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宗真决定用围点打援的办法,争取一举击溃宋军主力。
燧发枪毕竟威力有限,在平原作战,面对强大的契丹骑兵,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虽然开战这么久,双方大规模的骑兵对冲还没出现。
耶律宗真对自己的骑兵还是相当自信的,他相信在平原能对付宋军。
契丹的战术没有错,他们用骑兵做出了对付宋军最明智的选择。
可是,他们忘了,他们面对的不只是手持火器的宋军,而是石小凡。
石小凡似乎智障了,他不但不关心永清县的战况,反而带着狗腿子们在雄州城四处逍遥。
这日,他将知州刘弘抓到了身边。
知州刘弘,狗一般的人物。
石小凡就是他的天,石小凡就是他的地。
石小凡是他爹,石小凡是他娘。
刘弘最近极其膨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厮最近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要建一座铁塔。
纯铁做成的铁塔,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
可刘弘坚决要建,为什么要建塔,据说是梦中遇到一位神仙,指点他这么做的。
古人大多都迷信,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鬼知道刘弘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个梦。
梦见一位高人指点与他,只要在雄州城建成一座铁塔,则保佑他子孙后代永享富贵。
东京城开封有做铁塔,就是今年刚在京城修建起来的。
此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
塔高5588米,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饰以栩栩如生的飞天,麒麟,伎乐等数十种图案,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
开封铁塔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
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民间称之为“铁塔”。
大概,是有人无意中透露给刘弘,或者刘弘得到这么一个消息。
所以他才会做了一个这么光怪陆离的梦,在雄州建铁塔。
人家开封铁塔不过是徒有虚名,并不是真的铁铸。
而刘弘,则是想真的用纯铁,在雄州建一座高高的铁塔。
这事极其浪费,但不犯法。
人家刘弘的钱不偷不抢,也不是贪污受贿。
而是跟着走私马匹赚来的,大赚特赚的刘弘,成为雄州第一首富。
建一座铁塔,他绝对能承受的起。
而且,随着高炉冶铁的兴起,大宋冶铁业空前发展。
以刘弘的势力,耗费巨资在雄州建一座铁塔并非难事。
见到石小凡欣赏自己,刘弘像是狗一般都露出了可耻的微笑:“驸马爷,您找下官是面授什么机宜么,还是有什么吩咐。
下官定当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行了,马屁少拍,刘弘啊。”
这一声刘弘,直叫的对方骨头都酥了。
为什么驸马爷没有叫我刘知州,而是直呼其名,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驸马爷对我的肯定,表示驸马爷没有把我当外人。
要不然,怎么会如此亲切的叫我刘弘呢。
刘弘的名字是谁能叫的,自己好歹是个知州,旁人见了都会叫一声刘知州。
除了自己的老娘,驸马爷就是我刘弘的娘。
“哎~!”
石小凡这一声叫,刘弘立刻狗一般的哎了一声,这一声答应,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满足。
“找你来呢,是老子闲得无聊,咱们玩个游戏。”
来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驸马爷想玩什么游戏,下官自当尽心服侍。”
“纸牌,谅你也不会玩,旺财,教教他。”
“纵使他9、10、j、q、k;;刘知州,这可是纸牌的玩法,小人现在就教教您。”
旺财说着,就摸出一幅硬纸扑克。
游戏使人进步,自从石小凡发明硬纸牌之后,便迅速的在东京城蔓延开来。
排九牌,传说是宋朝年间一位大臣设计并献给皇上的。
到了南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以后,以诏书颁行天下,“与民同乐”。
所以排九牌在江南最为流行。
每副排九牌三十二张,每张牌的牌面,由两颗骰子的点数组成。
例如两个六点凑成“天牌”,两个一点凑成“地牌”,两个四点凑成“人牌”,一个一点加一个三点凑成“和牌”,等等。
除了二四加幺二可以凑成一副点数不相同的最大的对子“至尊”外,其余的对子点数必须相同。
其大小,除上面说过的“天地人和”之外,往下依次为“梅花”(两个五)、“长衫”(两个三)、“板凳”(两个二)、“斧头”(五点加六点)、“牌头”(四点加六点)“铜锤”(一点加六点)和“羽扇”(一点加五点)等等。
除此之外,通称“杂张”(如一四、二五、三六相配),不分大小。
“至尊”如果不成对儿,也是杂张。
这些牌九,在京城向来都是达官显贵们逍遥休闲之用。
可自从石小凡发明了斗地主,牌九的游戏便迅速的没落起来。
斗地主,是一种在流行京城的纸牌游戏。
最初,源自于石小凡等人的私下游戏。
斗地主是一种扑克游戏。
游戏最少由3个玩家进行,用一副54张牌连鬼牌,其中一方为地主,其余两家为另一方,双方对战,先出完牌的一方获胜。
这种简单易学,又能打发时间的游戏,迅速的在后宫蔓延开来。
这些在深宫中的后妃们,人前享尽富贵荣华,人后不知有多孤单寂寞。
大多数时候,嫔妃们只是望着窗外发呆,或者伴着青灯深怨。
就连皇后,都未能幸免。
毕竟皇帝只有一个,即便是几十个妃子,几个月也未必轮得到你这里。
嫔妃们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或者绣花、或者织布,不为别的,只为漫漫长夜,排遣寂寞。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一样东西
败家子石小凡,成功的将纸牌游戏,在东京城甚至于整个大宋发展壮大。
唐代即有“叶子戏”,明代称“纸牌”,后又有“马吊”之称。
民间流行的纸牌是在“马吊”牌基础上变化而来,多为长条形、雕木版刻印,附上人物和装饰纹样,民间也称作“花花牌”。
关于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
叶子戏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
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法国的学者莱麦撒也说: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以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
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一说。
叶子戏于元代传到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及现代扑克,而在中国,则逐渐变成麻将及牌九。
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
见于唐人苏鹗的《同昌公主传》,内有韦氏诸宗,好为时子戏。
的记载,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供玄宗与宫娥玩耍。
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于戏。
以后传人民间,文人学士趋之如骛,很快流传开来。
到了五代时期,记载纸牌戏的书已经大量涌现,著名的有《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
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
当时的叶子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戏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只不过是将牌的材料由骨制改为纸制而已。
但由于改成了纸制,骨牌叶子的流传就较原来传统的骨牌广泛得多。
原来的骨牌体积大,分量重,制作不易,因此不利于普及推广。
改为纸制后,其制作过程变得十分容易,价格成本也要远远低于骨牌,因此这种形式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在广大下层市民中广泛流行起来。
很多贫苦的市民无力购买骨牌,但却可以用这种纸牌来代替,以解其博瘾。
叶子戏的玩法是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与西方纸牌是一脉相通的。
牌未出时部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出叶子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和扑克牌的打法相差无几。
且不说这石小凡发明的纸牌游戏有着巨大的改进,而且让游戏的趣味性更足。
除了三人斗地主,还有五人保皇、六人够级。
只是,保皇玩法因其对皇权的忌讳,改成了保龙。
游戏的发展,推动了纸牌业的兴起。
甚至于在东京城,已经出现了专门销售制作的纸牌作坊。
而且,这纸牌居然是供不应求。
旺财详详细细的将纸牌游戏跟刘弘说了一遍,刘弘依旧是似懂非懂。
石小凡倒也不着急:“这样吧,弘啊,我们先在这玩着,你站一旁边看着。
看上几局,你便会了。”
弘?
刘弘加倍的惊喜了,驸马爷对自己是愈发亲近了。
居然亲切的叫起自己为弘来了,这代表什么,这代表没拿自己当外人啊。
是的,再怎么详细的解释,也比不上现场教学。
石小凡、来福还有旺财在斗地主。
只看了几局,刘弘已经明白其意,他在一旁看的不由得抓耳挠腮喜上眉梢。
时不常的在旁人身后出谋划策,指挥旺财或者来福如何出牌。
这厮终于上瘾了,打了几局,石小凡微微一笑:“好了,旺财你滚一边去,让刘弘来。”
旺财出牌频频出错,打的一手烂牌的旺财,刘弘早就看着不顺眼了。
大概是旺财的手艺实在太烂,或者是觉得自己受到了驸马爷的宠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