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朱大典的部下而言,如果让他们跟刘家军干架,他们肯定是不敢的,他们连流寇都不敢去打,更不用说去打打赢了流寇的刘家军了。
而刘家军也不敢去招惹巡抚的军队,如果主动挑衅巡抚的军队的话,这跟造反又有什么分别?这可不是每个人都敢干的事情,至少在目前阶段,刘家军他没有造反的想法,也都没有这样的胆量。
所以双方合作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他们两个人之间相互激烈的对抗的话,占便宜的只会是洪承畴,无论是朱大典还是刘布,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稍微一试探的就马上一拍即合了。
他们两个人合作,也都存在着许多合作的空间,因为一个是凤阳巡抚,一个是凤阳总兵,大家都是在一个地方进行驻守。
这如果说是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偏偏这也是大明最为富裕的江淮地区,也是大明最为重要的中都地区,谁坐上这个位置,都算是朝廷重臣,一方的大官了,如果大家能够携手合作,共创辉煌,大捞银子这就是最好的做法。
至于洪承畴他不是五省总督,奉命剿灭流寇吗?就让他去专门剿灭流寇好了,他们这些人是没有这样的职责,没有这样的义务,所以他们两个在大帐之中进行密谈,主要的就是谈如何的合作,如何的抵抗洪承畴的伸手。
他们两个既然都是凤阳的地方官,所以他们守土有责,在凤阳境内的流寇,他们肯定要剿灭的,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剿灭其它地方的流寇,就不关他们的事了,五省总督洪承畴名义上有对他们有控制权,但是他们两个合作起来,也可以联合的抵制他们,双方坐下来一谈马上就达成了一些协议。
第284章 联合抗衡
其实如果论起来朱大典的年纪,可以当刘布的爷爷,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坐下来一起密谈,共商大计,共同捞银子。
在官场之中从来就不是以年纪作为排名的,而是与他们之间的官位和资历作为排名,谁的官大谁就有资格坐下来坐而论道。
如果刘布没有刘家军,没有凤阳总兵的身份,估计就是为朱大典他斟茶递水都不够资格,要知道朱大典相当风雅,又好男风,身边侍候他的都是俊俏的小鲜肉,个个貌美如花,比女孩子还要俊俏娇嫩,至少刘布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刘布的姿色就不是朱大典他看得上眼的。
但是刘布他拥有凤阳地区最为强大的军队,拥有的是凤阳总兵的身份,双方完全有合作的空间和余地,朱大典想稳坐他凤阳总督之位,还真是离不开刘布的支持,如果刘布不甩他,想坐稳这位置也都不容易。
要知道这可是凤阳,可是大明最为富裕的地方,也是权贵最多的地方,你一个当官的,一个巡抚在这些权贵眼里,未必就是什么高大上人士,有的是可以不鸟你的人,但是刘布就不同了,刘布在这里拥有相当高的威望。
只是一个凤阳的解救者就可以解释所有的问题了,洪承畴和朱大典他们的身份更高,地位更高但是他们可是没有凤阳解救者这样的身份。
凤阳在大明有不寻常的地位,凤阳巡抚通常兼任漕运总督,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旧驻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漕运总督与凤阳巡抚抚曾四度分设。
景泰二年,凤阳巡抚以副都御史督运因兼巡抚淮扬诸府,治淮安;嘉靖三十年,以倭警始专设巡抚防海驻泰州。至李三才廓而大之,后倭寇平,漕抚复合,仍还淮安。
朝廷颁给朱大典的敕书明确凤阳巡抚专在凤阳驻扎,有警移住扬州,平日专官督练兵马,拱卫陵寝,保固重地。
钦奉敕谕专在凤阳驻扎,无警则以时循行各府州县,操练兵马、储蓄粮饷、缮葺城池、修造战船、整办器械、抚恤军民、督察官吏将领、禁革奸弊、清理盐课、赈济饥荒;有警移住扬州,相机调度防守,若江海无事,仍回凤阳弹压宿、毫、丰、沛等处盐徒盗贼。
朱大典他这一位凤阳巡抚名为凤阳巡抚,事实上他并不是常驻凤阳,而是常驻在扬州府泰州主管漕运,但是现在连凤阳都丢失了,他不来这里,那是说不过去的,现在有一点他十分明白的,就是凤阳丢失了,如果他不收回来,估计他这凤阳巡抚也当不久,既然来当凤阳巡抚以后,捞钱就是首要的任务。
要知道前几任的凤阳巡抚李三才可是捞了许多的金银财宝,捞了许多的钱粮,令人羡慕,朱大典坐上了这个位置,他唯一想做的那就是多多的捞钱。
想要捞钱唯一的方法就是恢复地方的秩序,让地方恢复太平以后,自然就可以大捞特捞,如果地方还是一片混乱,鸡毛鸭血的,他还要个屁钱?
所以跟刘家的合作就变得十分的重要,为了钱他也不在乎放下了身段跟刘布就一个小字辈进行合作?
他不在乎别人笑他没有身份,向一个小字辈主动的示好,只要能让他上这个官位,能让他放心的捞钱,向一个小字辈示好又算什么?
朱大典,少时好学,但苦于家境贫寒,无钱入学读书,在故乡浙江金华伏龙庙附近有一所私塾,朱大典在割草打柴之余,便常到私塾边“倚窗听课”,后被塾师及东家发现,他们都被朱大典的好学精神所感动,遂破例收他入学伴读。朱大典于是得到读书的机会,从此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
但是,就是这个寒门出身的朱大典,为官后却摇身一变,成为热衷于搜刮钱财的贪官,他在官场上曾以贪婪着称,时人皆目之为严嵩再世,时人称:“朱大典饶有才,而性奇贪,多行暴虐”。
他巡抚山东的时候,“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人拟其富且敌国”,由此,朱大典的贪婪可见一斑。
不过朱大典做事总是出人意料之外,那就是他在世的时候可是有许多的缺点,甚至在明末风气如此败坏的时代,他都因为贪污而被御史多次弹劾,几乎丢官,但在最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以后,他可是一直坚持的跟建奴作战,困守孤城,拒绝建奴招揽,破城之日,举家纵火自尽,表现出了极高的气节。
他这可是比起一身名臣风范的洪承畴好了不知几条街,这也是刘布愿意跟他合作的原因。
也是刘布不想跟洪承畴合作,而是坚持要拆他台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这人无论他掩饰得多好,但是他在骨子里面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小人。
所以他一直坚持的认为,宁愿是丧尽家财或者是强抗到底,也不向这种小人低头,他与朱大典之间算是合作,不算是低头,但是如果在洪承畴手下做,那就是真正的低头。
刘布他跟朱大典结成联盟以后,信心大定了,他们迅速的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划分好利益,而且通过这一次利益的划分,他们刘家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刘远桥不再任临清税关的主事以后,他们刘家的船队就已经退出了运河,虽然他们拥有运河四大商船队之一的船队,但是却不能从运河中无税而行。
但是这一次朱大典主管漕运,他又是凤阳巡抚,刘布是凤阳总兵,这就让他重新获得了在运河自由航行的权利,要知道他们所在的地区,就是大运河的起始段,控制的这一块地方他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刘家的船队又可以在这里畅行无阻了。
甚至凭借着朱大典的刘布,在这里的势力比以前还要的强势,光是这方面的收入,就令刘部十分心动,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巨额的利润。
而且刘布他跟朱大典合作也算是暂时的改变了自己不利的局面,那就是他跟总督对着干,肯定是处于全面的劣势的,但是如果有了监军太监和巡抚进行支援这就不同了。
毕竟他跟总督之地位悬殊的,但是如果巡抚跟总督之间进行撕比,那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要知道在大明抚督不和那是经常的事情,否则为什么会有抚督不和这种名词。
米柱他有父亲这一位登莱巡抚,他都敢硬扛了,现在联合了朱大典,有了对的支持更加是无法无天了。
从理论上来说他们这些巡抚和总兵联手确实是可以架空总督。
反正像洪承畴这样被巡抚和总兵联手架空的总督,就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还是那一句老话,那就是抚督不和代表着地方和朝廷的矛盾。
洪承畴他也是一个非常精明,反应十分快的人,当他知道了朱大典抵达凤阳城第一件事,就是去刘布的经营进行拜访,他马上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同为进士出身,朱大典极其贪婪,就连洪城畴都看他不起,都非常鄙视他的为人,他知道这人可是为了钱,为了银子什么都做得出。
如果他们达成协议对自己,可就大大的不利了。
如果双方联手,自己苦心所想营造的打算,就会落空,就令他有些惶恐和措手不及。
洪承畴他已经贵为五省总督,也算是封疆大吏,一方的重臣了,但是有一点他是十分肯定的,那那就是既然他是朝廷的命官,就得遵守朝廷的游戏规则。
对方既然在游戏规则之内,合法合理的斗争,他也都没有办法。
洪承畴他的并没有多虑,在第二天的时候,刘布的部队就再次的进驻了凤阳城,尽管洪城畴的部队是负责凤阳城的四大城门的,但是他们强势的进驻,轻而易举的控制了城门,直接的就进驻了这里,当然这也与洪承畴的部队在没接到上峰的命令,不敢直接跟对方开打有关。
刘布的部队强势的接管了城门以后,也强势地接管了其他的地方,因为他们打的旗号,就是非常的正规合理的,因为他们就是凤阳总兵。
作为总兵大人的精锐部队,他们接管凤阳各处要害,那就是合情合理,连洪城畴都不能说出什么来。
但是他们如此的豪横强势,可是令其他的人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