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败家子-第1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尊卑之分,天会塌的。

    “我去看看!”

    旺财自告奋勇,一溜烟遁去了前院。

    就在众人犹豫要不要撤掉酒席的时候,旺财这个王八蛋把大门打开,笑眯眯的道:“二舅爷,舅母您来啦!”

    众人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凌天扬和曹若冰到了。

    很快,狗腿子们又胆大包天的坐回了座位。

    凌天扬的到来让石府格外热闹,石小凡只好吩咐下去又搬了几坛子美酒,这些都是石府佳酿,外面花钱都买不到的美酒。

    很快,众人都喝醉了。

    就连赵嫕和曹小梅都红霞双颊,赵嫕趴在曹小梅耳边,低声说道:“小梅,我跟你说件事,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在一个荒岛上。

    你不知道,这个梦有多真,我到现在还以为是真的。”

    曹小梅一惊,醉蒙蒙的抱着她的脖子:“嫕姐姐,嘘!这种事,以后千万别再说出去,小凡哥哥不让和别人说的,这就是一个梦。”

    赵嫕醉眼朦胧媚态万千:“对,就、就是一个梦。”

    曹小梅一呆:“嫕姐姐,你真好看。”

    这边,刘德旺抱着石元孙的脑袋嚎啕大哭:“国公爷,您可吓死我了,吓死我德旺啦,呜呜呜!”

    石元孙同样醉醺醺的拍着刘德旺:“德旺、德旺兄弟,你就是我兄弟,我石元孙最好的兄弟。”

    胆子撑破天的刘德旺早已醉的不知道南北:“大哥,啥也别说了,你可吓死我了,喝酒,你是我大哥!”

 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降表

    喝醉了酒的狗腿子们蹬鼻子上脸,和自己的主子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喝醉了酒的石元孙上脸蹬鼻子,和自己的狗腿子搭背勾肩,情同手足。

    什么主仆之分,什么尊卑有别,在酒后都成了扯淡。

    天光大亮,桌子上一片狼藉,众人都喝的宿醉,或躺或趴,却没了石元孙踪影。

    老人醒得早,一大早醒来的石元孙。

    早就提这个鸟笼子,出去遛鸟去了。

    实际上,是在炫耀。

    石元孙,想找他的那些老同僚,炫耀一下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居然还能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份洋洋自得,是必须要找老友大肆吹嘘一番的。

    让人意外的是,此时的皇宫,赵祯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礼物来自于西夏,那是一份降表。

    降表是西夏国王赵谅祚亲笔,西夏表示要对大宋俯首称臣。

    学习契丹模式,大夏国甘愿并入大宋,蒙受大宋恩荫。

    并且,西夏还愿意主动交出兵权,或者遣散兵丁。

    整个西夏国境内,所有的军事由大宋说了算,他们唯一希望保留的,是部分政权。

    赵祯有些看不明白,为什么身为一国之主的赵谅祚,会献上这样的一份降表。

    他可是西夏的王,怎么赵谅祚他就甘愿屈居与他人之下,居然对大宋俯首称臣。

    本来,大宋和西夏确实不怎么对付,但是大宋也并没有要征讨西夏的意图。

    相反,两国边境贸易还相当频繁。

    即便是西夏国力羸弱,即便是西夏百姓苦不堪言。

    可这关赵谅祚什么事呢,身为一国之主,他还没有觉悟到把自己的国家交出去。

    对于大宋来说,这是四海统一。

    可对于西夏来说,赵谅祚怕是千古罪人了。

    其实,殊不知赵谅祚此举,实属无奈至极。

    不是他多想归顺,实在是如今的西夏,已经支离破碎,随时都有倾亡的危险了。

    子幼母壮,这是历代社稷大忌。

    而赵谅祚的母亲没藏狼花和他舅舅没藏讹庞,二人把持朝政作威作福。

    把整个西夏搞得乌烟瘴气,君臣离心离德。

    而他们为了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使得整个西夏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造反,只是迟早的事。

    一旦西夏百姓活不下去,他们若是要造反推翻赵谅祚的政权,那他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面临性命之忧。

    更重要的是,赵谅祚得知,自己的母亲和舅舅,居然还有废掉自己的意图。

    这对于年轻的赵谅祚来说,是恐惧害怕的。

    毕竟,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母亲和舅舅手中。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整个西夏百姓早已困顿不堪。

    生产力低下,苛捐杂税繁重,无数的西夏百姓都悄悄逃到了大宋边境。

    还有之前赵元昊在位,那些归顺与西夏的各部族。

    这些部族首领,如今早已纷纷倒戈,倒向了大宋这一边。

    赵谅祚深知,越是及早归顺大宋,越会得到更高的待遇。

    你看那契丹的耶律宗真,在辽北继续作威作福,做他的契丹王。

    不但待遇丰厚,还保留一些政权。

    若是自己归顺大宋,被封个党项王也好啊。

    至少可以世袭罔替,子孙享受世代的荣华富贵。

    但对于赵祯来说,此事却颇感为难。

    西夏在鼎盛时期,比如赵元昊统治时期,若是诚心归顺的话对于大宋来说自然是大喜事。

    可如今的西夏就是个烂摊子,一旦接手就代表大宋必须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进去,帮助西夏百姓崛起。

    一个辽北的契丹,已经让大宋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了。

    这个时候再来一个西夏,不知是福是祸。

    还有,西夏内部党争不断,赵谅祚虽有意归顺,谁知其他党项人是怎么想的。

    万一他们继续造反,对大宋来说又是一场无休止的平叛。

    打够了,赵祯已经打够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不好么。

    再去征战杀伐,不是赵祯这种性格皇帝想做的事。

    唯一的好处就是,西夏疆域辽阔,若是诚心归顺大宋。

    那么整个大宋帝国的版图,将是震古烁今的。

    这份降表是绝密,当此时机并未成熟,赵谅祚自然不想为外人所知。

    不然,这份降表一旦泄露,此时的赵谅祚怕是会有性命之忧。

    “陈琳,去把小凡叫来。”

    事关重大,赵祯决定把败家子叫来,听听他的意见。

    毕竟石小凡高瞻远瞩的见多识广,或许,能从这个败家子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陈琳领了旨意,出了皇宫来到了石府。

    此时的狗腿子们刚早起,昨晚的宿醉依旧让每个人昏昏沉沉,包括石小凡。

    “驸马爷,官家有请,虽咱进宫一趟吧。”

    石小凡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老陈,官家叫我作甚。”

    赵祯受到的降表,就连陈琳都不知道,陈琳只好实话实说:“这个我也不知,不过好像是西夏送过来的,官家的脸色沉重,好像是有什么大事。”

    一听是西夏事宜,石小凡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是不想再管这些政事了,原本他就打算,找到赵祯的时候跟他说说,自己想辞掉定北王的官职,不想回辽北了。

    这次又是西夏,西夏送来什么东西。

    算了,先进宫再说。

    到了文德殿,赵祯居然破天荒的把陈琳支了出去:“陈琳,你且退下。”

    这让石小凡不由得吃了一惊,要知道,陈琳可是赵祯是贴身太监。

    说句不好听的,赵祯身上有几颗痣陈琳都知道。

    更别提无数的军事机密,赵祯都从不避讳这个贴身太监。

    此时,赵祯居然把陈琳支走,石小凡预感到要有大事发生。

    陈琳施礼退下,文德殿内只剩下赵祯和石小凡。

    然后,赵祯把西夏降表给他看了。

    一看之下,石小凡也是吓了一跳,这赵谅祚居然要降?

    他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份降表,满是震惊和诧异。

    “小凡,你看这份降表,朕该如何决断?”

    面对赵祯的询问,石小凡其实并没有什么好主意,这种事,决断权还是在赵祯手里:“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由您来做主吧。”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经济

    “废话,朕知道怎么做还问你么。

    西夏地广人稀,若是接受他们的投降,国库的预算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如今辽北初定,再加上一个西夏,朕怕国库吃不消。”

    石小凡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陛下,臣不敢苟同。

    别的不说,福建山东沿海的船舶贸易如火如荼。

    据户部说,今年沿海贸易较之往年增幅十之二三。

    这还不加上民间贸易,这么多钱,一旦流入民间,必会使得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若咱们此时接受西夏归降,这些白银可以流入西夏,以备西夏建设所用。”

    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了,石小凡其实也不懂。

    他只知道,随着大宋海上贸易的兴起。

    无数的白银大量拥入,势必造成通货膨胀。

    这么多白银,需要一个拉动需求的宣泄口。

    偏偏这个时候穷得叮当响的西夏来了,可以把流入的白银涌入西夏,一来提高西夏百姓生活水平,二来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加速。

    白银和新作物源源不断地流入,如今的大宋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人口迅速增长,商人阶层得以暴富。

    富商大贾云集,当年盛唐万国来朝的局面,在大宋再次上演。

    如今的东京城,足足有两个长安城的繁华。

    各色商品云集,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留恋与东京城街头。

    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加上宵禁的取消夜市的繁荣。

    东京城已经进入彻夜的狂欢,白银货币大量的涌入,已经民间财富大量积累。

    京中万贯家财者,比比皆是。

    甚至于出现了一些小康家庭,东京城的许多小康家庭,他们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

    甚至于家里的锅灶常年不开火,早茶午餐晚宴都在外面酒楼饭馆吃。

    这种情况,在东京城实属常见。

    在大宋贸易圈的范围内,白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主流货币。

    使货币摆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