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还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就等着推波助澜,如果朝廷置之不理,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所以郑昀澄必须杀,只有杀了他才能震慑住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同时也像天下万民展示圣人和朝廷抗击蝗灾的决心。”
“只要我天下万民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去的灾难。所以臣请杀郑昀澄以定天下民心。”岳山态度坚决的道。
“这……”群臣意识失语,虽然明知道他说的不对,可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反驳。
而且朝廷和五姓七望等世家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随着皇权的日渐强盛,这种矛盾一天比一天激烈。如果不是还有个突厥在,估计早就打起来了。
作为新兴贵族他们自然是支持朝廷的,反过来说就算他们攀附五姓七望人家还不一定稀罕呢。
现在岳山要杀郑昀澄,他们是保还是不保?这已经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站位的问题。
“圣人,我冤枉啊,岳山他……他血口喷人。”郑昀澄慌了,噗通跪在地上道。
李世民也陷入了纠结之中,说实话因为这点事情就杀一个五品官他也不愿意。关键是马上就要和突厥开战了,不想在这个时候和五姓七望翻脸。
“圣人,重症还需下猛药,天下万民可都在看着你呢。”岳山继续加大筹码:“你是知道蝗灾的危害有多大的,想想嗷嗷待哺的亿万子民。”
“用郑昀澄一条命坚定天下抗击蝗灾的决心,能挽救万千条人命,我相信这对郑都水来说也是求仁得仁了。”
“你……岳山,你不得好死。圣人,你不要听信他的谗言啊。”郑昀澄惊恐的道。
李世民依然没有做出绝对,而是问左右道:“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群臣迟疑不已,谁都不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岳山面露喜色,与之相反的郑昀澄的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起来,以李世民的风格,他这样问就意味着意动了。
长孙无忌左右看了看,心中叹了口气上前一步道:“臣支持清水候,郑昀澄妖言惑众迷惑君王,罪不可恕当斩立决。”
有了第一个站出来的,马上就有一大批人跟着站了出来支持杀人。
虽然宰辅里面没有人站出来支持,但也没有谁反对。李世民终于做出决定,道:“来人,郑昀澄利用蝗灾蛊惑于朕意图不轨,其心可诛,判斩立决。同时昭告天下,再有以蝗灾蛊惑民心者皆斩不赦。”
“圣人饶命,圣人饶命啊。”郑昀澄吓的瘫坐在地,凄惨的叫道。
然而根本就没人理他,几名禁卫过来拖着他就往外走。
“岳山,你不得好死,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听到他的诅咒,岳山微微一笑,根本就没往心上放。诅咒我的人多了去了,你算老几啊。要是诅咒有用,地球早就是大唐的了。
把人拖下去后,李世民又道:“传旨各州县官吏,积极探查本地是否有蝗灾迹象,若有及时上报朝廷,并组织人手灭蝗。若有懈怠者削官罢职,赈灾不力着流放三百里终身不得出仕。”
“喏。”群臣齐声应道。
“谁还有什么要说的?”李世民有道。
“我。”群臣还没来得及说话,李承乾先站了出来:“我有事情要禀告父亲。”
“何事?”
485 太子的表演(三更,求票)
“何事?”李世民和颜悦色的道。
因为看出了蝗灾的事情,他对李承乾这个太子愈发的满意,说话的语气也前所未有的好。
李承乾自从当上太子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这样和蔼的父亲了,自然也很兴奋,不过还是保持理智道:
“父亲我和书院的同窗一起走访民间又请教了书院的先生,得到了一些防治蝗灾的法子,想说于您听一听。”
“哦?快快讲来。”李世民喜道。
“第一个办法就是养鸡鸭,书院养有数千只鸡鸭,周围几乎见不到蝗虫连其它小虫子都难以见到,原因就是鸡鸭把这些小虫子都吃了。”李承乾道:
“我问过养鸡的人,他们说鸡鸭吃了小虫子之后不但长得快下蛋也比以往多。所以我以为可以鼓励百姓多样鸡鸭,让鸡鸭吃蝗虫。这样既可以减少蝗虫的数量,百姓们又多了一样财产。”
“此法不错,可以尝试推广。”李世民连连点头道。就连群臣也纷纷颔首表示认可。
这个道理很好懂,只是以往没有人往这方面想而已,现在李承乾一点拨就知道其中的道理。
“第二个方法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蝗虫。”李承乾又道。
“何为昆虫的趋光性?”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这是清水候最新一册格物书籍里的知识,解释了飞蛾扑火的原理。”李承乾侃侃而谈道:
“清水候言飞蛾扑火是因为昆虫具有趋光性,也就是晚上会自动往有光亮的地方聚集,甚至做出扑火的行为。”
“我就想蝗虫应该也属于昆虫,会不会也具有趋光性?于是就和同窗一起试验,夜晚在野外点燃火堆,果不其然,周围的蝗虫纷纷扑进火堆被烧死。”
“等天亮我们再去查看,火堆周围数百米的地方蝗虫的数量明显减少。所以我以为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夜晚点燃篝火引诱蝗虫主动送死。”
“果真如此?”李世民也忍不住动容,看着岳山问道。
岳山在一旁听的惊讶不已,这小孩才十二岁好吧,居然就能活学活用了?这……太妖孽了吧。听到李世民的询问连忙道:
“回圣人,此法可行,也是现阶段捕杀蝗虫效率最高的办法。”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李世民质问道。
“这个……”岳山那叫一个尴尬,挠挠头道:“虽然我知道昆虫有趋光性,可……得知要有蝗灾一时心急就没想起来,多亏了太子殿下,否则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哼……自己写的书回头在好好读几遍去吧,免得丢人现眼。”李世民鄙视不已,然后转头对李承乾道:“好,不错不错,能学以致用,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谢父亲夸奖,我愧不敢当,都是清水候教的好。”李承乾好容易才按捺住心中的得意,谦虚的道。
“不要妄自菲薄,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嗯,还有没有?”李世民含笑道。
“还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李承乾迟疑的道。
“说来听听。”李世民鼓励道。
“可以采取奖励政策激励百姓捕捉蝗虫,比如一筐蝗虫换一斗粟米。如此一来百姓们就更有动力了,想必对遏制灾害更加有利。”李承乾小心的道。
李世民欣慰的点头道:“我已经给你娘亲说过,让皇商行出面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蝗虫干。”
“原来父亲早就想到了,是我多言了。”李承乾失望的道。
“不,你说的一点都不多,相反你说的很好。明日我就昭告天下,太子怜悯百姓上书以蝗虫换粟米,天下万民皆可至州县衙门以蝗虫换粮。”李世民道。
这就是在替太子扬名赢取民心了。
“啊?谢父亲。”李承乾激动不已的道。
“诸卿以为太子所言如何?”这时李世民又问道。
“太子所言却为良策,臣无异议。”房玄龄道。
“臣也无异议。”宇文士及、杜如晦等人相继表态。
“那好,房爱卿就劳烦你拟旨昭告天下了。”李世民这才道。
“喏。”房玄龄恭敬的道。
“诸卿可还有事?无事就回去了。”李世民又道。
这其实就是一句废话,大家都是来赴宴的谁也没准备上奏谈军国要事,所以问过之后大家都识趣的起身离开。
李世民却单独把岳山叫到一旁,问道:“翠岚你老实告诉我,承乾所说是不是你教他的。”
“我对天发誓,蝗灾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有和大郎说过。”岳山举起两根手指道。
李世民紧紧盯着他的眼睛,确认他没有说谎之后突然情绪失控,大笑起来:“哈哈……”笑的眼泪都流了下来。
岳山没有当过父亲,体会不到这种情绪,所知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
过了好半晌李世民才恢复过来,拍了拍岳山的肩膀道:“谢谢,谢谢你把我的太子教的这么好。”
“嘿嘿,圣人客气了,他可是我大舅子,把他教好了对我也有好处。”岳山可不敢承这份情,故意破坏气氛道。
“你……”李世民气结:“不识好歹。”
“是是是,我不识好歹,那你还有事吗?没事儿我就先走了。”岳山没心没肺的笑道。
“滚吧。”李世民没好气的挥挥手。
岳山干脆利落的转身就走,可刚走了几步就听李世民道:“等等,刚刚被你一打岔忘了问正事儿。”
“为何要杀郑昀澄?”
岳山转身严肃的道:“圣人觉得一顿蝗虫宴就能让群臣重视蝗灾吗?”
李世民想都没想就摇头道:“不可能。”
“是的,不可能。没有切身之痛他们是不会真正重视这件事情的,所以必须要让他们感到害怕。”岳山道:
“孟子云物伤其类,郑昀澄是五品官员又是荥阳郑氏子弟,身份尊贵。把他杀了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圣人的决心,也能警示天下别有用心的人。”
“而郑昀澄是都水使者,掌管水利的官员而已,杀了他也不会耽误朝廷的公事。既然他主动跳出来当那只鸡,我们成全他又何妨。”
李世民又问道:“可他毕竟是荥阳郑氏的子弟,杀了他恐会引起世家反弹。朝廷马上就要对突厥用兵,此时引起骚乱恐会误了战事。”
486 太子妃岳水儿(第一更,求票)
“不,杀了郑昀澄那些世家不但不会反弹,反而会老实一段时间。”岳山道。
“为何?”李世民问道。
“去年冬至以来朝廷开始大刀阔斧的革新,世家一直在给朝廷添乱并安插人手争抢基层的权力。”岳山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