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汛情刚开始的时候就驻守在荆江大堤,除了和其他士兵一样加入到防汛工作之中,负责各个堤、坝、闸以及简易防汛设施的铺,但还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事不可为也就是水位超过五十米的时候进行人工操作分流。
本来是保卫身后乡亲们的家园,但最后却得由他们来亲自做出放弃保护目标的行为,每一名队员的内心都非常的煎熬。
龙小云心中虽然也非常的煎熬,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对此也只能安抚眼前的这个娃娃脸。
“冷锋,不要那么悲观,说不定雨很快就停了呢!”
嗡嗡嗡
龙小云的口袋忽然一阵振动,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手机接通。
“喂,好的,我知道了。”
“龙队,什么事?”
“有新任务了,马上回去开会!”
。。。
“五十米怎么了!
就算漫过五十米也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
同志们,告诉你们你一个好消息,根据气象云图的资料推测,我们只需要再坚持半个月,降雨强度就会持续减少。
大家有没有信心,顶住这半个月!”
“有!”
“好,所有人立刻上大堤,开始第四阶段也就是最后一阶段的行动!”
不止是荆江大堤,所有水位都不乐观的地区,东北、江南、司隶各地PLA在一声令下之中全部都走上了堤坝。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冷锋用气压打桩机将一根连接在防汛板后部的桩柱深深的植入了地面,接着又开始对下一根桩柱进行植入。
在接近三百多万PLA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荆江大堤荆沙堤段一块块防汛板就像搭拼图一样矗立在了荆江大堤之上,同时其他汛情紧急地区也是如此。
八月中上旬,水位仍然是一天一涨,慢慢的逼近了红线,此时所有居民已经离开堤岸,只剩下一群PLA官兵时刻准备着,各种沙石、泥土、抛石机、挖掘机等物资在堤岸边堆积如山。
整个由防汛板所垒起来的一堵墙硬生生的将红线升了一点五。
但水位依然坚定不移的前进着,在这过程之中已经有地方开始出现渗漏,所有人就像是救火队一样哪里出问题就去哪。
决策层也在分洪与不分洪的艰难抉择之中激烈的讨论着,但不管怎么样,荆江大堤背后三十五万人已经在半个月内撤离完毕,并且后续为了应对两种不同情况的规划也都准备好了,现在决定分洪的话已经没有太大的压力了。
八月十六日,洪峰高度已经超过了五十米达到51。38米,只剩下最后的0。22米。
所有海龟与直九改在这种狂风暴雨的天气里来来回回,已经是超负荷运行了,至少两万只海龟与三千架直九改在这次之后都得返厂大修。
它们所能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使水位再低哪怕那么一点点。
此时江城一间会议室中,所有人都望向陈意想听他的意见,但是他的心里比所有人都要纠结。
到底分不分洪?
他对分洪这个词非常的敏感,因为他前世就是在鄂高官大的,对于这场大洪水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一个分洪就代表着三十五万人的家园将变成一片汪洋。
他又想到前世那么恶劣的条件、危急的情况之下都保住了荆江大堤,这辈子他开了那么大的挂提前了几年进行暗中准备,大半年前直接开始总动员,结果现在居然还在讨论炸不炸堤?!
这特么的不是来搞笑的吗?
其实现在的情况已经比前世好了太多太多,东北、江南、胡建等地区压力骤减基本上可以平稳度过,因为荆江大堤直接抗住了上游传来的压力。
还是那个道理,水的总量是一定的,有的地方少了那肯定就有的地方得多点,而最多的地方就是离三峡最近的荆江大堤。
三峡已经为中下游抗下了大部分压力,但这时上游水位又开始不对劲了,所以为了调整上游水位不使上游受灾就必须得向下平稳转移一些。
相当于把本该瞬间冲向下游的洪流给拉长了时间划度,以前从上游下来一天的量变成了现在一个月才会聚集的量。
陈意承认他设计的有点失误了,当时他也没想太多,只是妄图想用人力将所有的水都给束缚住,现在除了荆江大堤之外,其他地区都很好的完成了他的设想。
但是荆江大堤的水量却超出了他的预估,现在已经是8月16日了,这是荆江地区天气最后一次的肆虐同时也是最高峰,只要撑过今明两天,降雨强度就会开始变小。
想到这他咬了咬牙说道:“根据相关气象资料推测。
明天,只要过了明天,降雨量会逐渐减小,只要撑过今明两天,我们就将成功的守住荆江大堤!
所以,我的意见是:不分洪!”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与自然
陈意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所有人都不再争论那些有的没的了,大家其实心里也清楚只需要撑过这两天接下来就轻松了。
但就是这两天的情况让人很纠结,荆江大堤北闸拦淤坝已经装药完毕,只待一声令下就能爆破。
不过大家虽然心里七上八下的但各种行动一点都没有迟缓,
此刻荆江大堤部分堤段侧面看上去就像一个又一个直角三角形悬空嵌入了大堤侧面,而且上空还有大批的直九改来来往往,这次吊着的不再是集装箱,而是海绵。
这些直角三角形同样是由防汛板所组成的,都是这十几天内紧急建造的一种蓄水构造。
理论上来说让堤岸上的另一边放点水过来进入这些蓄水池里面也不是不行,但风险比较大,虽然陈意对防汛板所使用的材料非常有信心,这就是他设计的。
但这骤然受到湍急水流的冲击能不能撑得住大家心里都是个问号,就连陈意自己也是这样。
这只是最后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但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比主动分洪来说,某块构造脱落所造成的损失简直就是毛毛雨。
所有人统一了思想之后便开始行动。
各个险段处,一根又一根粗大的水泵开始深入水中,另一端对准了那一个个呈直角三角体形状的大型容器之中。
哗啦啦的水流大股大股的冲击在防汛板之中,在旁边操作的PLA战士听着水流冲击防汛板的声音心里都直打股,这种直接镶嵌在大堤侧面的结构就算他这个外行看着都知道一定很不结实,但现在已经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不这么做那就分洪。
显然,分洪这两个字是大家心里最敏感的一块。
此时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大家为此准备了大半年,搞定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汛情,就连汛情最紧急的荆江地区到后天也就安稳了,可就在这最后的两天之内要分洪?!
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这个选择!
所有人又看着半空不停的滴着水的巨型海绵体,受到这种壮观场面的感染,大家心里也是一阵鼓舞。
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对抗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
这些海绵体积四百立方米,是这一个月内加急设计赶工出来的。
密度为每立方米四十千克,能吸收自身重量二十二点五倍的水,每个巨型海绵体吸满水之后总重量三百六十八吨。
直九改的目的地是荆沙市辖区内所有国道、高速公路与腾空的库房,海绵运到目的地之后在场的人员会第一时间就地处理或者运往其他地方。
巨型海绵设计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吸水,吸收到足够重量的水然后进行转移。
这要比集装箱装水转移方便多了,因为是一个月前才开始设计,所以能在现在才出场已经是所有工厂、研究机构加班熬夜的结果了。
大自然固然是无情的,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必须对此进行妥协,人类发明创造出各种科技不就是面对自身限制而不甘心吗?
人类嫌用腿行走太慢,于是便有了各种交通工具。
人类想要自由穿梭于江河湖海,于是便有了轮船。
人类想要在天空中翱翔,于是就有了飞机。
面对自然,人类确实应该心存敬畏,但这却不意味着当自然危及到自身生存环境的时候就要认命。
所以现在面对着可能会肆虐到他们家园的洪水,全体华夏民族想出了种种办法将这团暴虐的洪水给一点又一点的削弱,洪水就这么一点一点被抚平了,只剩下荆江地区的洪水仍然在不安分的挣扎着。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困兽的最后一搏,只要挺过去这一波,就代表着他们这次将迎来一场完美的胜利。
此时荆江大堤荆沙段安全高地上已经聚集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进行直播报导,同时全国大多数人也在看着央视的现场直播。
时间来到了八月十七日凌晨,此刻荆江大堤水位来到了51。49米,最后的0。1米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更多的直九改来到了江面上,甚至大批起重机也来到了现场各地吊起不同型号的海绵体直接没入蓄水构造之中。
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转移了,所有海绵都是刚出水就甩到一边,由其工程机械继续接力搬运到大堤脚下的空地上,只要撑过这段时间使水位降下来,这一边因湿度太高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小问题。
渐渐的,路面完全被水粘湿,大量海绵不停的滴着水使大堤另一侧路面水深直接淹没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双脚,这相当于把另一边快要蓄满的水给温和的移到了这一边。
所有坐在电视机前人的心都随着波澜起伏的水面而动荡着,大家都紧张的看着这场人与超级洪水之间的较量,甚至就连花生屯黑宫里本杰明一群人也少有的露出了庄重肃穆的表情。
全蓝星各地,不管是职员、企业老板、工人、家庭主妇全部都紧张的关注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