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原本在武湖南口设立了一处军堡“阳逻堡”控扼湖口,但现在阳逻堡已经被蒙军控制,这武湖就完全落入了忽必烈掌握之下,如同一个新手村一样,蒙军可以从容地在湖中准备战船、操练水军,掌握了出击的主动权。就这样,宋军本来不重视蒙军的水师,用大号战船封锁江面,以为无虞,但竟被蒙军出其不意夺去了两艘。
现在,解诚和张荣实他们就拿着新俘虏的两艘大船,在武湖里面进行着又一轮的操演。
忽必烈点头道:“很好,张荣实也打得不错。明日让董文炳和张柔他们也操一下,后日歇息,初四日就出战!”
三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忽必烈预定要出战的初四。
可是天公不作美,明明昨天还是晴天,今天就下起了小雨,天色昏暗,实在不像是作战的好时候。
水军万户解诚对忽必烈劝诫道:“大王,如此这般,让弟兄们去与宋人拼杀,那自然是不怕的,可这天候晦暗难行,万一船撞上什么浅滩暗石损毁了,不是白白送了吗?”
忽必烈脸色不太好看,出门顶着雨转了两圈,还是力排众议道:“就今日出兵!你们怕,宋人也会以为你们怕,所以就不会防备!今日就是最好的出兵时候,都动吧!”
众将无奈,只好各自准备去了
结果,就在他们在阳逻口集结好的时候,天色却突然放晴了!
这下子可就戏剧化了,蒙军船只一下子从阳逻口喷涌而出,而宋军怎么也没想到蒙军会在这样的天气出兵,因此就没在外面派兵防备,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哈哈哈,天意在我,小的们,都给我用力划啊!”
勇将董文炳率敢死士数十百人冲在前面,乘艨艟击鼓急进,直达南岸,其余诸军也争先恐后,一齐进军。宋军匆匆迎战,三战皆败。
而张荣实带着他那艘缴获的大船和大量小船直接往北岸上游杀去。宋将吕文信本来带了二十多艘大船在那边驻守,但今日轻敌没有出动,被张荣实直接堵在港里,俘虏两百人,甚至吕文信本人都被他给斩了。
解诚的部将朱国宝更是带着蒙军水师的主力与宋军在长江正中激战,“前后交战十七次,夺宋船千余艘,杀溺宋兵无数”。
就这样,蒙军趁天赐良机战胜了宋军水师,乘胜抵达了南岸,控制了南岸浒黄洲上的港口,在此驻军,自此掌握了长江通行权!
九月初八。
忽必烈乘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抵达了长江南岸:“啊,这里就是鄂州地界了吧?俺来了这么些天,可算是能看见了,这就要给它打下来!”
控制长江航路后,忽必烈征途再无阻碍,今日刚到,第二日,大军便将鄂州城武昌团团围住。
九月十一,汉阳。
“这什么时候修起来的?”
长江西岸的汉阳城头,贾似道亲自上城,用一枚东海人送他的望远镜观察对岸武昌城的情况。这枚望远镜是伽利略式的,放大倍率只有三倍,然而在当下来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贾似道赶赴京湖前线后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价值,贴身携带着。
他原本在西边的江陵荆州坐镇,听闻北军渡江的消息后匆匆赶来汉阳处置危机,每日观察敌情。现在通过望远镜,他观察到对岸的武昌城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修起了相当规模的工事,其中更是有一座高达五丈的望楼,在江西岸也能清楚的看到。可想而知,站在这么高的望楼上,蒙军必然能对城中的动静洞若观火,刚开打信息战上就输了一筹。
“汉阳城中,尚有一千战兵可调”贾似道盘算起了手头的兵力,但很快就发现捉襟见肘,于是只能无奈地看向西方的汉水方向:“只能等姓高的来了。”
但实际上,蒙军现在的情况也不怎么好。
忽必烈看着手中的报告,又抬头对身边的苏合木仁问道:“存粮,就只能吃三天了?”
苏合木仁无奈道:“大王,这还是省着吃呢。如今我军虽过了江,但宋军还在侧环伺,没法大举运粮过来即使能运,江北黄陂也没多少粮啊!”
之前忽必烈禁军中劫掠,所以他们的军粮大部分只能靠后方运输和民间收购,这可就紧巴巴了。
忽必烈一脸凝重。
这时,旁边坐着的郝经趁机劝说道:“大王,顿兵坚城之下,于军不利,不如早日北归以定天下”
他毕竟是鸽派,当初鼓吹忽必烈进军是为了早日一统,可如今蒙哥那边都撤了,再打不也是白打吗?
然而另一侧站着的蒙将拔都儿就不爽了:“撤撤撤,你们这些汉人胆子小得像兔子一样!说什么粮草不够,外面那么多民户,出去缴来不就行了?都打到这里了,连城都不攻就撤,是想让大王成为部民的笑话吗?”
郝经往西边一指:“没看见么,西边汉阳城已经挂起贾旗了,那是京湖制置贾师宪的旗!有他在汉阳调度,四面八方的宋军都会前赴后继,我军纵使能攻下鄂州,不也是被围困的下场?还不如早日回撤,保存实力,这才是天下根本!”
忽必烈看着他们争执不下,有些左右为难,可这时候,外面有怯薛将两个宋兵送了进来。
“这两人是怎么回事?”
“报告大王,是城中有兵出来袭扰,不过被我们的望楼提前发现了,调兵围堵,活捉了这两人。”
“是这样?”忽必烈大喜,又转向郝经,“郝先生,你快问问他们,城中现在有多少兵将?”
郝经无法,只得对两名俘虏问起话来。帐中除了他还有不少会汉话的,所以他也不好遮掩,一五一十问了出来。
听了问话的结果,忽必烈大喜:“原来重兵都在襄阳,鄂州城空虚,兵都是现征的!那姓贾的也只是刚到,汉阳没多少兵!太好了,那还等什么,赶紧给俺攻城!粮草也不用等后方运了,去民间取吧!”
郝经无奈地摇摇头,到底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于是蒙军各部步兵动员起来,开始准备攻城,而骑兵们也没闲着,四出涌向了整个鄂州,“取逃民弃粮,聚之军中,为攻取计。”
当日,各部就开始在北、东、南三面攻城,虽未攻下,但也试探出了墙头虚实,只待第二日
“不好了!”
忽必烈亲自登上望楼,只见浩浩荡荡挂着“高”旗的船队自西边汉水而来,抵达了长江东岸,大量军队下船登陆,进入了鄂州城中!
第194章 鄂州之战
1259年,9月12日,鄂州。
高达看了一眼城东的高大望楼,又回头看看西岸汉阳城头的“贾”旗,不屑地摇摇头,然后对手下兵将们喊道:“入城,定让鞑军在鄂州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高达是已故名将孟珙的嫡系。几年前,襄阳曾经一度被蒙军攻陷,是高达提兵北上,才重新收复并重整了襄樊防线,将这道防线经营得固若金汤,多次击败蒙军的进攻,战功赫赫。忽必烈这次不走襄阳,而是自大别山插入,也有高达的因素在。
话说这孟珙真是碉堡了,守襄樊的高达、守钓鱼城的王坚、守扬州的李庭芝都是他发掘出来的,还给理宗举荐贾似道替代他自己的位子,生生给南宋续了几十年啊。
他本在襄阳固守,但怎么也没等到蒙军大举进攻,直到大别山被突破的消息传来才算靴子落地,而等到江防被突破,他更是点兵南下,前来鄂州救援。
鄂州处在“安全的腹地”,防御力量不强,本已岌岌可危。现在高达的到来,立刻为鄂州增添了主心骨,使得守军士气大增,齐心协力加固了城防。
蒙军的攻势受阻,郝经等人要求撤军的声音再次高了起来。但到了九月十七,蒙军大将、世侯张柔率军前来南岸与忽必烈汇合,蒙军实力大增,又继续坚持了下去。
张柔是元初一个强大的世侯,手下精兵无数。他有好几个儿子都相当能干,其中最有名的那个,就是后来“灭宋”的张弘范。造化弄人的是,历史上最后保着宋室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张世杰,也是张柔的族人,是因为犯罪才投奔了宋朝。
有了张柔的加入,蒙军的攻势再度猛烈,接连攻陷了鄂州城外不少营寨,眼看着就要逼入城内了。
但是幸运的是,重庆一带的吕文德因为没有了蒙哥的威胁,带领一部宋军前来支援,冲破了蒙将拔都儿的阻拦,进入了鄂州城,让实力的天平再次平衡。
9月25日。
城外的望台上,忽必烈看着城内处处军营的景象,不由得心急起来。
急躁之下,他叹了口气,转头对身边张柔许诺道:“如今俺就是打猎的,围栏里的猎物打不到,你只要破开围栏,里面的都归你随便取吧。”
张柔先是一愣,然后大喜,道:“大王放心,十月前必将鄂州城给你献上!”
他这才开始真正卖力起来,但之前能试探的都试探过了,宋军防备很足,即使动真格也无隙可乘。所以,他出了一个奇招,一边佯攻,一边派人挖掘地道暗渡,最终成功潜入城中,里应外合夺取了鄂州东南城墙的一角。
可不待蒙军继续进取,城中高达突然带兵赶来,浴血奋战,夺回了城墙。
张柔不甘示弱,再次攻了上去。可高达也跟他硬顶着,挥洒铜钱,身先士卒,最终把张柔的兵一个不剩地逼了出去。
最终时间拖到了十月份,张柔无奈,只能退兵了。
“大王,我攻城不力,请大王责罚!”张柔退回后,如此向忽必烈请罪。
“罢了,不是你的错。”忽必烈叹了口气,又看向城墙上高高竖起的“高”旗,“非是我军不努力,奈何城中有高达啊!不要丧气,择日再战。”
可就在当日,长江之上再度帆樯遍布西岸汉阳城的贾似道整顿好了部属,率军前来鄂州救援了!
贾似道不待座船靠岸,便跳了下去,踏着江水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岸上走着,对守军高喊道:“鄂州城,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