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世医女-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为套话,那位旌南王世子爷应当就藏在那屋里的。而且,他们当时赠给阿念的,是一套炫金套正红的织锦和鸽血红的首饰。”

    长公主略怔了怔,才有些讶异看了看秦念西,旋即又笑道:“这是许出了正妃之位?不管他们是算计也好,还是什么别的也罢,这份眼光倒是锐利,难怪得这么急切,这是那位世子爷动了心思。可见这再聪明的人,也都有个失算的时候,你知道王爷怎么评价那位旌南王世子的吧?”

    长公主也不指望秦念西做什么反应,似乎心情突然变得特别舒畅,又笑呵呵道:“说他是只不折不扣的狐狸,极其精于算计,工于心计。”

    秦念西明显有些不自在,谁被算计了,即使是没算计成,那也是高兴不起来的,长公主见状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没事,反正你就快要南回了,到时候凭他怎么会算计,山长水远的,也算计不到你头上去。再者说,姨母既是知道了这里面的内情,自会跟王爷说好,王爷自会担待的。”

    秦念西点了点头,不管旌南王府是个什么心思,就算是一纸国书这样的事儿,除非是两国交战,其余的事儿,国书都是个双方博弈之后的结果,他们怎么都不会那么莽撞,总得先过了安北王这关。

    “咱们再说说六哥儿,这也是你绕过姨母的原因,那日姨母匆匆忙忙,也没说清楚,后头又没个合适的机会。”

    秦念西瞧着长公主这副今日一定要把话说透了的架势,虽说有些愕然,倒也心生了几分暖意。

    长公主捏了捏秦念西的手道:“你和六哥儿的事,后头姨母也仔细想过了,姨母都知道,这事儿是六哥儿有心,可你无意,一来呢,这爷们儿的心,呵呵,姨母倒不是说六哥儿有什么不好,可毕竟往后他那身份地步儿不一样了,那宫里,姨母是从宫里出来的,最是知道那是个什么去处了。”

    “哎,姨母又扯远了,这些都不提,姨母知道你反正一点儿那个意思也没有,而且就是你也有意,这事儿也是弊大于利,你这么冷静聪慧,不会干这样飞蛾扑火的事儿。可关键是六哥儿这份心思,一时半会儿只怕也熄不了,等翌日素苫大事了了,他回了京城,这求而不得的事儿,又是那样精贵的身份,这里头,哎……”

    长公主一句话叹两回气,又接着道:“姨母是担心,若是王家三哥儿不出仕还好,一旦要出仕……六哥儿就是熄了心思,可心里不可能完全没有怨怼,他或许是舍不得对你怎样,但是只怕要蹉跎了王家三哥儿。虽说姨母这也许是多担了心,但是你们得早做些打算才好。”

    “这事儿,王家知不知道?”

    秦念西被长公主这突如其来的发问,问得怔了怔才有些犹豫道:“我不太确定,但是按照王家三哥跟我说的话,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长公主倒是有些意外,又问道:“他怎么说的?你细说给姨母听听。”

    “他说男子读书科举出仕,无非就是为了建功立业,他说他觉得我要做的事,是大功德,往后若是举业不成,帮着我把女医馆开到大云各处,也是真正的兼济天下了,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秦念西轻声答道。

    长公主听得有些蹙眉:“这开女医馆的事儿,是你跟他说的,还是他从家里听说的?”

    秦念西愣了愣,长公主到底不是寻常人,这份敏锐,果然是叫人很难阻挡。

    既是阻挡不了,秦念西只得如实答道:“原是当时老祖宗给舅舅去了封信,大体说了阿念当时的难处,舅舅就直接去找了王相公,相公什么也没问,二话没说就应承了下来,就求到官家面前请旨,官家召了舅舅问话,舅舅说阿念的志向是吧女医馆开到大云各处,后来娘娘就召了明夫人,赐了旨意,顺便又让明夫人在京城万寿观佐近办了善堂。”

    “后来王家三哥来了北地,阿念极隐晦地说了一句,他就说他一路上都想好了,还这么安慰了阿念一番。”

    长公主听完,静默了良久才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这事儿还真是说起来简单,这背后多少艰难。还好你舅舅是个明白的,王相公和明夫人倒是真叫人刮目相看。如果事情是这样,姨母这心里,倒是松快多了,你嫁过去,日子应当不难过。”

    说到这处,长公主顿了顿又道:“既是如此,那王家三哥儿怎的突然来了北地,他来的时候,岐雍关正乱吧?”

    秦念西有些羞涩道:“他说是他觉着亏了我,这样的事儿,本来无论如何应该是他们家先上门来求的,他们总顾忌,顾忌那什么,怕误了我,一直没敢动,他怕我,大约也是怕家里的长辈,心里不舒坦,就来了。”

    长公主看着秦念西那副小女儿情状,半是感慨,半是打趣道:“倒是难得,还算是个有心人。不过也是,你们可也算得上是自小儿的情谊,你那么为着他,他就是个榆木疙瘩也该领情,更何况那孩子虽说从前身子不大好,却也是个极聪明的。”

    秦念西直被长公主说得脸红得要滴血,连忙呐呐道:“阿念哪有,小时候就是,就是读了些医书,见他身子不好,随便,随便说说的……”

    长公主呵呵笑出了声:“是是是,变着法儿帮人家赢了道衍的心法,再又顺手帮人家把病治了,都是随意而为的。”

    长公主看着秦念西已经羞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才收敛了笑容道:“既是你们两厢情愿,两家也都乐意,姨母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照姨母的意思,不是姨母不想留你,最好是明年开春,你们回去就把婚事办了。”

    “然后你们俩,去君仙山也好,去广南府也好,老太妃也来了信,说是南边打了南诏,一时半会儿离不开,想你想得紧,让你去广南看看她老人家。若是王家三哥儿要科举,等下一科再说。”

    “有个三年五载的,娘娘在京城再替他把王妃娶了,有些事儿,兴许就淡了。老太妃虽未明说,但姨母觉着,她老人家只怕也是那么个意思。如今官家春秋正盛,王家三哥儿应该也还未满双十吧?这就都有余地。你觉着这样行不行?”

    秦念西心里只觉得热烘烘的,只轻轻点了头。

    见得秦念西点头,长公主好像了却了心中大事一般,又道:“等姨母出了月子,你让王家三哥儿过来一趟,姨母知道你是替我们着想,怕六哥儿迁怒。你放心就是,一来他也未必知道,就是知道了,若是连这点是非都不分,那也不至于。”

 第310章

    一番长谈之后,长公主终于弄清了秦念西和王三郎这段婚事背后的细情,再翻过头去想想,假设在眼前尚有余地的时候,秦念西和张家没有当机立断,后头倘若发生了他们预计的这些事情,还真是个让人极难收拾的局面。

    长公主放下心结,又说起了邹静之的事来。

    “王爷特特让人送了信回来,说是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是军法当前,又是那样众人皆知的阵前落马,打乱了先前的精心部署,导致了岐雍关大乱,这也不是想遮掩,就能遮掩过去的。”

    秦念西没想到,安北王在这件事情上,还会让长公主出面安慰自己,连忙点头道:“姨母放心,这些阿念都想明白了,再者说,这是军国大事,王爷肯如此担待,阿念心里只有感激。”

    长公主叹了口气道:“那邹家大姐儿也不容易,一辈子小心谨慎,最后却着了这样的道儿,我听说的时候,想起那会儿邹家军刚划到安北军时,她来府上的模样,心里都跟着抽了好几抽,还是荣嬷嬷怕我动了胎气,说是既然你过去了,总会有法子,哪知道,哎……”

    “邹家大姐姐素日是个修身极谨的人,但是对于她认定的人,又十分信任。那玉澜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扮做女子与邹家大姐姐相交近十载,才骗得了邹家大姐姐的信任。阿念亲眼见过玉澜从男变女的情形,即便是我们这样的医家,如果不让我们上手诊脉,也极难分辨出雌雄。”无论如何,秦念西都希望邹静之身后能清清白白。

    长公主点了点头道:“王爷在信里说了,说是那玉澜也在他面前扮了一回,倒是没说别的,下剩就是俯首认罪,又交代了些毕彦的事。行了,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你所做的,也不枉你们忘年相交一场,这样盖棺定论,也算保全了她的清白。”

    长公主说到这里,又扬声叫了荣尚宫进来,才对秦念西说:“姨母虽舍不得你,可是形势不留人,有些事,姨母就今日一并都和你说了。姨母和你阿娘姐妹一场,这事儿就不说了,你说是为了姨母的病,实际上自打你来了这北地,除了替姨母治病,还为这北地长远之计,做了许多大事。”

    “这些事,不单是姨母心中有数,王爷心里更是感激得很。但是你这样的性子和身份,有些事儿咱们就不方便放在明面上说。姨母原想着收了你做义女,再到皇兄跟前给你讨个封号。”

    “王爷说这样不妥,这样的身份,倒是不利于你往后行事。又劝了我说咱们娘俩的感情,不在意这样的名分,姨母虽说心里不得劲儿,但是也知道王爷说得对,又想着这后头的事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今眼看着你就要嫁人了,王爷和姨母倒是想到了一处,这添妆上,我们合计了许久。”

    “衣裳首饰的,你也不稀罕,成天就是这么一身,姨母就不说了,只拿了件项圈给你,算作是个念想,是从前姨母家的外祖母给的。别的,王爷说这北地也实在没什么好给的,你外翁家为了这场战事,搭进去许多银钱,虽说账上不见得能算明白,但是王爷心里有数。”

    “王爷就说,拿十万银子给你做添妆,这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番心意,别的什么意思都没有。另外,姨母在京城有处庄子,离京城万寿观不远,”

    长公主看着秦念西要推辞,连忙伸手示意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