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单独给这份实用性技术,给出购买价格。
“不过,根据我的估算,列出的13万种,实用性技术,大概只有一半能够得到解决方案,并且适合人类使用的,应该不到四分之一。
“即便如此,能得到其中的三万种实用性技术解决方案,那么人类的综合科技水平,能从16级飙升到19级。”
看上去从文明等级16级提升到19级,好像没有提升很大的样子。
然而,只要稍微了解文明发展进程,就能知道,16级和19级之间,可能需要500年的时间才能跨越。
而达到19级之后,人类距离恒星文明就只差最后一条线了。
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涉及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从民用到军用,从基础生产,到军事制造。
杨宇平列出的13万种实用性技术,如果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一项项去研究,即便全人类一起努力,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然而,现在挥舞着30亿联盟货币,可以直接从高等文明那里买到。
这是一次直接提升文明等级的机会,对文明来说是飞跃式的。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最好的购买方案。
方源打开杨宇平发过来的13万条实用性技术清单,简略浏览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星气候控制技术。
“行星气候控制,这个指的是什么?”方源一下子没有理解这项技术的意思。
“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轨道折射镜和遮蔽装置系统,影响行星的气候,让行星更加宜居。这项实用性技术,可以配合轨道太阳能收集技术使用……”
杨宇平用一般人能够听懂的语言进行解释:“总之这13万种实用性技术,都和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有关,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像行星气候控制系统,这项科技,我们自己应该也能研究出来吧?”方源觉得这项科技的难度并不高。
“是的,以人类现在的能力,确实可以研究出来。但是,想要实现的话,需要至少一百名科学家,三十艘工程舰,连续工作十年,并且技术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所需的资金总量很大,然而这项解决方案,在高等文明那里,可能就跟我们制作一盒火柴那么简单。”杨宇平解释道。
方源点头表示理解。
杨宇平列出的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清单,其中蕴含的科技,或许都不是超时代科技,但行到研究出来,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
如果可以通过购买获得,自然就简单得多。
而且,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之间,相互之间都有联系。
并且,碳基联盟并不能解决全部的13万条实用性技术,大概只能解决其中的四分之一。
因此,这些需要解决的实用科技,就像一幅迈向恒星文明的拼图。
通过向碳基联盟购买,可以填上其中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就需要人类自己慢慢填补。
解释完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的意义之后,杨宇平又补充道:“不过,这个购买方案,也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几乎不能增加太空舰队的战力,换而言之,这次是对整个文明的升级,但唯独不能提升太空舰队的战斗力,无法帮你们缓解在远星作战的压力。”杨宇平语气平静。
其实,方源看到这份实用性技术清单的时候,就知道这份清单,提升不了舰队战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现在就只有30亿联盟货币,能买的东西就那么多,要么选择升级文明,要么选择升级舰队实力。
如果想两边都升级,最后结果就是哪边都半桶水。
方源考虑片刻,露出一抹笑意,语气平淡的说道:“没关系,这点压力,我们能扛住。”
第1103章 文明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授,我有一个问题需要确认。”
方源在看到这份13万种实用性技术清单的时候,想到了另一个关键性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在这份清单里找。
只不过,13万条太多了,没时间全部看一遍。
“你是想问人类在获得这份清单上的技术之后,是否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问题,对吧?”杨宇平似乎已经想到方源想要问什么。
跟思想同层次的人沟通,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根本不需要问出来,有时候只需要一个表情,对方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方源点头道:“对,母星和远征的舰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同时也要考虑,如果失去对方,要怎么办?所以,这份清单最好能够让人类进入良性循环。
“那样的话,即便我们战死在远星,至少也让人类达到良性循环的程度,失去我们,人类也能快速发展下去。”
“方源,你越来越像一个统帅了。”
杨宇平露出笑意,给了一个很高的凭借,然后才进行解释:“作为一个统帅,确实应该要考虑自己率领的舰队一旦覆没,能够给母星文明留下点什么。
“这个情况,没有人愿意看到,甚至没有人愿意去想。但作为一位领袖,却必须去考虑。
“关于这一点,你不需要担心。
“在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清单里,包含了完整的良性循环链条。
“最完善的一个方案,就是标准化反物质的制造技术。
“人类很早之前就可以制造反物质导弹,不过我们制造的反物质导弹,是不符合碳基联盟制定的标准的。
“我看过碳基联盟制定的标准,列出了1300多条技术解决方案。
“只要拿到这1300多条技术解决方案,人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造出符合碳基联盟标准的反物质原料。
“反物质原料,是高等文明最基础的能源,消耗量比较大。
“不过,在高等文明中,制造反物质原料,是较为低端的行业。
“如果可以进口,高等文明更愿意进口。
“因此,人类可以制造、出口反物质原料,做到良性循环。”
方源听完之后,解除了心中的疑问。
如果这13万条实用性技术,都只是改善人类文明综合等级的话,那实际意义就不大了。
现在,有完成的良性循环链条,可以让人类在碳基联盟中,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取文明进步的资源,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除了反物质原料生产之外,强核力材料制造,也可以加入到循环链条中,等产业链成熟之后,可以考虑更高端一些的成品。”杨宇平将规划好的发展路线,简单介绍了一下。
从杨宇平的介绍中,很容易看得出来。
所选择出口给高等文明的商品,几乎全都是原材料。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越高端的产品,所需要的科技就越朝前。
而人类的科技水平,是没办法跟碳基联盟里,那三大文明相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制造出的完整产品,在碳基联盟看来,全都是破烂。
就如同现代人类,看到原始人用来打猎的木棍和石斧,除了放进博物馆,没有其他使用价值。
不过,原材料就不一样了。
反物质原料,就是纯粹的反物质。
人类很早就可以制造出反物质了,只要优化生产出的反物质原料的标准,就是高等文明需要的原料。
那就可以卖出价钱,出售原材料,再购买高级资源、新的科技,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从低端的原材料生产入手,是正确的选择。
“这样的话,这份实用性技术清单,可以交给光合文明和机械帝国了,三眼族就不需要了。这个文明太难打交道,而且,我们攻下盾牌座γ670,已经让他们很不爽了。”方源作出决定,让随舰参谋团拿着清单,开始和光合文明、机械帝国商讨。
……
由于这份清单上的13万种实用性技术,每一条单独拿出来,其实就是很小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
有一些则是需要购买的产生机械,比如反物质容器生产设备。
这是达到碳基联盟反物质原料标准化所需的生产设备,但如果自行研发,然后制造出来的话,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研究团队的精力。
而且,这些生产设备在高等文明里,只是非常普通的机器。
因此,购买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案。
由于这13万种实用性技术,在高等文明里,都是非常普通的技术,几乎不涉及军事科技,也不涉及超级科技。
所以,几乎全部都是可交易技术。
机械帝国的计算机思维,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的快。
根据这份清单,用计算机分析一遍,当天就能得出结果。
清单递过去,不到一个小时。
方源就看到了这份清单上,8万种技术的报价。
之所以不是13万种技术的报价,原因是有一部分技术,机械帝国没有专门的技术,可能是通过其他技术配合绕开,又或者是明显不适合人类的技术。
毕竟机械帝国是机器高度自动化的文明,很多工作都是由机器人完成,有一些专属碳基生物的技术,机械帝国早就淘汰了,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当然,机械帝国给出的8万种实用性技术的报价,也并不是每一种都要买的。
拿到8万种技术的资料之后,传回地球,由杨宇平使用算力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需要购买的部分。
在决定购买之前,还要等光合文明给出清单报价。
由于有机械帝国这个竞争在,光合文明的效率也不低。
皮格斯第二天就亲自把清单和技术资料传回来,并且打开通信商讨。
“我们的实用性技术,其实更适合你们,毕竟都是碳基生命,不是机器人。我们能卖的技术有9万种,比机械帝国的多。还有,反物质容器生产设备,我已经帮你问过了,可以卖,只要你同意,可以先把英仙座星域的闲置生产线拆下来,整套给你们。”皮格斯表现出了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