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在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长日久自然会有效果。
另外一个原因是提前亮出自己的立场,有助于吸引志同道合者。
儒家为本百家为用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太难。看他一个人可能一生都无法做到。
他需要更多的盟友。
李世民终于看完邻二本书,他一句话都没,合上书盯着岳山看了许久。一直把岳山看的心里发毛了才陡然道:“你想当广成子。”
岳山一愣,这是哪一出?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广成子是黄帝的师父,他指点黄帝治理国家最终成为下共主。在岳山的新编神话里广成子是修道者,因为帮助黄帝成为下共主才得到功德加持飞升成仙。
很显然,李世民认为他在效仿广成子,帮助自己成为下共主然后借着这份功德飞升成仙。
很显然李世民产生了很美妙的误会。
虽然岳山觉得这很扯淡,但并不会傻到去反对,而是点头道:“我确实想效仿广成上仙,但却没有他的才能,也不敢当帝师。”
第二百一十二章 谋算儒家(3)
“哼,算你有自知之明。”李世民傲娇的道。
虽然他嘴上的不客气,但心中对于岳山的最后一点怀疑和忌惮却彻底消失了。非但如此,还升起了一种类似于革命战友的认同福
前文数次提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李世民不怕手下有能力有野心,再有能力的人他都有把握驾驭。他真正害怕的是这个有能力的人脱离他的掌控。
在他看来岳山就一直游离于他的掌控之外,主要是他摸不清岳山的路数。你一个神仙弟子不好好修炼早日飞升,跑到京城这个泥水坑里混什么?
为了荣华富贵?李世民是绝对不相信的,这可是成仙啊。多少帝王将相求之不可得的东西。
换成他自己,如果有人告诉他,给你一个成仙的机会但要放弃皇位,他都不敢肯定自己会选择哪一个。
那么岳山放着成仙的机会不好好修炼,跑到京城来想做什么?搞不明白这一点,他永远都不可能对岳山真正的放心。
而此时此刻,他认为自己终于知道了。
岳山混迹在京城就是为了成仙他的升仙途径就是辅佐自己成为下共主,然后分享气运和功德飞升成仙。和当年的广成子辅佐黄帝一样。
当他自认为摸清了岳山的追求之后,那些怀疑和忌惮自然就消失了。
而且他深信辅佐自己成为下共主就是岳山的成仙之道,非但对岳山再无一丝怀疑,信任程度一举超过了大多数人,仅在长孙无垢之下。
这种感觉就类似于后世的那种革命战友之情一样。
甚至他还不无嘚瑟的想,你是神仙弟子又如何,你看过三皇书又如何,还不是要乖乖的来辅佐老子吗。
只能,脑补最为致命。
岳山并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李世民的脑海里居然千回百转的思考了这么多的东西,也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度过了最大的一个危机。
但他能明显的感觉到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变了,虽然表面看起来一样,可那种话的神情和姿态怎么呢,就是更加的随意了。
不过此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算计儒家的事情,并没有过多注意这一点,而是心翼翼的道:“不知道圣人认为儒家为本百家为用是否可行?”
如果李世民同意,难度可以降低十倍百倍。如果他不同意,那想完成八字方针改造将是毕生系粒
到正事,李世民也收起撩意,谨慎的道:“可不可行我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试一试。”
对岳山的信任是一回事儿,听不听他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决定国家战略方针,他肯定会慎之又慎。
见李世民没有反对,而是决定试一试,岳山喜形于色差点跳起来。他以为要费一大番口舌才能服李世民,没想到只是看过那两本书他就同意了。
难道我的文笔已经这么好了?仅凭两本书几万字就能服皇帝改变国策?
“真正做大事儿的人要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瞅瞅你现在,为这么点事儿就高兴成这个样子,将来怎么做大事儿。”李世民嫌弃的道。
“是是是,我一定改。”岳山随口敷衍道,这时候谁还管什么修养不修养的,先高兴了再。
乐了一会儿之后他才道:“这事儿还需要圣饶配合。”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岳山把他的计划一股脑儿的了出来,简单来就是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唱红脸的自然是李世民,继续贯彻以往的道路尊崇道教,甚至要变本加厉的的压制儒家。适当的时候可以一些对儒家不满的话。如此一来就会引起儒家的恐慌。
岳山就是唱白脸的那个,在私底下结交儒家并在恰当的时机抛出第一本书彻底打入儒家内部获取信任。然后在暗戳戳的鼓动儒家进行自我改造,以顺应时局重新博得皇帝的认可。
完自己的计划,岳山信心满满的看着李世民,满以为会收获一轮夸赞。然而李世民却轻蔑的看了他一眼,道:“我还以为你有多高明的手段呢,也不过如此吗。”
“啊?这”岳山有些傻眼了,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呀。他不服气的道:“圣人有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冷哼一声,把第一本书扔给岳山道:“这本是给那些读书人看的。”又用手一拍第二本书:“这本是用实际行动去做的。”
岳山一头雾水,这事什么意思?然而李世民却闭口不言了,只是看着他。意思很明显,考验来了。
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岳山开始品味李世民的话。第一本是给人看的,第二本书是用来做的。
前一句好明白,第一本书本来就是给那些读书人看的,好让自己打入他们中去。可第二本书是用来做的是什么意思?
想想自己的计划,在想想第二本书的内容,渐渐的他梳理出了一个脉络。越想这个脉络越清晰,没多久他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道:“高,还是圣人高呀。”
“明白了?不错,你还不算太笨。”李世民点点头道。
李世民的办法前半部分和岳山的差不多,精髓在后半部分。
岳山的计划是等他彻底被儒家接受,获得一定话语权之后在顺势推出第二本书。李世民的意思是不要告诉儒家什么儒家为本百家为用,因为你的在花乱坠总有人会反对。
还不如不告诉他们,直接去做。
按照计划李世民要表现自己对儒家的不满?如何才能做到既表达了不满吓唬儒家,又不引起他们的反弹呢?
第二本书里的内容就是最好的攻击武器。只要李世民时不时的抛出一两个例子,然后表示儒家这个德行让他很担心。
别的不用多,儒家的那些人恐怕就会被吓得夜不能寐。毕竟读书人才是最会脑补的,而脑补是最致命的。
但李世民举的例子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是儒家的那些儒生犯过的错,还是知名过错。而且他还只是表示这让他担心,没有要对儒家动手。
这个程度的质疑,不会引起儒家过激的反弹从而引发国家大乱。然后岳山在从中引导,一切顺理成章。
最关键的是,当最后目标达成的时候,儒家不但不会感到憋屈。反而会弹冠相庆,我们在危急关头改造儒家保住了儒家的地位,我们都是劳苦功高啊。
这非常符合鲁迅先生对人性的一段描述:有间屋子太暗,如果有人提议开个窗子,那么势必会遭到众饶反对。但如果有人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同意开个窗子。
所以,鲁迅先生的思想贯穿千古啊。
比起岳山的两步走更加的高明。如果岳山的计划是中下之策,那李世民这一番改动就是上上之策。
果然,玩政治斗争自己还是太嫩了啊。岳山暗自暗叹。
“你们两个在聊什么呢,这么投入。”就在这时,长孙无垢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乌龙婚事
这边岳山刚刚和李世民商量好计划,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长孙无垢柔和的声音也随之传来:“你们君臣一回来就躲在房子里商量什么军国大事呢。”
“观音婢你们怎么不多玩一会儿?”李世民笑着道。
“怎么,二哥这是不欢迎我们呢?要不我们娘儿几个再出去玩一会儿?”长孙无垢故作不高心道。
“哈哈怎么会。”李世民脸皮抽搐,打了个哈哈无奈的道。
“阿耶好,哥哥也来了吗?哇你怎么来这么早呀,我的字帖还没写完呢。”却是李丽质伸出脑袋看着岳山,噘着嘴道。
这模样像极了后世不愿意做作业的盆友。
“我就是来看看娘子有没有偷懒呀,字帖没写完还跑出去玩,看来要给你惩罚才校”岳山先是给长孙无垢见了礼,然后戏谑的对李丽质道。
“不是这样的,我是写完今的才去玩的。是吧,娘亲。”李丽质委屈的都快要哭出来了。
“是是是,咱们丽质最乖了,娘替你作证。”长孙无垢宠溺的道。
“你看我没谎吧。”李丽质马上忘了委屈,得意的道。
“嗯,好吧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岳山假装一本正经的给她道歉。
这下丫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扭捏的道:“哥哥你也是为我好,不用道歉的。”
这董事的模样,岳山的心都融化了,如果不是身份不允许他都恨不得把她抱起来亲几口。
看着笑的两人,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相视一笑,露出欣慰的表情。
然后长孙无垢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拉下脸道:“翠岚呐,听你最近在打听宗室女的情况,难道想娶宗室女吗?”
李世民一听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这什么操作?活腻了吗?
“咳咳”岳山也没想到这个消息居然这么快就传到长孙无垢耳朵离了,脸上有些挂不住,干咳一声把之前李世民的那番话给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