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渊并未谦虚什么,在自己女人面前谦虚,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他看向朱雀,开口问道:“新郑方面,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后者回应道;“内史腾踏入新郑城当天便去见了韩王安,说明来意之后,韩国就将他晾在一边,不管不问,至今快有半个月的时间了,韩国依然不打算坐下来与我们好好谈谈。”
闻声,嬴渊并未觉得惊讶,相反,倒是一脸的平静。
他似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韩国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手段,他们还总以为,近些年来,内耗、外战,已经让我大秦伤筋动骨,短期之内,难以再行兵戈。
倘若让他们感觉到我大秦的实力,他们就会放下一切,恳求与我们秦国和谈,到了那个时候,韩非就能入秦。”
嬴渊心中已经有了注意。
田蓁虽然与韩非的关系并不亲密,但好歹算是师出一脉,事关自己的师弟,她自然是要多问上两句的,“为何王上他非要让韩非入秦?”
嬴渊坐在石凳上,喝了一口茶水,无奈道:“在王上心中,韩非一人,可抵十万大军,更何况,在整个韩国,没有人比他更懂苍龙七宿的秘密。
而且,他现在所掌握到的秘辛,绝对要比任何人都多,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直觉。
总之,王上想让韩非入秦,不光是为了要让他为秦国效力,更多的,也是为了苍龙七宿的秘密。”
田蓁点了点头,她心中虽然还有一些疑问,但是已经不适合继续追问下去了。
懂得适可而止。
午后,用过膳,嬴渊接诏入宫。
商讨派遣大军压境给韩国造成压力的事情。
而在此之前,李斯与嬴政已经就此事做出了一些讨论。
后者的意思是想让嬴渊率领大军入驻在栎阳一带,或者是直接干脆在韩国的边境囤积大军,只要发现事态不对,当即扫荡韩国。
前者此次给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嬴渊现在战功赫赫,已经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了,此时出征,若是再立军功,赏无可赏。
听到这番话,不仅是嬴政眉头皱起,就连赵高都将脸色阴沉了下来,似在思考着什么。
现在的秦国,但凡是权贵中人,谁不知道嬴渊已经功劳甚伟?
但是没有一个人,摆在明面上说出‘功高震主’四字。
这令他们如何不惊讶?
“你的意思是,此役不该派冠军侯?那么,该当派谁而去?”嬴政开口问道。
他亦在思量李斯的话,正犹豫不决。
对方作揖回应道:“王上,臣认为,蒙恬与桓齮两位将军,都可以担当大任。”
“盖先生,你怎么看?”
嬴政注意到,在李斯说完那句话的时候,盖聂一直都平静如常,似乎并未有太大波动,让人好奇。
“回王上,蒙恬与桓齮将军固然可以,但是要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属下还是举荐冠军侯。”
他的回答并没有站在个人恩怨上,当然,与嬴渊也并无恩怨。
他只是说出了最有利秦国的一种选择。
嬴政明白他的意思。
囤兵边境,不意味着就要有韩国发生战争,相反,还必须要让主将心里有个度,什么时候能够把握住战机。
蒙恬与桓齮行事都太过谨慎。
相比之下,的确是嬴渊前去比较合适。
而恰巧此时,他也已经迈入章台宫。
嬴政看到他走来,面露微笑,“方才寡人与李斯还在议论,此番派遣大军入驻边境,该派谁去比较合适,不知你可有什么高见?”
嬴渊郑重作揖道:“高见不敢当。”
他看向李斯,轻笑一声,“不知长史大人举荐的是谁?”
嬴政并未吭声。
李斯硬着头皮说道:“在下认为,蒙恬与桓齮两位将军比较合适。”
嬴渊笑了笑,沉声道:“王兄,臣弟去过几次韩国,对那里的情况还算了解,此役,臣弟可亲率大军,给韩国造成一定压力,是打是和,臣弟心中已然有数。”
在他心里,并非是说蒙恬与桓齮不合适。
只是此次对韩国的情况较为复杂,讲究个张弛有度,他怕蒙恬二人会心有不逮。
毕竟,行军作战他们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涉及到大国外交等情况,可能就会有些不太适应。
况且,嬴渊闲了这么久的时间,不能一直就这样下去,也该率领军队出去走走。
不然的话,掌握在手中的兵权,迟早会被分化殆尽。
“侯爷,您身上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不管怎么说,都要给后来人一些机会吧?”李斯淡然开口。
别看表面一脸淡定,实则内心当中压力极大。
这是他第一次与嬴渊面对面互怼。
要不是背后有整个外客集团支持,他根本就不敢这样做。
“所以你的意思是,可以让本侯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发霉等死?”
嬴渊的声音愈发冷厉。
李斯心头一跳,连忙开口道: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一百七十五章 警告
“侯爷言重,在下绝无此意。只是,往边境囤兵,不一定非要与韩国动武,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要给韩国压力,只要目的达成,派谁去不可?
侯爷您位高权重,掌管着全国上下的军政大权,平日更是日理万机,若是这样的小事还需要侯爷亲自出马,岂不是显得我大秦无人?”
听到他的声音,嬴渊眉头紧皱。
后者心里很清楚,因为内史腾一事,已经让他记恨上了自己。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敢在这里来针对自己。
“长史也说了,此去并非是要行军作战,关于未来态势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蒙恬与桓齮虽然有才能,但是他们毕竟不懂得该如何临机决断,倘若韩国不愿低头,战事一开,未曾把握良机,从而错失取胜机会,又该当如何?
本侯前去,可将边境事议尽数决断,不至于一来一回耽搁了时间。”
他说的都是实话。
可偏偏就是这些话,让嬴政听了很不舒服。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蒙恬与桓齮都未成长到一代名将的地步,行为做事还是有些瞻前顾后,不像嬴渊与王翦那样,对态势做出分析之后,可以立即当机立断。
再去让王翦挂帅,已然是不太妥当。
蒙武最近一些时日重病缠身,只能在家养身体,也不适合率领大军长途跋涉。
如此一来,倒是只有嬴渊可以担当此大任了。
而且,只要他在边疆,无论如何,都会令自己感到心安。
想到这里,嬴政果断开口道:“不必争执了,就由冠军侯亲自率军十万囤兵边境,倘若再有变故,另派援军。
李斯,此役,你可作为监军,跟随冠军侯一同出发。”
嬴渊虽然心中不爽,但是在这种时刻,他也不敢多去反驳什么,欣然授命。
离开章台宫时,前者向李斯冷笑道:“长史大人还真是威风,想必你这是第一次做监军吧?”
他的语气极为不友善。
朝堂之争就是这般。
双方没有利益纠葛的时候,会是很好的朋友。
但是一旦起了利益纠纷,那连朋友都难做,直接上升到敌人的程度。
可是当相安无事的时候,双方的关系又会得到破冰。
总而言之,大家都是奔着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去的。
“侯爷,卑职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李斯面露难色,有些诚惶诚恐的意思。
看到他这副神情,嬴渊顿时来了兴致,“堂堂学富五车的长史大人,还有什么是需要问本侯的?”
李斯郑重其事道:“侯爷为何一定要让韩非来到秦国?”
闻言,嬴渊苦笑一声,皱皱眉头,直言道:“想让韩非入秦,并不是本侯的意思,而是王上执意要这么做。”
“韩非入秦,并非是在下所想看到的结果。”
李斯面无表情道:“这件事情,倘若没有冠军侯的支持,想必那个韩非,永远都没可能来到秦国。”
他所谓的支持,自然就是内史腾担任秦使一职位。
“你对本侯说话的语气,令本侯心中很不爽。”
嬴渊目视李斯,身上气势稍稍外泄,便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你最好本分一些,不然的话,你这个监军,当得并不会顺利。”
今日章台宫一聚,他的心情本来就有些不好。
一边令自己率领大军囤兵边境,一边还让李斯担任监军。
至于嬴政为何要这样做,其结果已经不言而喻。
说实话,李斯是有些嫉妒心理的。
他担心韩非的到来会撼动自己的位置。
在嬴渊走远了以后,他也皱着眉头离开。
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被很多人看在了眼里。
其实,李斯是不愿意得罪嬴渊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在韩非这件事情之上,他就可以选择妥协或者让步。
章台宫内。
赵高向嬴政作揖道:“王上,您不是担心冠军侯会功无可封吗?为什么这次又派他去往边境?”
后者淡淡说道:“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寡人很想看到,当外客势力与军方碰撞在一起时,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闻声,赵高心中一愣。
他瞬间就明白了。
王上这样做,其实就是要嬴渊与李斯去斗。
只要他们二人站在了对立面,就能够将朝堂的局势平衡稳定。
所谓帝王心术,莫不过于如此了。
古往今来,只要君王贤能,根本就不怕朝堂党争内斗,相反,他们斗的越红火,越能迎来盛世,百姓越能丰衣足食。
真正能够加入这个核心权贵圈的人,都不是容易倒下的人物。
倘若因为党争这种事情失败了,外界的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