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还真是如此,要是圣人连这一点都能想到,那我就真的太佩服他了。”
“哦?难道以前你不佩服圣人?”
“没有,瞎说,别冤枉我。”
为什么说有刘洎在他们反而更好做事了呢。很简单的道理,皇帝重病自然会担心朝臣和太子勾结在一起彻底把他架空。
如此一来不论是太子还是辅政大臣,都会束手束脚。
这个时候人性什么的已经不值得信任了,反而是刘洎近乎迂腐的忠诚更值得信任,他就是皇帝的眼睛。
有他在其他人就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如果没有别的心思,有这么一双眼睛在对大家都好。你做什么皇帝都看在眼里,避免了不必要的猜忌。
到了前殿两人分道去处置自己的事情,长孙无忌去召集群臣,岳山则去接管皇城禁卫。
他一路来到玄武门,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敬君弘。
一见面敬君弘就屏退左右问道:“岳公,宫里到底什么情况?”
岳山说道:“圣人重病暂时无法理事,接下来将会有太子监国,长孙相、房相、马相、刘相、李枢密监国。”
敬君弘惊讶的道:“这么严重,那我们该怎么做?”
岳山拿出圣旨丢给他道:“接管皇城守卫,没有我的命令片铁不得进入皇宫。”
敬君弘接过圣旨瞅了一眼,道:“喏,末将遵命。”
岳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二十五年前咱们靠着进攻皇城博得了今日的富贵,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咱们要靠防守皇城延续我们的富贵。要让昨日重演,明白吗?”
敬君弘激动的道:“岳公放心,我誓死保护好皇城。”
岳山道:“走吧,咱们一起去接管皇城守卫。”
大唐想调动超过五十人的军队必须有枢密院的命令,想调动五百人的军队必须由圣旨和枢密院军令,少一样都不行。
现在岳山只有圣旨没有枢密院的军令,敬君弘却毫不犹豫的就跟着他走了。
这就是李世民让他来做这件事情的原因,目的是防范枢密院被渗透拖延签署军令甚至扣着不签,导致失去对皇城的掌控让历史重演。
可以说这位在发病之前把一切都算计好了。
接下来接管宫门的工作也很顺利,岳山带着圣旨去对方军营里转一圈谈谈心,对面就主动移交的守卫工作。
元从禁军顺利掌管的永安宫的守卫,然后又进一步接管了宫内禁卫,半天之后整个皇城都落入了他的掌控。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瞒不住人的,看到这种情况大家自然都能猜到皇帝的情况不容乐观。
枢密院对于这种明显违规的军事调动也保持了沉默,就连最刚的刘洎也没有反对。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宫内,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传出,或者说等待着宫里的召见旨意。
看到岳山接管皇宫守卫工作,李承乾的心情更加的沉重,这意味着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虽然对他来说这是个好事情,可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人就是这样,事情没有发生前态度很复杂,尘埃落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宫去看望,但在召见旨意没有到达之前他只能强迫自己坐在宫里。
还好并没有等待太久,很快政事堂那边就传来旨意,召他进宫。
他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想着皇宫狂奔而去。
在另一个地方,武畅看着他的背影眼睛里露出了一丝期盼,他就要踏上那个位置了,真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啊。
她毕竟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子女,没有那种血脉亲情。在丈夫的皇位面前,一切就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李承乾一路来到含凉殿,见到长孙无垢就急切的问道:“娘,爹怎么样了?”
看着他满头大汗不带一丝作假的焦急模样,长孙无垢欣慰不已,道:“好多了,正在里面休息,等大臣们过来在一起去见他吧。”
李承乾又探头朝里面看了一眼,才在长孙无垢面前坐下:“爹的身体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病倒?”
长孙无垢道:“劫数,幸好翠岚找到了神药,要不然这次就真的在劫难逃了,现在的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了很多。”
李承乾发自内心的道:“幸好有他。”
长孙无垢道:“幸好有他。圣人要让你监国,你做好准备了吗?”
监国李承乾做过一次了,但这一次和上次不同,上次只是名义上监国,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监国。比起正式登上皇位就差了个名分的那种。
他自然很高兴见到这种局面,但这也意味着皇帝的病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我自然没有问题,但爹的病……您不是说已经好了吗?”
长孙无垢道:“命已经保住了,完全康复还需要很长时间。就算康复了,也需要静心安养,到时候大多数政务还是要由你替他管理。”
“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让所有人失望,不要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踏错道路。”
李承乾郑重的道:“娘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没多久长孙无忌就带领二十几位重臣来到这里,除了九位宰辅,程咬金、李孝恭、高士廉、李靖、张士贵等人也全部都在。
这些人全部都是贞观朝的核心人物,决定着国家的走向。
长孙无垢这才进屋去叫醒李世民,告诉他人到齐了,然后把众人召集进去。
当着李世民的面,长孙无垢再次向众人宣布了决定。
“这是太子监国的诏书,这是任命辅政大臣的诏书……”
有些事情可以合在一张诏书上写完,但有些事情必须拆分一件件说。比如任命辅政大臣,必须一人一张诏书。
任命太子监国也必须要有单独的一张诏书……装圣旨的盒子很快就空了下来,但还有两个卷轴没有拿出来。
很显然李世民留的还有后手,至于是什么……大家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圣旨发完之后长孙无垢问道:“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刘洎站出来道:“请恕臣无礼,臣想亲自问一下圣人的意见。”
长孙无忌气道:“刘相休得无礼……”
长孙无垢阻止住他,对刘洎说道:“刘相忠诚之心人尽皆知,我怎么会怪罪你呢,你问吧。”
李世民对于发生的这一切都听在耳朵里,等到刘洎站出来的时候他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刘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文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856 云中郡王
得到长孙无垢的允许,刘洎就来到李世民的床榻前。
“圣人,还请恕臣大不敬之罪。如果您的意识是清醒的能听得懂臣在说什么,就请眨三下眼睛。”
李世民很配合的眨了三下眼睛。
“臣是长孙无忌,您认识吗?如果认识请眨两下眼睛。”
这个问题一出很多人都惊讶不已,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问。
岳山也先是疑惑,不过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同时也给这个老头竖起大拇指,想的就是周全。
有时候痴呆病人会出现一种类似应激反应的状态,他们或许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会习惯性的配合眨眼睛。
就比如刚才,前面的话李世民可能并没有听懂,但他听懂眨眼睛了,就配合的眨眼。
刘洎显然也是了解这一点的,才假装自己是长孙无忌。如果李世民还配合的眨眼睛,那就说明他的意识是不清醒的。
这也就意味着之前长孙无垢所有的命令合法性还有待商榷。
不要以为是皇帝的笔迹有玉玺大印这份圣旨就起作用,没有经过政事堂备案的圣旨从法理上来说是不具备合法性的。
别以为圣旨没有假的。
长孙无垢拿出来的圣旨全都没有政事堂的备案,被质疑是很正常的。
所以皇帝临终前随便留一份圣旨就废掉太子另立新君纯属扯淡,那份圣旨百分百会被认为是假的,大家继续拥护太子登基。
当然,现在他们面临的情况有些特殊。
不管李世民意识是否清醒,太子监国是毋庸置疑合理合法的,但辅政大臣的任命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的。
刘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自询问李世民的意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在帮助长孙无垢证明这些圣旨的合法性。
证明这确实是出自李世民的意思,而不是她自己写出来的。
所以长孙无垢才会让他过来询问,长孙无忌刚才出来阻挠也只是表个态,并不会真的阻拦他这么做。
而刘洎这些看似荒唐的问题,其实都是必要的过程。
李世民听到他的这个问题之后眼球动了动没有眨眼,刘洎已经可以确定他是清醒状态了。
但还是继续问道:“您是说臣不是长孙无忌对吗?”
李世民眨了两下眼睛。
刘洎拱了拱手转头对其他人说道:“刘某刚才已经验证过,圣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诸位可有异议?”
群臣纷纷摇头,刚才他们都看到了怎么可能会提出异议,那不是找死吗。
刘洎有转过头继续问道:“圣人,刚才娘娘所说您是否听清了?如果听清了,请眨两下眼睛。”
李世民再次眨了两下眼睛。
“这是否是您的意思呢?”
李世民又眨了两下眼睛。
“夏国公接管了皇城守卫和皇宫禁卫,这是否也是您的意思呢?”
又是两下眨眼。
刘洎深深的鞠躬道:“臣明白了,必不负皇恩辅佐太子殿下处理朝政。”
说完又对长孙无垢行了一礼道:“臣逾越了,还请娘娘恕罪。”
长孙无垢道:“刘相一心忠于圣人,我是明白的,日后承乾还需您多多扶持才是。”
刘洎道:“这是臣分内之事。”
他的一番问话证实了长孙无垢说的这些全都是皇帝的意思,证明了这些圣旨的合法性,也打消了部分人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