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这个蜜汁醋鱼,就是用变异蜜蜂的蜂蜜做调料。
木耳的香气着实把沈劳镇住了,松蘑和银耳的味道他还没觉得有什么,虽然比寻常的山货好吃,总还不算稀奇。
唯独这肉丝炒木耳,色香味俱全。
木耳丝配上胡萝卜丝以及青椒丝,味道实在是好吃极了。
沈劳吃了几口眼睛就亮了:“好东西,当真是无上的美味!”
直到吃完饭,沈劳才满意的拍拍肚子:“果真是神奇美味,小兄弟,这些山货可否常年供应?”
石小凡点点头:“可以,只要沈县令想要,随时都可以供应。”
沈劳大喜,不由得一拍巴掌:“好,只是不知二位,这些木耳价值几何。”
石小凡淡淡的道:“不要钱,免费送给沈县令便是。”
这沈劳又是一惊,随即大喜起来:“哎呀,这怎么能行。
钱还是得收的,本官可不能被人说私受贿赂,价钱还是得给的。
小兄弟,不妨开个价吧。”
石小凡说不要钱的时候,赵祯很是心痛,他咧了咧嘴终究是没敢开口。
可谁知,石小凡还是摇摇头:“能得沈县令的赏识,是我二人三生有幸。
区区山货,怎敢谈钱。”
这种事,一般沈劳是求之不得的,谁知这次他却坚决的摆摆手:“不成不成,这些木耳本官将来是要上贡京城的。
这到了永寿城,这可就成了贡品了。
万一将来万岁爷怪罪下来,本官可担待不起。”
石小凡一惊,这才明白过来。
这个沈劳压根就不是为了什么自己享用,山货再好吃,他也犯不着把自己与赵祯弄到县城来。
原来,他是想把这些山货作为宝祥县的贡品送到永寿城的皇宫。
这么说来,此人还真够精明。
也难怪他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竟然得了当今小王爷的青睐。
这些官场之事石小凡素来轻车熟路,当下笑笑:“既然沈县令如此说,那价钱就由您来定夺便是。”
沈劳大喜:“好好好,只要二位小兄弟能保证此货能常年供应,别的事都好说。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可是给万岁爷上贡的贡品,一旦断货或是出了其他问题。
不止是本官会受到牵连,你们可是要被诛九族的。”
石小凡一拱手,回道:“这个在下自理会得,实不相瞒,我二人此次来县城,其实也有一事想求沈县令帮忙。”
不愧是官场老油条,沈劳并没有直接答应:“好说,只要不违背咱们大昌律法之事,本官自当尽力而为。
小兄弟有话,但说无妨。”
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秋闱
“沈县令,在下想参加今年的秋闱武官选拔。
奈何在下并没有参加过乡试,还请沈县令做主。”
沈文劳一怔:“怎么,小兄弟你想做武官?”
武将,在大昌国同样不受待见的。
文官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武将的,做武将其实并不是一件很有前途的职业。
石小凡点点头:“是的,在下乡野之人,识字不多。
只是空有一身蛮力,只能参加个武举。
此时,还请沈县令成全。”
此言一出,沈文劳登时放下心来,他哈哈一笑:“此事好办,区区一个县试,还不是本官一句话的事。
只要小兄弟愿意,本官还可以让你成为本县武秀才,如何?”
大昌国武举一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州试,在州府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
考试揭晓后,在文政殿唱名,永寿城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
然后由兵丁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
大昌国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
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对于一个小小的县试,沈文劳还是有办法说了算的,让石小凡轻松中个武秀才,并不是一件难事。
谁知,石小凡摇摇头:“多谢沈县令抬爱,在下还是想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说实话,沈文劳对于石小凡还是有些瞧不起的。
他的小身子骨,在武场上怕还不够人家一拳打的。
不过表面上,沈文劳还是呵呵一笑:“年轻人有此志向倒也难得,好,本官稍后给你写封举荐信。
秋闱的时候,你自去参加便是。”
石小凡这才站起身,对着沈文劳施了一礼:“如此,在下多谢了。”
沈文劳很满意,这些山货确实有些非同寻常之处。
尤其是这个木耳,将来送到皇宫作为贡品,定然会受到一众嫔妃甚至于万岁爷的青睐。
到时候,这可是妥妥的是自己的政绩啊。
突然,沈文劳似乎想起了一件事:“等等,你们二位,不会就是那个修了一条路的青山村吧?”
石小凡和赵祯二人互相对望一眼,一起点头道:“正是。”
沈文劳万万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就是来自于修了那条路的村子:“好好,你们青山村了不起。
能然能修出百里路至青石镇,此事本官已经上奏朝廷。
朝廷对于你们村民的壮举,也表示了恩赏。”
修一条路沈文劳是很关心的,当然他还没有无私到去关心青山村村民的生计。
而是,修路属于自己的政绩。
就像他问石小凡和赵祯要变异木耳,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政绩。
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口福。
沈文劳是个官迷,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样的事,竟然得了小王爷的赏识,赏了他一斤茶叶。
于是,沈文劳加倍的打了鸡血一般,愈发想在任上做出些政绩。
青山村通了路算得上是一条政绩,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热情。
变异木耳送进宫中,成为贡品,也是一条政绩。
所以,沈文劳会加倍的热情。
至于石小凡想参加武举,一个县试对于沈文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但石小凡不想徇私,只是要一封举荐信。
沈文劳更是乐意之至,只要他们能保证木耳的供应。
木耳对于石小凡他们来说根本不成问题,这种变异木耳生长迅速培育简单。
能成为永寿城的贡品。
对于青山村来说更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
秋闱县试很快到了,武举并不注重字体,只要会写字能认字就行。
但是,对于兵法却很严苛。
兵法考试,也是一项很严苛的试题。
让石小凡惊讶的是,兵法中,出的许多试题极为刁钻。
出题之人绝对是个将才,对于战场形势、排兵布阵、计谋运用等等,都很详细。
比如有道试题就是,若临河攻城,己方数八倍于敌,如何才能攻下城池?
题目中,把敌我双方介绍的极为详细。
考的是,学子们的临场发挥能力。
如果让你来指挥这样的一场战争,你该怎么打。
打仗,石小凡是轻车熟路。
试题基本都是一些操练士卒,兵法打仗之类的问题。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便匆匆交卷了。
武将试题不怕字迹潦草,也不怕你有错别字。
只要你答题新颖,能以最少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
能获得主考官的认可,就行了。
重要的除了做题,还有就是比武了。
比武的项目,无非也就是举重、弓马骑射、兵器使用、然后是比武之类。
石小凡可是在大宋朝得过能射武臣伴射称号的人,箭术超群这个自不必说。
举重弓马骑射之类,更是轻车熟路。
至于比武,自己有着山神能量加持。
县试的时候,石小凡轻轻松松便一举夺魁。
石小凡中了武秀才,而且打遍全县无敌手。
其他几个参赛的武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
这让沈文劳大为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区区一个县试,石小凡取得了的如此优异的成绩。
于是,沈文劳亲自设宴招待,对石小凡也是极尽热情。
为什么他一个县令,会对一个武秀才如此客气。
除了之前和石小凡有些交情,更重要的就是投资了。
别看石小凡现在仅仅就是个武秀才,可接下来还有州试还有京考的。
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武秀才
州试之后,石小凡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武举人了。
那个时候,就可以封官的了。
虽然说是武将不值钱,可也要看品阶。
这小子年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的。
万一中了武举人,做了个武将,将来建功立业再立下点战功,那功劳可就大了去了。
这样的人,此时不结交更待何时。
再者说了,即便是石小凡考不上武举,那沈文劳也没有什么损失,不就是一顿饭么。
他现在依旧是武秀才,大不了留在宝祥县协助自己,不也是收买人心之举么。
沈文劳深谙为官之道,他在做投资。
别看石小凡现在身份平平,可他看好这小子的将来。
“石秀才武艺超群,本官着实佩服,来来来,本官敬你一杯。”
酒宴上,沈文劳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