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范相公求见!”
一名侍卫突然走进来报道。
“传!”
赵祯放下了手里的账本。
“臣范仲淹拜见官家!”
范仲淹走进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赵祯亲自上前将范仲淹扶了起来,而后说道:“先生,不是说了吗,朕是微服出巡,这些繁文缛节能省则省。”
范仲淹忙回道:“官家!礼不可废!”
“好了!先生这么急匆匆地见朕,想必是为了如何处罚这些犯官而犯了难吧?”
“官家!臣已经将涉及此案的官员全部调查清楚,这是臣的处理意见,还望官过目!”
范仲淹说着将一本劄子递给了赵祯。
赵祯见此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稍倾,赵祯拿着劄子皱着眉头问道:“先生这劄子上直接划去的官员是何意?圈起来的官员又是何意?还有没圈的官员又是什么意思呢?”
赵祯心想范相一笔惊天下的壮举不会这么早提前了吧!
范仲淹忙回道:“回禀官家,经过臣调查,那些直接被划去的官员,涉案太重,因此抄没家财,贬为庶民。那些圈起来的官员,涉案一般,只要交还所贪污的赃款之后,贬官处理。至于那些未圈起来的则是涉案程度不深,因此交还赃款之后,留任原职,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赵祯琢磨了一下,方才说道:“先生处置的条理分明,轻重拿捏的颇有分寸,但朕想问一下先生,这些官员当中可有涉及到刑事案件的,也就是说草菅人命的官员!”
范仲淹忙回道:“回官家!那些被直接划掉的官员中,有一部分是!”
“凡有命案在身的官员,不论品级,不论出身,明日午时三刻尽数问斩!”
赵祯淡淡的说道。
范仲淹忙回道:“官家!古语有言: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是故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杀了他们倒是简单,只是此举若是传了出去,只怕会引来天下人读书人的非议啊!”
赵祯看了一眼范仲淹,方才问道:“朕此次是微服出访,即便杀了这些贪官污吏,名声也会落到先生头上,先生是不是怕了?若是先生怕了,朕就直接下诏书。”
范仲淹见此忙跪下激动地说道:“官家,臣范仲淹绝不是贪生怕死、沽名钓誉之辈,臣之所言皆是为官家,为大宋江山社稷安稳而着想,望官家明鉴!”
“先生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我朝之所以优待文人,是因为治理天下离不开文人,太祖太宗相信这天下在文人的治理下,百姓能够更加太平安宁。但先生不妨看看,昔年先帝在位时,辽国入侵,一直打到了檀州,眼瞅着半壁江山就要丢了,朝中大臣不思同仇敌忾,打退敌军,反而想着迁都避难,舍弃北方百姓不顾。”
“在朕眼里太祖太宗之所以优待文人,是想着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时,这些文人能够展现傲骨,帮助国家度过危难,可实际上呢?真正的危难来临了,大多数文臣不过是明哲保身罢了,这样看来,优待这些文臣的钱还不如拿来去圈养士卒,最起码他们还有同入侵敌人一战的勇气!”
赵祯看了一眼范仲淹,又说道:“实不瞒先生,不久的将来,朕将会在大宋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而朕眼下需要的就是能为朕冲锋陷阵的猛将,以及出谋划策的股肱之臣,朕想知道,先生能否成为朕之左膀右臂,为大宋江山社稷出一份力呢?”
“臣范仲淹愿为官家先!”
。。。。。。
翌日一大早,二十余辆押着犯官的囚车从牢房出发,他们将被压到菜市场街口问斩。赵祯最终决定从严处理,但并没有搞株连。
涉案太深又有命案在身的官员一律处死,抄没所有家财,男眷贬谪至琼州或者台湾府为奴,女眷则是贬为官婢,样貌好的充入教坊司,样貌差的沦为粗使仆役。
涉案一般的官员通通抄没家财,贬为庶民,且永不录用,子孙三代不得入仕,全家发配边疆。
涉案轻的官员全部贬官三级,交还赃款之后,再没收一半家财,并且罚俸三年,三年之内不得升迁。
除此之外,俘获得乱兵以及黑风寨的土匪,凡是有命案在身的,一律处死,剩下的则是被贬为奴籍,发配至台湾府修建城池去。
没人想到钦差大臣的处罚竟然是如此之重,不少被处决的官员和发配边疆的官员听闻后哭喊着要进京面见当朝官家,但范仲淹并没有理会,该杀的照杀不误,该流放的第二天就派人压他们上路了。
大量官员被杀或者被免去职位,官位难免就出现了空缺,好在范仲淹破格提拔了很多不得志的官员,暂时解决了解州缺官的局面。
第142章 麻烦
解州府衙内,赵祯正坐在书桌面前发呆,他方才接见了包拯,想要招揽包拯,但却被包拯给婉拒了。
当初李柳儿从庐州被拐卖至解州,而包拯能够凭借蛛丝马迹一路找到解州来,可见查案的本事还是有的。
而且范仲淹审问解州大小涉案官员的时候,赵祯派了包拯从旁协助,不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还查出许多贪官污吏私藏的赃款。
所以赵祯起了爱才之心,想要先给包拯一个虚职,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先做一个近臣。但没想到包拯竟然拒绝了。
李柳儿自被拐卖之后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包拯来之前,岳母甚至因为痛失爱女而病倒了,所以包拯打算和李柳儿先返回庐州和家人团聚。
虽然被当今官家赏识是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包拯却是个例外,他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堂堂正正的踏入官场。
人各有志,赵祯最终也没在强求,毕竟如果按照历史来的话,天圣五年包拯就考中了进士,无非在等上一年而已,再者说了,他虽然熟知仁宗一朝的名臣,引导一下倒没什么,但若拔苗助长难保不会适得其反,所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吱呀~”
房门被推了开来,只见沈墨染走了进来,朝着赵祯笑了笑,而后拿着一本小册子递给了他。
“这是什么?”
赵祯并没有翻看小册子而是直接朝着沈墨染问道。
“官家!先前钱为观克扣了不少商人的财货,不少商人找我想要我和范先生说一声,将他们的财货还给他们,因此我统计了一下,记录成册,官家看一下,若没有什么纰漏,我就让商人们前来府衙领取财货了!”
沈墨染这几天一直在忙着解盐改革的事情。
赵祯笑道:“你办事我放心,再者我说过,解盐改革的事情都交给你,你尽管大胆的去做就行了,对了,我打算让范仲淹担任解州知州,范仲淹是能臣干吏,有他坐镇解州,解盐的改革必定能够顺利进行,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尽管去尝试,此外我回去后会下诏免除解州一年的赋税。”
“对了!小青的遗骸找到了没?”
赵祯又问道。
“官家!在苏氏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只是已经面目全非了,想来生前定是遭受了非人的虐待,真是可恨,早知当初我就不让她。。。。。。”
沈墨染有些痛心疾首的说道,毕竟小青同她情同姐妹,而且是她倚重的副手。
赵祯起身走到她身边,将她揽入怀中,安慰道:“好了,都过去了,谁也不想这样的,毕竟花一样的年纪,好好安葬了吧!”
“嗯!”
沈墨染小声的应道,而后忽然从怀里拿出一本账簿交给了赵祯,说道:“官家!这是苏氏得来的钱为观贿赂朝廷大臣的账本,苏氏觉得牵连的人多,因此没有交给范先生,而是私下里交给了我,想要我转交给官家你!”
“奥!是吗?”
赵祯拿起账本放在一边,并没有急着去翻看,大宋官场是什么样的,他不是不清楚。
“奴家这些日子忙着给盐夫们制定新的种盐政策,还有就是和商人们通商一事,苏氏和柳姑娘可是帮了不少忙,官家,我想把她们招揽进皇家商会,打算重点培养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沈墨染出言问道。
“墨染,皇家商会就相当于一个庞大的集团,这个集团要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当政者的支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需要不断的引进新鲜血液,这一点我也是懂的,苏氏和柳姑娘的身份,我已经让锦衣卫查清楚了,你可以放心栽培和重用,毕竟能有人帮你分担一下,你能轻松一点也是好的!”
赵祯回道。
“你关心我?”
沈墨染转头看着赵祯。
“我若不关心你,就不会亲自来这解州了,对于我而言,解盐可以不改革,甚至解州的贪官我都可以放过,但是你绝对不能出一点闪失,因为你是我老婆!”
赵祯深情的看着她。
沈墨染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因为她知道这个当初并不爱自己的男人如今已经爱上她了,虽然她只是他众多女人当中的一个,但她已经知足了。
“对了!官家,我方才看到包拯乘坐马车离开了?他可是大宋文曲星,你怎么不留下他呢?”
沈墨染忽然问道。
“怎么?难不成你也看上了那个包黑炭?”
赵祯不由得问道。
“哪有啊!我只是想问问包拯身边是不是有一个叫公孙策的,对了最重要的是小和尚展昭,如果有他在官家的身边充当护卫,想必官家的安全也就无忧了!”
沈墨染笑道。
“展昭和公孙策那都是杜撰的人物,是不存在的!”
赵祯苦笑道。
“这样啊!我还以为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呢!”
沈墨染对宋朝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儿童时期看得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上。
“对了!官家,我还要去找范先生商量事情,先行告退了!”
沈墨染忽然想起了什么,忙朝着赵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