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刷厂,明天见报。你觉得怎么样?”

    最近没什么特别的大新闻,高考的余热还在,这个新闻一旦爆出来,绝对有轰动效应。所以只要她在把样刊送去印刷厂之前,写出稿子,就可以取代先前的头条,成为明天的头条。

    余思雅当然希望早点见报,这样也能震慑震慑那些搞小动作的家伙,能少一个受害者都是好的。不过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她还有许多想法要跟路明惠沟通。

    “路主编,我还有两个提议,你听听合不合适。这件事不是小事,楚玉涛的事恐怕也不是个例,高考是咱们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经,不容染指。所以我想建议你给省里的领导递份内参,你觉得如何?”余思雅既然决定要将事情闹大了,那就不光是见报那么简单。

    路明惠震惊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内参这事?”

    省媒还有中央媒体的记者编辑之类的,都有向政府递交内参的权利,主要是给领导提供一些敏感不宜公开的消息。这在后世不是什么秘密,但现在嘛,普通人还真不知道这事。

    余思雅找了个借口:“听人说的,报纸上的报道,你可以尽量客观一些,摆出实事,让大家来评判,寻找真相。但在内参上可以多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然后提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嘛。”

    路明惠思忖了两秒,又问:“那你的第二个建议是什么?”

    余思雅笑着说:“我有个想法,很多人哪怕怀疑自己没落榜,但因为找不到关系,没有查询的途径等等因素,也找不出证据,只能自己认了。如果我们将省内所有高考的录取名单做一期特刊,多印刷一些,每个单位多发两份,投放到全省,这样一来,每个考生都有途径了解到录取名单上有没有自己,如果确认自己被录取了,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他们可以拿着特刊去找教育局,找县里,甚至是找省城,总师出有名。同时,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也得掂量掂量了,以后再搞这样的小动作可是随时都会被戳穿的。”

    严打,严肃处理只能纠正这一时的风气。只要有利益,有私心,过几年,这样的事照样会死灰复燃。高考顶替这种事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屡见不鲜,为什么到了21世纪后,几乎就销声匿迹了,说到底还是大众了解信息的渠道多了,造假顶替的风险高了。

    所以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信息透明化,公开公正,并让受害者有投诉伸冤找回公道的地方,这样才能刹住这股不正之风。不然哪怕今年将这批徇私舞弊者严肃处理了,明年照旧还会有铤而走险的人,屡禁不止。

    路明惠认真思考了一会儿:“你这办法倒是挺好的,但你知道得多印刷多少报纸吗?全省好几万考生,这个副刊光印名字和学校,也得印刷个一二十页吧,搞不好还不止。厚厚一叠,几万份,还有邮票、信封的钱,加起来得怎么也得好几千块!我们报社每年的资金预算都是有限的,这到年底了,去年批的活动资金都花得差不多了,社里不一定愿意负担这笔费用。”

    这对报社来说也没多大的好处,还要挤占那么大批资金,就算通过上面的人肯定也要扯一阵子皮,到时候年都过去了,这个新闻的热度早下去了。

    余思雅也明白没好处的事,报社不一定愿意做,即便有人乐意,但肯定也有反对的声音。她笑了一下说道:“如果这笔钱咱们清河鸭养殖场出呢?那你们报社领导总没意见了吧?既能赢得考生的夸赞,博个好名声,又不用出一分钱。”

    那倒是,不过,路明惠眼神复杂地看着余思雅:“你说你,出这么多钱,图什么啊?”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我也不是没有条件。你得答应我,在这个特刊每一页的右上角标一行字‘此特刊由清河鸭赞助’,然后在旁边,落下咱们清河鸭的标志,就是我们清河鸭袋子上的那只鸭子。”

    “就这个?我回去跟社里说说,应该没问题。”路明惠很爽快地同意了,反正这也要不了多少位置,而且是对方出钱的事,想必社里也不会有意见。

    余思雅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高兴极了。几千块不动声色地在省报上做一个广告,能赢得几十万考生的好感,这还不值吗?既帮助了考生,又帮清河鸭打了一次广告,这钱真是太划算了。

    为了早点将特刊弄下来,余思雅还给路明惠出谋划策:“这要统筹各个高校的录取名单,由你们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去说服,太麻烦了,耽误时间。你不是要给领导写内参吗?就把这个建议写上去,这从某种程度上能防止顶替的事出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且所费的成本也很低。只要领导点头批准了,各学校和教育部门都会配合你们的工作,这样名单很快就能整理出来,省了你不少时间,要不了两天就能将特刊登出来,你们还可以在接下来几天的省报上出这么一则通知,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考生有疑惑的都能去查。”

    路明惠听她说得头头是道,越听越稀奇:“我说余厂长,你干脆别搞什么养殖场了,来干咱们记者这行算了。你这点子是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啊,我就没见过几个比你脑子还灵活的。”

    余思雅赶紧摆手:“我就瞎出点主意还行,让我动笔写东西,我可不行,还是交给你们这些专业人员吧。”

    这话路明惠可不相信。她了解余思雅的发迹史,当初就是因为在省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才被提拔去公社的,这还说不会写东西,谁信啊。

    不过人家的养殖场开得红红火火,不乐意去报社从头开始也正常。路明惠也就是激动的时候随口一说,见余思雅推脱,也就不提这个了,拿出本子一边刷刷刷地写要点,一边说:“成,目前就按你说的办。回头有消息了,咱们再电话联系。”

    “好。”余思雅见她恨忙,便没有打扰她。

    等小李和楚玉涛打完饭回来,吃过之后,四个人一起去了汽车站,先将路明惠送上了去省城的汽车,然后三个人才骑自行车回公社。

    到了公社,碰巧遇到王书记。

    王书记看他们脸色还好,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解决了吗?”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解决了,可能是信件太多,楚玉涛同志的录取通知书被遗失了。教育局那边答应帮忙找,牛副局长态度可好了,跟咱们保证说,一定会找到的,我们只要在家里等消息就行了。”

    “那就好,要是遇到困难跟我说,下次我跟你们一起去县里。”王书记友好地说。

    谢过了他之后,三人继续往养殖场的方向走。

    到了养殖场,楚玉涛诚恳地说:“余厂长,李主任,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我这大学也别想上了。”

    这一两天的碰壁和反转,让他一夜之间似乎成长了许多。

    “行了,这又不是你的错,回家等消息吧。”余思雅安慰他。

    楚玉涛苦笑了一下,再次道了谢。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的事情因为认识了能干人脉广的朋友是解决了,但其他人呢?想起这些,他未免有些兔死狐悲感。

    “回去吧,事情会解决的。”看他这样子,余思雅也没多说,现在得麻痹牛副局长他们,不然这些人知道他们不依不挠,肯定会到处找关系,托人情,试图阻拦她跟路明惠的计划。

    等楚玉涛走后,余思雅对小李说:“这几天由我来看着厂子,你回家陪陪家人吧。”

    小李有点头痛:“过几天再回去吧,不着急。”

    余思雅笑看着他:“为什么?”

    小李虽然是本县的,但家不在红云公社,因为交通不便利,工作又忙,他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提起这个小李就烦躁:“哎,他们又要给我介绍对象,烦死了,我这么忙,哪有功夫找对象。”

    余思雅劝他:“你这个年龄也可以开始相亲了,见见也无妨,万一碰上喜欢的呢!”

    “算了吧,以后再说,我不着急。”小李赶紧摆手。这哪是相相就完事的,要是稍微表现出还行的苗头,两家人就得商量结婚的事了。

    这是他的私事,余思雅最多提点一句,他不愿意,她自然不会多说。

    “既然你不回去,那今天下午就你在这里看着厂子。明天上午我来,咱们俩轮流值班吧。”余思雅笑着说。

    小李点头:“好,我知道了。”

    安排好厂子里的事余思雅就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到了厂子里,守在办公桌前。

    其实已经没多少事了,目前养殖场除了值班的人员,就还有孵化和饲养员在上班,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个人。这两个工作都有部门主管负责,不用余思雅盯着,她来办公室主要是为了等路明惠的电话。

    这一等就到了中午,路明惠才总算来了电话。

    “路主编,怎么样?”接起电话,余思雅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路明惠吐了一口气:“累死我了,昨天回到报社,连夜赶工,总算把报道赶出来了,今天也见了报,不少人看到报纸反响很大。我跟总编说了你的主意,他答应了,稍后财务会把这笔帐报给你,余厂长,你不会赖我的账吧?”

    余思雅听到一切顺利,松了口气,笑呵呵地说:“怎么会呢?你尽管把数字报过来,挂了电话我就让会计去给你们打钱。如果省报明年打算继续搞,咱们还可以签个协议,我们清河鸭可以长期赞助你们。”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成,你等我消息吧。”路明惠还有事情要忙,说了两句就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