与平度塔之间的中继站,位于平度马场西侧一处山峰上,并没有瞭望塔,其本身的高度已足以完成通信任务,由一个通信班和少量建设部派出的铁道队驻守。
今天是第一次测试,“你好世界”的信号很快从蓝村塔传到了链路两端的新河塔和高密塔,然后又传了回来,平均每个节点用时七分钟,通信效率秒杀传统的驿站系统。不过这次只是测试信号,只有四个信组,速度较快,真传递军情的话时间会长些。
测试完成,确定线路通畅后,他们又开始按照正规流程加上辅助信息。首先开头发送一个“00000000,11111111”的信组表示传送开始;然后又发送四个信组,分别代表光报种类、发送站、接收站和编码方式;再然后才是正文;最后则是“11111111,00000000”的结束信号。
落药塔上,马原让通信班轮流换班上来练习一下操作。当七个人全都操作过一遍之后,他也吹够了冷风,让张乐生继续指挥,自己下到了地面上活动腿脚。
“平度要塞是林宇在守着的吧,他看着挺愣的,能行吗?”
“放心吧,人家那是守纪律,不是没脑子,他办事,我放心。要换段明远那样的,我还得整天担心他是不是又搞了些什么幺蛾子出来。”
“行吧,反正光报都给你们立起来了,有事随时能知”
“报告!”
正当马原和谢光明两人在食堂里喝着热羊汤的时候,一个通信兵突然急冲冲跑过来,交给他们一份最新的光报。
“怎么了?”
马原放下手中的汤匙,抢先把光报拿了过来,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故。等到他看到开头的光报种类不是代表“测试”的“c”而是代表警报的“j”之后,神情才一下子严肃起来。看完正文,他更是紧张了一下,赶紧把光报递给谢光明:
“胶西来的警报,发现姜家军的游骑了。”
第138章 敌情
1258年,12月20日,诸城县。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快到年关了才过来,难道是来送菜的吗?”
诸城县城东南的一处小山丘上,凌枫拿出一个商社制造的望远镜,观察起了城外姜家军大营的情况。但看了一会儿,他还是对颠倒的视野很不习惯,于是换回了自带的望远镜,啊,清楚多了。
刚刚下过雪,地面和树木上都覆盖着一层不太厚的积雪。这个小丘上,除了凌枫,还有四个义勇旅的士兵,都披着黄黑相间花花搭搭的的迷彩披风,远远看过来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人在。
凌枫穿越前是娱乐记者出身,穿越后本来在文化部工作,但胶西事变后,他痛感管委会在情报和军备方面的无能,在大会上吵了一架之后毅然以身作则投笔从戎,进了最苦的骑兵系统里训练起来。三个月苦练初有所成,他就带着骑兵营的第一排第六班,来了诸城县搞前线侦察。
这几个月来,第一排一直驻守在胶西城附近,终日不是训练就是以班为单位散出去侦察,提防姜家军的突袭。一开始,他们还提心吊胆的,但是一连几十天都没见到敌军的影子,便渐渐地稍有些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