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日,潼关。
潼关,与居庸、雁门并为天下雄关,始建于汉,后经历朝历代,关址和关城逐渐变迁,但都是防守关中的首要重地。元国定都长安后,拨出许多资金增建潼关,在唐时旧关的基础上大幅扩张,并利用最新的火器做了针对性设计。新的潼关关城北临黄河,南依高山,阻隔了东西之间来往关中与中原的唯一一条山间狭道,也堵住了最大一个进入关中的入口。
此关之所以强悍,不仅在于依山而建、遍布火炮的厚重城墙,还在于它并非绝地潼关之南,有山谷小道通向更南方群山之间的潼关县城,城中有军民居住、城外有农田水源,能够为潼关提供充沛的人员和补给,使得潼关能够长期作战,不惧围困。
这个特性给从东方来的华夏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本来潼关山城就够厚实的,炮弹打在山上几乎没有多大效果,炮击的时候元军还能避往后方,几乎没什么损失,使得夏军的火力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关前山道弯弯曲曲,一次也没法派太多兵力去攻,空有先进武器也进展缓慢。
所以,正面进攻函谷潼关的第五路军军容最壮、进军距离最短,但进度却最慢。直到第八路军顺黄河直下,突入潼关后方,战局才突然取得了突破。
“砰砰”
一行身穿迷彩服的夏兵用手中步枪打出一连串子弹,驱散了山坡上匆匆赶来防御的元兵,然后敏捷地向山上登去。
他们是从东边来的第104旅的山地步兵,原来被卡在潼关之东进展不大,但今天被从北边来的陆战二旅的船只搭载到了潼关之西,顿时如龙归大海,生龙活虎起来。
此时,东方的第二重型旅再次发动了进攻,西侧的陆战二旅也开始猛攻西城以策应,而这些山地步兵便登山绕向关城南侧。西侧的山势较缓,正适合山地步兵发挥,元军虽紧急调兵来阻拦,但还是敌不过长年训练的他们,被攻上了山头。
“的,这次赚大了!”
上尉程鹤登上山头后,看向东方的山间谷道,笑容怎么也掩盖不住在关城之南的山谷之中,成群结队的元军正在向北急行着!
关城正在遭遇东西夹攻,这些元军显然是去城中增援的,现在就暴露在了程鹤他们的视野之中。之前被山地步兵们击退的元兵现在正朝山谷中逃亡,一边跑着一边大呼小叫着,引发了道路中人的注意。这下子他们混乱起来,有的就地寻找掩护,有的加快速度朝关城前进,也有些掉头就往南跑的。
“快,都拿起枪来,朝排头打!”程鹤立刻招呼士兵们动作起来。
夏兵动作麻利,各班排迅速找到位置,对着下方的元军打起了枪。
子弹一轮接一轮,如雨点般落在道路中,将冲在最前的一批元军打了个头破血流。见状,后方的元军也不敢冒进了,乖乖找土沟大石树木等掩体躲藏起来。这让夏兵的子弹打不到他们头上,却也挡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也事实上使得关城断绝了支援。
而在这段时间里,后方的夏军步兵不断抵达,山头上集中了差不多一个营的兵力,已经堪称不可敌了。
很快,山头上冲锋号响起,山地步兵们端着刺刀就向山谷间冲去。组织度已经被打烂的元军毫无还手之力,随随便便放了几枪就被正面打溃,要么就地投降,要么向南方奔逃而去。
程鹤对这些溃兵瞥了一眼,就紧接着看向北方的关城,挥手喊道:“这潼关坚城没多少时日了,我们去送它一程吧!”
就在当日,遭受三面围攻的潼关支持不住,被夏军一连攻破两层关城,只余最内一层石堡尚在坚持。夜间,憋屈多日的第二重型旅发动夜袭,攻入石堡之中,待到第二日,整个关城已经全部置于夏军控制之下。
到此时,夏军两路军在潼关已经集中了四个旅的兵力,事不宜迟,从各旅中抽调一批生力军组成一支混编部队,由胡福生上校带领,沿着渭河继续向西推进,剩下得留在潼关清剿残敌和休整恢复。
从潼关至长安,先后有华阴、华州、渭南、临潼四城。夏军意在长安,无意在这些小城上浪费时间,故沿渭河急行,并未攻城。行进途中,唯有华州城的元军出城试图阻拦然后被炮火击退,华阴渭南皆闭门自守,而临潼甚至主动开城投降了。
7月21日。
“临潼开城了,怎么回事?”
接到临潼守军的降书后,胡福生没多少惊喜,反倒有所疑惑:“临潼是长安门户,该由忠心大将镇守才是,怎么会这么简单就投降的?”
送来降书的信使一脸痛心疾首地说道:“确实,临潼城中本来兵不算多,却有万户汪惟纯统率,临潼父老本有心策应王师,却因汪惟纯蛮横强悍不得法。直至数日前,汪惟纯突然率军西去,我等失了束缚,才能开城出迎”
胡福生并不觉得这些人是真的心向华夏,但现在这时候也没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相比之下,还是元军突然撤离的消息更让他在意。“汪惟纯,好像是汪世显的后人,确实是亲信他撤走,是想进长安固守?不对,这不合兵家常理,守长安怎能不守临潼?他们是想逃了!”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立刻招来各军官研究对策,然后做出决断道:“不驻营了,把辎重留在船上,全员轻装急进,我们赶赴长安!”
第798章 长安
华夏元年,7月22日,长安。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伴随着《胡笳十八拍》的歌声,李宏上校率领一营骑兵,在关中平原的官道上向南疾驰着。
李宏之前带领第三重型旅自西北攻入关中,数日前到了长安西北百公里处的邠州(彬州),然后就接到了第八路军突破壶口抵达潼关的消息。紧接着潼关易手,胡福生率队西进,为了配合他们,李宏也率部急行军南下直驱长安。
论行军距离,潼关和邠州离长安差不了太多,但潼关往西有渭河水路,而邠州往南却多山难行,因此胡福生他们的进度要快上许多。因此,李宏干脆带着骑兵们脱离大部队先行,一路绕过几个城池,于今日抵达了长安周边。
现在,他们已经能看到横亘于长安城北的渭河水面了。
“果然,被他们先到了一步。”李宏看着河上几艘挂着夏旗的船只说道。
渭河自西向东贯穿了整个关中盆地,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和通航河道。元国定都长安后将其精心整治,筑堤清淤,使得通航能力大大改善,如今又是夏季,水位甚高,所以陆战二旅的船只能从黄河沿着渭河一路开到长安来。这既给士兵们输送了补给辎重,也解决了渡河的麻烦。
渭河北岸渡口区有一支夏军的骑兵小队驻扎,现在他们看到李宏部到来,便主动迎了过去,确认身份后又将他们引领至渡口旁。
骑兵们分队饮马休整,与此同时河上的两艘白鹿级向北岸靠来,准备协助他们渡河。
不仅夏军自己的船,还有不少当地的渡船也集中过来,虽然都是小船,但多一艘船也多一点运力。
李宏自己上了一艘白鹿级,看着周围渡船上的船夫卖力的样子,不禁笑了出来:“这也算是箪食壶浆了吧?”
这艘船的船长郭楚州上尉说道:“刚到的时候他们都吓跑了?看没事才跑回来一些?等到我们出钱雇他们帮忙,跑回来的就更多了。”
李宏耸耸肩?道:“一般民人就是这样的?天大地大生活最大,谁会真给元国卖命啊?我们从萧关过来?一路上也是这样,只要出钱?民夫抢着过来卖力。”
说话间?蒸汽船已经在不宽的河面上驶过大半,接近南岸了,不久后就靠到了渡口上。
李宏将后续渡河工作交给骑兵营长,自己带着警卫班继续南行。
渭河之南、长安城东?有支流曰灞河?发源于东南山区,向北汇入渭河。昨日胡福生率领的夏军混合部队自临潼向西急行,渡过灞河后就地扎营,现在营地仍在灞河西岸。李宏他们向南行进了一阵子,便看到了这个营地?与哨兵确认身份后进入营中,找到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胡福生。
两人早就认识?见面之后打过招呼,了解过彼此的情况?便进入了正题。
“走,准备进城了!”胡福生抄起头盔就往帐外走去?与李宏一同骑马出了营地。
在营地之南?夏军的五个营已经列阵就绪?等到指挥官一声令下,便向西南齐刷刷行进过去。稍后,李宏手下的骑兵也集结完毕,向南加入行军队列之中。
又过了一段时间,宏伟庞大的长安城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还真是巨城啊,不愧是长安!”李宏由衷地感慨道。
元国的长安城是在唐宋旧城的基础上翻新而来,规模并未扩大,但旧城就已经很大了,城墙边长近十公里,在平原上拔地而起,几乎占据了整道地平线,巍巍壮观,令人心生赞叹,不负长安之名。
胡福生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座久负盛名的城市,左右远望了好一会儿,才叹道:“汉唐古都……果然名不虚传啊。”
李宏道:“汉唐古都,却不为汉唐之人所有多年了,今日,便要将其夺回来!”
胡福生一击掌,喊道:“对,今日便要夺回长安!”
“夺回长安!”
周边的官兵也跟着喊了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出去,很快声浪便在大军之中此起彼伏。
“夺回长安!”
“夺回长安!”
喊声震天动地,南方城墙上的守军都探头张望过来。
李宏意气风发,一夹马腹,向前跃出一个身位,然后回头对胡福生说道:“胡兄你且在此压阵,我去玄武门一探!”
说着,他便率警卫离开队列中央,去了右翼自己带来的骑兵营中,点了两个连,提起速度向长安城赶去。
随着距离的接近,长安城更清晰地展现在他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