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小凡道:“没事没事,大家伙儿都吃酒,来吃酒!”
众人纷纷举杯,以敬石小凡。
石小凡看着赵祯:“我知道你想什么,六子,普天之下不止一个卫道师,你若想杀他们,回京多派些宣抚谕使吧。”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李德和张茂等人吓了一跳,这败家子胆子大的没边了,他叫官家什么,六子?
其实石小凡是脱口而出,六子,当着外人的面他是不敢这么久叫的。
可毕竟刚才是说了,不过好像赵祯并没有在意,他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大宋朝若是烂了。咱们这烂一点,京城外就是烂一片!”
李德张茂等人擦了擦汗,均自胆战心惊。
赵祯没在说话,他开始吃那碗粥,那碗难以下咽的糠菜粥。
陈琳吓了一跳:“公子不可再吃了。”
赵祯尝尝也就罢了,毕竟龙体要紧,这一碗糙粥喝下去怕胃受不了。
赵祯却没有理会,将那一碗难以下咽的稀粥喝了个干干净净。
官家都喝了,张茂等人哪里还敢不喝,他们纷纷端起碗稀里哗啦的喝着粥。
石小凡有些后悔了,他不该上这碗粥的,因为他面前也放着一碗。
赵祯看着他,石小凡愁眉苦脸的端了起来,却被赵祯一把抢过:“我喝。”
石小凡一愣,他知道赵祯是在惩罚他自己:“不,不用,我喝的下。”
赵祯端着碗,大口的喝着。陈琳吓得目瞪口呆,想开口阻止却又不敢。
石小凡冲陈琳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又对赵祯说道:“六公子,其实这不都是您的错……”
赵祯看了他一眼,吓得石小凡下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赵祯:“谁以后再把我的责任推开,我砍了谁的脑袋。百姓过这种日子,就是我的错!”
石小凡内心很高兴,这是好事,至少此时的赵祯有了改革的决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香警告
赵祯是个好皇帝,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这事好事,证明了赵祯有改革的决心。
历朝变法为什么失败,尤其还是在皇权绝对集中的封建时代,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皇帝的立场不够坚定。
赵祯很愤怒,他会把这种愤怒转嫁到那些狗官身上。有一点石小凡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狗官的末日快到了。
糙米粥的味道实在不好喝,赵祯喝了两碗,本来其中一碗是石小凡的。
天亮了,赵宗保和赵宗立这俩货早早地起床了。
赵宗保:“饿了,早知道昨晚的菜应该留点,留着早上吃。”
赵宗立:“就你吃的最多,反正今日就回京了,回家再吃。不能花钱留给那个败家子!”
赵宗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对,我们就是饿着,也不会再吃西山一粒米。”
正说着,一执事太监急匆匆的走来:“二位王爷,官家有旨……”
……
赵宗彦有个嗜好,一早醒来就会下意识的摸摸腰间的玉佩。结果他一摸之下,不见了。
然后他猛地想起,被败家子给拿走了。一块玉佩,换来几样青菜,赵宗彦恨得牙痒痒。
“彦哥,彦哥!”这时赵宗保和赵宗立闯了进来。
只听赵宗立一脸惊恐道:“刚才陛下来旨,不让咱们回京了。”
赵宗彦大吃一惊:“什么?”
旁边赵宗保哭丧着脸:“彦哥,大事不好了,陛下适才传了旨,所有百官都不得回京,说是要咱们去什么体察民情。”
……
赵宗保,堂堂新平王现在像个贼。他和南康王赵宗立俩人鬼鬼祟祟,来到玻璃厂大院食堂。
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在吃粥,群臣有的被邀请到食堂吃饭,有的早饭也都被送去了。
石小凡一抬头:“哟,这不是新平王么?”
赵宗保捏着手里的玉扳指,冲着石小凡笑了笑:“石监事早啊,在吃粥呢哈。”
石小凡在剥着茶叶蛋:“这喝粥啊,得配鸡蛋,又营养是又健康。”
旁边赵宗立咽了口唾沫:“那个石监事,我、我们也想吃这个粥。”
石小凡一愣,这不是真香警告么:“你们不是不吃么,既然新平王想吃了,那就随便吃。西山的粥有的是,随便吃。”
赵宗保捏着手里的玉扳指:“我们带回去吃,平阳王还在等着呢。”
“来福,去去,去给拿个木盒,装上几碗稀粥,多拿几个茶叶蛋。”石小凡大方的吩咐着。
赵宗保心照不宣的将玉扳指送过去,放在了石小凡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勉强一笑。
要知道,皇帝出行是吃喝用度都得带着的,点心、果脯、衣物、茶水都得预备。
可这次西山之行来的仓促,众人原本打算是看看火药后马上回去。是以临行前赵祯就吩咐,轻车简从什么都不必带。
谁知道来了西山,又是看大炮又是参观玻璃的,耽误了时辰回不了京了。
然后赵祯在西山经历这么多,又想到附近考察一下民情,这可苦了这些文武百官。
像是赵宗彦之流得罪了石小凡,那就倒大霉了。西山可是败家子的地盘,吃的喝的都是人家的。
众人本想着早上回京的,谁知道圣旨下来不回了。那早饭没了着落,赵宗保只好拿自己的扳指来换了。
石小凡拿起那块玉扳指:“嗯,成色倒是不错。来福,再给加两个鸡蛋。”
众人吃罢早饭,赵祯对陈琳说道:“不必惊扰百姓,更无需通知地方。把黄龙大旗收起来,轻车简从。再去把石监事叫来,让他带路。”
陈琳一一答应,下去吩咐随行将士,一律轻车简从不得扰民。
石小凡也被赵祯提到了身边,赵祯皱了皱眉头:“咱们去哪儿?”
石小凡指着北面:“前面是司口镇,陛下若想体察民情,可到那里一看。”
“好,就去司口镇。”
石小凡久居西山,对此地风土人情还是了解的。司口镇穷乡僻壤,哪里的百姓就是整个大宋朝的缩影。
让赵祯到那里去看看,看看百姓过的是些什么日子。
陈琳下去给百官传旨去了:“陛下有旨,不得骑马坐轿,众人一概步行!”
百官一听,立刻哭爹喊娘起来。不行,累死个屁的了。可天子圣旨,谁敢违抗。
还好,陈琳接下来又道:“朝中年长者可以坐轿,凡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到这里来领衣服,咱们这次是微服出巡。”
什么,三品以上官员还得改换便装。这,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很快三品以上朝廷大员个个垂头丧气,前往营帐领衣服。
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一到了营帐纷纷捏着鼻子。
营帐内准备的,都是西山工人穿的衣服。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怎么爱洗澡的,这些工匠衣服汗味与臭味混合在一起,中人欲呕。
吕夷简捏着鼻子:“这,这怎么穿,熏死个人了。”
赵宗彦捂着嘴:“这些都是乡野百姓粗布衣衫,怎可穿在身上,岂不是有辱斯文!”
其他臣子哪里肯穿,这分明就是叫花子衣服。
“老臣去找陛下!”门下侍郎楚昭贤大怒就要奔走。
陈琳冷笑一声:“陛下还说了,谁要是不肯更衣,就连这身官服一并脱了回乡去吧。”
楚昭贤一听,吓得立刻止了步。三品大员都是位极人臣了,要是因为这事告老还乡,脸不是丢尽了。
众人不知道官家抽什么风,非得穿着些污秽不堪的破衣粗布。巡查,有什么好巡查的。
可这是圣谕,谁敢违抗。宰相李迪长叹一声,过去选了一件。
然后其他人一看不妙,纷纷也跟着过去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
这些三品以上大员从营帐里出来的时候,个个都成了衣不遮体的平头百姓了。
往常,这些人见了底层百姓都是嗤之以鼻的。没想到今日来了西山,也成了这幅打扮。
“哎呀,有虱子。”不只是谁喊了一声。
然后群臣都觉得身上发痒起来,纷纷互相捉起虱子来。
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倒是高兴了,他们没有接到命令更换便装,看来这爬的高也未必是好事。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司口镇
司口镇,远远的望去,这个镇子可以用破烂来形容。
一排排低矮的茅屋,住着那些粗布衣衫,面黄肌瘦的百姓。
赵祯他们到了镇子口外的山坡上,透过望远镜隐约可见农田里三三两两的百姓。
赵祯放下望远镜:“就在这里驻扎吧,陈琳,你去通知那些臣子们,和朕一起到镇子里看看。”
陈琳有些担心:“陛下,要不要带些护卫?”
赵祯摇了摇头:“不必,人多了反而吓着他们,把石小凡叫过来。”
不用叫,石小凡已经带着狗腿子们过来了。
“陛下,咱们走吧。”
赵祯点点头:“等臣子们一起过来,朕就是要他们也看看,这就是咱大宋的百姓过的日子。”
镇子上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各家各户到了饭点。午饭或者也称作是早饭,因为百姓都是一天两顿饭的。
赵祯也换了便装,吕夷简等人衣衫破烂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身后。
石小凡陪着赵祯:“前面第一户是葛老汉家,这家我认识。”
“那咱们就先到第一家去看看。”赵祯最先走在前面。
群臣跟在后面,门下侍郎楚昭贤凑到吕夷简身边:“吕相公,咱们去看什么?”
吕夷简其实也是莫名其妙:“陛下不说是巡查么,咱们就跟着巡查便是。”
楚昭贤恨得牙痒痒:“你看石监事跟在陛下身边嚣张跋扈的样子,我看这馊主意就是他出的。”
吕夷简现在学聪明了,他不会把矛头直接指向石小凡,而是扇呼他人:“那又有什么办法,谁让人家是官家身边红人呢。唉,人家砍了秀王都能官复原职,这才叫厉害那。”
楚昭贤怒道:“哼,别看他现在嚣张