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你再猜猜我为什么要让万骑过去。”
“难道不是为了防止有人作乱吗?”李世民疑惑的道。
“不,我是怕有人纵火。”岳山道。
“纵火?你是说有人敢防火烧粮库?不会吧,只是贪腐还罪不及家人,纵火烧粮仓那可是诛族大罪,他们敢吗?”李世民不信的道。
“那你以为纵火的会是谁?现在官吏储备仓的官吏吗?他们确实不敢,怕的是别的有牵扯的人。”岳山道:
“圣人以为光靠储备仓的那些官吏能制造数十万贯的亏空吗?后面必然有更多位高权重的人一起参与,那些官吏不敢烧,他们背后的人未必不敢。”
“一把火下去一了百了,所有的罪名都让仓库的官吏背了,你觉得以为如何?”
李世民连连摇头道:“我不信,我大唐才立国十余年吏治就败坏至此。”
“圣人又错了,我大唐的这些官吏是哪来的?是我大唐一个一个培养出来的吗?不是,大多数都是前朝的官员,大唐建立后摇身一变成了新朝的官。”岳山冷笑道:
“难道这些贪官污吏成为我大唐的官员之后就能洗心革面变成清官好官吗?且背后还有世家豪强子弟串联一气。”
“所谓的新朝建立只是换了一个人当天子罢了,世家依然是世家,官僚依然是官僚,没有任何的变化。”
“正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室,不正是如此吗。”
“够了。”李世民脸色阴沉,恶狠狠的等着他道:“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把你杀了。”
然而岳山却一点害怕都没有,继续说道:“纵观历史真正的开创了新朝代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夏启创立夏朝把禅让制改为继承制。一个是始皇帝,该分封制为郡县制。”
“之后的汉随一直到现在,都在沿用始皇帝的法子,算不上什么新朝。”
“那么,圣人你是想继续拾始皇帝的牙慧,还是想当第三个开创新朝的人呢?”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不用激我,你不就是想严惩这些人吗。好,我就如你的愿,狠狠的查,但凡涉案者不论身份地位一律严惩。”
“圣人英明。”岳山恭敬的道。
他只是想激李世民杀人吗?不,还有一个目的是加深李世民对世家和现有选官制度的不满,为书院体系和科举制铺路。
天下无不透风的墙,储备仓库发生窝腐案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引起一片哗然。
对于灾区人民来说,这就是五雷轰顶的坏消息。
储备仓库的粮食都不足了,那岂不是真要发生粮荒了?再加上蝗灾一天比一天严重,眼看关中就要大面积绝收……于是刚刚平息下去的购粮热潮再次高涨,百姓纷纷挤到粮铺门前买粮。
而这时粮价再一次暴涨,一路飙升到斗米百文的高度。
局势临近崩盘状态,岳山等人无法,只能打开储备仓放粮。可这次放粮并没有起到安抚人心效果,这次百姓是铁了心要把家中所有财产全换成粮食。
而高粮价也恶果也终于显现出来,家底儿本就不厚的百姓很快就变得身无分文。
虽然还没有出现卖儿卖女的情况,但如果灾情进一步严重,这种情况必然会出现。
是继续维持高粮价,还是低价卖粮调节粮价。
这个难题再次摆在朝廷的面前。
最终李世民一咬牙,低价放粮,斗米二十文无限量放粮。
497 祸不单行
斗米二十文,这个价格在三个月前那都是天价,可在现在就是前所未有的低价。
百姓都疯了一样去平济仓去朝廷控制的粮铺买粮,即便自己加储备的粮食够吃一年了也要去买点。
对于下令低价卖粮的贞观大圣人,百姓们那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每每提起都高呼万岁,李世民又收割了一波民心。
而一车车一船船粮食接连不断的运来,也渐渐的安抚住了民心。至于这些粮食从哪来的,他们不管,只要有粮食买就行。
但一些目光长远之人却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反而忧心忡忡。那可是储备仓啊,无限量放粮以后可怎么办?
皇帝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挺英明的一个君主吗,怎么一个蝗灾就昏招迭出啊。
不少人开始上书劝谏,让悠着点放粮,甚至连太上皇李渊都传出消息让他不要瞎胡闹,可惜没有任何的作用。
各大储备仓敞开了放粮,运量的车马日夜不停。
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粮食和蝗灾所吸引的时候,一条条军令从枢密院发出传递到各处军营。
大唐军队开始悄无声息的调动起来。
边关转攻势为守势,甚至还关闭了一部分榷场。部分边军抽掉进入国内驻扎在各关卡要塞,各禁军也以赈灾的名义调到各大名城重镇周围驻扎。
军队调动是大事儿不可能瞒得住人,但朝廷的理由很充分,国内改制在关键时刻,又恰逢关中蝗灾处于失控边缘,调集军队以防有人反叛这很正常。
即便有人心有怀疑也没有办法。
就在军队完成的那一刻李世民撕下了伪装,在朝堂大发雷霆直指吏治,并戳破了储备仓窝粮案。
七大储备仓控亏总计高达九十余万石。
这个数额一处,百官无不瞠目结舌。九十万石粮食,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从蝗灾开始到现在朝廷用来调解粮价安抚人心的粮食也才五六十万石而已。
那些人到底是如何把这么多粮食给吞吃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震怒之下的李世民直接下令抗灾小组、御史台、不良人、刑部等衙门抽调精干人员清查此案。
还责令提刑司组成审判小组,专门审判此案,凡是涉案人员一律从重处理。
对于皇帝的这个决定,群臣没有敢反对。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听着朝堂传来的消息,崔晟狂喜道。
“哦?崔兄何故如此?”刘懿疑惑的道。
“储备仓贪腐百万石,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在民间造成恐慌。大灾之年朝廷仓库被贪腐一空,岂不就意味着粮荒吗。哈哈……”崔晟道。
“着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崔兄聪明啊。”刘懿也开心的道。
“我们要加一把火才行,找些人把这个消息传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崔晟吩咐道。
“好,我这就去做。”刘懿连忙点头。
“还有,买粮的事情怎么样了?买了多少?有没有被发现?”崔晟问道。
“朝廷二十文一斗开始卖的时候我就已经安排人去买粮了,出面的都是我世家的佃户和家生子,不会有问题。现在已经买了十余万石。”刘懿回道。
“才十万石,太少了,安排人继续买,朝廷出多少粮我们就买多少。”崔晟道。
“可如此一来会增加暴露的风险啊,而且我们的现钱也不够了。”刘懿迟疑的道。
“放心,朝廷的注意力都被贪腐案给吸引住了,没工夫管这个。再说就算他们发现了又如何,我们光明正大的买粮又不犯法。”崔晟不在乎的道:
“至于钱,我会和其他人商议,大家一起筹钱。”
“已经花了二十万贯了,我怕他们不肯再出钱啊。”刘懿道。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还能给姓李的难看,有的是人愿意出钱,你不用担心。”崔晟胸有成竹的道。
“好,有崔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刘懿松了口气,然后貌似不经意的道:“也不知道谁这么神通广大,九十万石的粮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给吞了。”
崔晟嘴角翘起,得意的道:“呵呵……天下间除了我们这些世家你以为还有别的势力能做到吗?”
“啊?是世家动的手?这……”刘懿先是一愣,然后错愕的看着崔晟道:“崔兄知道的这么清楚,莫不是……”
崔晟连忙摆手道:“别瞎说,我可没这么大的能力,是别人动的手,我只是喝了点汤。这么给你说吧,我们粮铺里卖的粮食有一部分就是这么来的。”
“咝,你们……就不怕露馅吗?”刘懿道。
“怕什么?我确实没有参与啊,我只是从牙行一名粮商手里平价购买了一批粮食仅此而已,手续齐全合理合法,还有牙行给的票据。”崔晟得意的道。
“高,真高。以后再有这样的好事,能不能带我一个。”刘懿谄笑道。
“哈哈……放心吧刘兄,这次咱们合作愉快,以后一起赚钱的机会还多着呢。”崔晟道。
“谢崔兄提携,以后但有用得到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刘懿道。
储备仓亏空百万石的消息传出后天下哗然,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一种国家即将分崩离析的错觉。
粮荒这个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次的传言再一次甚嚣尘上,百姓囤粮的情绪再次被调动。朝廷掌握的粮库和常平仓甚至出现了新粮还未入仓就被抢购一空的情况。
尽管有朝廷调解粮价,可市场上面的粮价一日高过一日,民间私下交易依然维持在百文一斗的超高价格。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初,百姓抓紧抢收总算没有造成绝产,皇帝宣布关中免税,让百姓手中有了点存粮,民心稍安。
然而坏消息是随着酷暑的到来蝗灾一日比一日严重。六月底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关中大旱。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岳山都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果然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蝗虫其实比较怕雨水,一旦下暴雨就被把虫卵淹死,使蝗虫出现断代有效防止下一茬蝗灾。而大旱是蝗虫最喜欢的天气,蝗灾真的治不住了。
还有就是古代农业纯靠天气吃饭,一旦发生大旱也意味着绝收。沿河地区还好,离河渠比较远的只能看着庄稼旱死。
蝗灾加大旱,关中今年秋季绝收基本成了定局。
这下关中人心真的乱了。
498 收网
“长安城粮价斗米两百文,关中其它地方斗米四十文,这些人够贪啊。”李世民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