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他们铁路局是铁老大,火车经常爆满,但架不住花销大啊,这么多职工要养活,还有铁路的运营需要维护。相比之下,火车上卖货,这个钱就赚得太容易了,也就额外增加一些职工就是。

    齐主任笑呵呵地说:“这个你得问财务的米科长,我就不清楚了,不过终归是不会亏的,最重要的是还能解决职工子弟的岗位问题。”

    这是齐主任最头痛的,谁让他是管人事的呢,只要局里多出一个岗位,家家户户都盯着,这家讲资历,那家讲贡献,家家都有自己的理,可僧多粥少,总要得罪人。

    他这个人事科的主任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现在多出来这么多岗位,职工子弟们都分布完,他再也不用愁这个了。

    唐局长也很高兴:“对,能解决职工们的实际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余厂长,这样算下来,咱们铁路局的需求量不少,你们养殖场那边的供货能行吗?”

    不是唐局长小瞧余思雅,实在是清河鸭的规模太小了,总共就四百多人厂子,自己开了两个门市部,还要对外批发一部分货。他们铁路局以后需要的订单可不少,万一清河鸭那边供不了货,他们岂不是得开天窗。

    余思雅笑着说:“唐局长说得有道理,我算算,短途旅客的消费比较低,估计不是很好卖。短途销售额就定在三百块一天,长途定八百一天,依次类推,这些车次……”

    她提起笔,对着齐主任那边给出的表格,刷刷刷地计算起来,很快算出一个数字:“唐局长,经过初步计算,按照我刚才定的标准,铁路局一个月的销售额能达到六十多万,咱们保守一点估计,就算五十万吧。不如咱们拟定一个协议,清河鸭每个月向省城铁路局提供八折,四十万的货,如果还要额外采购,到时候咱们再协商,你看怎么样?”

    唐局长看了一下她算出来的数字,根据前面的试点应该是能卖出去,便说:“这样吧,我再让财务那边核算一下,如果没问题,咱们就把合同定下来,以后清河鸭每个月必须保证咱们四十万的货。”

    “可以。”余思雅痛快地答应了。

    唐局长又让宋秘书去把管理财务的米科长叫了过来,将一堆数据给他,让他算算对不对。

    米科长不愧是专门搞财务的,速度比余思雅快多了,算盘拨得啪啪响,很快就将数据算了出来:“跟余厂长算的差不多。唐局长,一个月四十万的货款不是小数目,我建议这个合同先定半年,等见了成效,半年后咱们再拟新的合同,你看怎么样?”

    唐局长颔首:“米科长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余厂长你觉得呢?”

    省城铁路局只肯签半年的合同,为的就是给自己留个退路。对于这点,余思雅没意见,她相信,清河鸭能走得更远,很快就要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会渐渐富足起来,更重要的是人口流动性会更强,也就意味着坐火车的人会更多。这个市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所以她也不愁半年后铁路局这边不肯跟他们续约,现在最要紧的是打开省城铁路局这个口子,一旦有了先例,以后还愁没客户吗?

    “我没意见,就按照米科长说的办吧。”余思雅很好说话的样子。

    双方又商讨了许多细节,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总算将合同拟定了下来。

    签订合同后,余思雅问唐局长:“新的售货员什么时候能上岗?我们提前将货准备好。”

    唐局长看齐主任。

    齐主任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虽然职工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将子女弄回城,但知青们都分配到了天南地北,以现在的通讯速度,写信,收到信再去公社盖章买票回城,远的至少得折腾大半个月。

    “唐局长,我们人事处还要先将售货员招聘好,不如就将时间定在一个月后吧,你觉得怎么样?”

    唐局长笑着说:“我没意见,余厂长怎么看?”

    余思雅笑眯眯地道:“也好,时间宽裕些,咱们养殖场也方便提前将货备好。”

    双方达成一致,齐主任急着回去开会统计职工子弟的名额,便起身说:“唐局长,余厂长,我就先回去了。”

    米科长也跟着告辞。

    等人都走光后,余思雅慢悠悠地拿着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笑着说:“唐局长,咱们没有新建厂房,也没额外投资就一下子解决了三百多名职工的就业问题。这算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在兄弟单位面前也很有面子吧?”

    唐局长没法否认这点:“余厂长想说什么?”

    经过这几次的打交道,他算是明白了,这个余厂长年纪虽小,但各种主意层出不穷。她突然提起这个,肯定是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余思雅放下了茶杯说:“唐局长,省城铁路局一下子解决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创造了三百多个岗位,唐局长,咱们要不要举行一个统一的入职大会和省城铁路局与清河鸭养殖场的合作大会,两者一起召开,再请省报、电视台、电台的记者们来报道报道,给咱们省城铁路局也扬扬名嘛。”

    唐局长当了一辈子的干部,马上明白了余思雅的用意。她这是造势,给清河鸭造势,这事要宣传出去,其他单位保不齐也得有想法。毕竟现在哪个单位不头痛岗位问题?哪家没知青下乡的?

    当然,这事对他们省城铁路也有好处。新闻媒体一报道,他们在市里也出了名,肯定会得到上面的表扬和其他单位的羡慕。

    对自己,对单位都有利的事,唐局长没理由拒绝,他隔空指着余思雅:“余厂长,你……你就说吧,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你要到咱们铁路局,宣传科的科长都得换人做了。”

    余思雅连忙摆手:“哪里,哪里,我就想起来随便说说的,是唐局长开明。”

    唐局长不跟她扯这个,问余思雅:“余厂长下午没安排吧,我让小宋去把宣传科的同志叫过来,你们商量商量。”

    余思雅赶紧婉拒:“唐局长你可真是抬举我,我也就会点嘴皮子上的功夫,还是别班门弄斧了,这个事就交给你们办吧。如果开会那天需要我出席配合,你让人通知我一声就行。”

    这个事本来就是以省城火车站为重心,她去掺和什么?做太多,到时候保不齐人家宣传科的科长还会多想。她何必揽这种事,反正等新闻报道一出来,大家就会知道,省城火车站之所以一下子多三百多个工作岗位,跟他们清河鸭养殖场有关。

    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好吧,咱们两个单位合作,那天你当然要出席,等日子定下来,我再让小宋通知你吧。”唐局长对余思雅说话真是越发的客气。

    余思雅一口应下了,客客气气地说:“好,那到时候麻烦宋秘书了。”

    宋秘书在一旁笑道:“不麻烦,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

    正事谈完了,余思雅放下茶杯告辞:“唐局长,我还要去门市部那边看看,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好,余厂长有空再来坐,我这里随时欢迎你。小宋,帮我送送余厂长。”唐局长起身笑道。

    余思雅回到二门市部。

    这会儿已经是五月下旬,天气炎热,下午两三点,太阳火辣辣的,街上没什么人,门市部的生意也比较冷清,一个顾客都没有。

    余思雅便把六名售货员召集起来,开了个简会:“今天让你们过来,是想通知你们一件事,我们跟省城火车站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件事,丁舜同志功不可没,以后他就是二门市部的副店长,工资上涨五块。”

    六个售货员马上鼓掌,用艳羡的眼神看着丁舜。

    丁舜也很吃惊,余思雅上回只说等叶梅升职或调走了让他做店长,没说现在就升他的职啊。

    “谢谢余厂长,谢谢养殖场,我以后将会用更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厂子对我培养!”

    余思雅含笑点头:“好好干!”

    然后她将目光落到了其他五个人身上:“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对丁舜太偏心了?看看,这是新签的合同。”

    叶梅接过合同看到下面的数字,讶异地张大了嘴,其他几人听到她的吸气声,跟着看了过去,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四十万的出货量?比……比咱们两个门市部的销量还高!”

    余思雅笑着说:“这还只是初步的一个数字,以后肯定会长的。明白我为什么升丁舜的职了吗?我们清河鸭不讲资历,不讲关系,凡是能给厂子里做贡献,带来效益,那他就能得到提拔。目前咱们还只开了两家门市部,以后还会开更多的门市部,成立销售中心,你们都是最先一批员工,只要干得好,人人都有升职的机会!”

    六个人被她说得士气大振,齐刷刷地表态:“余厂长,你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工作,争取下个月的业绩创新高!”

    “好,我相信你们,好好干,年底会根据不同的业绩发放不同的奖金。”余思雅承诺道,只要他们工作认真,她不介意过年多发点钱。

    激励完了员工,余思雅回到二楼的办公室,拿起电话打回了厂子里:“马冬云,叫李主任过来接一下电话。”

    过了两分钟,小李接起了电话:“余厂长,你找我,上个月你就没回来,又快到月底了,你要回来吗?”

    余思雅揉了揉脸:“恐怕不行。”

    她最近一个月一直忙着拿下省城铁路局,请了好几次假,实在不好再请假了。最主要的是厂子里一切运转顺利,她也没必须回去的理由。

    小李有些失望:“好吧,反正还有一个多月就放暑假了,放暑假你总要回来吧。”

    余思雅笑着说:“这是肯定的。我打电话是跟你说另外一件事,今天咱们厂子跟省城火车站签了合同,以后每个月省城火车站要向咱们养殖场订购四十万的货!”

    “你说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