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走至寝宫,但见野利秋月正满眼无神的呆坐在床榻,脸色十分惨白,整个人看起来十分虚弱。
“官家!”
野利秋月看到赵祯走了进来,忙起身朝着赵祯要行礼,但由于几日滴水未进,不由得有些头晕眼花,身姿朝前倒去。
赵祯见此忙将野利秋月抱在怀里,而搀扶至一边的床榻,满是心疼的说道:“爱妃!朕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有多深,但人是铁饭是钢,爱妃又岂可如此茶饭不思?”
“官家!我们野利家对他李家忠心耿耿,为何他竟然能吓得去如此狠手,他还是人吗?”
野利秋月依偎在赵祯的怀里泣不成声的说道。
赵祯轻轻地拍着野利秋月的肩膀而后说道:“李元昊他不是人,他就是一个凶残的恶魔,不过爱妃你放心,朕已经派了大军征讨此贼了,这一回,朕一定不会放过他了!”
野利秋月哭泣道:“就算我背叛了他,嫁给了官家,可我们野利家是纯正的党项人啊!他为何对待自己的族人都这般斩尽杀绝呢?”
赵祯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有些人总以为靠着野蛮凶狠、残暴杀戮就能够让他人都敬畏他,继而谋夺天下,但须知武力只能征服一时,永远都征服不了人心,人心是需要仁政去征服的,李元昊已经失去了党项部族的心,一个没有了根的人,败亡不远了!”
“来人!把燕窝粥端上来!“
赵桢朝外头喊了一声,而后看了一眼怀里虚弱的野利秋月说道:“虽然爱妃失去了族人,但爱妃还有家人,朕和初春都是爱妃的家人。就算是为了朕和初春,爱妃也应该把身体给养好才是,你说对吗?”
一名宫女端着一碗燕窝粥走了进来,野利秋月看了一眼,而后说道:“官家!奴家真的吃不下!”
赵祯见此将粥端在手中,而后屏退了宫女,说道:“吃不下也得吃,爱妃你要把身体养好,这样才能够照顾初春,才能侍候朕,再给朕生儿育女!”
赵祯说完,亲自喂起了野利秋月,直到她将一碗燕窝粥全部吃完,看到野利秋月的脸色稍微有些好转,方才放下心来。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直到野利秋月在自己怀中睡熟,赵祯才将其放在了床榻,而后替其盖好棉被。
。。。。。。
崇政殿内,赵祯独自一个人呆着,而他的面前放着吐蕃和凉州等地的地图,虽然赵祯做了充足的准备,使得战争的天平倾向于宋朝,但有些东西一时半会还是无法改变的。
宋军击败青唐吐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能不能挥军直取逻些,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毕竟高原反应这东西,只怕很难克服,要知道历史上盛唐之所以没有灭了吐蕃也是因为高原反应的原因。
“官家!杨指挥来了!”
内侍张茂则走进来说道。
“传!”
宋朝出动20万大军打仗,赵祯放心不下的就是辽国会有所动作,因此赵祯先前让杨崇勋留意辽国的动态。
天圣七年八月,辽国东京起义者大延琳囚禁东京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和辽圣宗第四女南阳公主,杀死户部使韩稍勋、王嘉、萧颇得等人,且自立为帝,国号为兴辽,改年号为天庆。
当初,东辽之地,子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后,没有实行酒专卖和关于盐、油的法令,市场买卖货物所收的税也非常少。
冯延林和韩韶勋主政以后,开始设置税法征税,由于税率太高,因而辽东百姓怨恨思乱。而燕地又遭逢大饥荒,辽国官员想出了一个远水解近渴的法子,那就是造船,招募熟悉海运的人,运辽东米粮用来赈济幽燕之民。
但辽国的造船技术比不上宋朝,而且北方多旱鸭子,水路又十分凶险,船只大都葬身于大海。有人不愿意去,反而遭到官府人员的殴打,因而辽东百姓怨恨思乱。
所以大延琳趁机起事,首先杀死了贪官冯延林和韩韶勋以得民心。起义之前,大延琳和东京副留守王道平密谋起走,王道平假意答应,背地里却连夜抛弃家人逃走,跑去给辽圣宗耶律隆褚告密。
耶律隆褚得知之后,立刻征调诸道之兵讨伐大延琳。国舅萧匹敌首先率兵占据要害之地,切断大延琳的西渡计划。
大延琳知道后又写信给渤海太保夏行美,让他杀了驻军统率耶律蒲古取而代之,却不想夏行美把信交给了耶律蒲古,于是耶律蒲古杀死了响应大延琳的八百多守卫,从而切断了大延琳往西进攻的路。
大延琳得知黄龙府、保州都没有响应之后,于是分兵西取沈州,沈州节度使萧王六初到任,副使张杰声称要投降,于是大延琳没有立即攻城。
但后来知道自己被张杰给戏耍了,因此怒而攻城,但城中早已有了准备,于是不胜而归。
由于辽国对女真各部都实行残酷的剥削制度,因此南北女真各部全都归附大延琳,高丽见辽国局势混乱,也以兵荒马乱,道路被阻为由拖延进贡。
赵祯得去岁得知消息后,认为收复幽燕之地的时机来了,但彼时河北路、山东路、山西路、陕西路,四路爆发旱灾,若不是有土豆和玉米支撑着,再加上赵祯不计成本的往北方运粮,而后以工代赈,只怕流民要过上百万了。
而宋朝也失去了一次绝加的夺取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第205章 死战
崇政殿内,赵祯接见了杨崇勋,从杨崇勋呈上来的军报看,大延琳兵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军报显示,今岁三月,萧匹敌率军抵达辽东,萧孝穆讨伐大延琳,进攻东京城。萧蒲奴统率右翼大军同大延琳战于蒲水,由于辽军抢先一步占据了大延琳通往女真、高丽的交通要道,因此大延琳不能向高丽和女真求援,兵败之后只得退守东京城,而辽军包围了东京城,攻破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赵祯早就想谋夺燕云十六州了,虽然战机出现了,但奈何老天爷不给力,他只得暂时放弃,毕竟百姓要比开疆辟土重要多了,再者说了,没有了万千百姓,又能拿什么去开疆辟土呢?
按照历史的走向,大延琳起义应该是八月份的时候被平定,眼下四月末,宋朝出动了近20万大军讨伐李元昊和青唐吐蕃,由于先前修了水泥路,所以行军速度应该很快,骑兵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奔赴战场,如此算来,若是能在八月份结束战争是再好不过了。
经过三年的积攒,除去西征的两路大军,赵祯还能动用二十万军队左右,但粮草只能维持半年,若此时进攻幽燕之地,胜负有些难料,若是能打赢最好,但若是打不赢,大宋就会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
所以赵祯最终决定还是暂时不进攻幽燕之地,击败青唐吐蕃,消灭李元昊,继而打通丝绸之路才是大宋目前所要做的事情。
。。。。。。
“杀啊~”
“冲啊~”
“扎西德勒~”
秦州城下,正在进行惨烈的攻城大战,一队队吐蕃士兵搭着云梯冒着箭雨朝秦州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
原本高大的秦州城已经在攻城器械的摧残之下变得摇摇欲坠起来,这场惨烈的攻城大战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进攻的吐蕃军人数十万,守城的宋军仅六千余人。
为了守住城池,狄青发动了群里的所有壮丁,所有男人都拿着武器登城墙同吐蕃兵血战,虽然边境之地民风彪悍,但毕竟不是正规军,战力有限,因此一个月来,守城的军民也是死伤惨重。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即便不敌于吐蕃兵,也是用自己的身躯去阻挡了吐蕃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因为城内的百姓都晓得,一旦城破之后,他们会面临着什么,所以城中俱是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决意死守秦州。
攻打了一个月,吐蕃兵死伤近两万人,而秦州的军民死伤近四万人,壮丁十不存一。
“狄总兵!守城的士卒已不足800人了,只怕很难抵挡住敌人的下一次进攻了!”
秦州知州范雍登上城墙后统计了一下守城的人员之后,而后面色惨淡的朝着狄青说道。
狄青看了一眼城墙外正在准备发起新一轮进攻的敌军,而后看了一眼范雍说道:“秦州看来我狄青是守不住了,但狄某身为大宋军人,只能战死沙场,绝不能投降。范知州,我已于北城门挖好地道,还得麻烦知州带着城内的老弱妇孺从地道当中逃出去,想必朝廷的援军应该还有三两日便到了。”
范雍见此说道:“那狄总兵你呢?”
狄青看了一眼城墙下一直未动用的一营重骑兵说道:“待知州大人撤离百姓之后,我将率铁骑营冲锋,直至战死为止,还请范知州给官家带一句话,就说我狄青誓死为大宋尽忠!”
“狄总兵赤胆忠心,我范雍虽是文臣,但也愿同狄总兵誓死守卫秦州城!”
。。。。。。
狄青本来打算在晚上亲自率三千铁骑发起进攻,但眼下,守城士卒不足八百人,只怕等不到晚上了,于是乎当即下令城中妇孺做好准备之后,而后大开城门,准备用主动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从而使得百姓可以从地道逃走。
“赞普!宋军忽然大开城门,莫不是要投降于我大吐蕃?”
一名吐蕃将领忽然走至中军大帐朝着赞普温逋奇禀报道。
“踏踏踏踏~”
一阵整齐而又有力的声音传来,大账内一阵吐蕃将领都是震惊不已,而后纷纷走出营帐,看到三千武装到牙齿的铁骑自秦州城门驶出来,而后摆开阵来,同吐蕃军遥遥相对。
吐蕃一众将领登上一处山坡而后看到这只声势浩大,军纪严明,排列整齐的铁骑兵,不知为何,心底陡然发憷起来,他们早年间也同宋朝打过仗,虽然打输了,但并不是输在马背上,而是败给了宋军的阴谋诡计。
温逋奇面色狰狞而后朝着一众吐蕃将领说道:“早就听闻宋朝有一支战无不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