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听说只需要一个壮劳力,李渊的眼睛露出骇人的光芒,而人群也变得嘈杂起来。
“如果家里有牲畜,只需要一个老人就能轻松使用这架耕犁。”李世民又扔下另外一个大炸弹。
第十八章 武德犁
有牲畜,老人亦能使用。
这句话犹如惊雷在众大臣耳边响起,震的他们荡魂摄魄。
能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蠢人,长孙无忌能想明白的道理他们也能明白。就算不明白,看到周围人的样子也应该能想到。
“秦王此言当真?”却是宰相裴寂上前问道。
“公何必问我,此物就在眼前,真与不真一试便知。”李世民笑道。
裴寂转目看向李渊,众臣也同样目视李渊,等待着他下令。
“快,快,快,马上做给朕看。”李渊比大家还要况没有任何不同,随着前方壮汉发力,曲辕犁犁铧深深的没入地表,然后一道整齐的犁沟出现在大家面前。
但此时没有人在意这些,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后方那个小太监身上。发现他确实只是用手扶着耕犁,几乎没有使力。
所有懂行的人看到这种场景都快要疯了。
真的,这个耕犁真的能节省一个壮劳力出来。
李渊况。
他和李世民比起来优势在哪?除了嫡长子的身份之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政务方面的成绩突出。
李唐起兵之初李建成也是带过兵的,只是攻入长安立国大唐之后就留在了中枢协助李渊管理国家政务稳定后方,而李世民则带兵四处征讨作战。
他明面上的功绩肯定是没有李世民攻城灭国来的耀眼,但也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想想萧何凭什么成为汉初三杰就知道李建成的功劳有多大。
当然,李建成肯定是没法和萧何比的,但道理是一样的。李建成在后方也是立下了巨大功劳的。
这也是李渊为什么放着功绩更加显赫的李世民不用,偏偏立他为太子的原因。因为李渊明白,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李建成在政务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李世民没有。所以他选择了更保险的李建成当太子。
这里是为了剧情故意这样写的,不要当真。
扯远了,话题回到当下。
李建成最自信的地方就是政务方面的成绩远超李世民。在他看来今日李世民把新式耕犁当成祥瑞献给皇帝,就是想在政务上和他掰腕子。
毕竟农桑在政务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在这一块儿做出成绩,能给李世民加很多分。
众大臣的对李世民的夸赞在他听来是如此的刺耳,尤其是父亲李渊赞许的目光更是让他心慌。
不能就这样看着李世民的计谋得逞,他心中焦急的想道。眼珠子一转,顿时想到一个主意。
悄悄的靠近一名自己的心腹,如此如此这般的安排一番。说完也不管那名心腹难看的脸色,若无其事的退到一旁。
他的那名心腹心中暗恨,太子这是让自己去死啊。这个时候去说这样的话,不管秦王会不会倒霉,他肯定是要倒霉的。
可不去说又不行,他是太子的心腹,一身荣辱都系在太子身上。今天他敢不听命令,转头就是杀头大祸。
想到这里,他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大笑着说道:“秦王果然名著海内为我大唐之楷模,如此神物都要经由你之手献给陛下。”
此言一出,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很简单。你秦王威加海内,整个大唐都知道你,有人发明了耕犁都要先敬献给你,由你献给陛下。
言外之意就是,老百姓只知道有秦王,不知道有陛下。
这话皇帝听到会是什么感觉?根本就不用猜,看李渊阴沉的要杀人的脸色就知道了。
几位宰相也是满脸不渝,这种高兴的时刻你出来给大家找难看是什么意思?然而他们也只是不开心,却没有站出来斥责他。
在场的没有人是傻子,谁都知道这个站出来的官员是太子的人。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要说不是太子的意思,他们肯定不信。
太子和秦王的争斗,一般人还真不敢参与。
李建成也没有真的想把自己撇出来,他知道这不可能。然而无所谓,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谁能拿他怎么样?
他的目的就是要恶心李世民,如果能在李渊心中埋下猜忌的种子,那就更好了。
李建成的支持者心中叫好,等着看李世民的笑话。李世民的支持者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他们没想到李建成居然会用这样的手段发难。
那些中立官员则口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看到。
李世民也是脸色一变,死死的盯着这名官员。这个人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索性豁出去了对李世民露出一个充满敬仰的笑容。
但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大脑急速转动很快就想到一个破局的办法,只听他不慌不忙的道:“此物是陇西一少年所制,他深受父亲大恩欲将此物献给您以感谢您的恩情。”
“但他本一介草民,如何能接触到真龙天子。恰好前几日臣去龙首山游玩,和他偶然在乡间相遇。他并不知道儿臣的身份,但猜到我在朝中有关系,故托我把此物献给父亲。”
“他还给此物取了一个名字,叫武德犁。”
第十九章 神秘色彩
武德犁一出直接秒杀所有质疑。
等着看笑话的悄悄的收起了自己的尾巴,替他着急的都长出了口气,中立的陷入了沉思。李建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那名当出头鸟的官员顿时面如死灰。
但别忘了,现在的皇帝是李渊,在场的大臣更多的是效忠于他的臣子。听到武德犁这个名字,他们先是一愣,然后由衷的为李渊感到开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詹士裴矩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呐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高士廉第二个站出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裴寂、封德彝等大臣也站了出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所有大臣不管是支持李世民的,还是支持李建成的,包括忠于李渊的都齐声道贺。
李渊兴奋的一张老脸犹如开了花般,明明很想要,嘴上却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惭愧惭愧。我不过是顺应天命为黎民苍生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实在当不得这样的感谢。”
“陛下此言差矣。”裴矩一脸正色的道:“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
有没有熟悉这段话的小伙伴?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夸皇帝德才兼备、努力不懈、节俭爱民、不好声色犬马游戏您的美名天下人都知道了,争相传扬。
所以连一个十岁的少年都对您感恩戴德,把自己发明出来的农耕神器命名为武德犁。您也应该接受,不能凉了子民的一番忠敬之心。
裴矩果然不愧是四朝名臣三朝宰相,这机智和文采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上的。就这篇临时编出来的马屁话,绝对能上后世语文课首发
这一番话下来把李渊夸的是满面红光,笑的见牙不见眼,看向裴矩的眼神也充满了欣赏。
果然,没过多久裴矩就当上了检校侍中成为宰相。这个时间比历史上提前近一年。
这些都是后话,有了裴矩这一番堪称范文的赞美之言,李渊顺势接受了武德犁这个名字。李世民贡献祥瑞的功劳也切切实实落到了实处。
李渊为什么会这么开心?那些宰相级别的人又为什么会为了武德犁的出现感到高兴?难道他们真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吗?
不全是,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身后名。
李渊是大唐皇帝权利的最巅峰,宰相们也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他们这一步,更看重的是身后的名了。
李渊希望死后得到文仁康明宣之类的谥号,大臣也一样。对于文臣来说,文就是最高的谥号。纵观中国历史,得到这个谥号的文臣都屈指可数。
名从哪来?当然是生前的功绩。
中原是农耕文明,所以和农耕有关的事情是最容易出功绩的。尤其是武德犁这样划时代的工具,那更是天大的功绩。
而且这样的工具必然会推广到千家万户,也会流传数千年。只要有人提起武德犁就会想起李渊,也会顺带提起他们这些大臣。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听到武德犁会这么兴奋的原因。
同时他也对那个创造武德犁的少年产生了兴趣,问道:“你说献上武德犁的是个少年?把详情一一道来。”
李世民没有得意忘形,依然保持冷静,恭敬的上前一步道:“是的,那少年才十岁,世居陇西,年初才被朝廷迁徙安置在龙首山下。”
“才十岁就能打造出如此神器,真是天降奇才于我大唐啊。还是陇西人,果然那里的人最这样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让人才流落在朝堂之外。”
李渊本来想说陇西的人对李家最忠心什么的,还好及时反应过来改了口。这要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出来,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啊。
他的话相当于是为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即便是有人怀疑十岁的少年怎么可能创造的出武德犁,这个时候也不敢站出来质疑。那不是正直,是找死。
然而却是有人站了出来,正是李世民,只听他说道:“父亲,这件事情恐怕比您想象的还要神奇。”
“哦,怎么个神奇法”李渊正在兴头上,闻言也来了兴趣。
“据那少年所说此物并不是他首创。半年前一名邋遢老道士突然出现在他们村周围,少年经常救济于他,老道士感其心善收他为徒。”李世民开始讲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哦,这和老道士有什么关系?”李渊微微皱眉,他对老道士什么的并不感兴趣。而且突然多出一个人,让这份祥瑞变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