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驶马车的是朱大昌,朱大昌这厮驾车技术一向平稳,堪称老司机。
只是,这次他居然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在马车内昏昏欲睡的石小凡,猛地就被惊醒了。惊醒后的石小凡,不由得大怒起来:“朱大昌,你个王八蛋,咱们驾的车。”
马车外面没有动静,石小凡不由得吃了一惊。他以为遇到了什么事,于是,石小凡打开车门,然后,他也呆住了。
前面,就是东京城了。东京城的城墙,赫然屹立在眼前。
东京城,这个石小凡的故乡,出生长大的地方,说不念旧是假的。无数次,石小凡魂牵梦萦,都想回到京城看看。
每个人都一样,这些人都是在东京城长大的。在京城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离开京城的时候也没有过多的怀念。甚至于,赵嫕从小在宫中长大,对皇宫也没有多少念想。
赵嫕觉得皇宫是个冷冰冰的地方,缺少人间烟火,缺少这人间温情冷暖。
曹小梅也不怎么喜欢东京城,之前曹家人都不怎么喜欢自己。就因为自己喜欢胡闹,甚至于和曹皇后拍了桌子。。那个时候,她一心只想嫁给石小凡,结果所有人都反对。
狗腿子们对东京城也早就呆腻了,跟着小公爷每日在街上耀武扬威也变得毫无乐趣。
石小凡更是想逃离,他不想自己的人生就定格成这样了。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想出去看看。
流求岛荒凉落后,正是适合自己开疆拓土的好地方。自己在流求岛经营了这许多年,如今的流求岛确实是日新月异,虽然和自己期许的有些差距。可是,如今的流求岛绝对是个让世人刮目相看的神秘所在。
可是,当他们离开东京城时候,思念却如洪水般袭来。这些年不止是石小凡,每个人都对东京城魂牵梦萦。
除了来福旺财,狗腿子们在流求岛成家立业。大牛二虎,朱大昌他们都成了家。
赵嫕身边的小鸽子也嫁了人,每个人都在流求岛生根发芽。
可是,每个人都对流求岛日思夜想。赵嫕想念她的皇宫,想念自己的哥哥赵祯,还有曹皇后她们。还有嫁给石小凡后,自己所在的石府。
曹小梅想念东京城的美食,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石小凡和狗腿子们想念在东京城横行霸道的生活,赌场酒肆,茶楼夜市……
如今,他们回来了。所有人的马车都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的东京城,城墙依旧,东京城依旧。
《宋朝败家子》
喜欢宋朝败家子
。
第二千二百九十五章 回家
大宋京城 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
外城是利用后周都城外城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展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按正方形计算,面积近二十八平方千米。
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共计十二个城门。
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
主要繁华街道有州桥南街、东西街,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大内东南潘楼东去十字街,东华门外“市井最盛”,主要供应皇宫必需品。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使街道更加热闹非凡。
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城东南7里的虹桥附近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虽不是始于北宋开封,但在中国都城史上开封确已转变为开放式的城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这里的一切,石小凡等人是再也熟悉不过。
可此时再回京城的时候,大有一种恍若隔世的幻觉。
千帆过,水悠悠,诉不尽一城沧桑与忧愁; 凭栏问,少年郎,叹不完一身桀骜与风流。
行走在东京城内,处处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是寻常巷陌、人声鼎沸;是文人豁达、彼此对弈;是街角瓦肆、商铺林立。
不止是石小凡,狗腿子们也都快哭出来了。
这里,正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味道。
只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石小凡一行人离开东京城差不多十年了。
十年的沧桑变幻,使得东京城日新月异。
如今的京城,比起之前不知道繁华了多少倍。
十年的时间,许多东西已经物是人非。
有些东西,却如梦中般依旧。
看着街道上的琳琅满目,狗腿子旺财擦着眼泪:“我要逛遍所有的商铺,谁也别拦我,我要买买买。”
旺财没有这么多钱的,这么多铺子,姜行、纱行、牛行、马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堆垛场、酒楼、食店、茶坊、酒店、客店、瓠羹店、馒头店、面店、煎饼店、瓦子、妓院、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 不过,旺财这句话被石小凡听到了,石小凡说道:“买,你们喜欢什么都尽管开口。
想买什么买什么,到来福那里支钱。”
狗腿子们欢呼起来,其实并不是他们有多想买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
只是,狗腿子们都在怀念之前的生活而已。
东京城实在是太繁华了,繁华到你生活在此地,很容易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
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这里,有你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所有东西。
然而,现在狗腿子们最先想回去的,是他们的石府。
不知道,这许多年石府成了什么样子。
是不是荒草丛生,已经破败不堪了。
大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最幸福的时代,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
因勑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太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
靖康之变,门皆洞开,人得纵观。
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上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几句话,足以彰显大宋王朝的开明。
东京城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见手拿折扇的文人墨客。
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逛着街市。
时不常的,摇头晃脑吟诗作对。
石小凡看在眼里,也不禁赞叹,有宋一朝,当真是文人天堂。
终于,狗腿子们一行人循着记忆,过街穿巷。
石府,赫然屹立在眼前。
令人意外的是,十多年来,石府丝毫没有破败的迹象。
反而窗明几净,一切如故。
唯一不同的是,府外站满了轮值的侍卫。
如今的石府,依然成了京城重地。
其戒备森严程度,比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是因为,在石家大院的地下,地窖内藏着无数的金银珍宝。
这些金银富可敌国,是石小凡去流求后,送给赵祯的礼物。
这些钱不是让赵祯肆意挥霍的,也不是让赵祯四处宣扬的。
而是除了石小凡和赵祯,世人都不知这石府地下有着国库数年赋税总和的宝藏。
这些宝藏,是大宋朝的未来。
数百年之后,将来有一天若是大宋王朝衰落了。
继位之君可以用这笔财富重新组织兵力,重建盛世。
至于石府为何打扫的异常干净,院子里竟然一颗杂草都没有。
比之石小凡等人之前住着的时候都干净,这就源自于赵祯了。
赵祯下旨,石府的一切用具不得煽动。
平日专门派宫人仔细打扫,十多年下来,和石小凡等人走的时候一模一样。
重回故地,这可是众人的家。
每个人都异常兴奋,府外执勤的侍卫们早就得知是驸马爷回京,早已纷纷行礼迎接。
“小公爷,您看看,这里什么都没有变,还是之前的样子。”
旺财兴奋的大叫大嚷。
石小凡并没有制止,让他们欢腾去吧。
狗腿子们早就呜呜渣渣,在府上来回转圈。
他们寻找着一切过往的记忆,重回故地之后,每个人都充满了兴奋。
推开门,就连屋子里的陈设,都和之前一模一样。
这种归乡的感觉,只有切身体会才知其中滋味。
。
第二千二百九十六章 樊楼美食
当然,也不是一切东西都是一成不变的。
十年的岁月沧桑,无数个日日夜夜。
首先,院子里的树木长得更加高大。
屋子里的陈设虽然依旧,不过许多东西还是已显陈旧。
床单被褥都被换成了全新,吃穿用度也都是新的。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石小凡在流求岛的镇海王府,都是仿照东京城石府的规划建成的。
石府内,石小凡回到自己的寝室,躺在属于自己的大床之上。
他深吸一口气:“没错,就是这个味道。”
赵嫕走了进来:“小凡,什么味道。”
石小凡一跃而起:“家的味道。”
然后,曹小梅也跟着走了进来。
听石小凡这么一说,她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起来:“我只知道我饿了的味道,小凡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