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唐-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唐

 第708章 高句丽国除(1)

    辽东城的投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大炮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杀器对士气的打击作用实在太大了。

    不到一个小时城墙上的两三千守卫就化为了肉泥,别说普通的士兵,就连高级将领都吓傻了。

    投降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少数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跳出来反对。

    大唐可谓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两国最前线的桥头堡,攻击俘获敌军两万七千余人,百姓四万余人,钱粮物资无数。

    这还不算完,高句丽的降将卖主卖的很彻底,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军情。

    在大唐包围辽东城之前,他们接到后方传来的情报,会派遣四万大军前来解围。不求能挡得住唐军,但求多拖延一段时间。

    计算时间,这支援军会在明天中午时分到达。

    李世民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一个计策,继续命令大军围城装作攻城的样子。同时广派探马,防止高句丽援军的探子靠近被识破。

    然后又并没万骑后撤免得把对方吓走,重新派遣了一个折冲府的陆军假装拦截,然后引诱高句丽援军进入包围圈。

    第二天高句丽援军果然到达,大唐的诱饵和对方激战过后假装不敌后撤。

    高句丽的援军想驱赶败军冲击大唐军阵,就不远不近的吊在这支诱饵的后方。

    大唐方面见他们这么配合,不请他们吃一顿肉馅饺子都不好意思,然后这支援军就被包了饺子。

    他们还想反抗突围,于是万骑派出一个折冲府的骑兵冲锋了一次。这四万人马上表示大唐的饺子很好吃,他们正好饿了,想吃。

    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如此大胜,唐军欢欣鼓舞士气振奋,尤其是高层对灭亡高句丽充满了信心。

    同时也肯定了岳山的军事能力……战术上或许不是很强,但绝对是战略方面的高手,统帅级的人物。

    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就是用大炮拿下了一座城吗,这和战略有什么关系?

    对于将领来说,越是简单有效的作战方式就越有普及性,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学会。所以大家对这种作战方式评价往往会非常高。

    反而是那种非常复杂的作战方式,取得大胜之后大家都会惊叹你的战术指挥能力,但也仅止于此了。

    因为这种能力和个人天赋有关,不可复制,别人也没有办法学会。

    岳山用大炮拿下了辽东城,在后世人看来太正常了,就是武器碾压。

    可在大唐人眼里就是创造了一种简单有效战争方法,所有人都能学得会,而且还是彻底改变战争模式的战术。

    关键是改变战争方式的核心武器大炮也是岳山发明的。

    我不需要有多高的战术指挥能力,只要心中对全盘有清楚的了解,然后积蓄国力,用国力堂堂正正的把你碾压。

    这就是战略能力。

    当然了,实际上他们完全是高估了岳山的能力,这其实是信息差造成的误会。

    他们以为这一切都是岳山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事实上他是利用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做到的这一切。

    如果真让他自己从头到尾的指挥作战,只会搞的一团糟。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通过这一战,再也没有人怀疑岳山的军事能力了,这也算是个意外收获。

    岳山自己也很开心,看来自己死后可以多一个‘军事家’的标签了。

    不过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拿下辽东城之后就把指挥权还给了李世民。面对挽留他断然拒绝,声称对兵法并不了解,全靠武器之利侥幸成功,可不敢在献丑了。

    结果众人都以为他在谦虚,纷纷夸赞他不愧是当世大儒,真乃君子之风什么的。

    李世民也非常满意,这个女婿贴心啊,开了个好头之后就把灭国的荣誉让给了他这个老丈人。回去之后一个要给他封国公,谁反对都没用。

    确定了大炮的威力之后,整个作战计划都要重新调整。

    原本大家的计划是集中兵力拿下安市城,这次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李世民率领继续攻打安市城,另一路由李绩率领攻打木底城。

    原本应该是兵贵神速,赶在敌人反应过来之下进行攻城,这样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次李世民等人商量过后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我不但要慢慢的走,还要大张旗鼓告诉敌人要进攻哪里。尽量多的把敌人的兵力吸引过来,一网打尽。

    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大唐几十万大军晚上休息,中午天热也要休息,下午嫌弃离天黑太近懒得拔营也不动了。

    只有黎明到中午十点多十一点时间这段时间才不紧不慢的走上一段。辽东城离安市城几百里的距离整整走了一个星期才到。

    这场景着实把敌我双方都给整懵了,这是想干啥?当来踏青的吗?

    但对高句丽人来说不管大唐有什么阴谋诡计都没关系,作为防守方他们能做的就是提前打造好防线。

    趁着大唐给出的这一段时间,他们再次加固了安市城的城防,运送了更多的物资和军队进去。木底城也在做着同样的动作,利用一切力量加固城防。

    大唐和高句丽之战可谓是举世瞩目,大多数都在等待着最后的结果,好调整对大唐的态度。

    但也有一小部分势力终于决定亲自入场。比如靺鞨,派出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协助高句丽作战。

    这五万靺鞨兵和高句丽北方抽调出来的十万人组成联军南下助战。本来他们想来安市城的,但见大唐分出偏师攻击木底城,就并分两路。

    一路由一个名为延寿的人率领协助木底城,一路由一个名为惠真的人率领继续南下支援安市城。

    大唐军队到达安市城的时候,惠真的八万大军也恰好赶到左近。

    李世民当即决定围点打援,先拿下惠真。

    又是一个简单的诱敌深入,高句丽援军上当被包了饺子。

    惠真比支援辽东城的那些将领硬气了许多,据地坚守了两天才率领剩下的五万多人投降。

    李世民打听了一下,他们已经是高句丽能抽调出来的最后一点力量。

    其他的兵力一部分拱卫京都平壤,一部分留下防守各个城池要道,一部分去积利城和开城市抵御程咬金和刘仁轨的大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小国寡民就这么多兵力。虽然还能强征民夫入伍,但需要时间,眼下是来不及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世民没有在继续等待,直接炮轰安市城。

    安市城守将的抵抗之心同样比辽东城的守将要顽强的多,城头都被大炮砸碎了还是不肯投降。

    每当大唐的先登营试图登城的时候他们又爬上城头抵抗,可谓是悍不畏死。

    李世民当即大怒,也不再顾及什么平民不平民了,直接上开花弹进行延展炮击。

    这一轮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整个战场上都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儿和令人作呕的焦糊味。

    本来大家都以为在这种攻击下高句丽人的士气应该全部瓦解才对,然而当大唐再次劝降的时候,得到的依然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答复。

    这次李世民彻底死心,感叹了一句高句丽有忠臣之后再次下令炮击。

    不过这次就不是单纯的炮击了,而是一边用大炮阻断高句丽人支援城头的道路,一边让先登营的人登城。

    有大炮的掩护,安市城的守军几乎没有阻止起什么像样的防守,轻易就被大唐占领了城头。

    后面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大唐成功拿下安市城。

    安市城的城主和主将见事不可为就下达了投降的命令,然后两人一个选择自刎,一个选择在城主府自焚。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非常感慨,令人厚葬两人。

    拿下安市城就相当于打开了高句丽的门户,大唐的军队可以长驱直入一路如入无人之境。

    而且高句丽人绝对想不到,他们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坚城连一天都没能守得住就破了,国内肯定没有任何防备。

    所以李世民来不及收拾残局,马上就下达了新的命令:十五万大军分成五路。其中四路分别攻打建安城、盖牟城、白岩城等高句丽军事重镇,并和程咬金的大军汇合。

    而他自己率领第五路大军八万人直捣黄龙杀向平壤。

    文唐

 第709章 高句丽国除(2)

    在决定投降之前,安市城的守将和城主就已经派出数十名信使向国内传递这个消息,让他们做好防备。

    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面对火炮所有的防守都毫无用处。但消息该传还是要传的,起码让后方多几天准备时间,万一有奇迹发生呢。

    所以当李世民率军直捣黄龙杀向平壤的时候,辽东城、安市城被攻破,陆上门户被打开的消息就先一步传扬开来。

    本来就人心惶惶的高句丽人彻底慌了,各种谣言四起根本就无法控制,事实上大多数城主都没有想过阻止这些谣言。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作为宗主国和文化主体国家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高句丽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国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百姓,对中原王朝都有很深的认同感。

    尤其是岳山的《华夏文明》,在高句丽的接受程度比大唐国内还要高。甚至可以说,在周围藩属国里这本书都被当成了圭臬一般。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理直气壮的以华夏文明的一份子自居。

    你说证据?一代文宗岳山亲自编写的《华夏文明》就是证据,铁证如山。

    所以在高句丽这些贵族眼中,当大唐的子民和当高句丽的子民区别不大。

    如果高句丽能继续维持下去,他们自然愿意出力抵抗大唐,这样才能更好的保住自己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如果抵抗不了——那就投降呗。他们以贵族的身份主动投降,到了大唐也照样是人上人。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安市城连一天都没坚持下来的时候,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