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仓库先放着,等咱们的仓库腾出来了再去拉回来。”余思雅说道。

    施立平这才放心了:“嗯,那我这就去安排。”

    余思雅点头:“把饲料厂所有职工的资料给我拿过来。”

    施立平不明所以; 还是按照吩咐将录用时各员工的资料给拿了过来,厚厚一大叠。

    余思雅让施立平去忙,自己拿着资料挨个看了起来。

    今年以来,饲料厂的人员出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变化,年初面向全县招了一批工人,后来又接受了几十名烈属,此外还走了十几名知青。

    今年知青返城的政策出来后,不少知青都回城了,不过也有一部分留在了红云公社。余思雅挨个看过去,先大致筛选一遍,初中以下学历全部淘汰,字写得很丑的也淘汰,个人应聘简历没重点,表达混乱,或是没有实际内容,很多拍马溜须话的也统统淘汰。

    一阵筛选下来,最后她手里还有26份简历。

    余思雅这才认真看了起来,都说文如其人,一份简历虽然短,不过字里行间也能透露出此人某些方面的性格。施立平这个人比较粗心,管大方向没问题,但细枝末节需要另外的人来把关。

    而且随着饲料厂规模的扩大,以后人员和部门会越来越多,分权,将部门职责细分也势在必行。

    从这26份简历中,余思雅精挑细选了6份,交给施立平:“让这些人过来,我想跟他们谈谈。”

    不一会儿,施立平将人带了过来,两男四女,其中有一男一女是知青,还有一个女同志是本公社的,另外三名男同志是其他公社的,都是今年进入的饲料厂。

    从这点来看,其他公社也没敢糊弄他们,送过来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错,人也比较勤快。

    余思雅挨个点名,一一跟他们交谈。

    这6个职工突然被叫过来,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都非常忐忑,说话很小心局促。

    余思雅一边问一边观察他们。

    一刻钟后,她留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同志,女的那个是知青,男的是其他公社的社员。

    “康远,你做事比较细心,提拔为仓库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管理仓库,所有跟仓库有关的事全权由你负责,仓库的账目、原材料如果出了问题,唯你是问。徐佳华,你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后勤、考勤这两块的内容,协助施厂长管理好厂子。”

    康远和徐佳华两人都惊呆了,没想到竟然是提拔他们的。

    两人连忙欣喜地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余思雅发布了任命,让他们回去交接工作,然后对施立平说:“施厂长,希望你能理解,我们饲料厂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团队也势必要扩容。以后你主要负责生产和销售、运输这几个最重要的环节,其他杂事交给他们帮你分担。咱们饲料厂已经在农业厅挂了号,绝不能出岔子。”

    施立平今天才犯了错误,态度特别好:“我明白,余总,你不必解释,我跟李厂长、丁厂长这些领导也是因此起来的。咱们饲料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方方面面涉及的事情就越来越多,我一个人总力有不逮之处,多几个能干的同事分担工作是好事。”

    余思雅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你们也是来帮我分担工作,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之术,也没法将咱们的集团建设到现在的规模,只有厂子越做越大,大家才能都往上走!”

    “嗯,余总,你不必担心我有什么情绪,我明白的。”施立平笑呵呵地说。

    余思雅见他脸上没有任何勉强之色,便略过这一茬不提,又问了问生产的事,得知新一批的机器机械厂正在赶制,六月底就能交货,余思雅放心了。

    “好,尽快将产能提上去。对了,贺教授的夫人快生了吧?”

    施立平说:“还有一两个月吧。”

    余思雅还是不大放心:“你让徐佳华多照看一点,贺教授给咱们厂子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后饲料配方的进一步改进还是要靠他。他可是咱们饲料厂最重要的财富,一定要保障他的家人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贺教授每天下班回家,我也会跟着去看看他夫人的情况,医院那边也随时有医生值班,只要情况不对,我们会立即将她送去医院。”施立平连忙说道。

    医院就在饲料厂隔壁,非常近,站在楼上,扯着嗓子大喊一声都能听到,有什么状况都能及时反应过来。

    余思雅又问了问他医院的情况:“咱们医院的病人多吗?”

    施立平说:“多,现在不光咱们公社,附近好些公社都跑到咱们这里来看病,最远的有县城附近的公社社员。因为咱们这里看病比较便宜,来的人特别多,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忙,幸亏咱们这里没设住院部,不然他们就是不睡觉恐怕也忙不过来。”

    清河医院算是半公益性质,看诊不收费,只收药费和治疗费,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药品大概就比进价高了15左右。这个利润也就勉强能够维持医院的运转,其他的都要集团贴钱。

    余思雅也没想过从医院里赚钱,问过之后就算了,至于医院的账,那边有会计单独做账,年底的时候再查一次就行了。

    “那就好,医生护士们辛苦了,你们离得近,帮忙看着点,有什么情况向我反映。施厂长,饲料厂就交给你了,有问题打电话给我,我得去李厂长那边看看。”

    余思雅本来打算中午就回县城,坐下午的车去省城。可这么一耽搁,时间肯定来不及了,只能先去食品加工厂那边看看。

    好在小李是个老同志,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余思雅去检查了一遍车间和养殖场,发现厂子一切运转正常,没什么比较大的毛病,遂放心了,谢绝了小李他们的挽留,她下午坐车去了县里找梅书记。

    梅书记看到她觉得挺新鲜的:“小余同志,咱们上午才通了电话,你下午就来找我,肯定是有事。”

    余思雅笑着说:“又被梅书记你给说中了,我有个想法想请梅书记参考参考,你看行不行?”

    梅书记指了指座位:“坐下说。”

    余思雅依言坐下,接过胡秘书递来的茶水,将自己的计划缓缓道来:“梅书记,我们饲料厂目前只有4个仓库,6000吨的储量,无法满足饲料厂的储备需求。我准备再建6个仓库,但即便将储量提高到一万多吨,但恐怕也应付不了今年粮食丰收的季节。你知道的,咱们县和平化县今年粮食肯定大丰收,10个仓库肯定装不下,还有市里会分配一部分粮食给我们饲料厂,这个应该是分批按月给,但量也不小,饲料厂自己的仓库根本没法存储这么多粮食。”

    梅书记接到市里通知,特别高兴,但没想到存储又成了问题。

    他问余思雅:“你们不能多建些仓库吗?我知道你们清河鸭有这个能力。”

    修建仓库并不贵,一个也就一两万块就能建成,主要是材料费,比如石灰水泥砖瓦等。拿出几十万建仓库,以清河鸭集团目前的流动资金来说并不困难。

    余思雅也承认了这点:“对,梅书记说得是,咱们清河鸭拿得出这个钱。但我觉得没这个必要,仓库最紧张的时候也就是八、九、十这三四个月,这段时间秋收,粮食一下子积累太多,导致仓库爆满。可过了这几个月,需要存储的粮食就会急剧下滑,然后每个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照我目前的估计,十个仓库应该就差不多了,能够满足平时的仓储需求。”

    “过了这段时间,多余的仓库就会闲置下来,而且每年的闲置时间高达七八个月。而建仓库需要侵占大量的农田,最后用不上了,还需要人去管理维护,这样会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很不划算。”

    梅书记心算了一下这笔帐:“确实不划算,闲置时间太长了,岗位的工作人员还不能取消,时间长了也是个问题。但这么多粮食也总得找个地方堆放,小余同志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余思雅就等着他这句话,遂笑道:“我这里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咱们清河鸭向粮站有偿租借仓库。”

    梅书记眯起眼,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事的可行性:“租仓库?跟粮站租?可到秋收的时候,粮站的仓库也是粮满为患,恐怕没多余的仓库租借给你们。”

    余思雅见招拆招:“梅书记说的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我算了一下,我们跟粮站可以错开,并不相冲突。粮站的仓库最紧张是在秋收后,各公社纳粮全运去了粮站,这时候自己的仓库都捉襟见肘,没法外租。不过粮站收的粮很大一部分要运送到城里做为城市居民的口粮供应和国家储备,粮食在粮站只是个中转而已,很快就会运走,只有少部分会留下来。我们清河鸭收粮是在纳完粮之后,市里拨粮给咱们也要等粮收上去了,这样咱们跟粮站需要用到仓库的时间刚好可以错开。”

    “我们可以等粮站的粮运走了,再租借他们的仓库。等来年,粮站需要用仓库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也差不多用光了,正好将仓库腾出来还给他们。这样一来,粮站现有的仓库不会闲置,我们清河鸭也不用额外占地建仓库了,一举两得,能够节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和开支。当然,咱们也不会白白占国家,占粮站的便宜,我们会付相应的租金,这部分钱可以作为粮站的创收,无论是用来改善职工的待遇,还是上交国家,都是粮站的成绩,他们也不亏。”

    梅书记惊叹地看着余思雅:“小余同志,你这点子也太多了,这都能被你想到。”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不是想着尽最大可能开发咱们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省得浪费吗?这件事对我们清河鸭,对粮站来说都不是坏事,如果梅书记觉得可以,那我就去找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