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问题在于,这套部署方案是应对传统陆上威胁的,敌军行进的速度都是以月计的,提前几百里就能收到消息了,调兵遣将怎么都来得及。可万万没想到,偏偏就有一帮不讲常理的敌人,眨眼间就出现在了临安城边的钱塘江上,这可怎么搞?
离临安最近的一部成建制兵力在钱塘江南岸的殿前司校场屯驻,倒是挺近的,但与临安城隔江相望,现在钱塘江被封锁,也不用指望他们能游过来了。而其他地方的军队等传信过去再赶过来至少也得好几天,现在张世杰手头再怎么拼凑也就万把人的兵力,也就堪堪能把外城封闭啊!
不过也还好,东海人就这么几艘船,顶天带千把人过来,自己这边能动用的兵力十以倍之,有绝对优势。而且临安所在的钱塘江西岸并非一马平川的平原,江岸沿线有大小丘陵起伏,还修建了防潮的江堤,只要往后面一躲,就不用担心舰炮的直击了。再适当安排一点阻击,未必不能把他们挡在江上,只要撑过几天
“嗯?”
正在此时,为首的那艘大船突然开始变化旗语,张世杰赶紧掏起望远镜看过去。
他虽然对海军的旗语不是完全懂,但大概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现在就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意图。而这么一看,立刻就让他一惊新挂上去的四面旗帜非常简明易懂,因为上面并非是无意义的几何图案,而是四个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刚用颜料写上去的大字:“奉、天、靖、难”
奉天靖难!
虽然他没听过这个典故,但一看就意识到不好,这分明是如同“替天行道”“清君侧”“尊皇讨奸”一类的造反专用标语啊!
再加上这两艘船的航向,他这下子终于明白了过来:“他们是想进犯皇城?!岂可休想!”
张世杰嗖地一下站起身来,焦急地对手下命令道:“快,遣快马回城向朝廷和官家报信!另调朱雀将和玄武将上城墙,增援皇城!”
之前他专注于攻击京东商城,东海战舰突然出现后又匆匆调兵在港口阻击,并未意识到皇城会有危险,更并未意识到东海人真的有胆做出如此悖逆之事。现在他如梦方醒,连忙调兵遣将,恨不得把兵力全送回去守城。
但东海人偏不让他省心,就在这时候,又有四艘小些的战船往港口靠过来,看着就不怀好意。张世杰又唾了一口,连忙说道:“快,开炮,别让他们靠岸!”
于是丘陵和江堤上的二十多门火炮开始鸣响,炮弹向江中砸了过去。这些高地在形成了天然掩体的同时,也使得重物运动不易,沉重的威远镇海大将军没法运上去,现在开炮的都是轻便的野战炮。不过,由于港口在射程内,所以准头并不差,炮弹密集地落在四艘驱逐舰周围,给他们造成了不小麻烦。
“轰轰轰”
听到炮声从侧后传来,韩松皱了一下眉头:“为什么不肯老老实实把登陆场让出来呢?真是给人添麻烦啊。”
最后他叹了一口气:“那就让我们送送他们吧,通知真炎号,对岸轰击。关大富,拿出你的本事来,现在还有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淋淋太阳雨!”
朱泾重复了一遍他的命令,关大富激动地行了军礼,然后发出了一连串的命令:“观瞄组,测距;火控组,计算数据;前后主炮组,准备!”
在这一连串的命令之下,位于燎原号前后两面露天甲板上的六门“主炮”旋转了起来。
这所谓的“主炮”其实与炮舱中的侧舷炮一样,都是17式轻型舰载速射榴弹炮,形制和威力都没有区别。之所以冠了这么个威武的名字,是因为它们的布置形式与侧舷炮截然不同,不是放置在两边只能朝侧面发射,而是安置在中轴线的“炮塔”之上,可以大角度旋转,实现除正前和正后之外的全向发射。
而“炮塔”的设计实际上在江级上就已经出现过了,当时的艏炮安置在全向炮架上,与甲板之下的水箱连接,变相实现了液压制退,从而能进行高仰角大射界的灵活射击。燎原级的炮塔正是延续了这种设计,在船上设置了前二后一两个旋转炮塔,而且还有了多项改进,将制退水箱直接塞进了转轴里,结构更紧凑效果也更好。效果甚至好到了远远超出了17式的那点后坐冲量,每个炮塔足以同时支撑多门炮,所以现在这三个炮塔都是双联装,总计六门17式。
在炮塔的支持下,这六门17式能够打击左右两个150°扇面及俯仰5°65°的巨大半球面区域,灵活无比,初步具备了后世战舰主炮的部分特性,因此被海军大佬们坚持称作“主炮”。
这种设计当然是有着远大前途的,但在当前来看,其实得不偿失。炮塔的存在虽然使得火炮可以全向射击,两门炮能当四门用,但炮塔本身也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和吨位,比省下的两门炮可还要重多了。在之前的战斗中,六门主炮虽然也挥洒出了大量的炮弹,但主要火力还是侧舷炮输出的。
不过在特殊的场合,比如说现在,主炮就能发挥出重大的作用了。
侧舷炮最大射角只有12°,只能直射,水平射界也很受限,现在拿侧后方躲在高地上的宋军基本是没什么办法的。而主炮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以高射角打出曲射弹道,现在正是它们发威的时候。
在火控组的指挥下,燎原号的三个炮塔迅速向后旋转两根炮管加起来也才一吨出头,又有机械辅助,人力转起来都轻松得很,对准了港区外围的宋军炮位,然后炮管高高向上扬起,不像是在打人倒像是在打天
“快快快,水平1722,垂直左炮1033,右炮1053,再快点!”
“榴霰弹,就位。”
“减装药,只用两个药包!”
“准备就绪!”
“轰,轰!”
高高昂起的炮管沿着炮架向后猛然退了一下,然后在水箱内部配重和弹簧的双重作用下缓缓复位。六枚炮弹以一定的间隔先后发射了出去,以肉眼可见的“慢速”划出高高的抛物线,落向港区外围正在开火的宋军炮兵阵地。
曲射的火控相比直射难度更高,它们的落点并不尽如人意,散了好大一摊子出去。但是并不要紧,这六枚都是会天女散花的榴霰弹,相继爆炸之后泼洒了一大片弹片出去。
17式所用的榴霰弹相比之前滑膛炮所使用的球形榴霰弹有重大改进。后者的内部装药只起到一个破开弹体、将弹片分散出去的效果,对杀伤力并无助益,距离一远就很容易衰减;而前者的弹体变成了长条圆柱形,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炮管,底部装药引爆后会对弹片进行二次加速,使得它们从前端破口而出,具有更高的动能和更强的杀伤力。这个加速效果不算很明显,但也足以使得炮弹走完高弹道之后抛出的弹片仍然有不小的杀伤力,大范围落下去之后当场就使得两个宋军炮位哑了火。
而有了第一轮的射击数据之后,第二轮的射击也会更精准。燎原号的六门主炮越打越准、越打越快,不仅如此,真炎号也加入了战局,港区周边的四艘驱逐舰也用各自的舰首炮开始了对岸轰击。
一时间,漫天的弹片如同雨点一样洒了下去,宋军防线上的炮位一个接一个寂静了下去。而当炮声逐渐停歇的时候,两艘燎原级和另外两艘海级已经接近临安皇城根的玉津渡口了
第666章 临安事变 八 昨日重现
1273年,4月14日,13:53,临安皇城。
皇帝居住的福宁殿前院中,一个小宫女匆匆走上台阶,对守门的两个太监问道:“官家起来了吗?太后又问了。”
其中年长的那个太监面露难色,转头瞅了一眼正在不远处华盖之下怒视着这里的谢太后,无奈地说道:“应该快了,烦请太后再稍等片刻。”
小宫女也没办法,只能踏着燕步走到院中,对谢太后如实禀报。
谢太后讳道清,是宋世祖的皇后,也正是当今官家赵禥礼法上的母亲。她平日一向端庄稳重,受宫人和朝臣尊敬,在赵禥不务正业的现在,某种程度上她才被视作皇权的代表。但现在在多次催促之后皇帝仍未醒来,她也是真急了,礼法也不顾了,径直带人走到殿门前,喝道:“开门,我要见官家!”
两个守门的太监不敢忤逆皇太后,乖乖让出了道路。其中年长的那个开了门,而年幼的那个拔腿飞奔,进去通风报信去了。谢太后也没拦着他,径直带着自己的宫女和太监随他一路朝内室走去。
等到了赵禥的寝室,谢太后又特意停了一会儿,等到里面差不多收拾妥当了,才命人开门走了进去。
“官家”谢太后刚要打招呼,就瞥到了衣衫不整的赵禥旁边同样衣衫不整的贝贵仪,气不打一处来,“又是你这个黑珍珠小妖精,终日迷惑官家,秽乱宫闱,成何体统!来人,给我拖出去打入冷宫!”
说起这个贝贵仪,可真是后宫之中的一道奇景了,不是因为多么美艳,而是因为她浑身上下皮肤都是黝黑的,是个昆仑奴出身的女子!
她是前年大食地界的没翼国来临安朝贡时进贡的姬妾,一同送来的还有几个胡姬。说起来,胡姬虽然面目与中原女子大相径庭,但到底能看出个人样来,可这姓贝的女子通体黝黑,倒像是妖魔一样,可是把不少人吓得够呛。本来没人以为她能在后宫站住脚跟,甚至还有人提议要乱棍打死的,但没想到赵禥口味居然与众不同,居然一眼看上了她
呃,说起来也倒不是口味不同,只是吃腻了想尝尝鲜而已。赵禥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被宋世祖严加管束,终日学习经史,别说纵情声色了,连多睡一会儿都不行。这多年积累下来的憋屈在他登基之后一下子爆发了出来,没多久就大肆选秀,在后宫开起了无遮大会,那可真是夜夜笙歌啊到现在,他的皇帝也当了快十年了,各种口味的女子早就尝过了,就是再绝色也没多新鲜,结果一下子撞见一个与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