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厅长没意见:“也好,辰山县的鸭子和猪肉吃过了,现在也该尝尝茶的味道了。”
几人转身去了县政府,胡秘书也一块儿跟了来,但主要是做一些后勤工作,将茶泡好后,他就出去了。
坐下后,姚厅长先品了品茶,笑着说:“你们这绿茶不错嘛,是今年的春茶吧。”
梅书记笑道:“对,自己种的,姚厅长要不嫌弃,我让秘书给你一包。”
姚厅长乐呵呵地说:“当然不嫌弃,谢谢梅书记了。”
然后他放下了茶杯,将目光落到余思雅身上,目光温和带着欣赏:“小余同志,经过实地考察,证实清河鸭猪饲料对生猪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等我们回去开完会后,将向全省的各大养猪场推广你们的猪饲料,你们饲料厂做好准备了吗?”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个确切的消息,余思雅还是欣喜若狂,立即说:“姚厅长,你放心,我们清河鸭饲料厂有经验,有技术,随时都能扩大产能。有姚厅长你这句话,明天我回去就采购机器,大规模扩招工人,一定满足全省养猪场的饲料需求!”
“很好,小同志好好干,争取咱们今年年底就在生猪的养殖方面见到成效!”姚厅长鼓励了余思雅一句,忽地又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小余同志,听说你们辰山县的养殖业已经带动到其他县了?”
余思雅怔了下,笑着点头:“对,是有这么回事。我们跟隔壁的平化县达成了一致,他们也开养鸭场,由我们清河鸭提供饲料和鸭苗,等鸭子长大后,清河鸭负责收购。如果这个模式能够实现共赢的话,明年我们计划将向其他县推广这个合作模式,带动这一片区域的养殖业发展。”
“这办法不错,你们县走在了前面,得拉拉其他县一把。”姚厅长赞道,“不错,看来以后你们这片区很可能发展成为咱们省最大的养殖基地。”
余思雅笑了笑:“姚厅长,我们会努力的。不但如此,我们丰宁市还建起了养猪合作社,将大规模在农村推广养猪合作社的模样,引导农民科学养猪,如果这个模式一旦成功,将进一步带动我们丰宁市的养殖产业,对吧,黎市长?”
一直没找到机会插话的黎市长精神一阵,立即点头:“对,姚厅长,我们确实有这个计划,我的计划书放在了招待所里。现在就简单地跟姚厅长说说我们目前的规划……”
话题顺利地过渡到了丰宁市养猪合作社的事情上。
黎市长把握住这个机会侃侃而谈,说了他们目前的试验,还有前景规模,今年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
余思雅安静地听着,也不插话,等两人的茶喝光了,再给倒上,全程笑眯眯。
这番谈话直接到了晚上九点,姚厅长还有点意犹未尽,对黎市长说:“如果方便,考察团明天去丰宁市转转,不打扰吧,黎市长?”
黎市长就等着这句话呢,连忙摇头:“当然方便,领导们能去,我们丰宁市蓬荜生辉!”
于是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考察团决定去丰宁市看看。
梅书记和余思雅都没陪同,他们对市里养猪合作社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去了也没什么用。更重要的是饲料厂这边还有很多工作要忙,作为负责人,余思雅也走不开。
还有一个人也留下来了,那就是胡处长。他毕竟不是农业厅的干部和专家,对农业这块也不了解,这次来辰山县也是应余思雅之邀,再跟去丰宁市也没多大意思。
所以他准备跟余思雅谈谈,下午就回省城。
送走姚厅长一行后,两人去了县政府的一间办公室,单独聊了一会儿。
胡处长是个聪明人,来之前他就猜到了一些,在辰山县转了一天后,他更明白了余思雅邀请他的用意。
余思雅是在用事实告诉他,将清河鸭纳入供销社的采购名单,他们供销社并不亏,这是其一。其二是向胡处长展示清河鸭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人脉,让胡处长对他们有信心一点。
现在,余思雅的目的达到了。胡处长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不久后,全省的各大养猪场都会用清河鸭的饲料,一家乡下企业的分厂一下子走入全省人民的视野,这发展潜力真不是一般厂子能比拟的。
胡处长放下茶杯,笑道:“余总,我答应你,我们供销社将清河鸭小袋装饲料纳入采购名单。”
余思雅高兴地说:“谢谢胡处长,真是太感谢你了,没有你们供销社,我们清河鸭的饲料可销不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感谢供销社对我们清河鸭的强力支持!”
这话说得可真好听,胡处长摇摇头,他家闺女怎么就没学到点呢!哎,同样是二十来岁的姑娘,咋差这么远。
胡处长也是贵客,直到送走他,余思雅才回了红云公社。
施立平看到她回来,第一个站了起来:“余总,姚厅长对咱们的饲料还满意吧?”
“满意,通知下去,让管理人员到小会议室,咱们开会!”余思雅笑着说道。
施立平连忙吩咐徐佳华。
不一会儿,厂子里的管理人员陆续都来了。
余思雅看着他们说:“今天有三件事情要向大家宣布,第一件,我们清河鸭饲料厂现在更名,叫清河饲料厂,这样有便于区分各种饲料。比如,鸭饲料就叫清河鸭饲料,猪饲料就叫清河猪饲料,清河才是饲料的牌子,鸭饲料、猪饲料、鸡饲料乃至鱼饲料都是下面的一个小分类,以免混淆不清,听错了之类的造成误会!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摇头,只有施立平有些苦恼地说:“那……余总,这样的叫法确实方便了许多,也不容易弄混淆,可是我们的商标还换吗?”
现在清河鸭集团的标志就是那一只很魔幻又滑稽的鸭子。
余思雅琢磨了一下说:“换,包装袋上都换成相应的标志,猪饲料袋子上就画猪,鸡饲料厂包装袋上就画鸡。至于具体的风格,我找元教授帮忙,画成跟清河鸭一个风格,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一体的了,另外包装袋都搞得一样,除了图片不同,其他都一模一样,维持旧包装。”
施立平点头:“明白了。”
见没人反对,余思雅提起了另外一件事:“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农业厅准备将猪饲料向全省的养猪场推广,也就是说,我们的饲料厂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这对我们是个极大的机遇,也是很大的挑战。以后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肩膀上的负担都会增加,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徐佳华笑了一下:“余总,这是好事啊。”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喜色,厂子发展了,他们个人也才有发展升职加薪的机会。
余思雅笑了:“确实是好事,不过也面临很多问题。第一件就是准备招工的事。施立平,你安排一下,先对外放出消息,让其他公社推荐四百名社员,先把履历拿过来,你们考察考察,做到心里有数。”
其他公社占招工名额的一半,也就是说这次要招八百人,比他们厂子现有的人员总数多还多。施立平惊讶地看着余思雅:“余总,宿舍恐怕不够住。”
他们当时建厂的时候也没料到饲料厂会发展这么快,不到一年就要向其他公社招这么多职工。
本公社的职工倒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大家自己有房子,下班就回家了。可其他公社职工家离得远,只能住宿舍。
余思雅淡然地点了点下巴说:“那就建,趁着还没秋收,赶紧将宿舍和厂房扩建了!”
机器招工什么的,都可以马上采购,马上招人,可建房子就没那么快了,总得花时间。
施立平记了下来,又问:“余总,那咱们公社的人什么时候招?”
余思雅想了想:“暂时先不要宣布这个消息,等农业厅那边有了具体的消息,咱们再开始正式招工。如果其他公社有问起,你就说是为下一步招工做准备,反正目前不要把话说死。”
事情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正式落实下来,余思雅还是不大放心。招工可不比其他,招来了,若是农业厅那边落实速度比较慢,折腾个两三个月,这么多工人这段时间干什么?
没事情做,七八百号年轻工人聚在一块儿,很容易惹出乱子。而且还会破坏厂子里现有的秩序。
徐佳华点头:“好的,余总。”
余思雅接着说最后一件事:“等新的图片确定后,定做一批小袋装的猪饲料,十斤左右。供销社那边答应采购我们的饲料了,以后猪饲料就两个规格,目前八十斤一袋的,还有一种就是十斤一袋的,等鸡饲料出来后,再做个五斤一袋规格的,具体的我已经跟施厂长讨论过了。这件事由施厂长负责,没问题吧?”
施立平表示没问题。
“好的,散会!”余思雅摆了摆手。
会后,她跟施立平单独聊了一会儿,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和注意事项,让施立平有什么不确定的打电话找她。目前是饲料厂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马虎。
说完这个,最后余思雅说:“明天我就回省城,采购机器的事情,我负责,你不用另外安排人了。”
施立平愣了一下:“哦,好的,余总。”
次日,余思雅一大早就回了省城。
她回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机械厂找田振华。
天气炎热,工作忙,最近田振华中午也不回去,就在厂子的食堂里吃饭。
得知他人没回去,余思雅给门卫看了身份证明,顺利地进入了机械厂。她这是第二次来机械厂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三年前左右,那时候清河鸭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小厂子,买孵化机都要左右衡量,反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