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武官却不需要,曾经御史上书朝廷,要求武官同样也要执行这一条,但是直接的就被朝中的言路官员、清流官员给驳回了,他们认为一群无耻匪类,凭啥讲忠孝廉耻?
说白了在朝廷诸公的眼里,当武官的,其实就跟匪徒分别都不大,没有资格丁忧守制。
这种风气,也都延伸到了民间,百姓争相以送子弟读书为荣,送子弟当兵为耻。
但是现在的大明出事了,内有流寇作乱,外有建奴,投靠了建奴和华夏军的读书人还少吗?
用他们的话来说,为什么别人可以投,他们不可以投呢?
文官二百多年来一直压制武官,一是天下太平,朝廷没有必要养这么多军队,提高军人的地位,其次就是文官可以道德的高地上压制武官。
这种情形之下,文官应该在许多地方表现出气节的一方面,用他们的话来说:平时袖手清谈,临危一死报君王,但是现在投靠华夏军的人真心不少?
外面传出了风声,华夏帝国即将成立,他们已经放出了风声,将要开科取士,本来许多准备闹事的仕子和乡绅,已经纷纷的开始备考了。
担耽了啥,也不能担耽科举。
他们这些人以命来抵抗华夏军,最终能得到什么?能换来什么?
戴千元这么一问,真正的把秦良玉给问住了,把她逼退了。
戴千元说道:“秦将军的忠义,整个四川人,谁人不知,但是现在天下大事己定,将军何不选择像那些道德君子文人雅士一般,眼见天下不靖,就回乡养望,静等天下太平,我家老爷子就是这么干的。”
戴千元这么一说,其他的人也都纷纷的附和,齐声道:“将军三思。”甚至就连站在秦良玉那一边的将领,他们都这么认为。
现在的华夏军,大势已成,天下基本上已经没有可抗衡他们的力量,抱着大明的大腿,实在是没有什么市场,如果有机会改头换面,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抱上这一条粗腿。
秦良玉的手下们,他们追随将军南征北战,肯定不是为了秦良玉的人格魅力,而是为了报答朝廷,出人头地,换取功名。
既然这些东西,华夏军也可以给他们,那为什么一定要敌对华夏军,一定要敌对这一片土地的主人?
这时候,他们的消息已经走漏了,中军大帐之外,站满了前来打听消息的士兵,他们焦急万分。
到了这一刻,士兵们也无心作战,军官们所担心的事情,其实士兵们担心十倍。
当官的和军官们,他们家中毕竟还有余粮,再怎么着他们的老婆孩子都饿不死,而这些当兵的,他们可是手停口停,没有了钱粮寄回家去,家里面凭着那一点贫瘠的土地,这不得让老婆孩子饿死?
白杆兵他的作战力普遍的强,高于明军的平均水平,即使他们只是使用的比较原始的白杆长枪,但是却能跟其他的各支使用火枪火炮的部队斗一个势均力敌,这是因为他们是含有雇佣兵性质的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吃粮当兵,希望能够通过打仗,获得战功,积累钱粮,寄回家里面去,一名合格的白板兵,是可以养一个家。
但是如果战死,这一切就无从说起,白杆兵没有俸禄,没有军饷,只有口粮,只有立功了,才能够获得奖赏,所以他们作战,人人争先恐后。
但是军官们的忧虑,也都传染给他们部下的士兵们,他们都看出大明,这是气数己失。
如果重庆还在他们手上,他们还可以依靠重庆的钱粮和山势地形的险要,抵抗敌人的入侵,就连如此重要的城市,都轻易的被敌军攻陷,他们凭着这些穷山沟,如何能跟敌人大军相抗。
陈述仁看见士兵们都围了过来,民心可用,他大声的说道:“将军既然犹豫不决,何不让所有的士兵一起表决?我们所有的人选择自己的命运,是为大明尽忠,还是自寻生路。”
这不是屁话吗?哪个士兵会一心寻死的,但是陈述仁的说辞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的附和,这令秦良玉非常的难堪。
戴千元道:“江山变色,城头变换大王旗,这几百年来又何时少了,大明因天命而起,失天命而去,我等所要做的,就是顺应天命,现在华夏军势大,我们何必要跟他们作对?放下武器回到家里面,安心的耕田种地,岂不是好?
这话说到了大多数士兵的心坎里,戴千元长期带兵,他就知道这些士兵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对于这些士兵来说,粮食比什么都重要,老婆孩子热炕头比什么都重要?
当官的和文人们,吃饱没事干的,会谈礼仪廉耻,但是对于这些吃不饱的人来说,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戴千元他现在趁热打铁,他说道:“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一首歌谣:吃他娘,穿他娘,刘军来了不纳粮,这可不是歌谣,而是真正的事情,刘家出自山东的世家,家里面金山银山,有的是银两,根本就不缺钱,他们所到之处,从来都是轻徭薄赋,让地方休养生息,如果大家做了华夏军的顺民,别的不说,吃饱饭是绝对没有问题。”
秦良玉看见戴千元公开的在这里唆摆这些军官,这可是令她十分的愤怒。
但是有一样事,令秦良玉十分的无奈,如果是别人,他可以说对方妖言惑众,胡说八道,但是对方可是说到了实处,白杆兵虽然与华夏军相敌对,但是对华夏军许多事情,他们是了解,对方实行极其薄的赋税政策,这一点有目共睹,他就是想否认,士兵们也都知道。
但是就是这一条,就收了这些兵的心,令他们再也无法为大明打仗了。
第798章放下武器
戴千元今天孤身一人,进入白杆兵的大营,就是以命来换富贵的。
他就知道自己,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次,所以他也都豁出去了。
他看见进入了中军大营,也都没有被秦良玉砍死,秦良玉想砍他,这些大头兵也在保他,民心军心在我,令他胆气为之一壮。
戴千元干脆就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本人戴千元,字春风,人称渝州大掌柜,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本人的匪号,某带兵,称不上爱兵如子,但是一向让当兵的吃饱饭,今日咱就说一句公道话,无论朱燮元和张有为他是何等的忠臣义士,但是他们可是断送了十万士兵,有多少人魂断他乡,不得归来?而戴某虽然为人所不耻,却是把上万人带了回来,现在他们现在都有吃有喝,大多数都已经回家和家人们待在了一起。”
这段话说的很简单朴素,但是却打动了大多数的士兵,白杆兵南征北战,从平定奢安之乱起,他们就是绝对的核心和先头部队,打完了西南彜族土司,跟着又打流寇,又打由华夏军,真真正正的马不停蹄,征战四方,许多人伏尸异国,埋骨他乡,不得归来,就算是活着的人,也都有好些人好几年都没回过家了,都不知道家里面的老爹老娘还在否?老婆孩子还在否?
回家成为了最大的诱惑,甚至有人在想,这些年来风里来,雨里去,南征北战,转战天下,也挣不了多少钱,自己吃不饱,家人吃不饱,与其如此不堪,还不如直接的就回到乡下,安心的耕田种地,虽然同样是苦,至少可以跟家人待在一起。
此时戴千元大声的说道:“你们想不想自己的爹娘,想不想自己的妻儿?想不想回家?”
士兵们连想都没有想,就大声的回答:“想!”
戴千元沉声的说道:“想家就回去,华夏军已经做了承诺,那便是三年不纳粮,想想三年可以积累多少的钱粮,至少可以让大家吃饱饭,一家子吃饱饭。”
这一句话一出,直接的就令秦良玉大军,军心浮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话,句句都打动了士兵,让他们难以自拔。
这更加的朴实,更加的能够打动士兵,士兵彻底的被打动,这秦良玉有些惊恐,他说道:“大家不要相信此人,他便是妖言惑众。”
如果他不是老上司戴老爷子的儿子,只怕秦良玉就一剑砍死他了。
戴千元道:“本人是不是妖言惑,尔等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谁家没有三五亲朋好友,你们可以去重庆打听一下,华夏军实行的是怎么样的政策,有没有为难这些当兵的人,为难当老百姓的?某当天发誓,今日之言,句句出自肺腑,千真万确,但凡有一句虚言,你们放冷箭杀了某便是。”
陈述仁看见戴千元成功的说服了这些士兵们,他马上就趁热打铁,大声的说道:“对!咱们必须为自己而活,必须为自己的爹娘孩子而活?不能白白的流血牺牲,白白的死去。“
陈述仁大声说着这一句话,他的手下们跟着附和,在场的士兵,看见了如此有诱惑的词语,也都忍不住,大声的附和,一开始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叫,后来就是上万人的大营,大家纷纷的这样叫了。
此刻称得上是军心涣散。
白杆兵已经不想打仗了,重庆的丢失,成为了压垮他们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了天下险城作为依靠,也都没有了粮草和军饷供应,而长江上行驶的又是华夏军炮船,根本就无法跟敌人作对,谁会打没有胜算必死的仗?
以前有军官们带着头,他们沿着惯性,继续的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被戴千元所点醒,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在做无谓的事情,所以他们又觉得这样子做是白白牺牲,不值得,加上华华夏军所对他们进行的许诺,就令许多人觉得是时候放下武器了。
当一个人放下了武器以后,其他的士兵也都下意识的扔掉了武器,这虽然只是一种姿态,但是也表明,他们真的不想再打仗了,再这样白白的打仗了。
看见了这么多的士兵都被对方所说动,放下了武器,令秦良玉又惊又怒,但是她知道这就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她即使有再有想法,也都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