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本偏重于趣味性的西行记,还有一部更为详实的,包括了海图、各城市经纬度、风景图、人口、风土人情、货物、物价等极为珍贵的信息的航海汇报。这本就没向公众公开了,只是以999元一本的天价出售,但饶是如此,依然引发了海商们的抢购。
实际上第一次远航也就经过了几个主要港口,论经验丰富他们其实是不及某些大海商的,但大海商只会把这些情报当成看家本领深深地藏起来,怎么会对外人公开即使公开,也只会语焉不详地大概说个名字,描述一下风土,一地不到百字就能概括出来,哪里会有东海人这么详细的情报所以此书一经面世,就引发了哄抢,千元不到的价格,对于海贸的丰厚收益来算个屁啊
而东海人之所以愿意把情报分享出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并不把海商们视为竞争者,而是看成了打工仔。毕竟往外跑的海商越多,他们卡关收的税也就越多哪个老板不希望打工仔越多越好、越能干越好的实际上,他们不仅出售情报,还出售航海导航知识,黄岛海事学院只要交了学费,谁都可以去学习,六分仪、海图和望远镜等先进仪器也是可以随意买的。当然,价格会稍稍有些贵,但是物有所值嘛
话说远了,总之,经过一顿舆论宣传,民间对出海的抵触情绪还是低了许多。本土那边,由于这几年生活还不错,即使有发财的诱惑,也招募不到太多人出海,只能动用陆军的力量;而在江南那边的情况就好多了,由于穷苦人民太多、人口基数太大,即使只有千分之一愿意出去碰碰运气的,也是以万计的规模,所以江南工作组轻易地就征募到了五百名移民。
除了这五百江南汉人,东海人还收拢了一些辽东同胞、高丽人、日本人和瀛山本地原住民,凑够了一千人,等到南下的时候沿途还会再招募一些水手,准备统统送去龙牙半岛,让他们过上欺男霸女的好生活。
除了陆军和移民,舰队还携带了一些技术人员、医护人员、教育工作者、宗教人士、大量的建材和一些机械,甚至还包括十名股东。去年冬天已经陆续送了一批过去,帮助周兴建设了一个玻璃厂,根据今年夏天带回来的情报,运营得还算不错,今年的这批舰队就会以玻璃厂为基础,扩建出一整个新城。
这样,有新城、有舰队、有军队、有产业、有人口、有公共服务、有股东,西洋城就能成为一个即使放在本土也颇具规模的城镇了。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但无疑也是值得的,有了西洋新城这么一个坚实的据点作为基础,东海商社在南洋和西洋就可以大有所为,未来能产生的收益也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尚未到北风大起的时候,这次舰队的三十多艘船和三千多人已经准备完毕,不能闲着,就做起了启航前的最后准备人数这么多,其中又有近一半是没出过远海的旱鸭子,不多多操练一下做做适航训练怎么行
但足有三千人,要是按照东海人的方式在江南军事化训练起来,非得把朝廷吓破胆不可,因此舰队就挪到瀛山岛上来了。这里距离江南不过两三天的航程,冬夏都可来往,实在是方便的很。这也让岛上的居民乐开了花,这么多人,一天得消费多少食物啊甚至本岛还不够,还得从外界调粮过来,还好,这两年各条商路也算成熟了,买粮并不算麻烦。
这个时候,移民们就有的跟着船只出海做适航性训练顺便去隔壁的高丽或日本拉点货回来,有的在陆地上练习队列,还有的甚至去给本地居民打工整理农田,其中有些甚至看到岛上兴旺的气象不愿意出海了申请留在岛上。这倒也无所谓,瀛山公司对此自然表示欢迎,只是他们与远洋舰队之间就有得扯皮了。
“一二一”
一群身穿白色作训服的预备移民喊着号子,在码头附近走着队列。出于预防传染病的考虑,他们被进行了“净化”,里里外外彻底洗了个澡,充斥着虱子的旧衣服也被销毁,自然只能穿统一的制服了。
放在别处,这样整齐的队列也是个稀罕的景观,不过刚下船的狄柳荫对此无心观赏,稍微看了一下路,就带人进了瀛山堡中,找到了瀛山公司在本地的负责人。
此时的办公室可真是热闹,不光他在里面,远洋舰队的几个高层,还有一同南下的一些股东都在这里,都眉头紧锁地讨论着最近的日本事态。还好当前没引进烟草,不然此时里面一定一片乌烟瘴气不可,现在就只有浓郁的健康的茶香了。
狄柳荫一接到日本出事的消息,就匆匆从临安赶了过来,此时见到众人,也无心客气太多,匆匆打过招呼之后便问道:“那边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北条家怎么会突然翻脸的”
放下茶杯,黑着一张脸说道:“失策了,是蒙古人搞的鬼。”
第479章 钱之病(再加一更)
“蒙古人”狄柳荫听到这个结果,万分惊讶,“蒙古人是怎么牵扯进来的他们难不成还有力量觊觎日本”
历史上,蒙元于1274年和1282年两次侵略日本,都因台风而失败。不过,战争不是一下子就打起来的,在此之前,忽必烈曾屡次往日本派遣使者,要求他们臣服,直到日本人始终拒绝甚至还扣押了他的使者之后,才最终决定发动战争。
但是,这个时空,怎么看蒙古人都不像是能跟日本人打起来的样子。毕竟中间还有东海国挡了一道呢,他们怎么可能放着陆地上的强敌不顾,反而千里迢迢去攻伐日本
那么现在日本出事,又跟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哦对了,所谓的“日本出事”,是在不久前,太宰府突然派人找到了博多的东海商行,要求东海人停止从石见国及其他地区收购银矿、停止雇佣日本人并且限制贸易规模、撤出佐渡岛。
这样的闭关锁国行为是东海人万分不能容忍的,因此狄柳荫一接到消息就赶到瀛山了。但这是为什么生意做得好好的,你北条家又没亏了什么,为何突然就翻脸了
听这么一说,居然是蒙古人搞得鬼但他们能搞什么鬼呢
唾了一口,说道:“主要还是白银的问题这两年我们收购银矿的力度太大,镰仓幕府也知道了。但是之前,他们不会炼银,知道了也没太当回事。直到前不久,忽必烈去派了使节与幕府建交,一来二去,就把炼银的灰吹法教给了他们。这下子好了,他们自己一算,那银矿的卖价与炼出的白银之间的差价,哪能受得了
再加上又适逢几件事,一是伊东家的老头身体不行了,他们想收回石见国守护的位子让自家人上;二是我们在日本大规模雇人,让他们感觉不好;三是我们在东隅岛的开拓让他们知道了,这让他们非常不爽;或许还有四,说不定是忽必烈使节说了我们些坏话。总之,这几方面一叠加,北条家就决定将我们驱逐了”
狄柳荫听完之后,那是一个目瞪口呆:“就这样就为这点破事海贸的关税他们不要了哦,日本还真没关税,那么我们每年带来那么多货物和收购那么多商品他们都不管了”
呵呵一笑:“他们怎么会在乎这个说不定反而觉得没那么多商品交流,人心更稳定还更容易统治了呢不要拿我们这些商人的头脑去揣度幕府啊对了,说不定,比起那点银矿,人口问题反而在这个事件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了呢。”
狄柳荫一愣:“人口问题我们不就从日本雇了几百上千人嘛,那相对于日本几百万的总人口算什么他们本来就在日本苦哈哈地没什么活路,我们雇去,幕府非但不感谢我们还得怪我们”
他这么一说,旁边众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张正义他本来是要南下宝安建立广南工作组的笑着说道:“所以说,不要拿商人的头脑去揣度他们啊。在我们看来,不过是雇佣了一点无用人口而已,但在他们这些封建统治者眼里,这可是掘他们的根啊幕府往下,层层分封,而对于基层的地头来说,人口就是他们的财富、他们的权力,若是被我们雇了去,不就等于被我们抢了吗
而且我们雇人,不是雨露均沾每个地方雇一点的,哪有那个闲工夫都是集中在几个方便的港口雇佣的,这就导致受害的地头也非常集中。当这些地头告到幕府那里,虽然只占全体地头之中的极少数,幕府也必须维护他们的利益。因为地头就是他们统治的基础,北条家并没有掌握足够的武力可以压服所有人,只是靠着这种权利义务对等的封建契约维系统治的。平时小弟们奉你为主,但即使只有一个小弟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所有小弟都不会听你的,幕府这个大厦就轰然崩塌了。
这就跟后世黑社会是一个道理,你打了看场子的小弟一个耳光,虽然对黑老大没什么损伤,但这就是伤了他的面子,他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狄柳荫略略一想,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还是恨恨地说道:“真是落后的统治形式,所以我最讨厌封建制度了”
然后他又想起了什么,问道:“等等,现在镰仓掌权的是谁那个北条时宗在干什么他不是和我们关系不错吗小时候还被韩松抱过呢从他身上突破行不行”
叹了口气,说道:“时宗还是个毛头小子呢,现在北条家的政治生态比较复杂”
原来,这几年,镰仓幕府的实际控制者北条家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状态。上一代的大佬如北条时赖、北条长时相继去世,而钦定的下一代统治者北条时宗尚未成年难当大任,现在主要是由几个有名望的老人物,在名义上的执权北条政村的领导下行事。
而无论是上一代的时赖、长时,还是现在话事的政村、实时等人,都是极端的保守派,对于人口问题格外看重,自然不会对东海人有什么好印象。而年轻更有活力对东海人态度也更好的北条时宗尚未掌权,虽然未来的地位高,但现在的影响力还不大。
这几年,镰仓幕府正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