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败家子-第1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这辽北,一时之间,众人亦是有些伤感。

    可想到马上就要回到东京了,众人又开始兴奋起来。

    尤其是旺财之流,终于可以回家和妻儿团聚了。

    马车一路缓缓南下,众人越过了长城,继续南下。

    沿途,石小凡看到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生活富足,不由得大为欣慰。

    至少,他自觉穿越到这个时代,做的还算不错。

    如今的百姓,至少不会和之前一样困顿潦倒。

    现在,在大宋境内,基本上实现了解决温饱问题。

    有了钱有了粮,民间的慈善事业更是蓬勃发展。

    古人质朴,我们祖先几千年留下来的民族化,使得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大宋,慈善机构遍地开花。

    宋代慈善组织众多,有收养乞丐、残疾者和孤寡老人的福田院,有施医给药的安济坊和惠民药局,有负责安葬的漏泽园,有专业收养遗婴弃儿的举子仓、慈幼局和婴儿局,有负责灾荒救济的广惠仓、常平仓和义仓,还有承担家族内互助的义庄。

    宋代慈善机构的发展,规模之大,设施之全,内容之广,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比较突出的。

    这些机构性质有官办、官督民办、民办等等,确保每一个大宋子民,都得到应有的照顾权益。

    要做到大宋子民,老有所依,幼有所顾。

    这是社会明的一大进步,民间更是涌现出一批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模范楷模。

    朝廷规定,凡是各州县,有忠孝节义突出的典型,都可以由地方官府上报。

    朝廷核准之后,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种明之风的兴起,使得整个社会一片和谐。

    比如,丈夫病故,照顾公婆数十年的儿媳。

    造桥铺路,衣锦还乡不忘本的乡绅、将长兄、弟妹遗孤抚养成人,视如己出的个例。

    这些都会有各地州府上报朝廷,最后由朝廷一并汇总。

    挑出几个重要的典型,甚至有皇帝亲笔御批,以示嘉奖。

    这种风气之下,大宋朝开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民风质朴,社会和谐。

    对天子的赞扬之声,也是络绎不绝。

    而赵祯却开心不起来,传国玉玺的失窃,使得他是日日寝食难安,夜夜魂牵梦萦。

    这么一件大事,若是破不了案,他自觉愧对列祖列宗,使得皇家颜面尽失。

    要命的是,赵祯也隐隐感觉出不大对劲。

    只是,至于哪里不对劲他暂时没有想出来而已。

    赵祯只知道,包拯和邢晨玖越来越懒惰怠公,之前包拯可是个工作狂,他曾数次建议朝廷取消各种节假日。

    而且,包拯经常有事没事的就进宫,说一些作为言官该劝诫皇帝的话。

    而最近,包拯一直窝在家里不出来。

    上朝的时候也是寡言少语,与之前那个大喷子包拯截然不同。

    更奇怪的是叶青,总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

    似乎,破不了玉玺案一直内疚的要命。

    这倒让赵祯不好意思再责骂与他,可叶青依旧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好,不日那个败家子就回来了,等石小凡回京,一切就好办了。

 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飞狐口

    石小凡等人南下,朝廷是没出一分钱的,抠唆的赵祯皇帝只给拨付了三千两银子。

    倒是着令沿途各郡县做好迎接的准备,毕竟这败家子平定辽北,可是立下了巨功的。

    三千两银子,对于花钱大手大脚的石小凡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

    还有就是,沿途各郡县那些马屁精,怕早就在各州府衙门,做好了隆重接待的准备。

    石小凡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换句话说,地方衙门的接待,搜刮来的还不是民脂民膏。

    如今四海升平,千里之地都未必见到一个土匪,石小凡甚至让护卫他们南下的卫队,安排在身后三十余里外。

    不为别的,就为他想看一眼真实的一面。

    一个朝廷要员,要真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只有深入百姓之间,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疾苦。

    所以,兵分两路。

    个地方州县的衙门,迎接的是石小凡的家眷赵嫕一行人。

    而石小凡,则带着狗腿子们,走小路,悄没声的回京。

    其实,沿途不用被各路官员接待,反而显得更自由一些。

    本来石小凡想让几个狗腿子跟着赵嫕一行人,路上也好保护。

    可谁知,众人都想跟着石小凡,让谁和公主一行谁就哭丧着脸。

    最后,还是赵嫕了解这些家伙的心思,她劝慰石小凡:还有这么多侍卫护送,你就别担心我的安全了。

    倒是你们,又是乔装打扮的回京,一路上不免太过扎眼。

    确实够扎眼,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官不像官商不像商的。

    而且,狗腿子个个嚣张跋扈,曹小梅尤甚。

    他们走的是小路,许多地方是人迹罕至,山高林密的。

    这一日,石小凡等人,在过了燕云十六州,一个叫飞狐口的地方,此地也称四十里黑风洞,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乡北口村南500米,是太行山脉的最东端,恰当太行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

    由于其军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成为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

    辽史的“地理志”记载说:“相传有狐于岭,食五粒松子,成飞狐,故此处名飞狐口”。

    飞狐口是历史上名闻遐迩的古战场。

    古籍上称飞狐口“襟带桑乾,表里紫荆”,“撮乎云谷之间,吭背京鼎,号锁钥重地”。

    飞狐峪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它的制高点是小岭鞍。

    几千年来,飞狐口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太原的要隘,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出了这条大山峪,北面可以东去辽东,西去甘绥,北上太原,越过沙漠大碛,直达蒙古和贝加尔湖,南面可以东下江浙,南去中州湘楚,西赴陕川。

    飞狐口的直正山口,就是现在的北口。

    出北口,便是壶流河盆地,山势转平,无险可据。

    所以,历朝历代,一般都在北口设置管理关卡。

    而大宋,在此地也是设置了关卡。

    如今四海归一,整个辽北都在大宋的掌控之中。

    关隘虽然天险固防,但已经失去了平日对敌军屏障的作用。

    但是飞狐口不止是战略位置重要,飞狐口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太原的要隘,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同样,无数的关内关外商人,也赖此关隘通行。

    因飞狐口是太行山北部诸州的咽喉,物资转运全耍汇集于此,对这里的防御极为重视,有“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之说。

    镇守手飞狐口的,是原天武军麾下的海正冲部。

    “咦,这个地方就是飞狐口,为什么不叫飞豹口、飞龙口、飞狼口?”

    看着飞狐口的天险,旺财好奇的问道。

    没话找话的旺财,没有人搭理他。

    他自觉无趣,就过去走到了队伍前面。

    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这飞狐口倒是热闹非凡。

    之前的军事重地,此刻成了客商云集之处。

    甚至于,附近因为客商的云集,酒肆客栈生意大火。

    旺财走上前去,大摇大摆的样子很是欠揍。

    于是,这成功的引起了守卫飞狐口关隘守兵的注意。

    “干什么的!”

    守卫长矛,毫不客气的拦住了旺财。

    旺财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你们,是在说我么?”

    “不说你说谁,看你们几个鬼鬼祟祟,说!干什么的。”

    旺财回头看了眼身后正往着走过来的狗腿子,然后打量了一下几个守卫:“经商的,怎样。”

    “怎样,你是第一次走这飞狐口吧。”

    守卫不屑的打量着他。

    旺财点点头:“是啊,我们是关外做生意的,第一次来贵宝地,你想怎样。”

    “不想怎样,我们将军有令,凡是经过飞狐口的客商,必须拿钱来。”

    旺财“哦”了一声:“多少钱?”

    守卫们看了看旺财身后的众人,他看得出这帮人都是不差钱的主儿,当下伸出手掌:“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

    旺财把眼睛一瞪,不可置信的看着对方。

    大概是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那守卫只好缩回去两个手指头:“三十两,你们这么多人,不能再少了。”

    “太少了。”

    旺财说。

    几个守卫一怔,其中一个小队长狐疑的道:“你什么意思。”

    旺财指了指身后的狗腿子们:“我家的主人不是个东西,贼抠还贼有钱。

    你们就问他要区区三十两银子怎么成,最少五百两,还不能打折。”

    守卫们大惊,他们还没见过这种人,于是,戒备的将长矛对准了旺财。

    这个时候,狗腿子们已经走过来了,前面的来福怒道:“旺财,你还不快走,磨磨唧唧的作甚。

    当心小公爷踢你屁股,快走。”

    旺财转过头,低声对几个侍卫道:“看到没有,我家小公爷齁不是个东西。

    要我说,你们要五百两银子的过路费就对了。

    不给,不给就不让走。”

    似乎,这群人是个冤大头的样子,几个守卫就围了上去。

    狗腿子们显然没想到这些守卫会拦路,朱大昌不由得停住了马车。

    石小凡从马车内探出头,还没开口,旺财就跟着叫道:“小公爷,这群军爷说了,要收钱。

    不给钱就不让过。”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拦路收费

    过路费,居然还有人敢私自收取过路费,这是朝廷一再严禁的事,石小凡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谁收的钱,好大的胆子。”

    一个商贾,你神气什么。

    几个守卫大怒,持矛走了过去:“嚷嚷什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