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你最清楚状况。”余思雅冲他笑了笑,“咱们就那天上午八点约在门市部见吧。”
周六那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看就是个好日子。
上午八点,余思雅背着包,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准时出现在了二门市部。
丁舜和他舅舅秦朝华也在。
丁舜在搬东西放到货架上,秦朝华看到余思雅说:“余厂长,你们这铺子面积挺大的啊。”
“对,这是以前电影院的旧址,荒废了,就买了过来建的门市部。让秦列车长久等了。”余思雅笑着说道。
秦朝华笑着摇头:“没事,我今天休假,顺便来看看丁舜的工作环境。”
余思雅扭头叫丁舜:“别搬了,走了。”
三人从门市部出发,直接去铁路局。铁路局就在附近,离火车站不是很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
他们去得比较早,唐局长在忙,等到九点,秘书才把他们领了进去。
“唐局长,打扰了!”秦朝华进门先打招呼,然后介绍道,“这是我先前跟你提过的清河鸭养殖场的余厂长,后面那位是我外甥,在清河鸭养殖场的门市部上班。门市部就在火车站对面。”
对于火车站对面拔地而起的这栋新建筑,唐局长记忆尤深:“原来这就是余厂长,久仰久仰!”
余思雅跟他握了手,笑道:“唐局长客气了,今天贸然来打扰你,还请海涵。我这次来是有一桩生意想跟唐局长谈谈。”
唐局长可能是很少见到这样直接的人,愣了一下:“哦,不知道余厂长想跟我谈什么。咱们铁路局跟你们养殖场好像没什么工作能搭边吧?”
“怎么会?唐局长,我给你看一组数据。”余思雅把丁舜做的数据列表拿了出来,递给唐局长,然后朝丁舜使了使眼色,“丁舜,是你出去卖的货,你给唐局长说说情况。”
啊?
丁舜有点懵。
他可是第一次直面唐局长这样的大领导,心里紧张得不行,看到余思雅朝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他努力平复下紧张的心情,颤抖着开了口:“唐局长,过去一个月,我们余厂长让我去火车上兜售清河鸭。这张数据列表就是我过去一个月卖清河鸭的成绩,最坐边是日期,第二排是售卖数量,第三排是所用时间。”
唐局长捏着这份清晰明了的数据,一目扫过,刚开始半个月非常平稳,每天售出一百小袋清河鸭,不过用时越来越短。到了后半个月,销售数字开始急剧攀升,从一百增加到两百,最后定格在了一千份。
要知道,这可是丁舜一个人的战绩,而且他每天还要返回来,也就说他在路上还要耗去不少时间。如果这部分时间也在兜售,成绩会更可观。
不过,这关他们铁路局什么事呢?
唐局长放下数据列表,淡淡地夸了一句:“小伙子不错。”
一看就没上心。余思雅也能理解,毕竟嘛,唐局长更关心的是铁路运输的问题,运输不出错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余思雅只得挑明:“唐局长,这还只是丁舜一个人的成绩。如果铁路上能够公开售卖咱们清河鸭,我相信这个数据会更可观的。”
唐局长蹙眉:“你是想铁路局允许你们清河鸭的销售人员上火车?”
丁舜和秦朝华也看了过来,觉得余思雅可真大胆,竟然找局长提这种要求。
哪知余思雅却摇了摇头:“当然不是。铁路安全重于天,咱们的销售人员上车兜售货物,万一造成人群拥挤,踩踏之类的事故或者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不是给铁路局的同志们增加麻烦吗?”
唐局长面色稍缓,含蓄地点头:“余厂长觉悟挺高的。”这个口子,他不可能开。
余思雅笑着说:“唐局长,旅客对保质期比较长的食物需求挺高的,铁路局一直为人民服务,我相信也是非常想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所以唐局长我这里有个提议,将清河鸭的产品列入到铁路销售的食品中,实现铁路局、旅客和我们清河鸭三赢!”
碰!
丁舜惊得手肘一歪,撞在了椅子上。
他还以为自己已经够大胆了,但跟厂长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20 18:00:02~2021…04…21 18:00: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咕咚来了!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2805627 10个;豆沙包、123 5个;yu、曾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荼jojo 100瓶;allllll 50瓶;唯西西、_ 40瓶;喜欢晒太阳的卷心菜、k 30瓶;想不到好名字、曾曾、呆萌小小、youranlxj、伍。 20瓶;萍水相逢、醉扶归、苏摩 。 10瓶;给我嗑糖 8瓶;沧海难隹 6瓶;哎呦鹿鹿、酱烧泥、哈罗、捣鼓、yu 5瓶;莫名其妙 3瓶;遥遥xyc、sy 2瓶;山风、鱼非鱼、灰柚叶、豆子、enei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87、087
唐局长虽然没表现得像丁舜那样失态; 但他明显也惊了一下,手抚上杯子,在边缘蹭了蹭; 过了几秒才平复下心情,用一种难以言述的眼神看着余思雅:“余厂长觉得这合适吗?”
他们火车上确实也在兜售东西和食物; 还有一节车厢是餐厅,供火车上的旅客吃饭,也确实跟一些企业有合作。但他们合作的厂子都是大厂; 从来没选过一个几百人的小厂子。不是他看不起清河鸭; 实在是这个厂子跟他们以往合作的单位差太远了。
余思雅知道没这么容易,毕竟是铁老大,这会儿运输的主力; 要是她一提,对方就答应,那才奇怪了。
“唐局长,你觉得哪里不合适?”余思雅谦虚认真地看着他。
唐局长有点说不上来。
见他的表情,余思雅就知道他其实心里也没具体的反对点; 只是心里预先就认定了清河鸭不合适。
所以余思雅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拿起丁舜做的数据表,翻开; 指着数字说:“唐局长; 销售数据在这儿,实事证明; 旅客非常喜欢我们清河鸭的产品。咱们就按照批发价的毛利率算,后期丁舜一天卖一千小袋,就是五百块,毛利率就有整整一百块了。他这还是只卖了准不到十个小时; 而且只在几节车厢卖,都没将所有车厢逛完。说明咱们的旅客是有这个需求的。而且我们清河鸭包装简单,携带方便,尤其是这要到夏天了,你们列车上还要用冰块棉被来保存食物,多麻烦,有咱们清河鸭做补充,能省你们不少事。”
这会儿列车上还没有空调,到了夏天特别闷热。而且速度很慢,尤其是跨省长途,那坐个几天火车都是正常的。如此长时间,餐厅的食物怎么保存就成了问题,这会儿只能用老办法,冰块和棉被捂住保持低温以避免食物变质。
虽然余思雅说得挺有道理的,可唐局长似乎还是不大感兴趣,敷衍道:“余厂长,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回头我跟局里的同志讨论讨论再给你答复。”
余思雅又不是那种刚出社会好忽悠的小青年。这话一听就是敷衍,唐局长从头到尾就看不上这门小买卖,所以根本没把她这话听进去。
这个时代虽然大家都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可口号当不了饭吃,喊了二十几年大家也喊疲了。希望员工能够自觉加班加点,以单位为家,讲什么奉献精神是行不通的,这种鸡血只能打一时,不可能打一世。想让人努力工作,那得让人看到希望,升职加薪,名利财富总要得一样吧?付出了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现在唐局长之所以对这个提议不热络,没认真放在心上,就是因为这个事办成了除了给他和下面的人多添一点工作外,没什么好处。至于旅客的需求和实惠,完全不在铁路局的考虑范围内。
搞不好工作多了,下面的员工还会有怨言,唐局长又何必折腾呢。至于新增加的那点盈利,铁路局是国营单位,要上缴的,如果运营资金不够上面也会拨款,所以这个钱也没太大的诱惑力。
要想说动唐局长,得从其他方面下手,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可行贿这种违法的事余思雅是不会做的,那就只剩另外一条路了,好名声。
余思雅没走,接着说道:“好的,谢谢唐局长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昨天算了一下,咱们省城每天来往列车多达几十趟。按照一个列车配备两个售货员算,这就能新增差不多一百来个岗位,如果一辆列车上配置四个售货员,那就能增加差不多两百个岗位,等以后铁路扩线了,铁路售货员的数量会更多。这些售货员也不用铁路局另外拨款,就卖清河鸭的利润就能养活他们,还有盈余。如果办成了这个事,那唐局长可是咱们省城铁路局职工们的大恩人。”
唐局长又不傻,一听就明白了,余思雅这是不肯死心,还企图说服他呢。刚开始他挺不耐的,本想找借口把余思雅赶出去,但等余思雅说到新增就业岗位时他沉默了。
这年月,谁就没孩子下乡呢?眼前这丁舜不就是吗?他家里四个孩子,大的两个早早参加了工作。轮到两个小的,还在念中学就得下乡,家里大人托关系,找人,想尽了办法也只弄到了一个岗位,家里还是得有一个孩子下乡。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也不是个例。后来但凡局里面多出一个岗位,大家都会抢破头,就是希望借着岗位把自家的孩子弄回来。
唐局长他自己也有孩子,亲戚朋友在铁路局上班的也不少,他们也有孩子在乡下。这些在乡下的孩子无时不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
可以说,余思雅这个饵放得刚刚好,戳中了唐局长的痛点。他舍不得放过这个机会,而且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世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