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55再铸鼎-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他们气势汹汹冲来,真金部下也紧张起来,纷纷持械戒备。见状,刘好礼比他们更紧张,老远地就大喊道:“不要动手,收起武器,是自己人!”

    开玩笑,万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太子说不定就要死于乱枪之中了!

    真金也是识时务的,认出刘好礼后,就命部下把兵械收起来,然后带了亲卫迎上去,亲切地对刘好礼说道:“敬之,辛苦你了!多亏你将这……华夏大兵带来,不然我可得困死在这哈密力城中了!”

    刘好礼也露出激动的笑容,道:“殿下没事便好,臣幸不辱使命……”

    这时,徐峰带人走上前来,看着真金,笑呵呵地说道:“你就是元国太子真金?真是幸会啊!太子殿下,我们可有一份好合同要履行呢,呵呵……”

 第808章 从东海到西海

    华夏元年,9月25日,应理县。

    “新电报来了,三旅已经拿下了金满,现在正在整顿城中秩序。”

    范龙城兴冲冲地进入厉茂清的办公室,在桌上放下一份件,面带喜色地如此说道。

    十多天前,第三机动旅的三个营跨越大漠奔袭哈密力,成功驱逐城外的叛军,拿下了这座城池。哈密力城中储备的粮草尚多,补给无虑,所以后方继续增派兵力过去,前方乘胜追击,一路向西杀去了金满。

    待到今日,金满易手,元国原本的五都中都长安、上都开平、北都和林、南都南阳、西都金满全部落入华夏控制之下。

    厉茂清饶有兴致地放下笔来:“呵,昨天不是刚到吗,今天就拿下了?”

    范龙城又拿出一副地图铺开,道:“那叛军首领昔里吉带了不少兵去哈密力,被一波打散,剩下的人心惶惶,也没什么守城之心,打上几场就逃了。倒是后续收尾麻烦些,但也不是大问题,之前元国在金满经营得很深,真金出手可以收服。”

    厉茂清点点头,又若有所思地说道:“有这个真金给咱们带路,倒真是方便了不少。不过,他毕竟是大元太子,控制不好是要出事的,你说我们该如何安排他?”

    范龙城从他桌上取过一支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笔,道:“接下来,我准备把金满西边几个小城和南边的火州拿下,然后今年就差不多入冬该休整了。这段时间里,就继续把真金放在金满,一方面在周边建立秩序,一方面也是把他给看紧了。等明年回暖了,就继续出击,争取收复整个安西省,然后再看着办吧。真金这个人我倒觉得不用急,近期还用得上,先拿在手里,本土那边不是说接了陈嵬的提议准备等元国内乱嘛,可以等到时候再把他给放到西边去。”

    “也是,安稳点好。”厉茂清低头看了看地图。他本来准备按部就班,等铁路一步步修到西域去,再一点点蚕食。结果这次元军内讧,使夏军意外占据了金满和哈密力,虽然实控区不大,但在地图上就是一下子开辟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又填了一大片色。

    他笑了笑,往椅背上一靠,轻松地问道:“如今差不多大局已定了,剩下的不过是清理屋舍的工作,等过几年铁路修通,我们就可以送走真金,扩张到巴尔喀什湖以后的西部边界差不多就可以到这儿了,可喜可贺啊。”

    巴尔喀什湖是后世清朝的西部边界,也是历朝历代中的最西疆之一。国公会对未来的国土布局尚在讨论,但初步意见是控制区要分级设置,最核心的本土不能无限扩大。毕竟国土带来的不光有土地和资源,还有上面的人口和相应的义务,西域局势复杂,吃太多了只会给自己添麻烦。就厉茂清的意见,他觉得在西部达到清朝疆域,向北再扩张一点,本土就差不多了,再外围就可以交给真金之类的藩国间接治理。

    不过范龙城听后却摇头道:“我看你还是胃口太小,才这点就够了。”

    厉茂清惊奇地说道:“这还小?最西端离长安三千多公里了都。再往西,就算你能占下来,也得不偿失啊。”

    范龙城点点头:“的确,西边那些沙漠烂地没什么好占的。”

    正当厉茂清以为他要抛出什么奇谈怪论的时候,他在地图上一划,指着上面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爆论:“但是,要是多跑点,跑到欧洲去,过了里海,直达地中海,那不就又有大好地盘了?”

    厉茂清急忙把身子前探过来,看向地图范龙城所指的位置已经越过了乌拉尔山,指向了伏尔加河和北高加索一带这地方倒是好了,但也太远了吧!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们从东海起家,你这都划到西海了,也太远了吧真有必要控制这么大的地盘吗,就算我们这代能控制住,过个几十上百年,你不怕碎成一地?”

    “很远吗?”范龙城从桌上找出一把直尺,比在地图上面说道:“从东京到金满,差不多是三千公里,金满到金帐汗国的拔都萨莱城也是三千公里。前一个三千公里能控制,后一个怎么就不行了?”

    厉茂清笑了:“你这是诡辩啊,两杯五十度的水混一起也到不了一百度嘛。”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范龙城摇起了头:“不能这么比,你应该放长远点看。我们这个华夏国的疆域,是不能用历史经验来参考的,或者说,参考历史经验的时候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情况。历史上纯靠腿走路的时代,中央王朝都能控制三千公里外的西域,而我们现在有铁路有无线电,再延长一倍很难么?”

    厉茂清思考起来,陷入沉默,许久后才道:“眼下控制倒是不难,但未来时间长了,难保不会有离心倾向,你不怕再分裂出去吗?”

    范龙城咳嗽一声:“不不,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正是怕分裂,所以才主张打到西海去。”

    “什么?”厉茂清更奇怪了。

    范龙城认真地说道:“真正决定疆土能不能控制的,不是距离,而是人口和化。显而易见,如果西域一带始终是异质化,那么不管如何,总归会有除不尽的离心倾向的,除非”

    厉茂清惊觉地抬头看着他:“你,莫不是要斩草除根”

    范龙城冷笑了一下,但又摇了摇头:“我确实是想的,但到底不是当初那冲动的时候了。当初大汉控制过西域,后来退回来了;大唐控制过,也退回来了;宋朝干脆就没控制;明朝也几乎没有;清朝倒是有,但末期也很混乱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归根到底,西域气候干旱,就不适合农耕而适合游牧,而游牧生活必然会产生对应的化,与农耕的华夏明格格不入。即使能斩草除根一次,移民过来的新人早晚也会因游牧生活而产生异类化,始终还是会有离心倾向,这是自然规律,不是人为能扭转的。所以中原势力即使能控制西域,也往往投入大于回报,强盛时还可,一衰落就要退回去。所以有限地向西扩张其实是没多大意义的,越往西补给线越长,需要的驻军越多,肯定得赔钱。”

    厉茂清奇怪道:“那你还要强行控制那么多地盘?”

    范龙城一握拳头,在空中一比划:“量变引发质变!金满往西是河中,河中再往西是里海,里海再往西是北高加索这就产生质变了!高加索东欧这一片土地气候适宜,可以农耕,可以自给自足,适合华夏人生活。现在那边人口也不多,只要适当清理,组织移民过去,建城种田,便能把它变成我们可以长远控制的地区!”

    厉茂清一愣,又开始思考起来,一时没有说话。

    范龙城继续道:“我的确有野心,但是我不傻。如果仅仅是控制干旱的西域地区,那我也承认不是个长久之计,即使让我放手施为,也不过保证个百多年安稳,最终还不如扶持一系列缓冲国。但如果再往西攻过去,那只要国公会支持,我就有信心在当地建立一个稳定的汉化区,这是千年大计!”

    厉茂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始缓缓地道:“不无道理。但是,就算是同化,也是有可能独立成不同国家的啊,后世英美不就是典型例子么?”

    范龙城摇头道:“英美那是本土太小,又隔着海,还搞政策歧视,自然握不住。按我这个方案,是东大西小,且中央有陆路连接,稳固得很。你看后世俄国,东部边疆离莫斯科那么远,照样牢牢掌握着;再看美国,人口在东西两个海岸集中,跟个哑铃一样,不也没分裂成东西美?”

    厉茂清一想,点头道:“好像还真是。再仔细一想,后世国土面积过九百的几个大国,除了咱们是中央辐射四方,其余三个好像都是两头重中间轻的结构。也是有了两头,才好圈住中间的大片土地啊。”

    范龙城一拍掌:“你这就说到点子上了。老毛子为什么能控制那么大的地盘?实际上也没控制多少,就是重点控制了远东外东北能养人的那一片,有了人就有了联系,自然就把中间西伯利亚那一大片荒地圈进去了。俄国这样,美国也是这样,其实当年天命昭昭的时候内陆也不稳,一直打到西海岸去,才牢牢控制了中间的山区和旷野。

    你想啊,边疆区自然条件不好,为了维持控制,就得从中央送人口和资源过去。时间长了,当地人觉得不满,本土也觉得赔钱,自然就容易离心。但要是有东西两个重心,那么东西交流就在中央产生了商路,自然就带动了发展,也传播化,相比外力控制可稳固多了。”

    厉茂清想通之后,脑子也是越来越活:“在边疆是一片荒土的情况下,维持边疆总是赔钱的,而把荒土划做内陆,既减少了无谓的投入,也通过商业沟通自然维护了交通网络,说不定还有得赚呢。”

    “对啊!而且之前我们最头疼的是什么?不就是元朝残余逃到漠北之后东躲西藏,抓起来费力么?按我说的这么搞,就不用头疼了,先放着他们不管,东西一开发,把地一圈,铁路一修,等过几十年技术和行政资源足够了,往北把西伯利亚行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