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那就像海战送别人一个t字头,无疑是陷入了大劣的局面之中。
于是他等跑在最前面的第四队跑到位置了,便喊道:“第四队,立定,向左转,齐步走!”
第四队听令一停,唰唰向左转,又成了横阵,以正常步速向前走去。后面的三队仍在以纵队向前跑,等第三队就位了,边居谊又如法炮制。然后便是第二队、第一队。最后,四队形成了“亖”字形的战斗纵队。
这样的战斗纵队不如行军纵队那般快速,但总比长横阵灵活多了。齐步走了一阵子,边居谊见队形保持得还可以,干脆下令道:“全体都有,跑步走!”
于是这四队开始慢步跑了起来,队形不可避免地有些松散混乱,但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勉强还能保持个大体的形状。
边居谊对此有些不满意,不过现在情况紧急,只能先这样了。
回回炮阵上的守军见到这帮人猪突猛进,一下子慌了神。回回炮专为抛射设计,设置在转向不便的接地炮架上,射角也有最低限制,因此是没法直射霰弹的。这对于它的本来用途攻城来说无所谓,反正有大军保护不用担心近战,但现在他们单独前出构建了一个炮阵,就被击中弱点了。没办法,只能由护卫的步兵上前试图阻击。
双方很快接触,元军护卫与宋军第四队对着齐射了一轮,各有十几人折损。但边居谊迅速指挥第四轮向右转让出位置,让第三轮继续顶上去开枪,一下子就把还在装填的元军给打散了。
但护卫们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在他们拖延的这一点时间里,炮兵们匆匆把最后一炮打出去,然后向北撤离了。他们一走,护卫也就没必要硬抗,也纷纷溃散而去。
宋军一拥而入,轻松占领了弃置的炮阵。
趁着手下们收拾战场的机会,边居谊骑马登上了土坡,观察当前的战局。
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元军已经敲响锣鼓把残存的骑兵收了回去。而由于之前宋军火炮和锐士们都去对付骑兵了,元军步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勉强恢复了队形。因此宋军骑兵没法继续深入元军阵中追击,便回到了自家左翼伴随步兵前进,等待战机。
锐士们本应继续停留在战场上挑逗着元军步兵,不过这时候后者已经停止进军,各部军官不时指挥着手下对前面来一轮齐射。散兵们只能躲得远远的,取得的战果不大,自己却折损了不少,因此选锋部部将干脆将他们招了回来。
由于己方在进军,宋军火炮已经停止了炮击,现在炮兵们推着炮跟步兵们一起前进。元军四门千斤炮仍然在响着,不过宋军只有薄薄的两行阵,即使正中也才打死两个而已,战果不佳,也就听听响壮胆。
眼看着两军已经接近到了两百步内,马上就是该正式血拼的时候了。元军士气低落,难堪重击,但宋军大阵主力只有左军部右军部一千人加二百多锐士,不到对面一半,胜负尚未可知。
边居谊将局势收在心底,往后一转头问道:“怎样,这臼子炮能用吗?”
跟他一起过来的一名炮兵队正摇着头说道:“不行,器具都被他们带走了,没法开炮。就算有器具,这炮跟长管炮用起来也大不一样,我们一时也倒腾不明白。”
边居谊有些失望,这回回炮的威力他是见识过的,如果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么此战就十拿九稳了。既然此策不行,那就只能另行他策了。
他抬头看看前方正在整队的中军部,又回头看看正在前进的自家单薄大阵,突然灵机一动,对前面发令道:“变阵,就刚才那个战斗纵队,我们去攻击元军的侧翼!”
各级军官心里有些没底,但还是迅速执行了命令,整个中军部很快又变成了“亖”字形,向北灵活地运动过去。
“放!”
黄顺提起全身力气大吼出来,既是指挥部下进行射击,也是为自己壮胆。
随着他的命令,他身边的一队排成了三行阵的兵发出了齐射,近百枚铅弹向着正前方的宋军扑去。不过战果不佳,打倒的仅有寥寥数人,因为这个距离还在百步开外,宋军火枪的命中率本就不怎样,他的兵又紧张没法好好瞄准,自然没法造成太多伤害。
第一队开始起身装填,黄顺又跑向左边的第二队,再次指挥他们齐射。而就在这当口,对面宋军就停了下来,齐齐举枪朝向了这边。
很快,两道相对的战线上开始频繁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射击声,硝烟阵阵升腾起来。
元军人数更多枪也更多,但宋军装备的全都是火帽激发的鸟枪,又用了可以前后轮替射击的两行阵,所以射速要快得多,一时间竟打了个势均力敌。双方相距差不多一百步,命中率都不高,但在不间断的射击之下,人命就像麦子一样被不断收割在地。
呜呼哀哉。
然而还不仅于此,双方的火炮也都摆了开来,相互抛射出霰弹,为这残酷的战场又添了一把火。
“轰轰轰砰砰砰!”
黄顺从第一队跑到第三队,一路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兵成片成片地被割倒,简直是心都要碎了作为一个军头,这兵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啊!现在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死了,不是折他的寿吗?
但没办法,现在是战斗的关键时刻了,若是胜了日后还有招兵晋爵的机会,可若顶不住败了,那就真的没活路了。
他一边往第四队跑去,一边喊道:“都给我站稳了,事后无论生死,都有龟龟!”
不光是他,不少士兵和军官都目瞪口呆地看向左边在那边不远处,正有一道凶猛的多排阵突进过来!
第四队队正立刻迎过来,焦急地问道:“统制,咱们怎么办?”
话音刚落,正对面的宋军横阵又发动了一轮射击,黄顺眼看着自己的第四队又倒下了一片。他狠狠一跺脚,这两面受敌,他能怎么办啊?!
但没办法,他只能随便下了道命令:“你带第四队左转,应战左来之敌,正面先不管了!”
队正只能领命去了,匆匆指挥队伍左转。然而这紧张到了极点的时刻,变阵哪有那么容易啊,不转还好,刚一转,整个第四队就一下子乱成了一团。
“不好!”
黄顺心里一咯噔,然后不好的预感马上就应验了左翼赶来的宋军前排突进,糊了一脸铅弹过来,然后直接发动了刺刀冲锋!
“杀!杀!杀”
他甚至都清楚地听到了对面的喊杀声!
刚一刺刀见红,早就士气见底的第四队立刻发生了崩溃,士兵们哭喊着向后逃来,军官们再也弹压不住。黄顺见情况无可挽救,干脆拔马向后退却了。
宋军将他们击溃后,也不急着追击,而是稍稍整队后将队形展开,在元军的侧翼形成了一道大横阵,一边前进一边将铅弹抛洒了出去。
横队对侧翼,正如海战中抢到了t字头,可以以最大的火力效率攻击难以反击的敌人。
黄顺部的第三队很快也随之崩溃,然后就是第二队最后被裹挟着冲向了旁边的刘部。而刘部早就溃过一次,比黄部更不堪一击,刚与溃兵接触就一哄而散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元军和宋军主阵都目瞪口呆,连边居谊本人都感到效果好到不可思议。很快,三方就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尚未崩溃的元军将领立刻带着亲兵往后阵撤去,宋军主阵停止了射击开始前进,而边居谊兴奋地高喊道:“进击,进击啊,不对,都给我喊起来,投降不杀!”
第702章 孤城(加更)
1273年,9月25日,黄州。
当夜,边居谊已经从胜利的兴奋中恢复了过来,看着一份粗略统计的战报,脸上挂满了阴沉。
也难怪,今天虽然打出了一场酣畅淋漓史所少见的大胜,但事后一清点,自己人的减员也有近五百,差不多一个部就这么打没了。即使还能这么胜下去,再胜几场也就该无兵可用了。
边居谊算是这个时代接触热兵器最早的一批传统武人之一了。他早就知道热兵器时代的战争会更加残酷,但之前并未真正跟同样火器化的部队打过,没有切肤之痛。而今日仅仅是数千人的战斗,双方便产生了几乎伤筋动骨的战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这样下去不行啊”边居谊叹道。
虽然他有着殉国的觉悟,但也不愿意平白而死,更何况即使要殉国,也得在死前尽量把敌军多拖一会儿才行。
于是他放下战报,提笔开始写起了信。
许久之后,他唤来亲兵,吩咐道:“你选几个机灵的,连夜赶路,把这三封信送去蕲州管知州、兴周知军和江州钱知州处。对了,给信使嘱咐一下,态度都客气点。”
这三个州军都在黄州下游方向,如果要寻求支援,最快的目标就是它们了。
亲兵接过信,略一犹豫:“蕲州和兴自是该去的,可江州不是伪朝所据吗?为何”
边居谊摆摆手:“都这关头了,还管什么伪不伪的,只要还自认是宋人,便该有守土之责。更何况,那元军的檄文里面,可是说要与我朝修好,只讨伐靖安伪朝的。虽然不可信,但人家都这么用刀子指着了,钱真孙总不还能装看不见吧?”
亲兵无话可说,这便带信离去了。
待他走后,边居谊叹了一口气,往窗外被云遮了一半的明月看去:“时间不多了希望他们能顾全大局吧。”
然而时间真的不多了,吕文焕的先头部队刚被击退,元军的后续部队就接踵而至了。
9月26日,高达派遣水军万户解汝楫率部乘俘获的宋军战船顺江而下,切断了黄州城与寿昌城之间的联系。而他本人率领元军和投降宋军组成的混合部队在南岸走陆路抵达寿昌城,将此城三面围住,开始攻城。
9月27日,元帅阿里海牙率领大量元军在江北岸走陆路接近了黄州,在城外驻营。边居谊曾派人出城夜袭,但元军防备严密,未果。
9月28日,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