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之前几个月的实战中,两行阵用得越来越多,因为容个屁错!在敌人冲上来之前把他们打垮了就行了!

    这次战前布阵的时候,也有人提出直接布置两行阵以充分发挥火力,但出于对传说中的蒙古铁骑的恐惧,最后指挥部还是决定使用更保守的三行阵。不过真到了打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蒙古铁骑也不过如此,这抗冲击的三行阵到底还是没用上

    现在主宰战场的是我们的骑兵,步兵是该发挥更大的火力的时候了!

    他身边的近卫兵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大声复述了命令。随后军乐队敲出了终止符,然后长号手吹出了一个特定的节奏,重复了一次之后,大鼓又开始敲了起来。只是这次的节奏要比之前慢上不少,以适应变阵的速度。

    战列线在乐器的指引下,先是齐刷刷地一停,给对面的蒙军带去了不小的震撼,然后军官们大呼小叫,队形开始变化了起来。

    原先的一个营三行横阵是以排横阵为基础单位,相互左右连接形成的。也就是一个班组成一横行,一个排的三个班前后排列,形成一个小型的三行横阵,然后左中右三个排构成一个连横阵,四个连再连成一个营横阵。现在这个营横阵中,第一、三连前出八步,整个营形成前后错开的两行,然后每个连开始重整起了队形,以排为单位重新整队成二行阵。三个排都变化完成之后,一个连的长度就增加了一半,之后再左右移动,二四连向前进,一个两行的营横阵就形成了!

    前线的五个营都变换成两行横阵之后,原先营与营之间的间隙几乎被填满,整道战列线真正被拉成了一道细细的长线,满头大汗的军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站回了队列之中。

    这道长线上,银色的头盔和胸甲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士兵们手持的风暴枪在对面百多米外的蒙军眼中清晰可见。如此薄弱的战线,似乎一捅就破,然而极端整齐的战线却无声地告诉他们这并不简单,两者之间的相互冲突营造出了强烈的冲击感!

    观看了整个过程的蒙军被惊得目瞪口呆。

    在临敌之际完成如此复杂的阵型变换,这背后需要多少苦练?这支部队到底有多精锐?这是什么人才能练出这样的兵?

    不少大头兵都觉得腿脚发软,恨不得这就退回去。天哪,我这是造了什么孽,非得对上这些杀神?咱们开开心心地去打宋军不好吗?

    变队完成后,鼓声骤然停歇,无声而至的沉默更加增添了紧张的气氛。

    蒙军前军第一线的四个千人队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第一个上前,各千夫长纷纷回头等待史权的命令,正在这时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久违的炮声突然爆发了!

    此时他们距离炮阵已经相当近了,听到炮声就意味着炮弹已经抵达,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并未中炮,不然大脑也没机会做出反应了。

    但幸存的蒙军士兵并未理解到这一点,听着炮声,看着不远处的战友被撕裂,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灭顶之灾即将降临。终于,西数第二个千人队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断裂,不过却不是溃散,而是发疯一样向前冲了过去!

    “你娘!”

    “狗日的贼人!”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老子跟你们拼了!”

    这支千人队的士兵们癫狂地吼叫着,跟着马上的千夫长一起向前冲去。他们名为千人队,实际上一路顶着炮火走到这里,已经有二百多名战友掉队,现在只剩了六百多人而已。一路上,战友各种牺牲的惨状仍然历历在目,被炮弹穿胸而过的,整个头都被砸烂的,手脚断了只能哀嚎的,没被炮弹砸中却吓疯了拿刀子胡乱砍人的简直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一般情况下,经历了这种遭遇,只会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从而丧失战斗力,但也有一些情况,活着的人的所有凶性和疯狂反而被全部激发出来了,也就是这支千人队的现状!

    前排的刀盾手扔了沉重的盾牌,提着刀冲了上去;中央的长矛手,扛着长矛紧随其后发动了冲锋;最后的弓箭手,匆匆忙忙抛射了一轮羽箭,也拔出佩刀跟着上去。什么阵型配合都不管了,现在只想着冲进那些红衣贼的战阵里,为同袍报仇!

    或者,死了一了百了!

    其它千人队也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要跟上来,但是他们的主官毕竟没那么疯,没有跟着冲锋,而是继续保持阵型缓慢地靠近了过来。

    “不自量力”右翼指挥宁惟俞少校正在第二营附近带队,也正对着冲锋中的这个千人队。他冷冷地看着他们,叹了口气,然后抬起指挥剑发布了命令:“第二营,全体都有,预备”

    士兵们的枪膛中早已上好了子弹,此时他们稍一检查火帽有没有掉落,便完成了射击准备。第一排齐刷刷地蹲下,前后两排一起抬起了手中的风暴枪,做出射击姿态,透过照门中间的小圆孔用准星瞄准了已经跨越了百米线的这支蒙军

    “放!”

 第334章 泰山之战 九 兵对兵,滑膛枪的极致,疾风暴雨般的一分钟!

    1262年,7月10日,小暑第28日,泰安州。

    7:33a

    后世对滑膛枪的印象,往往是“命中率极为不靠谱”“只能闭着眼瞎打”等等。这也并不错,滑膛枪相对于线膛枪来说弹道确实很糟,但实际上,也没低到那种程度。至少,一把制作得不坏的滑膛枪,在五十米上好好瞄准的话,还是有很大希望击中一个人形目标的;如果再近点,甚至可以表演一下打苹果;如果稍放远点,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击中集团目标也不是难事。

    这个准确度,事实上要比绝大多数弓箭强多了。之所以滑膛枪在历史上的精确度屡屡为人所诟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士兵几乎不瞄准!

    这是有很多现实因素影响的:其一,当时的线列步兵,有很多是训练了几个月就入伍作战的,几乎没练习射击过几次,自然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好的枪法了。后世大学生军训的时候,拿着五六半打五十米靶,不照样脱靶吗?其二,当时枪械用的黑火药,一打起来硝烟弥漫视线全被挡住,怎么瞄准?还有,当时的燧发枪和火绳枪有裸露的药池,击发的时候脑袋旁边火光飞溅,士兵们根本不敢把眼睛靠上去,怎么瞄准?能把枪口抬平就不错了!

    这一系列因素综合下来,指望线列步兵好好瞄准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还不如快点开枪用射速换命中率呢。所以从结果上来看,滑膛枪在实战中的命中率简直感人。

    那么反过来说,一支能好好瞄准的线列步兵,真实的战斗力就要比闭眼瞎打的线列步兵强一个等级如今蒙军面对的就是这么一支!

    “放!”

    随着宁惟俞把指挥剑往下一挥,发出了开火命令,已经寻好了目标的士兵们便从右到左猛地扣动了扳机。击锤扣响了火帽,高能射流点燃了枪膛内的火药,圆球铅弹在药气推动下沿着枪管不断跳动着前进,然后冲出枪口,朝七八十米外的狂怒蒙军群激射而去!

    第二营虽然人数比对面的蒙军千人队少,但由于排成了细长的两行阵,正面宽度可比冲成了一团的他们大多了。东海军极其重视对士兵的射击训练,每月每人都能消耗掉三十发以上的弹药历史上的火枪兵一年都未必能练这么多射术不说百步穿杨,十步穿树肯定问题不大。而且风暴枪采用火帽击发,安全性更高,这也让他们敢于瞄准总而言之,这一轮齐射所射出的四百多枚铅弹,虽然不过相当于六发火炮霰弹的投射量,但是形成了一道整齐的铅弹线,相比呈锥面散射的霰弹,实际杀伤效率要高得多得多!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啊!”

    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过后,冲锋中的蒙军瞬间倒下了一百多人,相比之前温水煮青蛙的火炮轰击,这突然而至的大批量伤亡给了他们更大的震撼!

    刚刚还如痴似狂的蒙军遭此重创,整支队伍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冲锋的速度不禁放慢,人人惊恐地看着自己左右突然倒下的战友和遍地的哀嚎声,陷入彷徨之中不知所措。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支蒙军仍然残余四百多人,尚有一战的余力,但是身处局中的他们不知道啊他们只能看到,冲得最快的那些刀盾手,一下子就倒了一大半,平时冲锋陷阵刀枪不入的重甲完全失去了作用,根本不能庇护他们。有的人被铅弹击中要害,直接见了阎王,那反倒痛快,但更多的人只是被击中非要害处,或是缺了只胳膊,或是断了一条腿,或是肚子多了一个大洞仍然苟延残喘着,生存此时对他们已经毫无尊严可言,只留下一段即将结束却漫长的痛苦,还用自身的惨状对周围的战友赠送了一份恐惧的遗产

    “红头弹,轮射预备”

    不管这支蒙军是要继续冲锋还是要溃散,宁惟俞都不想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了,大声下达了快速装填的命令。

    第二营营长谢八斛又快速重复了一遍命令,连排班长一级级传达下去,士兵们面露兴奋之色,从左腰间一个特别的小皮革包中取出一枚一头涂成了红色的纸包弹,然后捏着这枚子弹,也不咬开,直接红头朝外将它塞入了枪膛。之后不用通条,就这样左手握住枪管把枪竖着往地上一拄,红头弹便畅快地落入了最底部。紧接着把枪抬起来,右手已经取出了火帽,顺手就扣到了火嘴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十秒的功夫就完成了,相比正常的装填简直是神速!

    这枚红头弹是武备组最新的黑科技,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最大地提升了装填速度。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它和以往的纸包弹区别不大,都是用纸将铅弹和发射药包裹到了一起。不过,这个包装纸可不是普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