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啊,救命,快救。。。。。。。。。。”
石勒的呼叫没有什么作用,跟着他逃奔的百余胡骑已经被薛季等千余汉骑给吞没。
“噗!”
赵广再一枪刺落,这一回石勒终于逃无可逃,直接被亮银枪扎穿了胸腹。
“啊!”在石勒的惨叫声中,赵广猛然提枪甩出,将石勒的整个身体串在枪杆上,旋转了五、六下之后,即向半空中抛射了出去。
枪杆在腹中左右摇动,身体不受控制的飞旋,石勒的眼睛瞪得极大,他想要看清楚赵广的面容,他想要到祆祠的天、地、日、月、水、火、木、土诸神面前,叙述一番心头的怨恨。
石勒被亮银枪穿膛破肚。
腹中的五脏跟着飞甩出去,一截断了的肠子夹杂着血水被挂到了枯草上,正随着寒风凝结成一段紫黑色的恶臭异物。
石勒的身躯在地上微微抖动着,他还没有死,但也离死不远了。
“善恶神,收留我。”石勒的瞳孔开始放大,因痛苦极度扭曲的脸上,流露出万分不甘的神情。
薛季策马靠近,朝着这胡酋天王的脖子猛的一下砍下,只听到喀嚓一声响,石勒的人头咕噜噜的滚了出去,好巧不巧与那截断肠凑上了一起。
无首的脖颈处,只泛起少量的污血,石勒身体里的血在亮银枪的威势下,已经洒落一空,若不是意志坚持着,他本应更早一些咽气死去。
“什么善恶神,哪里来回哪里去,中原不欢迎你们。”赵广听得石勒的最后哀嚎,冷笑出声道。
赵广是无神论者,对石勒等羯胡信奉祆教,也就是拜火教没有敬畏,区区一个外来的神灵,也配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异端。
佛教已经在赵广的严厉打击下,成了过街老鼠,晋国有名望的所谓高僧,现在都跑到了吴国江东一带,他们的想法就是离赵广这阎王越远越好,要是江东也被占领,那就乘船出海,到扶桑、高句丽等地传教。
祅教在魏晋时期刚刚传入中原,后赵石勒当权时开始起势,到了北魏时流行起来,这种来自西方的宗教变异能力极强,在适应了中国的文化之后,又秘密的发展出了明教、白莲教等诸多的分支,它们别的不干,主要就是干造反一件事,危害极甚。
赵广现在取了石勒的性命,也算是切断了袄教传入中原的一个契机,至于下一个可能,即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现在的天下是大汉的天下,拓跋鲜卑在大草原上老实放牧,那算它识趣,若是敢率部南侵,那结果也将和匈奴人一样。
草原部族起起落落。
鲜卑虽然强盛,但在北海一带,柔然正在快速崛起,这个更为野蛮的游牧民族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北魏那段时候。
石勒既死,诸胡四散。
这一场波及整个幽州的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让赵广心喜的是,搂草打兔子,因为石勒中计打蓟城的缘故,汉军不仅轻松的拿下了晋国在北地的最后堡垒蓟城,而且还将段氏鲜卑逼回了草原,这样一来,汉国防御北境的任务就轻松了不少。
面对大汉强军无往而不胜的赫赫声威,草原上鲜卑各部头人、单于一个个噤声无语,赵广留驻在蓟城,会不会挥师草原,他们不知道,他们只能暗暗的祈祷,赵广不要效仿曹操、曹彰父子,要知道如乌桓那样强盛一时的族群,也在曹军的铁骑下被打得全族俱灭。
汉大业二年(公元281年),二月至四月间。
大汉皇帝赵广在蓟城与鲜卑诸胡使者会面,商讨稳定北境及商贸往来事宜,能够代表各部落来蓟城说项的,俱是头人、单于的亲信。
拓跋鲜卑与汉国关系不错,在汉使卫操的陪同下,拓跋?官弟弟拓跋绰来到蓟城,向大汉递上朝贡的礼表,拓跋氏的态度很诚恳,不仅同意在汉国在东、中、西三部建立驻节屯兵城池,而且还主动提议将拓跋禄官的长女拓跋燕嫁给赵广为妃。
拓跋部落要送女和亲。
这个“要求”让赵广感到不可思议,两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保持脆弱的边境和平,多数情况下会送公主到游牧民族和亲,历史上有名的就是汉代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王昭君等人。
虽说这些汉人女子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多以宗室女代替,但这种靠送女人来求得的安稳,其实并不长久,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也是很大的耻辱。
赵广自重建新汉以来,就再三强调不搞这等丧权辱国的所谓和平条约,汉人女子也绝不会嫁到异族去。
只是赵广想不到,他不送汉人公主去草原,草原上的头人们为了攀上赵广这根高枝,竟然另辟途径,主动提议将自家的女儿送给赵广。
。
第四百五十章 赵广竟然睡粉太无耻了
“拓跋部落要是有意,朕自无不可,若此事能成,大汉与拓跋鲜卑可为表里,同气连枝。”赵广面带微笑,向拓跋绰许诺道。
拓跋部落要送女人给自己。
赵广没说的,当然不会拒绝,这倒不是他荒淫好色,而是出于政治需要,换句话说,是汉族与鲜卑两族政治联婚的结果。
草原上,汉国要找一个代言人,拓跋鲜卑是合适的选择。
相比鲜卑其它三部,拓跋部落的野心现在来看还不大,在五胡乱华的那段历史中,拓跋鲜卑也确实没有过多的卷入中原的动乱,而是继续在草原上积蓄力量,直到一代天骄拓跋珪成长起来,建立南北朝时的北魏王朝。
真正在五胡时期出风头,屠戮汉人的鲜卑部落,反倒是慕容、段氏、宇文三部。
拓跋绰得到赵广的许诺,大喜过望,连忙急急回转王帐驻地盛乐城,向兄长拓跋禄官和侄女拓跋燕报告喜讯。
拓跋燕有草原明珠之称,她的相貌按拓跋绰所说,那是草原上的一朵娇艳的鲜花。
宇文鲜卑大人莫槐的儿子宇文逊昵延、慕容鲜卑大人慕容廆都对拓跋燕垂涎不已,先后派出说媒的使者,向拓跋禄官求亲。
要不是拓跋禄官对这个长女喜爱得紧,要不是拓跋燕心高气傲,非大英雄不嫁,鲜卑部落的勇士们早已将她迎娶了回去。
在历史上,拓跋燕最后嫁的男人就是宇文逊昵延,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拓跋鲜卑要联合宇文鲜卑共同抵挡慕容鲜卑部落。
而现在,随着南方汉人的强势崛起,拓跋部落的生存环境与历史有很大的不同,宇文鲜卑在同宗同族的匈奴五部被汉军围攻时,躲在辽西草原不敢南下,慕容鲜卑在漳水被赵广所败,慕容廆这个鲜卑人中的雄杰在赵广面前,也不过是小丑一般。
所以说,谁是天下人称颂的大英雄?
除了赵广之外,还有谁。
当然,这也要怪卫操那张能说会道的嘴,这些年来他一次次出使拓跋鲜卑部落,和拓跋力微、拓跋悉鹿、拓跋禄官三代鲜卑大人有交情,而其间提到最多的一个汉人,就是赵广。
新汉崛起的过程,也就是赵广一路征杀、一路收复汉国疆土的过程,
拓跋燕这几年来,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汉国皇帝赵广。
日久天长,拓跋燕的心里,嫁到汉国去,成为汉人英雄赵广的妻子,成为了她的一个心病,这次拓跋绰出使幽州,要不是拓跋禄官拦着不让,拓跋燕早就跟着到蓟城了。
赵广不知道,他在草原上的名声是如此响亮。
以往见到的胡人,多是匈奴、鲜卑及诸胡的酋帅,这些人多半是对手,能对赵广有什么好的评价。
既然要和亲,赵广就不好马上返回长安。
在幽州等着拓跋鲜卑的送亲队伍到来,也是应有之义。
对于汉胡之间这一次逆向的和亲之举,汉国朝堂也是非常重视,辅政四大臣之一的张华特意从长安赶到蓟城,主持迎亲事宜。
张华等朝臣激动万分,在他们这些汉国官员来说,这可是两汉以来特别是灵帝末年黄巾起事之后,第一次彰显汉国占领上风的仪式。
和亲,一般就是汉人公主嫁胡酋,哪里反过来的,而且拓跋燕的身份还是鲜卑大人的长女,不是胡乱指认的小部落女子。
其实,和亲,最早开始时西周。
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就是汉匈和亲,历数各个朝代,明朝是唯一一个不和亲的王朝,就这一点,赵广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就要高看一眼。
现在,赵广重建了新汉,这是一个全新的王朝,全新的时代。
赵广希望从他开始起,汉国的公主不和亲,汉国不纳贡,不称臣,而要做到这一点,汉国就必须保持强大,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之间的争斗从未平息过,在平定了内部的晋国、吴国残余势力之后,汉军面前的对手,就只剩下了北方草原上的鲜卑诸部。
赵广下一步的打算,是继续凭借实力上的优势,打断草原部落统一和崛起的步伐,是大汉王朝强盛和稳定的基础。
而在统一中原之前,依靠拓跋鲜卑部落的牵制,确保草原各部落间实力的平衡,确保占据上风的部族与汉国保持和睦友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外交手段。
攻与守。
是一对矛盾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赵广的初心,不是天下一统之后,安逸的窝在九州之地,过过舒适的小日子,被臣民们称颂为天子、皇帝、陛下;而是再现汉之盛世,真正实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的宏愿。
汉大业二年,六月下。
拓跋燕在大人兼父亲拓跋禄官的亲自护送下,来到幽州渔阳郡,在汉胡边境与汉国大臣张华交接之后,禄官与张华进行了一次秘密洽谈,具体的内容双方都没有公开,但从拓跋鲜卑随后的发展势头来看,从原本差不多到领先,离不开汉国的支持。
赵广在蓟城与拓跋燕相见,这女子身量高挑,细腰丰臀,很有后世名模的风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