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无话可说,良久,钱书记叹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干劲儿,这以后啊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余思雅笑着说:“钱书记说笑了,咱们年轻人做事冲动,还要你们这些前辈给咱们掌舵呢,你们丰富的经验可是咱们宝贵的财富。对了,大家手里都有钱了,有没有想过这笔钱怎么花?”

    即便扩大养殖规模也花不了多少钱。因为土地是村里的,不要钱,鸭苗可以赊账,也就饲料和人工需要钱。这样算下来,几个公社的盈余不少,躺在账上又不能生子,当然应该花出去了,不然搁久了,很容易产生腐败等问题,毕竟看着那么大笔款子躺在账上,生出贪婪的心思也不足为奇。

    别的人不是特别了解余思雅,但钱书记知道,余思雅问这个问题,不会是无的放矢。他笑着说:“余厂长可有什么好建议?”

    余思雅笑了一下道:“要是你们公社计划通电的话,我们公社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派些有经验的老同志去帮忙,你们管一天三顿饭就行。”

    要让县里面答应大面积推广养鸭,那也得让县里面的领导看到养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成绩才行啊,不然领导为什么要相信你,跟着你冒风险。

    几个公社以前都是穷得叮当响的,如今好不容易账上多了点钱,都还没捂热,这就要花出去,大家还真有点舍不得,毕竟穷怕了。

    沉默了一会儿,黄书记问余思雅:“你们公社去年通电花了多少钱啊?”

    余思雅说:“几千上万块吧,具体的我也忘了,待会儿让杨会计把去年通电的账目给你们看看,你们考虑考虑吧。我们养殖场今年遇上了困难,资金比较紧张,没办法做出点成绩了,只能看明年了,今年你们要领先咱们公社了。”

    这话说得几个公社的书记心思又活络了起来,钱书记问余思雅:“余厂长,你们明年有什么计划啊?”

    余思雅摆手:“现在还不确定呢,得看明年的效益,先不说这个,免得传出去,给大家很大的希望,最后又没钱只能算了,又让大伙失望。”

    这是有大动作啊,几个书记的脸顿时苦逼地皱了起来。去年就被红云公社的光环给压得喘不过气来,看样子,明年还得做陪衬,那他们今年要不要搞一搞,压过红云公社?不然年年落后多没面子啊。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跟余思雅说,几个书记都表示要回去考虑考虑,余思雅微笑着送走了他们。

    转眼吃过了午饭,马冬云带着四个裁缝师傅过来,两男两女,都是本公社会踩缝纫机,会做衣服的,其中手艺最好的是一个叫赵德安中年男人,另外一个年轻女人还是他的徒弟。

    几人都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养殖场的厂长怎么会见他们。

    “余厂长,人都带来过了。”马冬云一一给余思雅介绍。

    余思雅笑着跟他们打过招呼,然后纷纷马冬云:“你去泡茶,我跟四个师傅聊一会儿。”

    四个裁缝都是普通社员,对余思雅的名字如雷贯耳,哪怕她才20岁,比他们所有人都小,他们也不敢小觑,局促不安地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农民的憨厚与淳朴。

    余思雅看出他们的不安,索性跳过了寒暄,直接说明自己的目的:“今天找四位师傅过来,是有件事想交给大家去做。你们知道的,我们养殖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鸭毛鸭绒,遗弃了太占地方,还会对村里的环境造成影响。所以我想废物利用,大家看能不能用这些鸭绒制造出保暖的衣服。”

    随着养殖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后产生的鸭绒鸭毛会更多,丢了实在是太浪费了。目前国内又没听说有羽绒服,根本卖不出去,所以余思雅才想着自己做,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养殖场的抗风险能力。火腿肠、鸭脖鸭腿等等食物,别的小厂子要复制太容易了,羽绒服相对来说技术含量更高一些,想跟风难度也要大得多。

    农村乡下的土鸡土鸭,杀了之后,毛都是埋进土里或者丢进垃圾坑里了,做衣服大家还是头一次听说。几人都很茫然:“余厂长,鸭毛也能做衣服吗?我们没经验。”

    余思雅也不懂羽绒服的制造工艺,不过国外在四十年代就有羽绒服了,如今都有三十几年的历史,想必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线。只是他们买不起,也找不到地方买,只能靠自己摸索。其实改革开放一穷二白,很多厂子都是这么摸索着建立起来的,并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的。

    “我大致知道一些,不能选鸭毛,要选细的绒毛,消毒去掉鸭子的腥味,然后填充进衣服里,就像咱们的棉袄一样。不过羽绒比较细,技术不过关容易跑绒。如果你们有意愿,那就留下来先试试,不过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大家的工资很低,五块钱一个月,包一日三餐。如果能制造出市场欢迎的衣服,你们每个人将根据贡献度,奖励200—1000元不等,而且转正成为正式员工,待遇按照中级工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奖金太诱人了,而且还能成为正式工,但凡有点野心的都会想试试。

    四个人都没打退堂鼓:“余厂长,我们虽然不懂你说的这个怎么做,但咱们想试一试。”

    “好,我让马冬云给你们腾一间办公室出来,仓库里的鸭绒鸭毛随便取,不过不能乱扔,用多少取多少。另外需要的针线布料之类的,你们可以跟马冬云说,我们会尽量给你们提供。下次我去省城,会找省纺织厂,各种布料买一批回来,给你们做实验。”

    听出余思雅很重视这个事,养殖场也会全力提供他们所需,四人都很感动,站起来保证:“余厂长,咱们会尽量做出让你满意的衣服。”

    “好,我相信你们,跟马冬云同志去看看办公室吧。”余思雅笑着说。

    等人都走光后,余思雅伸了伸懒腰,这可真是忙碌的一天。

    她揉了揉额头,看着办公桌的文件,认命地忙活了起来。

    因为腿受了伤,不方便,余思雅除了去上厕所,整天都窝着办公室的这张椅子上,一天下来,浑身酸痛,人都快散架了。

    到了六点,沈跃出现在门口:“回去了。”

    余思雅第一回看到他这么高兴:“你来了,走吧。”她不好意思说自己坐得屁股都疼了。

    沈跃看出她脸上明显的喜色,劝道:“你身体还没好,上半天班就行了,我明天中午来接你吧。”

    余思雅抓住他的手臂站了起来:“不用,我得以身作则,再说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她得在过年以前将工作安排好,不然过完年去了城里,养殖场得乱套了。

    沈跃知道她固执,劝不动,只能把她扶到台阶下的自行车上:“走了,回家。”

    余思雅毕竟是厂长,在养殖场要顾忌形象,沈跃很注意这一点,早上也是用自行车推她过来的。

    余思雅虽然没说什么,但对沈跃这样妥帖的处事方式非常受用,主动说道:“要不你骑车子吧,我就腿还有点不利索,其他的都好了,你骑车不影响我。”

    “没事,建东在家做饭呢,咱们不急着回去,走一走,顺便说说话。”沈跃拒绝,主动问起,“今天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吧。”

    余思雅提起工作就来劲儿:“还好,门市部的销售远超预期,半个多月就卖出了七万多块,不过我们没货了,不然还可以再开一个门店。”

    省城有好几十万人,偌大的市场,一家店完全覆盖不过来。现在缺的不是市场,而是货物,这个供不应求的时代啊。

    沈跃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这么多?”

    真是想不到,一家村办企业开的店,半个多月就卖出这么多钱。要是一直不缺货,岂不是明年还能卖出上百万的销售额?

    余思雅自豪地笑了:“是啊,可惜缺货。明年我们一定要把规模做大,争取将清河鸭卖到外省去。”

    这可是个宏大的愿望,沈跃却相信余思雅能办到:“你一定可以。我看得出来,他们都很信任你。”

    余思雅笑了笑:“别净夸我了,对了,你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那你这假期还有多久啊?”

    “不急,我两年多没休假了,这次放了我一个长假,可以呆到年后。”沈跃算了一下,还有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是他参军以来最长的假期,但两个多月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候两人又会千里之隔,犹豫了一下,沈跃主动邀请余思雅,“等暑假的时候,你要不要带着红英他们一起去我们部队玩玩?那边有很多咱们本地没有的水果,比如芒果、龙眼、荔枝、木瓜等等,口味跟咱们本地的水果差别很大,你一定会喜欢的。”

    余思雅没说话,沈跃这个邀请可不只是简简单单邀她去坐客,而是一种试探,对两人关系的试探,她要答应去了,那就认可两人继续发展,可她现在还没想好。

    见她不吭声,沈跃也没逼问,而是转移开了话题,提起其他的事:“建东说他想跟着你,等下个月咱们去省城租个房子吧,就租在省大旁边,你看怎么样?”

    省大旁边方便的是她,余思雅自然没意见,她笑道:“你就这么肯定我能考上啊?”

    “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相信努力的人不会被亏待。”沈跃认真地说道。

    余思雅对上他黑沉沉的眸子,转开了眼睛,嘴角翘起,谁说这个时代的男人就不会说好听的了,看看沈跃的嘴巴多甜。

    “借你吉言了,等下个月咱们去省城看看吧,建东想做生意,在大学旁边摆个小摊成本低,人流量大,可以先试试。”余思雅讨论起沈建东的安排,“他有没有跟你说,他想好了卖什么吗?”

    沈跃摇头,打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