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闶怯锌赡苡亩淖ⅰ
范仲淹他们之所以找石一飞,并不是因为石一飞多聪明绝顶,而是畏惧于石小凡罢了。
石小凡太过耀眼,众人自然以为他儿子也非泛泛。再加上,若真出了事,他们几个老东西可以撇的一干二净。顶多背上个失察之类的罪名,而不至于判个决断失误,后者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谁知道石一飞并没有表态,而是直接把光环甩给了二皇子赵昕。赵昕成了决断者,这可以提高赵昕的威信。这一点,石一飞是聪明的。
将来赵昕有可能是君王,石一飞毕竟是臣子。臣子万不能抢了主子的风头的,而让赵昕下决断,其实也是冒风险的。
这也是赵嫕为什么要把儿子单独叫出来的原因,她想知道儿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飞儿,你告诉娘,为什么你让赵昉回答。你知不知道,万一狄青失败了,你会害死他的。”
石一飞只是笑笑:“娘,您还看不出来么,其实范相公他们早就知道狄青的奏疏是对的。”
“什、什么?”赵嫕哪里知道朝中这些尔虞我诈的归心思了,是以儿子这么一说,她一时有些发蒙。
“娘,若是范仲淹他们支持余靖,又何必兴师动众的来找儿子我呢。他们老找我,不过是想让孩儿表个态,支持狄青罢了。二皇子是监国啊,这事儿子可不能表态,要表态也是二皇子的事。将来立了功,也是二皇子的功劳。”
赵嫕愈发的不懂了:“那、那你又是怎知赵昉会支持狄青的,万一他支持余靖的计策,岂非坏了军国大事。”
石一飞眼珠一转,笑嘻嘻的道:“孩儿不知道啊,可孩儿知道二皇子敬佩我爹爹的。”
赵嫕又皱了皱眉头:‘这个跟你爹爹又有什么干系了?’
“狄青是我爹爹从雄州调回来的啊,我爹爹能把狄青调回来自有他的深意。或许二皇子不知道该支持谁,他不知道该支持狄青还是支持余靖。但是二皇子知道狄青是我爹爹派来的,他自然会支持狄青的。听我爹爹的,绝不会有错。”
石小凡可是赵昉的老师,赵昉他们对石小凡可是敬若天神一般。奏疏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狄青是石小凡引荐的,赵昉自然就会支持狄青。
这些官场上的争斗太复杂了,赵嫕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难怪皇长子赵昉不肯监国,她看着有些倔强的儿子叹了口气:“飞儿,听娘的话,长大了切莫入官场。娘也不奢求你别的,只要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就好了。什么当官光宗耀祖光耀门庭的,咱们也不稀罕。”
石一飞似乎很担心这件事,听母亲这么一说,他放松了很多的样子:“放心吧娘,我已经和赵昉他们说好了。长大了我俩仗剑走天下,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我才不去当官呢,你看我爹就不喜欢当官,有多逍遥。只是官家真不是个东西,居然还让我爹出去打仗。”
“放肆!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骂你舅舅,你知不知道这是大不敬之罪。”
石一飞伸了伸舌头,当下不敢再说。这次北伐石小凡确实不大想去的,是赵祯威逼利诱,将他封了个大元帅。而辽北局势并不容乐观,实则是危机重重。
多事之秋的东京城也是一样,作为监国的赵昕和范仲淹他们商议,加封狄青为枢密副使,并领广南一应事物。凡广南各路诸军,均受其钳制。
有了这道诏令,狄青便开始放手大干。他命令余靖,严词拒绝交趾借兵,否则军法处置。同时,调拨广南各路残部,伺机和侬智高一战。
狄青在宾州与孙沔、余靖会师,立起栅栏,安下军营。下令前敌各将士,不准私自与敌人交战。
狄青从不打无把握之战,现在敌人虚实未明。先集结起来的军队良莠不齐,无威则不能领兵,手下将士也需要严明军令,以正军纪。所以,狄青第一件事就是,严令将士不得私自与侬智高开战。
偏偏,这个时候就有人不听。作为地方厢兵的一员牙将,陈曙从来都不把狄青放在眼里。一个京城调来的将帅,有什么本事统领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的,别听你的,老子偏偏就不听。
你不让和侬智高开战,这是小瞧我们广南军。老子偏偏要打一场决胜之战,让你这位京城来的将军看看,我们广南的将士也不是怂包。
昆仑关,地势险要,据线报,这里有侬智高的叛军出没。他们占据关隘气焰甚是嚣张。
附近驻守的陈曙受不了了,他觉得有必要教训一下这帮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叛军:“他娘的,这京城来的什么狗屁将军,居然下令不得和叛军交战,这是瞧不起老子们啊。”
陈曙手下的几个将领也均自忿忿不平,一个叫明汪将校怒道:“就是,一个小小的京官,咱们凭什么听他的。老子们在这打仗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躲在哪个娘们的被窝里快活呢。想管着我们,我呸!”
一个大胡子铁塔大汉站了出来:“俺听说此人叫什么狄青,像个白面书生。这种人能有什么本事,我看八成是通过女人的裤子爬上去的,咱们干咱们的,先打一仗再说。”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昆仑关
“什么狄青,狄蓝都不好使,在我们这里是老子们说了算。他算个球,陈将军,咱们先和侬智高打一架再说,让世人看看咱们广南军也不是怂包。”
“就是,打胜了这一场,以后谁还敢瞧不起咱。就算是他狄青,也得给咱们几分面子。”
“打赢了这场仗,咱们底气就足了。到时候朝廷赏赐哗哗如流水,他狄青算个屁啊。”
众人议论纷纷,各自膨胀的不行。侬智高打过来的时候,诸位跑的比谁都快。如今陈曙听说昆仑关有侬智高的叛军,他觉得这是个机会。
争先立功,开局头一仗打赢了,则谁都会高看他们一眼。到时候就算这个朝廷亲派来的副枢密使狄青,他们也可以不放在眼里。
像是广南这种皇权伸不过来的地方,陈曙完全可以做个土皇帝,根本就不会把你狄青放在眼里。
尽管狄青严令不得私自对侬智高开战,陈曙偏偏就是不听。一来给狄青个下马威,二来若是自己打赢了可以让狄青难堪,自己的威信更是会提高。而朝廷,只要你打赢了就会有赏赐。
综上所述,陈曙觉得非常有必要打一仗。至于狄青的军令,你狄青算个屁。
昆仑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侬智高的叛军啸聚于此,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暗流汹涌。
这就是侬智高带兵打仗的策略,示弱。别看他手下平日散漫,打起仗也好像羸弱不堪。实际上却往往能出其不意的给对方致命一击,尤其是反攻起来的时候,甚是凶悍。
能将广南搅乱,足见这个侬智高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能一口气吞下大宋八州十六县的人,能让交趾李日尊束手无策的人,绝非善于。
而蠢就蠢在陈曙这样的人物,他们觉着侬智高不过是个土匪出身,这种人好打。大宋吃了败仗是自己的问题,厢军散漫,毫无战斗力可言。我陈曙今日就打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看看我的厉害。
想法很天真,做的很愚蠢。于是陈曙带着手下一千多人,准备奔赴昆仑关,和侬智高开战。
昆仑关关隘,位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与南宁市昆仑镇交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0公里。相传宾阳昆仑关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宾阳昆仑关是南宁市门户和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记载,宾阳昆仑关曾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战斗,其中,最著名是宋狄青与侬智高之战和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关门上刻有“昆仑关”三个大字,有“南方天险”之称。
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南宁东北面的自然屏障,就这么个地方,陈曙居然想自己打下来。没错,有时候许多猪一般的队友,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读书楼
实际上陈曙带着的属下来的时候,确实没看到几个叛军。这给了众人一种错觉,侬智高害怕了。
昆仑关确实懒散的有一些叛军的散兵游勇,只是他们一看到宋军就远远遁走。陈曙带着部下轻而易举的进了昆仑关内,看着四处山谷回荡吗,陈曙洋洋自得:“什么昆仑关,看起来也不过如此。侬智高也不过尔尔,他若在此埋下伏兵,你我岂能轻易进来。”
身边的将士也都马屁声走起,将校明汪笑道:“我看啊,这个京城来的狄青不过是个无胆鼠辈。他居然下令不让咱们交战,哼哼,咱们这还不是大摇大摆的进了昆仑关么。”
“此大功一件,当属咱们陈将军莫属。我看啊,咱们回去便联名上奏朝廷,这广南交给陈将军治理。让那个狄青啊,早早地滚蛋!”
“我看这事行,咱们拿下了昆仑关,那可是大功一件。回头和朝廷一说,咱们陈将军定然提拔。陈将军是咱们广南人,岂能让一个京城来的外人指挥咱们。”
身边马屁声悠扬,陈曙不禁悠悠自得起来。虽然他膨胀的不行,但多少还是有些理智得:“哎,诸位兄弟这就言过其实了。人家狄青是京城来的大将军,我可不敢高攀。不过,他若是想指挥兄弟们打仗,那得先问问老子答应不答应。”
“就是,咱们只听陈将军的。狄青算个什么东西,京城来的怎么了,咱们照样不尿他的壶!”
“没错,陈将军力血奋战,攻下了昆仑关,放眼天下有谁能比得过。等朝廷有了封赏,咱们陈将军可就是第一功臣了。”
就在众人洋洋自得之际,突然,四周山岭涌现出无数的叛军。这些都是侬智高的部下,只见这些蛮人衣不蔽体,有的甚至用油彩涂了脸面,他们武器也是各种不一。拿弓箭的、拿弩机的、长刀长矛的、砍刀长枪的。霎时间,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