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进来!”
不久后,一声清脆的报告声从帐外传来,在得到谢光明的允许后,刚才那名被他注意的骑士解下头盔,走入帐内,露出了一副清秀的少女容颜。“近卫连何念雪侦察归来,向您报告!”
“何少尉回来了。”谢光明见了这名少女,脸上尽是威严,毫无刚才慌张的样子,“前面有什么情况吗?”
何念雪和王世明一样,都是全体大会的15代股东。她是公安部股东何念笙的堂妹,当初听说堂兄要“坐大船出海玩”,哭着喊着跟着要一起去,然后就不幸跟着过来了。与王世明一样,她也是股东们的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和培养自不必提,不过这位姑娘骨骼清奇,不爱红装爱武装,整天喜欢舞刺刀弄火枪什么的,还跑去了六艺学院学艺。而且由于从小没人敢跟她争,养成了一副要强的性子,哥哥姐姐们千方百计不让她身处险地,她偏要去,最后也没办法,只能给她多派护卫,在尽可能安全的情况下去历练历练吧。于是,她现在就加入了第四野战旅,成为了旅部营近卫连中的一名少尉。前天,她带着一个排的近卫兵和一个连的普通骑兵,前往西北方的河间地带西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河平行之地侦察,谢天谢地,总算是平安归来了。
何念雪把头盔放到门口的架子上,走上前来,展开一份地图,略带兴奋地说道:“报告旅长,确实有发现。有一部高丽军,人数在三千至三千五之间,从北往南过来,在浑河与太子河之间的地带扎营。我认为,他们应当是从沈阳沿着浑河南下的!除此之外,我们虽然没发现广宁方向的元军,但遭遇了较为密集的元军侦骑,遭遇地点都记录下来了!”
谢光明走上前去,接过地图。上面用线条标注出了高丽军营地的具体位置,并在周围用小点详细地标注出了与敌军侦骑发生遭遇战的地点和敌军规模。若是传统的侦察,最多得到一个“发现敌军”或者“敌军势大”的模糊结论,但是如此可视化标注之后,就能发现明显的西密东疏的趋势,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敌军位置和规模。所谓先进的军事理念,就是这样一点点在细微之处积累出来的。
“很好,”谢光明把地图交给参谋们,让他们研讨并在沙盘上标注出来,转头拍了拍何念雪的肩,“何少尉,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何念雪先是按照正式程序敬了个军礼,过了一会儿看到谢光明并没有其他的表示,有些失望,于是小声问道:“谢叔叔,我这份情报,有用吗?”
谢光明刚转过身去,听她这么一说,顿时脸色一软,赶紧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这边后,往后一转,轻声说道:“有用,当然有用了。好了,都累了几天了,看脸上这些灰,赶紧回去睡觉吧!”
1255再铸鼎
第590章 当猎人变成猎物
1269年,11月13日,辽阳。
辽阳城边有太子河,太子河先是大致向西流,又转向西南,与西边的另两条大河浑河、辽河大致平行向海流去。这三河并流之地是来往于广宁与辽阳之间的必经之地,也是战争的热点地区。
今日,在太子河畔的一处小树林旁,一小队骑兵出现了。他们人披着杂色的冬季迷彩披风,马也穿着同色的马衣,几乎与这片散落着积雪的黑土地融为了一体。
“好了,休息五分钟吧。”
随着班长苗见灵准尉的一声命令,第四野战旅下属第一合成步兵营编内骑兵连二排一班的这群骑兵便放松了下来。他们翻身下马,给马喂了点水和预制饲料块,自己也活动活动腿脚,吃点零食补充体力。
苗见灵自己却一直盯着周围,直到弟兄们收拾得差不多了,才下马伺候了一会儿马,又掏出一份油纸包的鱼香豆干自己嚼了起来。
东海军现在仍未富裕到能让士兵们敞开吃肉的地步,不过得益于多圃轮作制的普及,国内大豆产量很是充裕,因此军队食谱中豆制品是不会缺的。再加上一些蛋、奶、鱼类等廉价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偶尔供应一点肉,士兵蛋白质摄入就有了充分的保证,这才撑得起他们严格的训练和强健的体魄。现在是战时,这类豆干、奶糖之类的零食更是大量供应,以满足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的能量消耗。
除了食物上下了血本,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在这些骑兵的迷彩披风之下,有着全套的钢胆乙型板甲乙型不但在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上有所改进,还在胸甲、头盔和护膝等关键部位采用了锰钢材质,在全重不提升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铅弹,更适合已经逐渐过渡到热兵器时代的战场。
而他们的马,也是用良种阿拉伯马改良出来的青岛马。现在青岛牧场用子代马与阿拉伯马回交,选优汰劣,育种已经进行到了第三代。不过育种工作很复杂,这样近亲繁殖所产生也未必全都是好结果,所以真正高品质的第三代改良马还很少。真正投入骑兵系统实用的,大多数是上品阿拉伯种马与强壮的母蒙古马杂交所得的第一代混血青岛马。这批一代马数量极多,大部分正处于36岁状态最佳的青年时期,虽说品质参差不齐,但精挑细选之下,还是足够为总数不足三千的东海在编骑兵提供足够的战马。这些青岛战马相比普通蒙古马有明显的敏捷性和快速性优势,而且体型更大、负重能力更高,但是耐力却并不差,正是东海军最需要的战马。
苗见灵把豆干嚼了一半,剩下的直接塞到了“兄弟”的嘴里,然后从马背上取出铲子,哧溜哧溜把后面的马粪找了块无雪的土地埋了起来,以防被敌军发现踪迹。
正在此时,西南边方向突然传来两声鹰啸,骑兵班的人立刻抬头向那边望去两只海东青出现在天空之上。
“是杜查儿他们,结束休息,过去帮忙!”苗见灵一个箭步把铲子插了回去,然后翻身上马,拍了拍兄弟的肩,这匹马儿便灵动地向他所指的方向主动奔去。其余骑兵也有序跟上。
有海东青指路,他们没多久就奔到了另一处林间空地之中。
在此地,大约五六名身穿军大衣的女真骑手正在与一帮数量至少是他们两倍的元军侦骑缠斗在一起。后者装备更精良,马上格斗技术也更好,但前者更熟悉山林地形,利用遮蔽物不断辗转腾挪,元军倒也一时奈何不了他们。
“左离,你带乙队从右翼包抄!”
一名中士收到了苗见灵的命令,右手一抬,三名骑兵就跟着他向右路加速了过去。而苗见灵领着剩下的四名骑兵,大喝一声“杀!”,向着正在缠斗的双方骑兵冲过去。
元军骑兵看到这帮人,反应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表现出了明显的恐惧,开始向后退避;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明所以,对于区区五人就敢冲阵感到一阵困惑虽说对面骑的都是高头大马,但也不该这么莽啊。
女真骑手们则显然比他们明白得多,见援军到来,不再躲闪,反而重整队伍,列成狩猎时常用的雁行阵,准备随时策应前来援助的东海骑兵。
四野包含一个快反营和两个隶属于合成营的骑兵连,总共有八百多骑兵,相比数千上万的元军骑兵实在是有点少。但他们有战力优势,同时又有群众基础在辽东山林中纵横的部落骑兵,基本都是他们的盟友。因此,他们很容易召集到近千自带马匹的山民前来协助,纵使这些山民打不过元军的正规军,但他们熟悉山林地貌,懂得如何隐藏自己、发现敌人,在双方争夺战场信息控制权的游骑战中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
今天,苗见灵所率的一班正是与这位“杜查儿”带领的小队协作,在太子河一带清剿元军的侦骑。辽河平原上从地图上看一马平川,但实际上却散布着无边的森林、沼泽等遮蔽物,单靠东海骑兵自己可看不过来。如今仆从军已经找到了敌军,就该他们这些正规军上了。
眼看这帮花花杂杂的奇怪骑兵向自己冲过来,元军的一个首领很是奇怪,与身后一个有经验的契丹骑兵隔空喊了两句。没料到,契丹人竟主张撤退,元骑犹自不服,顺手掏出长弓拉了个满月,把羽箭“嗖”地射了出去,正中苗见灵的额头然后在头盔上弹开了!
一时间,苗见灵等五人已经接近,再次大喊了一声“杀!”,然后齐刷刷地把迷彩披风掀开,露出下面闪亮的板甲。这下子可就亮瞎了元军们的眼了,本来就松散的队伍一下子慌乱起来。
苗见灵一夹马腹,身下的青岛马骤然加速,片刻之间就冲到了刚才的元军首领面前。
后者下意识抽出马枪来试图抵挡,但是在枪尖触到对方之前,苗见灵就随意一抬左手,用手中凶悍的12口径“惊蛰”军用版手枪连开两枪,在他胸前开了一个大洞。然后他又熟练地把缰绳换到左手,右手掏出马刀,朝最近的一个元军扑去。
其余东海骑兵也如法炮制。他们如同一阵风般从元军群中掠过,瞬间就让后者中的四人变成了伤亡数字,而自己却毫发无伤,最多盔甲上多了几道划痕!
这样的战绩一下子就把元军给吓住了,现在那些初次遭遇东海铁骑的元军终于明白了队友之前为何会恐惧,也立刻做出了与他们相同的选择,调转马头开始向后逃去。
“追!”
苗见灵吼了一声,下了一个简单的命令。其余骑兵立刻会意,策马追了上去。
而就在之前,杜查儿带领的女真小队已经向左翼包抄过去,配合之前已经抄往右翼的左离率领的乙队,一左一右,正如狩猎一样,封住了元军四散奔逃的去路,使他们只能闷头向一个方向冲去。
而论起跑路,他们的普通蒙古马又如何是青岛马的对手?纵使背上驮着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它们奔跑起来仍然游刃有余,速度虽不能与父系的阿拉伯马相比,但只要比敌人的马快上一点,就足以让他们无法逃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