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王原本想的是林弱弱会因为礼仪不周,或者是被人恶意欺负,但是就没想到让他展示才艺这茬,幸好临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他缓缓道:“很简单,你若十投全中,而其他人都做不到,可以由你指定成绩最差之人表演何种才艺。若你也做不到,则罚你与之共同表演才艺,如何?”
看上去这是与陈姝瑗打赌,实际上就是在偏袒林弱弱。
如果十投全中,就可以指定她演个稍微擅长,或者直接是应付性的才艺。
若不中就更好办了,两人共同表演,只要她自己多些戏份,场面绝不会难看。
陈姝瑗美眸亮了亮,“康王提议甚好,臣女遵命!”
也有些脑筋好的,明白了康王的用意。
总之见他说话,这些世家公子小姐都不吭声,有人觉得本来就是场游戏,玩玩就算了,也有人想看林弱弱出丑,却不敢当面忤逆康王。
就在康王示意陈姝瑗准备开始的时候,端王起身了。
一方面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幺弟,从小他就比别人深受父皇宠爱,凭什么,他自认自己才是兄弟几个中最优秀的那个。
另一方面,他还在为几年前的事耿耿于怀。
那时候他打算拉拢陈国公一系,没想到被明明白白的拒绝了,这让他一直心存芥蒂。
现在有机会让幺弟和陈府同时难堪,他怎么会袖手旁观,浪费了机会?
端王起身之后,慢慢朝着康王走过来,有点嗔怪地道:“六弟这是为何?轮到人家展示才艺,你上来抢风头怎么行?”
康王稍微有点意外,没想到二哥在这插一杠子,而且话说得明显带刺。要不是因为那位闭门不出的发小给写信向他求助,他才不会闲着没事凑这热闹。
端王又道:“六弟,今天是京城世家子弟聚在一起,也是增进彼此了解和联系的好机会,有些新面孔很多人还不熟悉,就比如接下来要展示才艺的陈国公府上的少夫人,我们做皇子的就别凑这个热闹了!”
康王板起脸回道:“二哥说的有理,不过小弟也没有阻拦陈家少夫人表演才艺,只是增加点乐趣,有何不妥?”
确实说不出不妥,端王眼珠转了转,十投全中,岂会那么容易做到?
端王略一犹豫,微笑道:“那为兄也有个提议,若陈家小姐十投全中,则按六弟的建议,由陈家小姐指定才艺项目,若有一支不中,则由陈家小姐与陈家少夫人分别表演才艺,这样既公平,又增添了乐趣,大家没有意见吧?”
那边太子见此情景,也缓缓起身,难得见两位兄弟在这种小事上起争执,心想正好借机试探下二人各自的势力。
便笑着道:“两位不要争执了,孤觉得二哥有一句话说得对,今天京城世家子弟欢聚一堂,我们做皇子的就别凑这个热闹了,干脆让大家投票决定吧。
你们赞同端王提议的,站在左边,赞同康王提议的,站在右边,都不赞同的原地不动就好。”
见太子如此说,康王和端王就不便再说什么,长廊下的众人闻言活动起来,不大一会分成了三群。
支持端王的居多,大部分人就在原地,康王那边只有寥寥数人。
林弱弱作为当事人之一,只好留在原地不动,她目光扫过康王和太子的表情,最终在端王脸上略作停留,便收回了目光。
心想,端王怕是被太子摆了一道,还尚不自知啊……
第二十九章 献艺
结果一出,就该另一位主角表演了。
陈姝瑗被誉为京城首屈一指的才女,当之无愧,再加上刚才场上人的嘲笑,小姑娘被彻底激怒了,居然稳稳的十投全中。
当最后一枚箭矢投中之后,场上迎来一片欢呼和掌声。
康王对陈姝瑗投去赞许的目光,随后瞥了眼端王,不再说话,独自品茶。
而刚才那个死忠粉兴奋地都跳起来了,林弱弱怀疑,就算自家哥哥都未必表现得这么夸张吧!
看来这人是真的喜欢小姑,但小姑对那人的态度……
再联想到此人毫不犹豫地站在端王那边,林弱弱转念就想通了大概,暗自在心里给他画了个圈,表亲也算家贼。
随后还有几个人陆续上场,但无一人能十投全中,直到这轮比赛结束。
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林弱弱以绝对的优势拿了倒数第一,按照事先的规定,由陈姝瑗来指定她展示才艺。
这个环节,莫名成了场中一部分人心里最期待的高潮,甚至连瓜都准备好了。
尤其是沈思年,连如何回去向陈家打报告都开始打腹稿了。
……
陈姝瑗给几位皇子施了礼,赶紧回到林弱弱身边,没等开口问大嫂会表演什么才艺,就见她抬起素手指了指早备着的七弦古琴。
“大嫂精通琴艺?”
“粗通些曲目。”
那边康王刚想说点什么,端王唇角微勾,道:“不如这样,我前几日特地从烟雨楼请来的歌舞伎,既然陈家少夫人选择抚琴,让她们伴舞可好?”
廊下立即有人抚掌叫好拍马屁。
独自抚琴,与伴舞相比,难度岂可同日而语?
康王内心一万只不知名的马跑过去,正不知说什么好,就见林弱弱从座位上起身,已经款款向场中央走来,走到距离几位殿下两米远的时候停下,行了一个万福礼。
声音轻柔地说道:“端王殿下的主意甚好!臣妾遵命!”
不说别人,陈姝瑗都傻眼了,心想“大嫂这是怎么了,还嫌刚才丢的面子不够吗?还要把里子也丢了吗?”但是这时候又不好出言阻止。
那边四皇子妃已经命人准备好了,有宫女上前,向几位殿下和林弱弱施一礼,之后用手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林弱弱可以开始上台演奏了。
康王见此情景也只能闭嘴,讪讪地回了座位。
林弱弱此前不是没有想到这一节,因此心里是有准备的。
感恩她前世有个不快乐的童年,在父亲的逼迫下学了好几种民族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等,凡是带弦的都能摆弄几下。
国公府的大书房里就有一张古琴,她大体了解了一下,有七根弦,跟前世的古琴基本一样。
只是这些天一直忙着练字,以及熟悉府里的各项事宜,另外他也不确定陈乾一喜不喜欢琴声,怕他嫌心烦,就一直没弹。
她猜到了小姑和康王应该是都把她当成一个丫鬟出身的民女,琴棋书画一窍不通,不管怎么说,康王今天出来替她解围,她心里是感激的。
但是不能总是活在别人的羽翼之下,不管那个人是谁,陪自己最久的人永远都是自己,这是她两辈子以来一直遵循的内心法则。
林弱弱依旧从容地跽坐在台上,面前是一张朱红色的钟离式古琴,宫、商、角、徵、羽、文、武,七弦横陈其上,是她见过的样式。
林弱弱没有忙着弹奏,先是试了一下音,发现音准都对,对司礼官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她今天头发梳的是灵蛇髻,她的脸型长中带圆,属于典型的古典型,这个发式搭配她的眉眼气质更显清丽脱俗。
轻绾广袖,芊芊素手,左手取音,右手拨弦,幽婉沉郁的前奏回荡在锦园之中。
顿时全场哑然。
在场之人谁不通音律?
尤其诸皇子中最通音律者当属端王,三岁学琴,七岁谱曲,十岁后名震京城,有琴中圣手之美誉。
他的茶杯停留在唇上,眼眸跃过杯沿,牢牢锁住林弱弱的侧影。
王家在哪个山头藏了这么一个兰心蕙质的粗使丫头?消息有误吧?
关键是古往今来的名曲,他早已烂熟于心,唯独这首从未听过!
“琴”在琴棋书画中排在首位,贵族之中属于必修科目,各项乐器中以七弦琴难度最大,曲目繁杂,最吃童子功,不仅需有名师指点,还需要勤学苦练,当然天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往今来的琴艺大师,若不是官宦权贵,就是烟花之地耗费巨资培养出的花魁或乐师,何曾有过平民中长出来的名家?
何况她是个粗使丫头!
王家有这样的人才,却傻乎乎地送去别人家替婚,难道脑子是练武连坏了吗?
林弱弱不知众人所想,已随琴音吟唱起来。
在弹奏的过程中,她的脑海里回忆起前世种种,想起再也回不去的故土和再也见不到的亲人朋友,真情实感,全然体现在了这段琴曲之中。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冣深,情冣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康王也坐不住了!
在音律方面他的造诣不如端王,但论吟诗作赋锦绣文章,除了陈乾一,年轻一辈中他从未服过任何人。
歌词一出林弱弱的芳喉,他就被惊到了。
待一阙唱罢,微微停顿后只剩琴音时,康王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娶个如此才华的丫头,到底是陈乾一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刚开始还有些许的嘈杂之声,慢慢地场中所有人都跟随这首曲子,进入了自己的记忆中曾经有过的惜别情境。
琴台上的女子身穿玉色百花曳地长裙,外着淡黄色丝绸罩衣,玲珑身段若隐若现。
此时,她眉头轻蹙,表情忧郁,她的声音如泣如诉,让人轻易就能走进曲中的意境。
台上的舞姬起初跟不上曲子的节拍,只能慌乱地跟随曲意而舞动,这显然不是她们排练过的曲目,甚至这首曲子她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