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迫远逃。
宰相吕蒙正认为应该将夏州毁掉,将原有的居民迁徙到别的住处,从而消除羌人占据城池叛乱的祸端。
不得不说李继隆还是很有远见的,他认为朝廷应该保留夏州,并且在夏州驻扎重兵,有利于继续围剿李继迁的残部。
结果志大才疏的宋太宗没有听,下令焚毁了夏州城池,然而结果却是李继迁的势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反而成为了边境上的重大祸患。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才对,宋朝应该对李继迁的残部进行围剿才是,结果李继迁一看打不过宋朝,便命人给宋太宗送了贡品,结果宋太宗又飘飘然了,又重新任命李继迁为夏州观察使。
但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养好了伤口的李继迁又背叛了宋朝,这次可是把宋太宗给惹火了。
于是公元996年,宋太宗命五路大军征讨李继迁,原定计划分别从环洲、庆州、延州、夏州、麟州出发,约定日期汇合于乌白池,可是由于统帅李继隆中途擅自噶变了原定的作战方案,导致五路大军未能在乌白池会师,结果又让李继迁逃了,而宋朝也失去了擒获李继迁的有利战机,史称乌白失期。
公元997年,李继隆、杨琼相继击败李继迁,于是李继迁又上表请求投降,按理来说让一让二不让三,对于这种阴险狡诈,反复无常的小人应该坚决消灭才是。
可是好巧不巧,这一年宋太宗赵光义死了,宋真宗赵恒继位,于是采取了姑务宁静的政策,宋真宗命人起草了一封赞扬李继迁的诏书,并对李继迁加官进爵,命他为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五洲。
然而宋真宗的这种绥靖政策,并没有换来西北的安宁。
灵州地处夏州以西,与关中、河东、中间隔离有旱海,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李继迁想占领灵州作为自己的都城。然而在灵州上下军民的固守之下,一直未能得逞。
由于有旱海的缘故在,宋朝往灵州运输物资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大臣张齐和杨亿建议放弃这座城池,永兴军何亮上《安边书》驳斥了这一提议。
咸平五年三月,李继迁率兵围攻灵州,知州裴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写了一封血书求救,但救兵没到,灵州就被攻陷,裴济为国捐躯。
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同年六月,李继迁以两万骑兵骑兵想一举拿下麟州。
知州卫居实带领军民英勇抵抗,李继迁损失万余人,最终不得不撤退。
李继迁攻陷灵州第二年,六谷酋长潘罗支被朝廷任命为朔方节度使,他集结了六万骑兵,请求同朝廷官员一起收复灵州。
两军交战之前,潘罗支假意诈降于李继迁,却乘李继迁没有防备之时发起攻击,李继迁大败,中了毒箭之后,不久就死去,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
眼瞅着李氏就要被灭的时候,结果宋朝文官集团这根搅屎棍又斩了出来,认为李德明同李继迁不一样,朝廷应该采取安抚的政策。
曹玮和潘罗支都上表请求乘机灭了西夏,结果宋真宗被一帮子文臣给忽悠了,想要用恩德来感化李德明,对曹玮的上书不予答复,对潘罗支出兵一事是口头称赞一番,但却不提共同出兵一事,而宋朝也自此错过了铲除李氏家族势力的最好良机。
随后不久,潘罗支也被李德明的旧党给杀害,使得宋朝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吐蕃盟友。
非但如此,宋真宗把宋朝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几州又送给了李德明,并且给予厚重赏赐,实在是养虎为患,傻到家里了。
李继迁之所以能被尊为西夏的太祖,想必就是因为其诡计多端,打不死小强的性质吧。
但是宋朝原本应该很轻松就灭了西夏的,结果养虎为患,甚至后面西夏李元昊都立国了。
赵祯既然穿越了自然是不能允许西夏立国的事情发生的,非但不能允许,还得出兵灭了李氏。
解州一案,赵祯赵祯收货了不少钱财,加上府库积攒的,灭了西夏还是轻而易举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担心辽国乘机出兵。
因为去岁宋辽两国边境撤军之后,辽国的军事重心已经放在了东北女真部,而今年,辽圣宗命萧惠统率大军征讨回鹘,此时对夏用兵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
正史上,宋仁宗出兵征讨元昊,辽国一开始是作壁上观,没打算出兵的,毕竟辽国也不安翁,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都是不安分的。
但没想到宋朝军队太水,连李元昊这小子都收拾不了,于是便趁机勒索,以至于没费一兵一卒就达成了重熙增币。
赵祯一面下诏责问李德明,另一面则是打算开始部署军队,准备收复五州,把西夏这头白眼狼给扼杀掉。
第149章 准备
中书下发责问夏王李德明的诏书已经起草好,就等着赵祯盖上玉玺之后,就会有官员快马加鞭送至兴庆。
天圣三年军改之后,陕西路驻扎一军,两营骑兵,八营步兵,共三万人,主要驻扎在凤翔府和延安府,指挥使是武威郡公曹玮,副指挥使是任福和刘平。
除此外还有几千折家军和一军承担后勤补给的禁卫军。
既然决定对西夏用兵,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止朝廷大军未至,李德明就率先发动叛变,赵祯命曹玮统兵12000人开赴环洲、任福统兵9000人开赴定边军、刘平统兵9000人开赴保安军。
命令下达三日后,赵祯才命人带着诏书前往西夏。
与此同时,开封驻扎的各大军团开始加急操练,磨刀霍霍,就等着赵祯下达作战指令。
崇政殿内,两府大佬以及心腹武将齐聚一堂。
“张勇!朕去年就命你派人前往西夏搜集情报,现在你就给朕说说西夏的兵力驻防问题等等!”
赵祯朝着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张勇说道。
张勇见此方才奏道:“官家!据锦衣卫调查,西夏李德明所掌控兵力约八万余人,麾下五州共计80万余羌人。李德明表面归顺于我朝和辽国,但早在大中祥符年间就追封他的父亲李继迁为太祖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赵祯忽然问道:“张勇给朕说说锦衣卫的密探都打听到了哪些有关李元昊的消息。”
张勇又道:“回禀官家,西平王李德明一共娶了三个女子为妻,其中卫慕氏生李元昊,李元昊现年24岁,性情凶猛,残暴无情,但多颇有雄才大略,善于绘画,圆脸高鼻子,身高五尺有余,通晓佛学,精通番、汉文字,曾引兵袭击回纥夜洛隔其可汗,俘虏他的妻子、儿女而归。据密探奏报,李元昊曾多次劝其父建国称帝,背叛朝廷,但李德明却是左右摇摆不定。”
王曾出言道:“官家!李德明并未背叛我朝,我朝就兴师问罪,是否有些不妥?”
张勇的话之后,安南伯王德用出言道:“官家!李德明不敢背叛我朝,但其子李元昊如其祖父李继迁一样是不知悔改,反复无常的阴险狡诈之人,若不早点除掉,它日必为大祸!”
赵祯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党项羌人的存在一直威胁着我大宋西北的安稳,李德明归降我大宋,然则每年边境都有羌族犯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朕已经命锦衣卫调查清楚,此次环洲、庆州境内的羌人反叛就是出自李德明的指示,所以朕决议兴师问罪,众位卿家皆乃我大宋重臣,自今日之后,朕不想在听到什么安抚之类的话!”
“臣等领命!”
底下的文武大臣见赵祯已经下达了决议,因此只能应声道。
赵祯同一众文武大臣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出动三路大军讨伐李德明。
第一路以曹玮为帅,张亢、李士彬为副将,由张亢统率6万人开赴环洲汇合曹玮部队共计七万余人,随后进攻西平府。
第二路以王德用为帅,杨文广、任福为副将,由王德用统率6万人开赴定边军汇合任福部队共计七万人,随后进攻盐州。
第三路由种世衡为帅,狄青、王凯为副将,统率6万人开赴绥德军,进攻夏州。
赵祯本来是想自己统率一路大军御驾亲征的,但想想目前目前这种情况,御驾亲征不太现实,且刘娥和朝廷大臣们都不会同意的,只得作罢。
与此同时,各路大军开始整编集合,筹措军需粮草,大宋帝国的战车重新运转了起来。
。。。。。。
西平王府,歌舞升平,李德明端坐在王位上面,享受着美女的服侍。
忽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而后说道:“大王,宋使前来宣召!”
李德明慌忙撤去歌舞,又把宫殿的题榜摘了下来,放置在廊下。
宋朝使者拿着圣旨走了进来,而后大声念道:“西平王李德明接旨!”
李德明见此说道:“天使驾到,有失远迎,本王今日腿疾复发,医官说不能下跪,因此还望天使见谅!”
宋使笑了笑,但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不是第一次来西平府宣旨,李德明每次都是推脱不愿下跪,所以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朝廷一向采取的都是包容宽免、从而借以保全大体的措施,因此便说道:“西平王可站着接旨!”
圣旨他并没有看过,也不敢看,直到此时方才打开扫了一眼,但就是一眼也是让他吃惊不已,愣在那里不知道是宣还是不宣。
李德明见此又说道:“天使,本王不能跪,但也不能久站,还望天使赶快宣读完旨意!”
宋使见此只得大声念道:“朕绍膺骏命,今岁五月,环州和庆州归附的羌人部落反叛,杀害我朝官兵,抢掠百姓财物,现已查明,此两部落逃亡夏州境内,今特遣使者前来询问,并责令西平王两月之内交出反叛的羌人部落,否则革除西平王一切官职,并贬为庶民。。。。。。。”
李德明顿时傻眼了,他没有想到宋朝这次竟然一改常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