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祝星子过来,就是找孙师傅修这辆倒霉山寨马车的。可是这老孙家里这么多人,怎么一个都不在,去干嘛了?
他又在院内转了一下,北边的主屋没人,西边的仓库和东边的工坊也没人,只见一台锯床和一台车床摆在里面。想了想,还是把车子先扔在老孙这儿走人吧,反正他也认识,看了之后应该会修的。
祝星子出门把他的马车赶了进来,然后解下马,正准备离开,却见一行人沿着门外的小路走过来了。为首是一辆小车,也没什么畜生牵引着,就这么呲溜呲溜地跑着。
祝星子眨了眨眼,还以为看花了,等到那辆小车走近到跟前停了下来,才看清了这车的结构。这小车是以常见的双轮手推车“平等轮”为基础,在两个把手的位置连了一根横杠,横杠中央又连了一根竖轴,轴底部又加了个轮子,做成了一个三轮车。加装的那个独轮两侧各有一个踏板,踩踏起来,轮子就能动。孙师傅的徒弟孙春子,此时就坐在车壁板上,手扶两侧的把手,脚踏独轮上的踏板,带动整辆车子走起来。
这可真是巧思了,祝星子围着这稀罕物转了一圈,啧啧称奇,问道:“春子,这是什么车?你们自己做的?真是机巧啊!”
孙春子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嘿嘿,是俺做的。”
“哎呦,春子,厉害了啊,”祝星子一副惊奇的表情,“真是个好东西啊,手艺见长,俺看你这就能出师了。”
“出师个屁。”这时孙师傅带着几个新徒弟走了过来,远远的就大嗓门骂道:“还不是拿现成的东西拼出来的?也就蹬着玩玩,离能用还差得远呢!老老实实干活吧!”
春子一下子焉了下来,祝星子瞪了孙师傅一眼:“怎么就知道骂人呢?春子有想法,不是该多夸夸嘛?呃,老孙,你们这家里一个人不在,都是干嘛去了。”
孙师傅让徒弟们把后面的大车拉进院里,说道:“老婆子和闺女接了个活,去王寡妇家缝手套去了。俺们这是去南边送货了,前天走的,东西多,所以都去了没留人,顺便把春子这小车拉出去试试。嘿,你还别说,这小子走运了,一路累死累活蹬到了工坊区那边去,被一个姓木的东家看到了,把他好好夸了一顿,还让他去申请了个什么专利。又讲了些什么后驱差速器之类的东西,俺们也没听明白。”
“哦,专利?”祝星子对这个词倒是有印象。昨天他去申请建八卦炉的时候,上面给的就是一张专利使用授权书,听说是捣鼓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就可以申请这个专利。有了专利,别人再用你的东西,就得交钱了。“那,春子,你可就发达了啊。”
说到这个,孙师傅倒是咧嘴一笑,说道:“是不少,平白无故就拿了五贯钱呢。那木东家给了两条路让俺们选,一是把专利自己留着,以后别人想做这样的小车,就得经过春子同意才行,但是得交五贯的注册费;二是把专利卖给商社,不用交钱,反而能拿十五贯。俺这一想,就这么个破东西,谁会愿意仿啊?还是拿上钱落袋为安好,也够俺家吃上几个月的粮了。”
祝星子并未意识到他们卖掉了多么珍贵的东西,反而觉得能拿到十五贯确实是个不小的喜事了,他都要卖两间房子才能赚出来呢:“那敢情好啊!老孙,既然天降横财,那你今天可得给俺点优惠啊,来,快给俺去看看,俺那辆破车又坏了。”
孙师傅嗤地一声笑了出来:“又坏了?这次是哪断了?俺就说嘛,你这破车,还不如卖了换辆新的,整天拉些砖头,那薄皮瘦骨怎么受得了嘛!”说完,他一拍孙春子的背,喊道:“得,你不是说春子都能出师了吗?今天就让他给你去修,哈哈!”
这孙春子能想出三轮车的主意,其实是源自于之前木工组发包给孙家的一批脚踏轮。这个脚踏轮是用来驱动人力机械的,但是如果有技巧的话,也能放在地上像独轮车一样踩起来。
孙家的几个年轻学徒,发现这个技巧之后,经常趁着孙师傅不在,踩着独轮车玩。而孙春子更是个中高手,甚至能在踩车的同时手上做别的事,比如推着手推车移动。就在他有一次这么玩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要是把这个独轮车和手推车组合在一起,岂不是就能做成一台人力车踩着走了?
说干就干,孙春子跟着孙师傅从小学艺,技术到现在也很是可以了。他找了两个旧轴承,又拿了几块废木料,三下五除二,就改装了这么一个简易的三轮车出来,然后骑了过去给孙师傅看。
孙师傅看了,是又惊又喜,虽然嘴上还是把他数落了一顿,但对徒弟能做出这样的好东西还是很是自豪。这不,今天就带它出去兜了一圈,然后就被城阳的木云心给看到了。
东海商社在城阳工业区有个马车工坊,就是当初木云心主持创建的。前阵子他被调去大铁厂帮忙,等到大铁厂运行步入正轨才回来。前阵子,管委会推行了甲乙类项目拆分,他心思活泛了起来,想把工坊改组成独立运营的乙类项目,这阵子就一直呆在城阳筹谋。今天孙家人送货的时候他正好在坊里,看到孙春子骑了这么个家伙过来,差点惊得跳起来:这不是自行车吗?
木工组之前也动过生产自行车的想法,但是要生产实用的自行车,还有很多的难关。首先是没有橡胶和弹簧,上了路肯定得颠死;其次是没有链条,没法改变传动比;最后,当时的道路状况也很不好,靠两个轮子在起起伏伏的土路上跑,太费力气,还不如走路呢。
所以,他们只探讨了一下可行性,就认为不可行,连尝试都没尝试,就这么搁置了。没想到,竟然有别人先做出来了!
大惊之下,木云心赶紧冲了过去,对着那辆三轮车从上到下看了起来,甚至还亲自上去骑了骑
嗯,这辆简陋的自行车果然还是有很多缺点。首先是人机工程学太差,单纯从平等轮改过来,连个座位和握把都没有,根本算不上车嘛。其次,只靠脚踏前轮驱动,脚转一圈,轮子也只转一圈,速度实在太慢。而且,前轮驱动的时候受两腿阻隔,转动角度不能太大,这就限制了转弯半径。
总的来说,只有个三轮车的形式,根本算不上实用但是,它毕竟被做出来了啊!
木云心有些感慨,他们纸上谈兵了半天,这自行车居然是土著首先做出来的,真是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拉着孙春子指点了起来:
“你这里得加一个坐的地方,前面轴上也得加个握把,就像这样。”
“前轮驱动限制太大,最好还是能用后轮驱动,不过这就麻烦大了,得加个纵轴传动到后轴上去,这就又牵扯到一个差速的问题,后轮结构得大改啧,真麻烦啊。”
他接连吐出一堆奇怪的名词,听得孙家几人一楞楞的,也不知道明白了没有。最后他一拍脑袋,让孙春子去注册了一份专利。
东海商社的专利法是在今年六月张正义离任前正式推出的。说实话,股东们并不指望这部法案在短期内刺激出多少发明创造,只是先做个准备,希望以后能用得上。早期的一大批专利,大部分是把之前各部门的技术给汇总了一遍。
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外人用上了!
木云心倒是留了个心眼,发给孙春子的专利是“一种前轮驱动的三轮小型人力车辆”而不是宽泛的“三轮车”,省的以后他们自己生产后驱三轮车的时候被限制。最后干脆批了十五贯钱把这个专利买了下来。
这倒不是他在坑孙家人,而是东海商社鼓励发明的一项政策。商社并未期望民间能有多么重大的发明,但是发明创造的氛围必须鼓励,所以就拨出一笔小钱,如果真有些值得鼓励的专利,就付钱买断。毕竟相比虚无缥缈的专利收益,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钱才是更诱人的奖励啊。今天遇上孙春子这个重要的专利,只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罢了。
第264章 呼之欲出
1261年,10月21日,胜利公社。
祝星子的车枢是整个断掉的,那反而简单了,直接换新的就行了。为了一劳永逸,他还多掏六百钱换了根铁的,孙春子手脚也麻利,没出半个时辰就换完了。
“行啊,春子,俺看你这就真要出师了,加油干啊!”
车子修好,祝星子掏出几张储蓄券付了钱,就赶着车回了公社。
然后他给刘三旺打了个招呼,叫上了家里雇的一个小子,再赶上公司的另一辆马车,准备去城阳那边买点建材回来。但空车跑过去一趟太浪费,他又先去社里的磨坊那里收了四十袋面粉,又找邻居批发了些白菜、萝卜、腌菜、熏肉之类的农产品,装上了车,这才出发。
到了城阳工业区后,他把这些食材卖给了那里的东海食堂。两地近在咫尺,农产品差价不大,他这一趟并没赚到多少钱,但总比没有强不是吗?
之后他又去建设部的大轮窑那里,买了两车砖和二十袋水泥,用篷布盖好,运回了公社。路过赵大力修建轮窑的工地的时候,把砖卸在了那里,只把水泥运回家中好好放到了仓库里。
这一天忙完,差不多也快天黑了。等他到家的时候,她老婆已经熬好了一大锅粟米粥,蒸了一盘小鱼干,又煮了两棵白菜,就等他们回来吃饭了。
祝星子把马牵回马棚,添了一些新草,又撒上一把盐。这时候在西边盖房的小子们也回来了,他骂骂咧咧赶他们去洗手洗脸,然后就开席吃饭了。
他家仍然延续着在商社工作时养成的习惯,饭桌上不分大小,一同坐着吃饭。一家人正趁着天还没黑的时候不出声吃着饭,突然门口响起了“吱嘎”声,紧接着就是一声“主任,在吗?”传来。
这是谁这么晚了还串门?
祝星子放下碗筷,迎了出去,原来是邻近的王老汉,还提了一块肉。
“哎呀,是王大哥啊?怎么有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