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约是可以告知世人的东西,至于密约则不为外人所知。
没有参与到盟约中的坞堡还有五、六个,赵广自然也不再客气,这年头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他立即派出虎步营、无当营进攻不听号令的坞堡,只十余日,那些对司马家心存幻想的坞堡主、流民帅、杂胡纷纷被攻灭,扶风全境很快就被蜀军一举扫平。
赵广顺利收服关中的坞堡力量,扶风根据地的发展获得苏绍、韦皋等人的支持,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扶风根据地得到初步巩固。
与此同时,赵广的声望值也从40涨到了45,升了5个点,虽然不多,但相比之前要在战场上取胜才能赢得声望,这一次说服苏绍等众坞堡无疑更让赵广感到高兴。
和平发展虽然繁琐的点,花费的时间更相当较长,但带来的收获并不少于战场上的缴获,比如这一次,坞堡归心让赵广既得到了苏绍、韦皋等世家大族的支持,又不声不响的扩张了地盘,这等好事赵广觉得再来多少次他也不会拒绝。
一味的以强凌弱不可取,一味的假装弱小也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就是恩威并施,收坞堡是恩,打胡虏是威,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
一转眼,赵广入关中已有三个月,北方的天气渐感寒冷起来,蜀军上下开始在扶风储备过冬的物资,同时,给予魏容和傅佥二路军队的支援,也不能少了。
一支孤军,没有根基的话,要想在北方生存下来,极为困难。
在南方的江东,天气依旧很热。
吴国都城建业。
经过二个多月的谈判,蜀汉太仆蒋显在与魏国使者何劭的较量中,终于扳回一局,
他成功游说吴国右大司马、左军师丁奉,让这位坚定北伐的吴国宿将站到了联盟抗魏的一边。
蜀汉终于和吴国达成了再一结盟抗魏的协议。
从蜀汉、东吴的国家层面来看,正是赵广在关中的军事行动,让吴国上下看到了蜀汉还有还手之力,并不像魏国使者所说的那样不堪一击。
具体谈判的过程一波三折,颇为惊险,特别是刘禅北上邺都的消息传到江东,让吴国那些对蜀汉实力心存怀疑的官员反对声浪加剧,好在仅过几天,赵广在关中一带立足,并击败魏军围剿部队的军报也及时的传到,才始得联盟的谈判又重新启动。
刚刚登基、尚有雄心壮志的吴主孙皓终于下定决心,诏令镇军大将军陆抗从江陵北上,进攻魏国卫将军羊祜镇守的襄阳。
吴魏两军在昔日关云长、曹仁这些前三国名将征战过的地方交锋,两边又皆是名将,可以说旗逢对手,将遇良才,羊祜虽然年纪稍大,但对陆抗的军事才能却是佩服之至。
能够得到敌方大将的认可,对陆抗来说是莫大的肯定,但是,身在朝堂屡屡更迭的吴国又是陆抗最大的不幸。
同时,在吴、魏的江淮方向,一直渴望突破淮河防线的吴军,在大司马丁奉的率领下,渡江北上,一路从巢湖、芍陂方向的水路进军,将魏国征东大将军石苞团团围困在寿春,一时间,魏国东部战线全线告急,雪片般的军报文书连续的飞骑送回邺都。
晋王司马炎召集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平南将军胡奋等朝中大将紧急商议,遂决定由司马骏为主将、胡奋为先锋,领邺都精兵五万救援石苞。襄樊方向,因羊祜守卫襄阳颇为心得,陆抗进攻多为佯攻,则命羊祜军以坚守为上。
征蜀之后,魏国主力俱在巴蜀,司马骏的五万兵马从哪里来?只能从刚刚聚拢起来准备西征的文鸯军中抽调,如此一来,文鸯好不容易训练了一个多月的军队,一下子被抽去了一多半。
文鸯只能无奈的感叹有背景就是不一样,像他这样父亲是叛逃过吴国的人,也许终生不可能得到司马家的重用。
接到中军和后军东调江淮命令时,文鸯已经和文虎一起,率领魏军前锋五千人赶到了弘农郡,距离潼关只有二百余里,本来想着他先行一步,马隆在后面跟进,谁料想,走着走着,后面的大部队一下没有了,而且更让文鸯不快的是,司马炎还派来了一个监军:阎宇。
这个前蜀国的右将军在胡烈进攻巴西时失踪了,没想到居然暗中投靠了司马炎,这一次阎宇再度出山,明显是司马炎对文鸯这个降将不放心,同时,也希望借助阎宇的能力,对日渐弱势的关中起到提振作用。
在关东调兵遣将的同时,司马炎再次向蜀中发出征调令,胡烈、胡渊所部迅速的回师汉中,从祁山往凉州方向,与杨欣等还在西线作战的魏军会合下,整顿兵马由西往东,会同骠骑大将军司马望对赵广所部蜀军进行征讨。
对驻守在成都的钟会所部约六万余人,司马炎册封钟会为司徒,赐县侯,让他迅速的平定蜀国的残余势力,稳定地方,以为国之屏障。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在贾充北上之后,已经察觉到危险的钟会自立之心更盛,蜀中的钟会所部事实上已经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不过,司马炎也不是没留后手,杜预、王濬这两个还在巴蜀,钟会如果真有反叛的举动,只怕遭遇和历史上不会有大的区别。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终究来说,钟会文人才气横溢,但他的心胸不够开阔,手底下的人才也没几个,就算现在倍受他器重的丘建,在历史上也是个二五仔。
第一百零六章 乞活军
临邛,六角井。
张星彩搬至这里已有约半年时间,刘衡也跟了过来,小家伙已经能够呀呀学语,正是最活泼好动的年纪。
六角井是一处能够从地底下喷发火焰煮盐的天然盐井,不用柴火二十四小时燃烧,这种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盐井,着实让人羡慕又妒忌。
新汉重建、刘谌登基。
按理说,张星彩这个太后的地位下降是必然的,毕竟,刘谌和张星彩只不过是有一层名义上的“母子”关系而已。
但事实又非如此。
因为赵广在最后时刻的力挽狂澜,掌握朝堂实权的姜维、宗预等重臣对赵广心存感激,特别是姜维这个大将军,可以说是赵广在朝中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赵广放弃了在蜀中朝堂安逸的舒适生活,率军北伐汉中、关中,这其中的危险只要是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知道,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境界。
包括皇帝刘谌在内,众多的新汉官员,对赵广这位前将军、江油亭侯不约而同的存了一份愧疚的心态。
张星彩有姜维、张翼、张绍、宗预、杜轸等人支持,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其地位却日趋重要,广都的盐井、临邛的铁坊,现在都由张家在打理,而背后作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星彩。
在离开了刘禅的束缚之后,张星彩身上的霸气也逐渐得到释放,忙碌的事务让她只能在停下来时,才会想一想赵广在关中怎么样了。
男人与女人。
谁离开谁不能过。
张星彩身上这种独立自主御姐风范,让她即便经受了挫折、经受了打击,也依然能顽强的生存下去。
这也是赵广一直以来最为欣赏的,在张星彩身上,他看到了穿越前那些在职场上奋斗不息的女性精英们。
正是这种独立女性的精神,让对穿越前的时光尚有留恋的赵广,对与众不同的张星彩不能忘怀。
成都魏军北撤的动向,张星彩已经从朝堂送来的奏报上知晓,她对新汉未来的担心也随之放了下来。相比之前的险恶局面,如今蜀中的形势要好了许多,朝堂也基本稳定了下来。
赵广在关中的事略,陈寿前番曾回来禀报过,只不过,说的都是公事,赵广具体如何陈寿也不会特意去说,倒是张遵那里,时不时的来向张星彩报告一下小道消息。
“姑母,听说元忠那边,将诸葛绪的女儿诸葛婉留在身边,这时间长了,怕是不妥?”张遵说这话时,眼睛不自禁的朝张星彩脸上看去。
虽然已经是新汉朝中的新贵,权力很大,但在张星彩面前,张遵心理上就小了一辈。
“一个未及豆蔻的小姑娘,有什么好担心的。”张星彩淡淡一笑,从容不迫。
待张遵离开后,张星彩拿起案上的一卷帛书,一双星眸却是肃穆起来,诸葛婉的威胁,她确实没有放在心上,但这卷帛书上的诗赋作者苏惠倒是要严防死守。
苏惠在参观完槐里之后,文人灵感爆发,连续写了三篇长赋,其中第一篇《槐里赋》、第三篇《遇赵郎赋》,把赵广写的俊朗丰蕴、英明神武,一时在文学圈里奉为佳话。
“这女人,仗着会写几篇吹捧的骈文,有什么了不起?这赵郎也是她能叫的?”张星彩咬牙喃喃自语。
临邛、槐里两处离的太远,这年头书信顺利的话也要二十余天,张星彩忽然觉得要很有必要去一趟关中,显示一下存在才能放心。
可惜的是,赵广北伐之前的胡天胡地,没有让张星彩有什么动静。想想那几天,被赵广翻来覆去的折腾,张星彩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些羞人的姿势,也不知道赵广从哪里学来的,真是要了命了,想着想着,张星彩的脸上又羞红了起来。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在三国争霸的变局中,赵广已经慢慢的从一个小棋子,变为参与棋局的棋手。
司马炎虽然还占据了优势,但赵广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至于困守长安的司马望,则已经形同被半弃的废子,只待赵广收气的一手。
文鸯正在向潼关进军,文虎部五千的魏军并不是很多,但却是从五万将卒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文鸯又是有数的战场猛将,人多人少倒也并不怎么在意。
让文鸯有怨气的,其实是阎宇这个监军,两军对阵,就算不敌,也要堂堂正正,如阎宇这样不战而逃的,文鸯一百个看不上。
蜀军东路军方向,从子午谷潜出之后,魏容、寇林在长安固原的司马望别宅得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