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皇帝,皇帝的颜面最为重要。
这种事,怎么能为外人所知呢。
即便是石小凡也不行,如果这些人知道了,赵祯岂不是丢死个人。
赵嫕也猜出了个大概,她显得很是愤怒。
当然她恼怒的不是谁走了赵祯,而是身为一个皇帝,自己的哥哥赵祯竟然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这成何体统,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赵嫕眉头紧皱,就想发火。
石小凡慌忙轻轻拽了拽她,然后跟着道:“陛下既然龙体欠安,这样吧,臣等便先行告退。
等陛下伤势、那个陛下病情好转了,臣等再来觐见。”
尽管赵祯想的抓心挠肝,可此情此景也只能“嗯”了一声:“很是很是,朕这身子需将养些时日。
小凡啊,你们既然来了京城,便多待些日子。”
其实不用赵祯多说,众人不远万里的从流求岛来京城,自然得待上一些时日。
可赵祯还是这么说了,就是怕这个败家子早早就回去了。
石小凡恭恭敬敬的施礼:“陛下放心,臣在流求岛的事宜都已经安排妥当,这次来京,一来是看看陛下。
二来,也是怀念故土,自然是久待一段时间的。”
赵祯闻言大喜,忍不住从龙椅上站起:“哦,那既然这样,你们便留在京城,不回去流求便是。
你想要什么东西,朕都答应你。”
说完,气氛陡然间尴尬起来。
石小凡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留在京城的,他既然把流求岛建设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就决定一辈子呆在岛上逍遥快活。
可赵祯情急关切,终究还是说出了这番话。
说完,赵祯也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过于的真情流露。
还是赵嫕站出来打圆场:“哥,我们这次来京城不是想定居的。
小凡好不容易把流求岛建起来,再说岛上的许多事宜也离不开他。”
赵祯闻言略感失望,无奈的叹了口气:“好吧,朕、朕也就是随口说说。”
“陛下主意身体,臣等先告退。
等陛下身体好了,臣在进宫吧。”
说完,石小凡慌忙施了一礼。
石小凡要回石府,赵嫕却不回去:“我要去看看皇后娘娘,还有俞德妃她们。
昉儿,你给我去看看你娘。
这许多年没见,你娘怕是想你都想疯了。”
赵昉暗暗愧疚,确实如此。
他平生最羡慕的就是逍遥自由,实际上他也做到了。
若为自由故,万事皆可抛。
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他不惜离开了皇宫,不惜辞掉太子的身份。
而且,私自去了流求。
可是,这一切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无尽的思念。
赵昉这一去流求,,只能留下俞德妃一人在宫中。
她不思念儿子么,当然思念。
可俞德妃是个开明的母亲,她没有什么权利的欲望。
她只想让儿子一生顺遂,平平安安。
只要儿子开心,一切都值得。
就连儿子身为一个皇长子,不愿意当太子这件事,俞德妃都能够同意。
仅凭这一点,就无人能及。
那可是太子,皇长子作为太子储君是实至名归。
在长幼尊卑最为看中的时代,赵昉若是想当太子,就一定会是太子。
可赵昉没有答应,他不想当太子也不想当皇帝。
一般这样的想法,必然会遭到母亲的反对。
可俞德妃没有反对,反而支持儿子的做法。
于是赵昉跟着石小凡在流求呆了七八年,赵昉是个不孝子。
想想自己母亲一个人留在这清冷的皇宫,是何等的寂寞何等的煎熬。
母亲,是赵昉最大的愧疚最大的牵挂。
这次回京,他比谁都急切。
听赵嫕这么一说,赵昉当下眼中含泪,跟着赵嫕去见母亲去了。
而石小凡也离开了皇宫,回到石府之后,石小凡便开了一张方子。
“来福,你照这个方子,去东市药铺抓几服药回来。
记住,药方上的药材一定要当年的新货。”
石小凡吩咐来福去抓药,来福不由得吃了一惊:“小公爷,您病了么。”
“官家病了,我给开点药。”
石小凡淡淡的说道。
赵祯生病,自有太医局和翰林医官院的太医们来诊治。
而且,石小凡的劣徒史成礼他们的医术高超,只是不知道为何小公爷竟然要亲自去抓药。
好在来福知道自己小公爷的厉害,当下也不敢多问,拿着药方就去了东街。
很快,抓来的草药带回来了。
可石小凡打眼一瞧,就看出几味药不对:“三七和蒲公英以及赤芍都去换了,这几味药不是当年的。”
来福一惊,小公爷好生厉害。
自己都完全看不出来,小公爷一眼就能分辨出:“小公爷,小人要不要去把那奸商收拾一顿。”
石小凡摇摇头:“不必了,这几味药向来那药铺也未必分辨得出,这样,你多跑几家,这几味药多抓一些回来,我自己分辨。”
第二千三百章 神药
没有人知道,石小凡除了有着山神能量附体。
还有着敏锐的嗅觉听觉味觉,以及如鹰一般的视觉,八爪鱼一般的触觉。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在流求岛完成几个虚拟任务之后,得到的奖励。
这些药,旁人难以分辨。
石小凡打眼一看,却就能分辨出这些药材是取自于什么产地,药效的成分如何、什么时间采集等等,他都一目了然。
而石小凡开出来的这味药极为繁琐古怪,即便是许多药铺的掌柜,都分不清这服药是干什么用的。
实际上,石小凡是做的一幅外敷的伤药。
他想做出来送到皇宫,送给赵祯。
一旦赵祯敷上这幅膏药,他脸上的伤势很快就能痊愈。
这种事,石小凡自然不能道与外人知。
即便是狗腿子来福,自己都不知道。
不过狗腿子们都知道小公爷的本事,来福很快再次把药抓了回来。
石小凡从中挑出了一些药材,这才稍觉满意。
挑选出药材之后,石小凡亲自去蒸煮。
没想到,这服药熬制更是繁琐。
七蒸七烤,然后研磨成粉,再用细罗不断过筛。
筛了几十遍,直到最后的药粉超细如灰。
然后,再就是熬煮。
熬制出来的药膏黑漆漆的,味道怪异。
石小凡用加了几种药材,叮叮当当的熬煮了半天。
直到日落西山,将近黄昏的时候。
石小凡才用调羹,将药罐内的药膏捞出放进一个小瓷瓶然后交给了来福。
“你送到宫里去,就说是我给官家熬制的草药。
记住了,就说这是治疗风寒的药膏,可是不能服用,只能外敷。
官家哪里不舒服,便外敷在那里。
一日两次,去吧。”
来福听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既然官家得的的风寒,为什么要用外敷的膏药。
这膏药,似乎是用来治伤的。
来福本想开口询问,可是看到石小凡的眼神,想开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于是,带着药膏去了。
驸马爷赠送的草药,侍卫自然不敢怠慢。
慌忙有人进去禀报,太医局的几个太医看到瓷瓶里的草药,都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史成礼打开瓶塞闻了闻,也不知道这药膏的用途,心中对恩师的敬佩之情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听说石小凡进京,史成礼本想去拜访的。
奈何石府的狗腿子说,他们家小公爷谢绝见客。
即便是自己的学生也不行,谁敢再来,打断他的狗腿。
好在史成礼等人素来都知道石小凡的脾气,心中虽然想念,却也不敢再登门拜访。
史成礼将膏药递给小太监:“既是恩师所创,自然药效神奇。
你们拿去,送给官家吧。”
小太监拿了药,找到陈琳,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这是驸马爷为陛下调制的风寒药膏,驸马爷说只可外敷,不可内服。
哪里不舒服就外敷那里,早晚各一次,必有奇效。”
陈琳大为好奇,他接过瓷瓶慌忙去文德殿告诉赵祯:“陛下,这是驸马爷为您调配的药膏,您试试吧。”
看到药膏之后,赵祯猛然间就明白了。
八成,这个败家子看出自己是受了外伤。
只是他并没有点破,反而派人送来了伤药。
一时之间,赵祯百感交集。
这个混蛋,总算还是有点良心。
只是自己的皮外伤那里有那么容易治疗,尤其是脸上淤青,只能随着时间逐渐淡化,最后才能渐渐痊愈。
可这败家子的一番心意,赵祯也不好拒绝。
于是,让陈琳给自己外敷到了伤痕上。
实际上,赵祯只是一些皮外伤的淤青。
只是这些淤青短时间内无法消除而已,他本想过个七八日自己就好了。
谁知敷上石小凡给的药膏之后,脸上登时一阵凉丝丝的清凉之感,比之之前的肿胀感觉,大为舒服。
赵祯不由得大喜:“陈琳,你自己也外敷一些试试。
将你身上淤青的地方敷上一些,感觉还不错。”
陈琳有些惊讶:“陛下,这是驸马爷跟您的,奴婢怎敢消受。”
“陈琳,你个老东西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婆婆妈妈。
这么大瓶药膏朕用得完么,让你用便用。”
当下陈琳不敢再说,取出药膏对着镜子也在自己脸上胳膊上敷了一些。
说实话,这药膏除了带来一丝清凉的舒爽感觉之外,似乎并没有别的什么药效。
当下,赵祯和陈琳外敷了药膏之后,也没放在心上。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道,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