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意只是瞟了一眼,轻飘飘的说道:“哦,知道了,要不今天晚上你也一起来?”
张美润也懒洋洋的说道:“麻里子,我感觉你精力很旺盛啊。”
麻里子表情顿时一僵,默默的把头低下,心里开始蹲在墙角画圈圈。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三人都没有再做什么交流。
车队中途忽然离开了宽阔的大道开进泥泞的土路之中,不一会儿进入了一座近千米高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中。
新内亚岛爪哇的这一部分可以称得上是地广人稀,而这处地界更是荒无人烟,离这最近的一座建设中大型港口黄铜港只有三十公里的距离,是个开基地种田的好地方。
五辆汽车就这么开进了一座山谷里,一面崖壁上的一块大石头一阵咔咔咔之后露出了一条通道。
这里要比高加索地区与库波尔金矿搞得嚣张多了,这条通道居然还带了点科幻风。
五辆汽车直接进入了通道,行进了大概四公里之后之后缓缓的停在了一座巨大的停车场之中,一行十几人停好了车之后便一齐下车,而陈意和张美润也一改慵懒的姿态在一行人的簇拥之下走进了一座金属电梯之中。
“指挥官,欢迎来到新几内亚一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电梯大概向下运行了五十米左右便停了下来,此时显示面板上显示已到达地下第一层入口,刚一开门,军团的电子音便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嗯,我来看看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到底怎么样了。”
“好的,请跟我来。”
张美润也挥了挥手让其他人自行活动。
“你们不用管我们三个了,自己随便走走吧,注意有些地方禁止通行。”
“嗨。”
陈意、张美润和篠田麻里子三人直接上了军团给他们安排的一辆小型代步车,行走在这座地下研究中心的走廊之中。
棱棱角角的形状,所有地方都仿似一尘不染,再加上那一扇扇造型前卫的升降门,这里的一切都尽显科幻风格。
当然,只是作为研究中心的第一层是这样的,下面几层的风格就变得和库波尔金矿一样的务实了。
小车在军团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乳白色风格的实验室内。
透过玻璃,陈意看着真空空室内一堆堆透明的小型培养皿容器叠罗汉一样的叠成一根根“柱子”。
这是一间蛋白质培养室,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突变出的蛋白质,最后再测试其各种性质。
生物计算机,相比起量子计算机可能没有那么火热,但对于下一代计算机的选择,比起一步到胃直接搞出量子计算机,陈意更加青睐于先搞出能让他大力出奇迹的生物计算机,再试着研究怎么在生物计算机里的蛋白质分子上整出量子叠加态。
二者他都不会放弃,这只不过是根据难易程度先把重点放在生物计算机上。
毕竟真正的量子计算机他刚穿越那会儿都还没被制造出来,而生物计算机蓝星各个有实力的玩家从八十年代开始都已经搞出了一堆成品了,二者也并不冲突,利用生物计算机在其内部实现量子纠缠又不是不行,没必要那么泾渭分明。
生物计算机的优点有一大堆,体积小、效率高、容错率超高,可自我修复且稳定性好,存储密度是普通磁盘存储器的万亿倍。
还具有超强的并行处理能力通过一个狭小区域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实现逻辑运算,数百亿个DNA分子构成大批DNA计算机并行操作。
又因生物计算机的元件是由有机分子组成的生物化学元件,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工作的,所以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了,并且电路间也没有信号干扰。
说了这么多优点,而且现在蓝星已经有很多实验室里都做出来了那么多成品,那么没有被大规模应用肯定是有原因。
生物计算机哪都好,但就是有一点让其被打入了冷宫——信息提取非常非常非常困难。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了,举个具体的例子:某宅男硬盘里一部时长两个小时的学习资料,在普通电脑上,排除掉那些想要反复回味的,最多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了。
当然,可能也说不定连半个小时不到就被一些猴急的人给快进完毕了,但是用生物计算机来看片的话,这部片子估计要放十年才能放完,比幻灯片牛B多了。。。
这尼玛谁能忍?
想象一下,一台生物计算机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计算量,下载一部学习资料,所需时长超过一秒钟都可以直接说这台机器太垃圾。
但是想要让这部片子播出来,却因为超慢的信息提取速度得熬个十年,谁都受不了啊。
这也就是生物计算机没有被普及的原因。
不过陈意表示他要发挥他的传统艺能——大力出奇迹。
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三步:
1。把蛋白质化学生物反应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找到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必须能接受陈意为其编写出的一套特殊算法,从而解决信息提取速度超慢的问题。
3。开发出相关软件生态。
第一步其实蓝星已经解决了,现在光内地的那些科研机构就搞出了不下二十种生物计算机外接设备,每一种都能很好的把生物化学反应给转换成电信号。
第二步是最困难的一步,也是生物计算机产业最大的一个拦路虎,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都是用能钱解决的问题了。
第三步陈意也一早就有了腹稿,还是大力出奇迹,只不过这一步是靠着人工智能进行穷举法运算。
他准备先编写出一种适用于生物计算机逻辑运算的操作系统生态,他再和人工智能相互配合不断的磨合优化直至大功告成。
这种方法也只有他这个开挂的才能在短时间内搞定,人工智能的话军团就可以胜任,而现在洛天依成了强人工智能之后甚至不需要陈意她自己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操作系统的话陈意已经弄出了一套兼容性非常好的洪荒生态系统雏形,利用其优秀的兼容性直接和生物计算机来个硬碰硬,不断的找出BUG进行优化就行了。
现在这个实验室的工作就是培养出海量的蛋白质进行一一筛选。
或者瞎猫碰到死耗子运气爆表让陈意给撞上一种合适的蛋白质分子,又或者根据统计的数据结合所有样本的一些优点,自己设计一种理想的碱基结构然后不断的调试,让蛋白质分子向着这个结构变异,人工合成出一种仅仅只是为了生物计算机而存在的蛋白质。
。
第六百八十章 吃草拉粮食(400月票)
“社长,BOSS,目前我们已经培养了数千种蛋白质,但都不太适合作为基础单元,虽然有十几种数据对比其他种类具有显著优势,但还是距离最低指标有很很大的差距。”
实验室中,穿着白大褂的加藤博士正在向张美润和陈意汇报,其他地方也有一群研究员正在仔细的检测每一种蛋白质的性质,加藤博士说完之后还小心的看着二人,相关项目迟迟没有进展他担心这两位老板不耐烦了直接换人。
这位早稻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的加藤博士是研究中心蛋白质培养工作的负责人,蛋白质的相关研究也不止是为了生物计算机,很多领域都用的到。
不过现在生物计算机方面确实没有一点进展,但陈意和张美润却没有加藤博士想的那么不耐烦。
这种东西完全就是突出一个大力出奇迹,就和材料学一样讲究玄学的,他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提供海量的基数不断向目标靠近,同时也期待一下运气好能瞎猫碰到死耗子。
失败是正常的,短时间就成功了才算不可思议,这概率可比买彩票中头奖还要低。
“加藤,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就把这当成是日常工作就行了,直接保留那十几种蛋白质进行变异性培养,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筛选!”
“是,我明白了。”
张美润和陈意又和加藤讨论了一会儿之后便离开了间实验室,来到了另一间实验室。
一位秃顶微微发福的中年人看到三人进来之后只是抬头望了他们一眼便继续自己手中的活儿了。
他正在一台显微镜前观察着什么,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起身向三人打了个招呼,之后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向陈意和张美润讲述自己的成果。
“陈总,我已经成功培育了一种酵母菌,能将植物纤维分解成烷烃与淀粉的混合物。”
张美润听了之后愣了一下赶紧快速问道:“你成功了?!”
篠田麻里子也跟着问道:“吴教授,你确定原材料是植物纤维?!”
“对,都只是普通的杂草,只不过转化效率还可以更高,不过我保证在我的团队努力之下,很快就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陈意直接问道:“现在转化率是多少?”
“一公斤草本植物可以发酵出五十克烷烃二百三十克淀粉!”
“除了草本植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以作为原材料的东西?”
“有,大部分农业废料都可以作为原材料!”
嘶——
一阵问答过后陈意倒抽了一口凉气,只感觉恐怖如斯。
尼玛,你真特么的是个鬼才啊,还真给你搞出来了?!
烷烃是石油主要组成部分,淀粉水解成的葡萄糖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
陈意眼前的这位吴教授成功搞出这种东西,要是能大规模生产成功并且公开的话,那下一届炸药生物奖就是他的了。
陈意此时激动的握住了吴教授的手:“吴教授啊,你这成果来的太及时了啊!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全世界人民都会记住你的贡献的!”
???!
吴教授听了陈意的话之后迷糊了一下,不过马上就炸毛了,伸出手巍巍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