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多越好”李涛脱口而出,然后看着两人质疑的眼神,立刻改口道:“燎原级作为运力最大化的方案,自然越多越好,但是阔马现在的产能就那样,我估计即使紧急投产新船,一年内新下水的船最多也就四艘,加上原计划的六艘才有十艘。

    此外,每艘战巡想发挥出最大战斗力,还需要配上两艘辅助船。如果出洋的话,最好是海级驱逐舰,不过这型船在近海内河作战就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它能进的地方大船多半也能进,大船进不去的地方它也够呛,所以为射雕计划考虑,还不如多生产些江级。这型船老却不过时,能够更加深入水网,尤其在北方作战极为重要。那么,江级至少要二十艘,鉴于它独立作战及运输也有很大作用,我建议至少四十艘就算这次用不完,战后也可以派驻各地河海卫队使用。”

    “吁”宁惟俞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十艘大船四十艘小船,这就算按良心价算,二百万也打不住吧,更别说还有装备人员诸多成本了。”

    没想到到了这时候,郑绍明反而露出了微笑:“才二百万么?既然如此,我给你们四百万造船经费,你们自己安排着办!”

    “什么?!”两人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

    宁惟俞赶紧说道:“呃,首席,这事您说了不算,得大会决定吧?”

    郑绍明顿时感到一阵没趣:“没事,我会尽力说服大会的,我们现在有的是钱!对了,你们陆军五万人够吗,要不要也扩充到十万才好?”

    宁惟俞这下子也瞪大眼了,管委会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过了半晌,他才说道:“首席,有钱当然好,但也不能乱花啊。你说的是我们从南宋拿的赔款吧?虽然还没定下来,但怎么也就一两千万的事,这钱看着多,但也花不了多久。别说海军那么能吞金的了,就是我们陆军都不好受啊,虽然义务兵不用太多军饷,但装备补给可照样是要花钱的。真打起来,一人一年一百元打不住,十万人一年可就把这一千万给吃干净了,这可不能乱花呢。再说了,这十万人的动员力度可就有些高了,我们现在总共也就十万公民,而且大部分都是社会中坚,如果抽调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

    郑绍明摆手道:“谁让你都征召公民了,南宋不是那么多人么?还有旁边的滕、齐,外面的各海外领,怎么凑不够?”

    宁惟俞还是没太想明白:“兵多固然好,但是来源这么复杂的兵员,把他们整合起来还得花不少资源和时间,说不定会拖计划的后腿啊?”

    郑绍明表情突然严肃起来:“虽然麻烦了点,但战争完成后,这些为国而战过的士兵便可成为坚实的基层力量,为我们将来的发展计划打下基础。

    这次的临安事变让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想偏安一隅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在我们控制之外的这个世界,仍然是黑暗而野蛮的,既然我们必须参与到其中去,就应当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他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坚定地说道:“神州的混乱局面已经太久了,是时候解决这一切了。这次的射雕行动,我们就应该一举将元朝势力从长安驱逐出去,将更多的人民解放出来。你们的计划我虽然没完全看懂,但也看得出来想完成这个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倒不是我们实力不够,而是你们仍然是按局部战争有限动员的标准制定的计划,没完全发挥出潜力。既然如此,那就再加把劲,一次汇聚更多的力量,兵不够就练兵,装备不够就扩充产能,总之要毕其功于一役!”

    两人差点被郑绍明的野心吓到,但也很快兴奋起来,对啊,要打就打大的!

    不过兴奋了一会儿,李涛仍然迟疑地指出了问题:“可是,首席,有几个问题。一是扩大计划的话,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增加,行动可能就要延期到一年以后了。可是襄樊南边元军已经开始有异动了,他们不会先下手为强吗?二是这样一来预算一定会大增,大会那边能过吗?”

    根据各方面传回来的情报,今年初蔡军失败以来,元军就在襄阳方向增兵修建堡垒,有强烈的威胁意味。等到了临安事变爆发,增兵的进度又骤然加快,甚至还从中原前线抽调了不少精兵过去。长安来的情报也指出,忽必烈很可能铁了心要抓住这个关口南侵了。

    搞了这么多事,他们与历史上一样仍然选择主攻襄樊,这多少有些宿命的味道。但其实他们也就这一个选择了。东进已经不可行,从西线四川前进的话又被巴国和长江天险牢牢挡住,再考虑到补给线,也就是攻襄阳然后顺汉水入江东下最有可行性了。

    当然,这条路也称不上容易,现在的襄樊可比历史上更难啃。

    郑绍明端起茶,说道:“襄樊防务你们该比我清楚吧。历史上吕文焕都在那边守了好几年呢,现在襄阳樊城都棱堡化了,元军能啃得动?他们愿意打就让他们先打着,吸引一下元军主力,同时也让宋人紧张紧张,等我们准备好了再出来收割。

    至于预算的问题,你们也不用担心。宋朝的赔款只是其次,海外领的收入还会集中解付一次,更关键的是我们能从金融系统中榨出更多的资金来,这钱绝对够用,甚至多得有些头疼呢。所以,尽管扩充你们的计划去吧!

    还有大会那边嘛志同道合的人还有不少,有很大概率会通过的。嗯,要是通不过,后面的事也就不用我们管了,该由下一届管委操心了。”

    郑绍明现在明白得很,今年是选举年,他的政治前途与这次行动几乎是绑定的。

    如果这个扩大化的射雕计划通不过,那就说明大会中支持他的人不够多,那他差不多也不用考虑连任了;反之要是通过了,那么在他的下一届任期中,这个足以消灭元国的宏大计划便得以实施,他将成为青史留名的驱除鞑虏的伟大领袖!

 第678章 钱多了也头疼

    1273年,5月6日,中央市,管委会大院。

    郑绍明说钱多到头疼,实际上并不夸张。

    一方面,管委会手里确实有很多钱可用。

    虽然从南宋取得的赔款尚未最终确定,但至少也有一千万元的规模,这已经相当于管委会如今一年的财政收入了。而且,这笔赔款并不单单是财政意义上的数字,而是真正的真金白银赤铜等硬通货,若是把这些硬通货投入已经有了雏形的东海金融系统中,更是可以撬动起数倍的资本。

    不仅如此,东海金融体系到现阶段为止运行得仍然比较保守,若是把后世那些“先进”的金融工具学几样过来,即使不投入新的硬通货,也能挤压出不少资金来。

    但另一方面,这笔钱也确实很头疼。

    与平日取得的税金不同,这笔新增资金并非是从民间挪到管委会手里的,而是凭空多出来的,这就很有问题了。花钱倒是很爽,但稍不小心就会拉起通货膨胀这还倒好说,要是有更严重的连锁反应,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在拍着胸脯对军方保证了预算后,转头郑绍明就召集起了财政金融口的若干人士,商议起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上所述,至少金融安全是有保证的,毕竟我们不是凭空印钱,而是真的有硬通货作保的。市面上的各类票券会增多,但持有人能像往常一样及时足额兑换到银元或钱牌,这就不会降低市场对票券的信心,嗯,说不定反而会增加。但是,我也不得不指出,票券与银元的比值有保证,不等于就不会通货膨胀,现在一银元买匹布,以后可能就要两元了。”代表联储局的孔嘉谊在列出一大堆图表后,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

    郑绍明叹了口气:“所以说,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啰?但这也没办法,是非常时期不得不付的代价。那么,问题只是,我们能承受多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孔嘉谊无奈地按了按头:“即使金融系统已经运行这么多年了,我们也仍不敢说自己就认清了它的规律。我只能猜测一个大概的数据,按照往年的货币投放量来看,如果1增量控制在一千万以内,那么尚不至于引发过于严重的通胀。但是”

    旁边的财政部长陆清秋接着说道:“但是,射雕计划涉及的资金远超这个规模,就有些问题了。”

    郑绍明苦笑了一下:“果然有但是啊也是应该的,毕竟是灭国之战嘛。别家同级别的战争都是伤筋动骨牺牲一代人的,我们能控制在只谈钱的范围内也还算不错了。得,你们还是继续详细分析分析吧。”

    陆清秋又拿起了粉笔:“正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不是立刻就会发生的,而是逐步扩散的。多余的通货投入市场后,首先受益的是直接或间接为我们提供产品的私营企业主,然后才传递到下一级的工人,之后再继续扩散。企业主这一阶层其实再咽细锦衣玉食也消耗不了多少东西,通常会把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再生产。这就相当于一道拦河坝,使得多余的资金不会立刻大规模涌入消费品市场推高物价,同时也使得基础产能得到提升,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所以孔总说一千万不会有大问题。

    但对于这次这么大的计划,就不一样了。资金的超量倒是其次,关键是武器装备的生产对重工业产能的占用过去企业主可以把钱用来投资扩大生产,而扩大生产就要购买机器设备,但原本生产机器的产能现在都转军工了,这让他们有钱也买不到啊!所以,这道拦河坝就失效了,射雕计划投入的资金会以比过去更高的比例涌入消费市场,产生更明显的通货膨胀。”

    孔嘉谊对她点了点头,又转过头来对郑绍明说道:“就是这个道理。经济就是商品和服务的相互交换,抛开那些复杂的金融数学理论,实际上说白了很简单,钱多了,商品不够,那就要通胀了。你可以凭空变出资金来,却不能凭空变出物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