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如果他们真的去别的地方买地买房,那对于东海商社来说,既是资金的流失,也是人口的流失。所以商务部就想着尽量把他们留下来,于是便有了开发房地产的想法,建些条件好些的小屋卖给他们,既回收资金,又把他们绑在东海的地盘上。

    这也是有现实需求的,劳工中有不少技艺还不错的工匠,就是在即墨胶州也能有个不错的收入,自然不愿意挤宿舍。同时,由于劳工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又有不少看对了眼想结婚的,总不能让他们在集体宿舍洞房吧?所以说个人住宅的需求是很强烈的。

    不过现在的瓶颈还是建设部的产能,暂时真没余力来玩房地产。不过还好阔马区有一些之前龙王寨遗留的小屋,就拿出来以20…50贯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劳工,也不需要一次性付清,分期付款从工资里慢慢扣就好了。

    ……

    另一方面,劳工们现在密集居住,他们之前的卫生习惯也不太好,所以防疫问题就成了一个重点问题。

    东海商社现在缺医少药,只能把重点放在预防上,不过预防做好了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

    岳秀带领卫生后勤部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条例,强制劳工们定期洗澡,经常开窗通风,定期在室内洒石灰消毒,还有水必须煮开了再喝、饭前便后要洗手之类的。其中便后洗手这一条执行得尤为严格,因为现在排泄物是东海商社重要的战略资源——粪便拿去发酵肥田,尿液拿去养硝土,所以厕所旁边有专人监督着,既保证排泄物正常分类,又保证劳工正常洗手。

    卫生部还把这些编成了“卫生歌”,要求劳工每次吃饭前唱一遍。同时也有强制手段,如果卫生条例做不好,可是要罚款或者体罚的。不过大多数犯了错的劳工看到娇滴滴的卫生部小姑娘们来训斥他们,没等体罚就羞红了脸连连保证不再犯了。

    托防疫措施的福,目前还没爆发过大范围的疫病。少数生了病的劳工立刻拉去卫生部诊治,如果是传染病,就隔离起来,如果是其他疾病,就发点药调理一下。

    当然,卫生部现在并没有什么对症的药,大部分病都统一给一剂草药炖海参。呃,没错,现在的海参不值钱,沿海居民都不怎么爱吃,不过营养还不错,给生病的劳工多吃一点,再停工修养一阵子,增强一下体质,说不定就由免疫系统自己解决了。另外配的草药主要是用来增加苦味,防止劳工吃上瘾装病的。还别说,这个法子真治好了不少劳工,现在劳工里流传着白衣东家医术神奇的传说。

    ……

    另一边,胶州湾内,白沙河下游河口处,起点号上。

    “真是可惜啊,”张正义看着白沙河两岸一大片平原,有些惋惜地说,“这里人口资源丰富,同时既沿海,又沿河,到胶州、到即墨、到东海都很方便,有很高的商业潜力。”他又指指东边清晰可见的崂山,“而且此处是通往青岛地区的咽喉地带,若是建设一个棱堡,便能控制一大片区域,再配合青岛港的海军,整个青岛的安全都无虞了。唉,可惜太扎眼,只能想想。”

    今天起点号出来做日常训练,顺便侦察一下东海…胶州沿途的水文和沿岸情报。张正义带着统合部几人也来这艘宝贝新船上凑了个热闹,顺路看看理论上已经划归东海商社管理的青岛地区的情况。

    青岛地区在此时非常荒凉,一路走过来都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沿途确实有非常多的良港。等到到了白沙河附近,居民开始多了起来,张正义敏锐地发现这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恨不得立刻纳入管委会治下,但是现在东海商社实力太弱,没能力公然在胶州的眼皮子底下圈地盘,只能望地兴叹了。

    “也不是不行嘛。”旁边的方迎波过来插话说,他是商务部的成员,对胶州的情况相对熟悉,这次也随船过来了,“我们没法公然占领这里,但买点地建个厂没什么问题吧?这里居民不少,农闲的时候应该有不少劳动力的,我们完全可以雇来织个布缝点衣或者做些小商品什么的嘛,这总不犯王法吧?”

    “对啊,等有了产业,就能对周边施加影响力,慢慢地就能扩大规模,把这里变成商社的地盘了。”张正义眼前一亮,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但是这里离东海有段距离,怎么保证我们的人的安全呢?”

    方迎波挠挠头,说:“老大,胶州即墨那么多商人乡绅,他们也没担心过安全问题啊。我看即墨民风挺淳朴的,不淳朴的都跑东海去然后被我们干掉了,没什么好怕的啊。再说了,有安全问题不正好吗?我们正好有理由盖围墙,驻军,哦不派驻保安了啊。”

    张正义一拍手,又盘算了一会儿,奸笑着过来拉住方迎波的肩膀说:“很有道理嘛,老方,有没有兴趣当个城阳区总督?”

    1255再铸鼎

 第33章 山东的世侯们

    “啪”

    王同彩站在一张简易的山东地图前,拿起惊堂木拍了一下,地图上分了几个区域,写着“李”“姜”“张”“严”等名字。

    虽然挫败了即墨营的进攻,还取得了丰厚的战争赔偿,但此事也暴露出了东海商社情报收集能力的不足。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统合部决定在秋季到来之前搞一次“开地图”行动。一路沿海路向东,绕过山东半岛,收集沿途宁海、登、莱诸州的信息,顺便做点生意;另一路向西沿陆路向西,绕泰山山脉转一周,收集潍、益都、济南、东平、沂、密等地的信息。

    出发前,文化部利用他们作为穿越者的优势,整理了一些山东现存势力的情况出来,在全体大会上做了一个报告,以加深全员对于他们所处这个时代的认识。

    王同彩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

    “现在的山东地面上,虽然也有蒙古人派出的山东行省实施名义上的治理,但是实际上的地盘和行政权力操纵在三家世侯手里,也就是益都李璮、济南张实、东平严忠济这三家。

    其中,益都李璮的地盘最大,兵力最多,即使在全部的汉人世侯里,也是排前列的一家,我们理论上就归属于他的治下。

    不过呢,直接管理我们的,是即墨知县程从杰和他的顶头上司,五州万户姜思明。姜思明名义上也是归李璮节制,但两人的关系实际上并不融洽。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呢,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听到“三十年前”这个字眼,台下不少听众打起哈欠来,王同彩连忙拍了一下惊堂木,接着说:

    “咳咳,三十年前,蒙古人入侵,金朝统治崩溃,山东义军蜂起。其中最大的一支首领叫做杨安儿,他率领的队伍叫红袄军,而第二大的一支,首领叫做李全,也就是现在的李璮的父亲,也自称红袄军,奉杨安儿为大帅。

    这些红袄军起义时声势浩大,动辄聚众十万,但实际上都是些乌合之众,没什么战斗力,经常被少量金朝正规军打至溃散。这杨安儿就是如此,屡败屡战,最终不幸身亡。

    杨安儿战死后,他的妹妹杨妙真带领余部撤离,碰巧遇到李全的队伍,两人在一处叫磨旗山的地方会师,最终情投意合结为夫妇,两支红袄军也顺利整合。他们在此处建堡屯田,鼓励工商,保护来往商路,最终成功发展起来,成为山东南部一大势力。说起来也是很传奇的一段故事呢,写个演义小说都没问题了。

    后来,这李全投了南宋,南宋封了他一堆官。再后来,李全又立了一个大功,孤身劝降了当时统治山东北部包括益都在内一大片区域的金朝大将张林,使得山东地区在版图上重归南宋所有。当时南宋面对羸弱的金朝仍然屡遭败绩,这一举动可是大大提升了南宋的人心士气。

    不过呢,这张林当时其实也是如坐针毡。他原本只是益都府一小卒,后来蒙古人攻陷益都,原先的官吏或死或逃,蒙古人退走后益都就陷入权力真空状态,这时候张林站了出来,重新恢复了益都的秩序,金国朝廷大喜,封他做了统领益都及周边的大将。但这个大将其实什么都没有,周边只是名义上归他统领,实际上影响力根本出不了益都城。

    李全劝降了张林,实际上是替他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在李全的努力下,才成功恢复了益都周边的秩序。

    这李全也很会生财,他让他的兄长李福镇守胶西县,自己在涟水军,也就是后世的江苏淮安劝说商贾走海路去胶西贸易,到了胶西,李福就征收50的实物税,自己拿去发卖赚取利润。不过虽然要收一半货物,但此时南北商路已断绝多时,南货在北方销路很好,利润很大,来往的商船仍然络绎不绝,为李福和李全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

    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候,我们亲爱的南宋朝廷,出来发挥它的猪队友本色了。

    朝廷派了一个叫许国的官员过来,做了淮东安抚制置使,也就是李全和附近宋军的顶头上司。

    这个许国,在上任之前,就屡次上书说李全必反,到任之后,先是苛责李全,后又克扣提供给红袄军的军需,之后又在南北军的冲突中一直偏袒南军。最后,果不其然逼反了李全手下大将刘庆福,许国仓皇逃走,最后可能是觉得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在路上上吊自杀了。

    李全恭顺的时候,派人来蹬鼻子上脸,等到李全真有反意的时候,南宋朝廷反而怕了,不但不惩罚李全部下攻击许国的行为,反而多加抚慰。

    这下子李全认清了南宋的虚弱本质,开始从一个爱国起义者向割据一方的野心军阀转变,此后多次与宋军发生冲突,宋朝一直忍让,更助长了李全的嚣张气焰。

    不过没多久,蒙古人再次南侵,李全北上防守,但是野战敌不过蒙军,只能退入益都城困守。也许他抗蒙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但他也在客观上帮南宋挡住了蒙古的入侵,然而他向南宋求援时,南宋居然一兵不发,坐视李全兵败。

    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